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阿哥胤禩是因太優秀而觸怒了康熙嗎?真實的“八賢王”到底如何?

官風


八阿哥胤禩算得上是康熙兒子中最優秀的一個。但是康熙最終嚴厲打擊並拋棄了他。這實在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我們都知道,每個父親都會喜歡自己的兒子優秀。古代的皇帝,也都是喜歡自己兒子優秀的。就算有“嫡長子制”的傳位規則,但如果他認為他的兒子中還有更優秀的,他也可能改變“嫡長子制”,把皇位傳給更優秀的兒子。畢竟要想江山千秋萬代傳下去,立一個能幹的、優秀的兒子,肯定是最恰當的。

(胤禩劇照)

那麼,康熙也是一個父親,而且是出了名的舔犢情深,為什麼就不傳位給優秀的胤禩呢?

說胤禩優秀,這是時人的一致公認。在康熙廢太子,接著準備再立太子的時候,朝中大臣們一致推薦胤禩,就是一個證明。而且康熙自己最早也是這麼認為的。除了覺得胤禩書法不是太好外,其它都是非常上乘的。而且,在最早分封的貝勒中,胤禩是最年輕的一個。要知道,對出身要求極高,出身不好,連孩子都沒資格養的清朝皇室中,像胤禩這種“辛者庫賤婦所出”的孩子,能得到那樣的封賞,還能說胤禩不優秀嗎?

有人說,康熙之所以不喜歡胤禩,是因為康熙誤解了胤禩。

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康熙對胤禩確實有很多誤解。

第一次誤解,是大阿哥帶來的。

大阿哥胤禔在和二阿哥胤礽爭奪儲位失敗以後,為了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立馬轉為支持和他關係最好的胤禩。他在康熙面前說,相面大師張明德說胤禩面有異相,將來必定大貴。因此他推薦胤禩為太子。與此同時,他還自告奮勇對康熙說,胤礽想對你老人家不利,讓我去把他給殺掉。

可以說,胤禔完全是一個豬隊友,他推薦胤禩,在康熙那裡完全起到了相反的作用。那麼,這是胤禔自作主張推薦胤禩,還是胤禩讓他推薦的呢?我覺得根據胤禩的性格,他不可能那樣做,很有可能是胤禔自作主張。

而且後來還調查到,胤禔還曾魘鎮胤礽,甚至派張明德刺殺胤礽。可見,胤禔的目的是為了自己,胤禩只不過被他當成了一個藉口而已。

(胤禔劇照)

第二次誤解,是眾大臣帶來的。

康熙在廢了太子,打算重新立太子的時候,他心目中的人選,還是胤礽。他只是希望這話由大臣們提出來,不由自己說出來。但是大臣們卻誤解了康熙的意思。以為康熙真是要選擇兒子中最優秀的人,因此一致推薦胤禩。

這個結果,顯然和康熙心中的想法是不一樣的。不一樣已經讓康熙不高興了,而大家一致推薦胤禩,讓康熙誤解為,這是胤禩在背後慫恿大家的結果。

第三次誤解,是海東青帶來的。

胤禩送了兩隻海東青給康熙,結果由於路途遙遠,送到的時候,那海東青變得半死不活了。這讓康熙非常生氣,認為胤禩是在咒他,因此對胤禩更加厭惡。

(康熙劇照)

其實,說康熙不喜歡胤禩,是眾多機緣巧合誤解的結果,有道理,但也不完全對。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次誤解,康熙後來是查出來原來是大阿哥胤禔在搞怪的,怪不得胤禩。第二次誤解,如果一人推薦胤禩倒也罷了,所有人推薦胤禩,還能說胤禩不對嗎?第三次誤解,明顯是康熙故意曲解胤禩。誰會送半死不活的海東青給皇帝呢?就算胤禩“揉奸成性”,要咒康熙,不知道使用“魘鎮”嗎?用得著這樣?再說了,路途遙遠,本來是天上之物,被關在籠子裡,變成那樣,也是可以理解的。所謂“禮輕情意重”,康熙正該感動才對嘛,為何反而懷疑?

