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认山东队的"老大",退役后远离足球,只因厌倦是非之地

参加亚冠的四支中超球队中,山东鲁能第一个确保出线,还锁定小组第一,恐怕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的确,职业化20多年来,山东鲁能没有建立如大连万达和广州恒大般的王朝,但贵在稳定。

有一支稳定的球队,对于球迷来说,一定是一种幸福。

事实上,职业化之前的山东队,也有雄厚的基础。

李霄鹏、宿茂臻等老国脚,都是山东本土培养的球星,也是山东足球的旗帜。

不过,职业化后的山东队中,有一个人,即便是李、宿也要叫声"大哥"。

不仅因为年龄大,也是性格使然。

他叫王东宁。

他自认山东队的

1961年4月出生的王东宁,在山东枣庄长大。

小时候的王东宁活泼好动,喜欢踢球。

很快,家人把他送到枣庄市业余体校练球。

15岁那年,王东宁被前来选才的山东著名教练邢天恩看中,带到了山东二队。

邢天恩很喜欢王东宁,因为他身体条件出色——身强体壮如欧洲球员般的体格,还因为他踢球动脑,是不可多得的帅才。

有着恩师的赏识、开小灶,加上自身的努力,王东宁的晋升之路很顺利。

从山东二队到山东队,又入选了国家二队。

1984年,23岁的王东宁作为国家二队的队长,参加了在日本神户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中国大学生队拿到了铜牌。

虽然在那些年中,中国大学生队的成分经不起考究,但拿到世界第三,也算不易。

王东宁技术全面,无论是在山东队还是国家队,除了守门员位置没有打过,其他他都可以胜任。

到了国家队时,他与辽宁队的马林搭档锋线"双高"组合,在亚洲赛场也算有名有号。

回到山东队,他又经常担任拖后中卫,也就是那个年代流行的"清道夫"。

凶狠,稳健。

他自认山东队的

从左至右:黎兵、范志毅、王东宁、徐弘

今天,北京国安的于大宝,就是这样的模式,在国家队踢前锋,回俱乐部踢后卫。

王东宁为国家队效力十余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三进三出"。

最后一次进国家队,是1994年。

那一年,国家队的任务是参加广岛亚运会。

彼时,戚务生接过施拉普纳的教鞭,也在着手国家队的更新换代。

作为顾问的施拉普纳,极力向戚务生推荐三名老将——吴群立、魏克兴和王东宁。

33岁的王东宁入选国家队,让很多人意外,也引来不少非议。

然而,最终国家队拿到银牌,王东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自认山东队的

事实上,就在广岛亚运会的前一年,王东宁在七运会的足球比赛上,还有着非常出色的发挥。

作为山东队的中后卫,王东宁经常从对方前锋脚下断球,转而带球反击。

他说,很多前锋被断球后,会回过头来反抢,"他们追着我后面跑,当年中国最快的两个前锋,北京队的高峰和谢锋,也追不上我"。

七运会结束后,王东宁到香港愉园队踢了半年职业比赛。

然后,内地也开始了职业联赛,他就回到泰山队。

后来几年,他随恩师胡之刚,先后转投深圳队和上海豫园队,最终落脚在青岛海牛队。

王东宁说,他在哪个队都做老大。"在泰山队,李小鹏、刘越那批队员比我小十几岁,但关系非常铁。大哥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必须让小兄弟服你,不仅球技要人家服你,做人方面更要有大哥的样子。"

他自认山东队的

球员时代的李霄鹏

1998年,37岁的王东宁退役。

在当时的中国足坛,能踢到37岁的球员凤毛棱角。

而且王东宁说,自己的年龄是真实的,一岁也没改。

他自认山东队的

原本很多人以为,王东宁将会转做教练。

无论从能力、性格还是人脉上,他都适合。

但王东宁没有。他远离足球圈,定居青岛,做起了买卖。

他说,自己踢到这个岁数,已经足够了。他讨厌赌球和假球,他要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果做教练,很难让我一身清白。"王东宁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