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董卿: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文 | 美物计


“父亲,你一辈子给了我很多,

我想最后再要一点,

要你一个清醒的笑容,

一个确凿的认可,

一声安慰,一声原谅,

一个父子情深的拥抱。

可你没有,父亲,你就那么走了。”

前不久,在麦家的新书发布会上,

董卿读起这封《致父信》,

忍不住热泪盈眶。

一位是著名作家,一位是国民主持人,

想必他们一定从小就是父母的骄傲。

但是,聊起和父母亲相处,

他们和大多数人一样,

有些自卑,有些埋怨,又有些愧疚。


董卿: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麦家的父亲是位普通农民,

养活一家,生活压力大,

脾气也格外暴躁。

年少的麦家又非常叛逆,

没少挨父亲的打。

因此麦家发誓不再喊父亲,

甚至17年不和父亲说话。

董卿的父亲是一位知识分子,

对她格外严苛,

不让她照镜子,不让买新衣服,

说她长得不好看,要她多读书。

要求她每个寒暑假做兼职,

干宾馆的清洁工,

一天只有一块钱。

尽管,她是父亲的独生女。

董卿: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而现在的董卿和麦家,

早已与父亲达成了和解。

长大后,当他们经历过风雨,

感受过人情冷暖,

也终于明白了父亲笨拙的爱。

王尔德说:

“孩子最初爱他们父母,

等大一些他们评判父母;

然后有些时候,他们原谅父母。”

懂得自己的父母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

在恰当的时机,看穿父母的伪装,

洞悉他们的内心。

人生最重要的结局是:

终有一天,学会接纳不完美的父母。

董卿: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01 人最大的勇敢,是正视父母的不完美


知乎上有个问题:

你有嫌弃过自己父母没本事吗?

有位匿名网友写了一段,很真实:

“曾经有,觉得父母年龄大,

挣钱少,不够体面。

父母又何尝不知,

母亲曾问我,你有怨过我们么

后来逐渐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

待工作后体会到生活的辛苦,

才更知父母在困境中支撑家庭的那份担当与责任。

父母真的为自己付出太多,

而自己真的为父母做的太少。

嫌弃父母嫌弃的是什么呢?

不够光鲜?不够体面?

不够有社会地位?

不够有能力给自己铺一条平坦的路?”

这个时代,丰富得让人眼花缭乱,

见过更好,更宽广的世界后,

人会对糟糕的现状忿忿不平,

会埋怨命不好,投错胎。

这世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

他们不是满分父母,

我们也不是完美孩子。


董卿: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请回答1988》父亲向德善道歉



电视剧《幸福一家人》里有一个片段,

当了医生的儿子要跟家人断绝关系,

父亲很愤怒,

“我辛辛苦苦培养了你三十年,

你却要跟我断绝关系?”

儿子怒吼诉说着心中的不满,

父亲只是一个面馆老板,

在事业上一点也帮不到自己。

满头白发的父亲对儿子鞠了个躬,

是爸爸没有能力,我对不起你们!”

董卿: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董卿: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导演北野武曾说:

一个人是不是长大成熟,

要从他对父母的态度来判断

当你面对父母,

觉得他们‘好可怜’、‘真不容易’时,

就是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一把年纪,

还把‘不能原谅我爸’挂在嘴上的人,

充其量是个胆小鬼。”

一个人足够勇敢,

就会明白生活的艰辛,

懂得父母的不易,

而不是无休止的埋怨。

董卿: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02 人最大的教养,是学会与父母的不完美和解


凭着《背影》感动了无数人的朱自清,

与父亲朱鸿钧之间也曾矛盾重重。

朱鸿钧在徐州做官时,

喜欢下馆子,吃花酒,

娶了好几房姨太太,

这事惹得老家一个姨太太大闹一场,

朱鸿钧也因此丢了官,

还累得母亲急火攻心去世了。

当时朱自清在北京大学念书,

对父亲的行径很不满,

提前毕业,去当了老师。

工作时,他已成家4年,

但父亲却凭着与校长的私交,

瞒着自己取走所有工资。

朱自清很愤怒,将妻儿从老家接走,

父子两人一直冷战,

后来父亲年纪渐大,思念孙儿,

开始写信给朱自清,两人关系慢慢缓和。

两人真正的和解,是朱自清的《背影》出版,

朱鸿钧戴着老花镜,一字一句读完,

不禁老泪纵横。

父子之间的嫌隙终于弥合。


董卿: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小时候,以为父母是超人,

长大后才发现,他们不强大,

并非无所不能,他们也有瑕疵,

不完美的父母,却是这世上最爱我们的人

人最大的教养,

是学会与父母的不完美和解。

03 人最大的孝顺,是在父母面前偶尔装傻


记得去年国庆回家,

晚上闲聊时,妈妈献宝一样,

捧出一堆金晃晃的手饰,

又粗又大的镯子、手链、项链,

她一脸兴奋,满眼期待的看着我,

“你猜猜,这多少钱?”

“这是金的?”我略带怀疑的反问,

“这做的也太假了吧,千万别戴”

妈妈脸上的笑还未及收回,

表情变得有些僵硬,

闷闷说道:“嗯,我知道,你别告诉别人。”

后来才知,妈妈之前去镇上,

被街上搞抽奖的骗了,花了200多,

拿回这些镀了铜的废铁,

其实,她到家就知道被骗了,

一直没告诉任何人,怕丢人。

闺女好不容易回家,她来寻求安慰,

却被我一通说教,她难过了好久。

董卿: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年过半百的父母,越来越像孩子,

有时犯了错误,做了傻事,

他们心里都知道,

但一旦被自以为聪明的子女戳穿,

那份内疚和不安就无限扩大,

最后整个人都开始自我否定,

久而久之,不仅伤了身体,还伤了心。

做子女的,

即使做不到和老莱子一样彩衣娱亲,

至少要明白,对父母要难得糊涂,

别太较真,他们开心最重要。

04 人生短暂,来日不方长,尽孝别等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人生最大的遗憾是:

子欲养而亲不待。


董卿: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国学大师季羡林,少小离家求学,

漂泊在世界各地,与父母聚少离多,

后来,母亲忽然去世,

他从北京匆匆赶回老家,

却只看到一口黑魆魆的棺材,

“母亲的面容再也看不到了。”

熟悉的邻居,

将母亲临终一直念叨的两句话告诉他,

第一句是: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

我怎么也不会放他走的!

第二句是:儿啊!你让娘想得好苦呀!

离家八年,也不回来看看我。

你知道,娘心里是什么滋味呀!”

季羡林听后,悲痛不已,

后来他将这遗憾写进散文《永久的悔》:

“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

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我后悔,我真后悔,

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

什么幸福、什么尊荣,

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董卿: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毕淑敏在《孝心无价》说: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

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

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

相信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

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都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

忘了人生的短暂,

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人生不要空等,

想做的现在就去做,

尽孝也如此。


王朔给女儿写信,掏心掏肺的说道: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

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

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

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

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

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

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董卿: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直到,看到了父母的第一根白发,

掉落的第一颗牙齿,

曾经炯炯有神的双眼变浑浊了,

才真正明白,我们长大了,

父母,真的老了。

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一个人最大的教养,

是在父母年老时,包涵、谅解他们,

爱他们,接纳他们的不完美,

珍惜陪伴的每一瞬间。


董卿: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