所以,實際上,三次誤解,康熙都是“有意”誤解的。他這樣做,就是要斷絕胤禩的“想法”,堅決不把皇位傳給胤禩。

那麼,康熙為什麼不傳給最優秀的胤禩呢?

我認為,是因為康熙當時已經看見了朝野上下,那些皇族及權貴們,已經瓜分了國家的利益。這樣下去,對大清王朝肯定是不利的。他要找的繼承人,是與這些權貴們關係比較淡薄的。這樣的繼承人上臺後,才會狠下手,打擊這些既得利益者。而胤禩與大家關係那麼好,顯然是不適合來做這件事的。

由此可見,康熙當時想要的,不是“賢王”,而是“狠王”。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一提到八阿哥胤禩,當時朝野內外眾口鑠金,讚不絕口,他是個精於世故會做人的人,連日後的雍正都說過胤禩“聰明強幹,才具優裕”,這些和我們在影視劇裡看到的八阿哥一樣。

康熙的哥哥裕親王福全在宗室中資格算老的,很有影響力,在臨終時都揭發太子胤礽的不是,向康熙推薦老八胤禩,可以說胤禩奪嫡的優勢看上去比任何一個皇子都大得多。


不過蘋果不是一天就爛的,胤禩在很多關鍵節點上的失手導致了他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這些具體事件的細節當然和電視劇有不小的差別。

比如第一次廢太子後,大阿哥胤禔勾結江湖術士暗害太子的陰謀被敗露,實際上老八胤禩也參與其中。大阿哥自作聰明向康熙上奏摺,有替父殺子的意思,還提及那位江湖術士認為老八將來一定大富貴。康熙當時就發火了,把江湖騙子揪出來嚴加審問後老八的小九九才被曝光,這次是大阿哥這個豬隊友害死了胤禩。

之後又發生的暢春園投票事件,表面看是一個圓滿大結局,康熙規定除了大阿哥沒有資格參選,大臣和宗室在其他皇子中選出皇位繼承人,投票結果是一致推選老八胤禩。康熙心裡可不樂意見到這種結果,如果一個人全國上下都說他賢能,那麼就要好好掂量掂量,胤禩再得人心也不會沒有絲毫反對的聲音吧,皇帝認為是八爺一黨做了手腳。


想當年王莽就是舉國上下都給他點讚的,可實際情況又如何呢,康熙是老了,但起碼的帝王心術他還是有的。暢春圓投票後康熙並沒有明確認可最後結果,投票事件表面上胤禩拔得頭籌,但實際上他已經輸了。他的“眾望所歸”反而引起了康熙的猜忌,既然王公大臣這麼多人都站在胤禩那邊,萬一他們“興兵構難,逼朕遜位而立胤禩”,康熙想到這後背發涼。

康熙五十三年底,康熙前往塞外狩獵,駐陛在回來的行宮,胤禩讓太監進貢了兩隻海冬青(電視劇裡是十四阿哥送的寶物,老八偷樑換柱換成了死鳥),結果打開後那兩隻雕已經奄奄一息。這是嘲笑康熙老邁將死,居心不良,氣得康熙心臟病發作當場要殺人。還聲明從此和胤禩父子恩斷義絕,如果皇子裡有再依附老八的就是不忠不孝。


老八是無論如何沒有豹子膽敢送兩隻死鳥給康熙的,有幕後黑手操作栽贓,甚至有人懷疑就是康熙本人做手腳,第一種可能當然是他的那些兄弟們導演,誰獲利誰就是主謀(但風險實在太大,因為操作人有反水的可能),第二種可能更可怕,康熙自己做戲,其目的是把老八徹底摒棄在奪嫡範圍之外。如果老八還有爭位的可能,還是康熙心裡的太子人選之一,那隻要追究貢品的看管不利好了,何必上綱上線到不尊君父的高度。

