化“法結” 解“心結”︱兗州區檢察院促成一民事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雙和解”……

結婚11年,2014年4月30日,小霞還是和丈夫協議離婚了。婚姻失敗已是可悲,但她更想不到的是一年後自己竟然收到一份關於還款的民事調解書。

化“法结” 解“心结”︱兖州区检察院促成一民事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双和解”……

事件還原

原來在二人婚姻存續期間的2012年3月2日,丈夫王洋與某銀行簽訂個人借款合同,向銀行借款20萬元,王楠、趙輝對該筆貸款進行了擔保。

但在辦理貸款過程中,王洋向銀行提供了其妻小霞的過期身份證,找人替小霞代簽了夫妻共同還款確認書,該筆貸款用於了王洋個人經營及還賬等。到期後,王洋未償還貸款,該銀行訴至兗州區人民法院。

一審中王洋向法院隱瞞與小霞離婚的事實,向法院提供了虛假的小霞授權其代為參加訴訟的《授權委託書》,並與銀行達成調解協議。兗州區人民法院出具了王洋、小霞共同償還貸款,王楠、趙輝承擔擔保責任的調解書。

調解書生效後,該銀行向兗州區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隨後兗州區人民法院凍結王洋、小霞、王楠、趙輝銀行賬戶,並扣劃了小霞、王楠的部分銀行存款。

對女人來說,婚姻失敗已經是很悲哀的事了,

可我沒想到離了婚還有還不完的債。

化“法结” 解“心结”︱兖州区检察院促成一民事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双和解”……

知悉該調解書後,小霞又委屈又不理解,遂向兗州區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法院再審後認為,涉案債務發生在王洋與小霞夫妻關係存續期間,故涉案的債務應認定為王洋與小霞夫妻關係存續期間的夫妻共同債務,應由雙方共同償還,故判決二人共同償還該筆借款。

定紛止爭

“我對借款合同毫不知情,如此鉅額債務也均未用於夫妻日常共同生活,王洋憑什麼讓我去承擔?”小霞不服該判決,向兗州區檢察院申請監督。

在充分了解案件情況後,民行科檢察官經過討論研究,認為本案小霞確對該筆貸款不知情,但該案再審判決在2018年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施行之前,故法院適用法律並無不當。考慮到該案申請人小霞對該案判決及銀行違規放貸不滿多次上訪,如果直接做出不支持監督申請的決定,社會不穩定因素依然存在。

化“法结” 解“心结”︱兖州区检察院促成一民事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双和解”……

“本案為一般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化解矛盾順利結案的關鍵在於王洋是否能還上這筆借款”,民行科科長王薔薇指出 。

確定思路後,民行科承辦檢察官將工作的重點放在了債務人王洋和擔保人趙輝身上。

承辦檢察官首先找到了債務人王洋,指出王洋偽造小霞簽名貸款以及在一審訴訟中偽造授權委託書的違法行為,進行了批評教育,讓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及自己的行為給小霞生活造成的困境。經多次耐心的溝通交流,王洋流露出悔意,表示一定盡力消除自己錯誤行為造成的後果,儘快還上這筆借款。同時,承辦檢察官又找到了保證人趙輝,指出了其連帶保證責任的法律後果,經工作,趙輝也表示只要王洋能夠還上一部分貸款,其願意承擔補充還款的責任,這為下一步矛盾的解決打下基礎。

化“法结” 解“心结”︱兖州区检察院促成一民事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双和解”……

另一方面,承辦檢察官在辦案中發現該銀行在發放貸款過程中存在審查不嚴、履職不當的情況,向該公司發出改進工作的檢察建議書,督促其按照國家政策法規及行業規範嚴格信貸業務審查工作,堵塞管理漏洞。同時建議銀行減免部分對王洋的利息及罰息,促進王洋儘快還款。該銀行採納了檢察建議,在減免了王洋9萬餘元的利息及罰息後,王洋、趙輝與銀行協商達成和解協議,一次性還清了所有貸款本息,和解協議於2018年12月31日執行完畢。

化“法结” 解“心结”︱兖州区检察院促成一民事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双和解”……

和解後,該銀行送來“維穩促和,公正執法”的錦旗表示感謝。

巧化心結

“我沒借錢,沒簽字,沒花錢,怎麼就划走了我的存款,我跟孩子怎麼生活呀?”王洋、趙輝與銀行達成和解協議後,小霞認為法院在執行中從其賬戶中扣劃了1.3萬餘元,現在與王洋離婚了,該筆款項王洋應該歸還,否則其不撤回向檢察機關要求監督的申請。

化“法结” 解“心结”︱兖州区检察院促成一民事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双和解”……

承辦檢察官針對此問題又多次做王洋、小霞二人的思想工作,站在雙方立場上分別進行釋法說理,在王洋有還款意願但確實經濟週轉困難的情況下,勸說雙方雖然已不是夫妻,但要以和為貴、相互成全的方式解決問題。最終促成雙方達成了在2019年9月之前還款的協議,雙方和解,沉積在雙方心中多年的矛盾亦得以化解。小霞自願撤回了監督申請,兗州區檢察院遂對該案作出了終結審查的決定。案件辦結後,小霞專程到兗州區檢察院,對承辦檢察官耐心細緻的工作表示感謝,表示自己可以放下過去,開始新的生活。

“本案的圓滿辦結,充分體現了樹立共贏監督理念的實踐意義。作為法律的監督機關,要充分考慮法律監督的目的和價值,抓住案件的癥結點,堅持雙贏多贏共贏的監督理念,共同化解辦案難題,實現法律監督職能的新水平和更高位的迴歸。”兗州區檢察院副檢察長李青說到。

排版文字 | 史桂娜

(文中當事人所用均為化名)

化“法结” 解“心结”︱兖州区检察院促成一民事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双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