胤禩的奪嫡之路走到這裡基本也就到頭了,海東青事件抵消了暢春園投票的影響,康熙在臣民面前樹立了胤禩不仁不孝的形象,八爺黨從此是打了霜的茄子再也提不起精神頭來了。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看遍山川


無論是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面塑造的那個“八賢王”胤禩,還是歷史上的八貝勒胤禩,都挺優秀的,歷史上的八貝勒胤禩可能更優秀一些。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康熙的皇八子胤禩是被塑造成一個偽善,自私,沽名釣譽,結黨營私的“偽君子”形象。就像康熙臨終前的評價一樣:八阿哥胤禩,處處學朕,處處學不像。朕是以寬仁治天下,他是用於“籠絡人心”。

電視劇裡面康熙對八阿哥胤禩這樣的定義,足以說明康熙並非“太優秀”而觸怒康熙,而是以“偽善”和“結黨營私”而觸怒康熙。

但是電視劇肯定不會是歷史,儘管八阿哥胤禩的最終結局和歷史上的結局一致,但是在歷史上,這個八阿哥胤禩可不是一個簡單的“沽名釣譽”和“偽善”那麼簡單皇子。在歷史上康熙對自己的這個老八胤禩還是非常喜愛的,皇八子胤禩之所以最終沒能繼承皇位,和他自己“覬覦之心”太明顯,以及大阿哥胤褆的“幫倒忙”有著很大的關係。

歷史上的八阿哥胤禩,是良妃衛氏所生,很多人認為衛氏乃“辛者庫”出身,身份卑微,這也是影響胤禩的因素之一,其實並非如此,康熙對胤禩和他的母親衛氏都是很不錯的,衛氏的身份的確卑微,但是最終能夠被封為“良妃”,成為康熙封的五個妃子之一,還是很能說明一些問題的。

胤禩很小就被送到大阿哥胤褆的生母惠妃(後來的惠貴妃)那裡扶養,因此胤禩和大阿哥胤褆的關係很好。而大阿哥胤褆對這個小兄弟也是十分關照。

胤禩從小就是一個聰慧孩子,很小就開始讀書,並且比那些皇兄們讀的好,康熙很喜歡這個“甚曉世故,親切隨和”的兒子,也刻意培養他“文武兼備”。胤禩也很爭氣,十二歲的時候,皇八子胤禩就和他的哥哥們一起跟著康熙塞外巡獵,並經常有所獵獲。

康熙對這個文武兼備的八阿哥十分喜愛,在胤禩十七歲的時候,康熙第一次分封皇子,胤禩就和他的皇兄們(皇四子,皇五子,皇七子)一道被封為“貝勒”,可惜的是在康熙朝,他始終就是個“貝勒”,說明“起的早,不一定好身體好”。

年輕的胤禩多次受康熙指派出塞與皇三子胤祉一同辦理政務。並且曾幫助裕親王福全料理廣善庫,重建東嶽廟等事宜。說明年輕時候的胤禩深得康熙的重視。

和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面的八阿哥胤禩一樣,歷史上的胤禩為人也是非常親切隨和,待人處事體貼細緻,靈活溫潤,不拘泥於規制與名分,因此廣有善緣。

他不僅在眾兄弟中與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礻我、皇十四子胤禵交情非比尋常,與眾多王公朝臣亦相交甚厚。康熙交辦他的種種事務,也讓他的才幹有一定施展機會, 從而受到不少朝內大臣的肯定,康熙帝之兄裕親王福全生前就曾在康熙面前因為廣善庫事宜讚揚八阿哥不務矜誇,聰明能幹,有德有才。

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八阿哥胤禩,沒有“八賢王”的美名,但是有“賢德”的聲望。

本來,在康熙對太子越來越沒有信心最終導致太子第一次被廢的時候,素有“賢名”在王公貴族和大臣們的心目中形象很好,口碑也不錯的八阿哥胤禩是很有希望取而代之的,但是,有句俗話說得好“心急吃不上熱豆腐”。胤禩在太子第一次被廢之時,就顯得太過心急,太過暴露自己的“覬覦之心”而遭到了康熙的極大的反感,最終不但沒能得到太子之位,反而讓康熙痛斥並削去了爵位,在第一次奪嫡之爭中慘敗。

導致八阿哥胤禩慘敗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就是因為大阿哥胤褆。

大阿哥胤褆在太子被廢之後,覺得太子之位捨我其誰,用力過猛被康熙痛斥之後基本上就失去了奪嫡的可能,於是他便改為支持八阿哥胤禩當太子,他們哥倆是一個母親帶大的,感情很好。但是這個大阿哥胤褆的支持,其實是給八阿哥胤禩幫了一個倒忙。

胤褆向康熙推薦了八阿哥胤禩,並且告訴了江湖術士張明德給八阿哥胤禩看相後說八阿哥日後必“大富大貴”,同時,願意替康熙除掉廢太子胤礽。

康熙的憤怒是可想而知的。他不但對大阿哥胤褆無比憤怒,同時對八阿哥胤禩如此明目張膽的造勢,也是十分惱火。

康熙第二天就召眾皇子至乾清宮,怒斥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黨羽相互勾結謀害胤礽,將其鎖拿治罪。與胤禩關係很好的九阿哥胤禟和十四阿哥胤禵覺得八阿哥胤禩很冤枉,他們一同帶了毒藥前去阻諫。胤禵於言語間衝撞了康熙,康熙帝非常生氣,拔刀相向,欲誅胤禵。虧得皇五子胤祺跪抱勸止,眾皇子叩首懇求,康熙方才收刀,命諸皇子將胤禵責打二十板,逐出宮去,才算是化解了一場父子間的流血衝突。

這一段就是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因為公開推舉新太子,康熙怒斥佟國維與八阿哥胤禩“結黨營私”,一個好端端的大好局面瞬間化為烏有之後,十四阿哥胤禵和十三阿哥胤祥在乾清宮外打架,十四阿哥胤禵和康熙頂嘴惹的康熙一怒之下要殺了十四阿哥胤禵的那個情節的歷史原型。

但是,在對那個道士張明德的審問當中,康熙瞭解到張明德所做的一切都是大阿哥胤褆所為,包括大阿哥胤褆指使張明德慫恿八阿哥胤禩殺了廢太子胤礽,而八阿哥胤禩義正言辭的拒絕。而此時三阿哥胤祉又向康熙揭發了大阿哥胤褆魘鎮廢太子胤礽的事,康熙最終把大阿哥胤褆終身圈禁。此時的康熙對胤禩的態度已經趨於緩和,但仍然對胤禩知道張明德的所作所為而不向他彙報而耿耿於懷。

導致八阿哥胤禩慘敗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太優秀”。

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康熙生病,自南苑回官,回憶往事,流涕傷懷,因召見胤禩,隨後又召見胤礽。繼而內侍傳諭說:“自此以後,不要再提這件事了。”說明康熙已經基本上和八阿哥胤禩之間緩和了關係,如果沒有後來的事情,康熙對八阿哥胤禩還是喜愛的。

這件事之後的康熙,對廢太子胤礽多加詢顧,常有召見,與臣下的言談中也不時流露出欲復重立之意。過了一段時間,康熙大概估摸著滿朝文武都應該明白了他的心思,他想利用滿朝文武之口,提出復立太子的建議,所以在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召滿漢文武大臣,令眾人於諸阿哥中擇立一人為新太子,但是不料想事態的發展並沒有按照他的預想進行。以佟國維、馬齊、阿靈阿、鄂倫岱、揆敘、王鴻緒等為首的朝中重臣居然聯名保奏胤禩為儲君,令康熙大感意外。

第二天,康熙復召諸王及大臣,無可奈何的拉出了孝莊文皇后及孝誠仁皇后為擋箭牌,說他屢屢夢見兩位皇后皇太后“顏色殊不樂”,令其備感不安。而廢太子胤礽經多日調治,瘋疾已除,本性痊復。言下之意,可復立之。

康熙帝既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作如此言語,滿朝官員誰敢不從。十一月十六日,胤礽被釋放。二十八日,康熙復封胤禩為貝勒。

至此,八阿哥胤禩算是白忙活一通。但是他任然沒有失去康熙對他的喜愛,只是他奪嫡的希望已經很渺茫了。

最終讓胤禩徹底涼透的事,其實是胤禩自找的。

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在前往熱河巡視,八阿哥胤禩原該隨侍在旁,但因當時恰是其母良妃去世二週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親,未赴行在請安,只派了太監去康熙處說明緣由,表示將在湯泉處等候皇父一同回京。

這本來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後來胤禩辦了一件“畫蛇添足”的事,他挑選了兩隻上等的海東青派人送予康熙,他的本意是想讓康熙高興,卻不想等到了康熙手裡時卻變成了兩隻奄奄一息的死鷹。

這令康熙極為憤怒,認為這是胤禩對自己的詛咒,當即召諸皇子至行在,斥責胤禩“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胤禩遭此一舉,大受打擊,到處潛行,不願見人,並於第二年病倒了。

在康熙朝,八阿哥胤禩的前提就基本上到頭了。

歷史上的胤禩,的確是一個能力出眾的皇子,並且他的品行和能力是得到了滿朝文武包括康熙的認可的,但是,上位的心太急,導致很多的行為走樣,是他最終沒能成功的根本原因。


步武堂


八爺從任何一個角度上說都不優秀。

首先,出身

他的生母良妃是辛者庫宮女,地位低,都沒有資格撫養胤禩。少時由皇長子胤禔生母惠妃撫養,惠妃在血緣上和明珠有點關係,這個關係不但幫不了八阿哥,反而會害慘他。

在康熙晚年,朝中索額圖和明珠可謂是一手遮天,兩個人拉幫結派,賣官鬻爵,一手遮天。索額圖努力攛掇著太子繼位,明珠努力攛掇著大阿哥胤禔奪嫡,當然明珠沒有索額圖做得過分。但是對於康熙來說,這兩個在自己還沒死的時候就想著買馬的勢力,是令人厭惡的。後來歷史證明,在奪嫡的初期,明珠,索額圖的勢力被剪除,太子被廢廢立立,大阿哥被圈禁治罪。所以八阿哥胤禔其實無論生母還是養母,不但不能幫他,反而還是他政治上的劣勢。

其次,排行

中國幾千年封建思想薰陶下,儲君的選擇標準是——立嫡,立長,立賢。首先是誰最根正苗紅,然後是誰資格老,最後才是誰能幹。這是個相對公平,穩定的選拔方式。先來後到,所謂天意,大家都服。如果真的是誰能幹就立誰,那能幹的人都該當皇帝,那就是鼓勵天下人造反。

第三,能力

老八小時候騎射的能力很強,在只有13歲時就幫忙試馬,是標準的八旗後代,但是小時候書法很差勁,康熙專門安排了人給他補習。從這一點來看,老八武功可能不錯,但是在文治上不是那種天生聰慧的人。

1698年,分封皇子的時候,老八被封為多羅貝勒,當然這個時候四阿哥也被封為多羅貝勒,其實這兩個阿哥此時在康熙心中的地位都是差不多的。因為已經有理想的儲君了,所以作為配角沒有什麼存在感是很正常的。這一年,老八和皇四子、皇五子、皇七子一同受封為貝勒,是所有皇子中被封為貝勒最年輕的一位,因此人們覺得這是他少年得志的證據。

八阿哥和四阿哥有很大的區別,在於四阿哥胤禛早年隨康熙巡歷四方,有更多學習和鍛鍊的機會。這個就符合我們之前說的排行的理論,你出生得早自然就有優勢一些,出生晚了,很多事你參與不到。但是八阿哥雖然年齡有限,不能隨父皇遠征塞外,還是有鍛鍊機會,他多次受康熙指派,與皇三子胤祉一同辦理政務,幫助裕親王福全料理廣善庫,重建東嶽廟。

能力上如果要說武功,八阿哥可能不及十三,十四阿哥,要說文治,可能不如三阿哥。要說經驗和資歷,可能不如大阿哥,太子,四阿哥。

第四,機遇

四阿哥和八阿哥的命運從太子被廢以後產生了巨大差別,四阿哥選擇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八阿哥選擇了廣泛聯絡,活動,最終引起了康熙的厭惡。從這一點上就看的出來,八阿哥第一不瞭解自己的父皇,第二缺乏基本的韜光養晦的心機。

1709年,復立太子後,康熙再次對諸皇子封爵,八阿哥已經被排除在外。同時,升多羅貝勒胤禛爵位為和碩雍親王。這是清朝宗室世襲爵位最高等級。此後祭天,閱兵等很多重要的是,都交給了胤禛來做。從此之後,八阿哥就失勢了。

其實儲君,從任何一個角度上來說,最優秀的,不見得是最合適的,天時地利人和,任何一個元素沒有搞好,最後都可能失敗。

八賢王這個詞,最早是指宋太宗的第八子趙元儼(986年-1044年),宋太祖四子趙德芳(959年-981年), 而清朝八爺這個賢,更多有一點諷刺意味。你又不長,又不嫡,則只剩一個賢了。


HannibalLecter


不可否認,八阿哥胤禩確實很優秀,他的才能甚至能連老對手雍正都自愧不如。

要說僅僅因為優秀而觸怒康熙,那就更是天方夜譚了,康熙是巴不得孩子們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呢!

八爺胤禩不被看重,並不是因為生母地位低,也不是因為所謂的“嫡子制”

胤禩天資聰穎,深通世理,各方面的關係打得都很不錯,人稱“八賢王”。他的人際關係,上至親王貝勒,下至官員文人,個個都喜歡他。連康熙敬重的二哥——裕親王福全,對胤禩也是大力稱讚,經常在和康熙聊天的時候有意無意地表揚胤禩:“聰明能幹,有才有德”。甚至在康熙朝很多來華的傳教士,也都或多或少地在自己的回憶錄裡寫著胤禩有多好,有多棒!字裡行間都透露著胤禩的美德。

現在有很多觀點都認為,胤禩最終不能承繼大統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不是嫡子,以及生母衛氏的地位不高。這當然是原因之一,但卻不是主要的。因為若按“嫡子制”來說的話,那最終繼承大統的應該是老二胤礽,或是老三胤祉,而不會是四爺胤禛。要按“生母身份”來看的話,繼位者也應該是老二胤礽或是老十胤䄉,同樣不會是四爺胤禛。

在康熙之前,清廷並沒有太看重漢族政權的“嫡長子制度”,就連康熙本人同樣也不是以長子身份繼位的。至於說“生母地位不高”本身就是不符事實的,胤禩生母衛氏出身極為高貴,乃根正苗紅的正黃旗滿人,另外以“辛布庫(包衣管領)”入宮為妃的也絕不僅僅只有衛氏一人。康熙本人就有兩個就有兩位以“辛布庫”身份被納為妃的,一個是衛氏,另一個就是十二阿哥胤裪的母親——定妃萬哈琉氏。

而且在康熙打算廢太子胤礽之前,還任命了胤禩負責內務府事務,可見對其的重用和非同一般的信任。


胤禩奪嫡失敗的原因:豬隊友太多了

第一次廢太子後,大阿哥胤褆就開始活蹦亂跳的,到處收買人心,爭取輿論,就差沒把“我要做皇帝”這五個字刻在臉上了。到後來甚至爆發出“謀害太子”和“魘鎮”兩件大事出來,胤褆的“皇帝夢”就這樣碎得稀巴爛了。可作為“豬隊友”之一的大阿哥,依舊自作聰明地向康熙舉薦“八阿哥胤禩可做太子”。所以即使八阿哥在當時並沒有過錯,可經過大阿哥這樣一提,康熙開始反感並鎖拿了八阿哥胤禩。愛屋及烏者,自然也會惡其餘胥。一顆討厭八阿哥的種子就這樣在康熙的心裡埋下了,並經過另外幾位“豬隊友”不斷“澆水施肥”,茁壯成長了。

康熙宣佈圈禁大阿哥胤褆和鎖拿八阿哥胤禩後,城府極深的九阿哥胤禟和性格剛烈的十四阿哥胤禵,兩人帶著毒藥直接去面見康熙。這是什麼?這是逼宮。雖然最後只把出言不遜的胤禵打了二十大板,可由討厭變為厭惡的種子已經開始發芽了。

接下來就是眾所周知的“百官舉薦”一事了,這事才是康熙最後決定把胤禩提出“儲君隊伍”的主要原因。康熙一生最怕的就是結黨,最討厭的就是神鬼。早年的鰲拜,中年的明珠、索額圖,晚年的胤禩,個個都犯了康熙的逆鱗。而且康熙對朝廷的情況其實是瞭然於胸的,他很清楚自己的國家早已是外強中乾:吏治、災情、邊境、民生,哪一方面都是難事,都是得罪人的事。

康熙很明白,做皇帝不是讓你去討好人,而是要做好得罪人的打算。現在所有人都支持胤禩,除了他的才能確實不錯之外,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希望胤禩能保住他們的既得利益,不要動到他們的那塊蛋糕,將來或許再分一塊蛋糕給他們。可蛋糕就這麼大,分完了官員,那百姓怎麼辦?百姓吃不了飯,邊境平不了亂,到時遭罪的還不是坐在皇位上的人。八爺胤禩若是活在太平盛世,那以他的能力決定可以讓盛世再進一步的,可他卻是生活在一個暗流湧動的康熙末年。康熙需要的是一個敢得罪人的儲君,而不需要一個老好人皇帝。

所以胤禩從一開始就決定和帝位無緣了,不是因為他的才能,也不是因為他的母親身份,而是因為他的性格,不適合那個時代。



狐史首丘


愛新覺羅·胤禩,清朝宗室,清聖祖康熙帝第八子,生母良妃衛氏。


胤禩自幼聰慧,且甚曉世故,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初二日,第一次分封皇子,胤禩便與皇四子、皇五子、皇七子一同受封為貝勒,為當時年齡最幼者。

胤禩為人非常親切隨和,待人處事體貼細緻,康熙帝之兄裕親王福全曾在康熙面前讚揚八阿哥不務矜誇,聰明能幹,有德有才。




而康熙帝對胤禩也是十分信任,在康熙四十七年,胤禩被署內務府總管,但是,在太子被廢之後,皇長子胤禔告知康熙帝,說看相人張明德曾相胤禩面後說胤禩日後必大貴。惹得康熙勃然大怒,此時的康熙認為胤禩有希冀大統之心,對其予以防範。

這種防範還只是開始,只能說是一個鋪墊,真正使康熙帝震驚的還是後來的百官保舉一事,康熙帝在廢太子之後,與臣下的言談中不時流露出欲復重立之意,於是召滿漢文武大臣,令眾人於諸阿哥中擇立一人為新太子,康熙帝本意是復立廢太子,但是大臣們所言並非康熙帝所想,當時,朝中重臣聯名保奏胤禩為儲君,讓康熙帝大為震驚。

之後,復立的皇太子再度被廢,這時,“八賢王”胤禩應該是儲位的最有力的人選,但是,卻發生了一件事,使得胤禩徹底與儲位無關。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在前往熱河巡視途中,經由密雲縣、花峪溝等地,胤禩原該隨侍在旁,但因當時恰是其母良妃去世三週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親,未去請安,只是派了太監去康熙帝處說明緣由,但是,胤禩託太監送給康熙帝的老鷹打開來竟奄奄一息,這令康熙極為憤怒,認為這是八阿哥對自己的詛咒,當即召諸皇子至,再責胤禩, 並說:“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史稱“斃鷹事件”。

一件件事的發生,使得八阿哥胤禩與皇位徹底無緣,但這並不能說八阿哥無能,八阿哥胤禩在民間有“八賢王”的稱號,如若他真的沒有才幹,百姓也不會這麼稱他。


說與山鬼聽


悟空問答,寅哥解惑。康熙的兒子沒有膿包!八阿哥更是其中翹楚!但是八阿哥失敗在他不瞭解自己的父親康熙,處處算計,處處被自己的父親識破,這才是他悲情謝幕的原因!

八阿哥號稱“八賢王”,禮賢下士,和藹待人,這完全是因為他需要這個名聲來給自己獲得更多的政治資源!投靠他的人也都是一路貨色,也是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可以說是沆瀣一氣!康熙評價他說的很好:八阿哥處處學朕,又處處學不像!知子莫若父,康熙看透了這個“八賢王”!沽名釣譽,任人唯親,不擇手段的陷害太子等競爭者。可以說這是一個把自身名聲看的比國家都重要的人!

多虧康熙不老眼昏花,八阿哥也只能做個跳樑小醜。他沒有雍正觀察問題的眼界,沒有雍正雷厲風行的辦事風格,更沒有雍正的大刀闊斧的氣魄!他做不了合格的皇帝!閒雲野鶴的快活王爺才是他應有的歸宿!

半小時耕耘換您三分鐘品讀!我是寅哥解惑,感謝您的閱讀!歡迎大家的關注!




寅哥解惑


胤禩得罪康熙肯定不是因為太優秀,哪有老子不喜歡兒子有出息的,胤禩不被康熙所愛,原因是胤禩讓康熙感到不安,另一個原因是胤禩屁股坐的地方很有問題,康熙不認為他能繼承大統。

第一個首先來說皇權,皇權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沒有皇帝願意和別人分享皇權,康熙首次廢太子原因是什麼,其實什麼行事狂悖,凌辱臣工,毆打宗室,康熙根本不在乎,他自己也經常這麼幹,君臣一體,永遠是說給大家聽聽而已。太子被廢關鍵是在羽翼成熟之後,提早窺伺皇權,而群臣態度曖昧。康熙果斷下手,廢了太子,太子第二次被廢,原因也是因為太子不能安分守己,太子空懸之後,跳的最高的就是胤禩了,群臣越喜歡他,康熙越討厭,自己還沒死,你著什麼急拉攏人心,是不是要搶班奪權。

第二康熙認為一個好皇帝,要與群臣劃清界限,要獨裁,要獨尊。這點康熙曾經明白告訴群臣:你們支持胤禩是打的什麼算盤,是想找一個好控制的,有利於你們以後擺佈麼?所以說,康熙更喜歡被稱為“冷麵王”的四阿哥,心裡是瞧不起這位八賢王的。


醉美木瀆


胤禩最大的優點,可能就是籠絡人心了。如果說胤禩做了什麼事,能夠觸怒康熙,往小了說,是籠絡人心,往大了說,就是結黨。

胤禩有八賢王的稱號,就是因為他太會籠絡人心了。他籠絡人心的程度,強到什麼地步呢?

滿清宗室裡面,康熙帝的哥哥裕親王福全,康熙帝的其他兒子,大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全都支持他奪嫡。這在皇子裡面能量夠大了吧。

皇親國戚裡面,黨爭失敗以後的明珠家族,號稱佟半朝的佟氏家族,以及顯赫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富察家族,全都支持他。

明珠家族就不用說了,本來是支持大阿哥的,大阿哥失敗以後,轉而支持八阿哥。

佟氏家族當時號稱佟半朝,索額圖跟明珠倒臺以後,佟國維,佟國綱,成了朝廷裡最大的權貴。整個佟氏家族,只有隆科多不支持八阿哥,他支持四阿哥胤禛,幫助他奪嫡成為了雍正皇帝。

還有富察家族,從康熙朝的馬齊,到乾隆朝的傅恆福康安父子,顯赫三代。他們家族也支持八阿哥。

至於朝中的滿漢大臣呢?更是有很多支持八阿哥。

胤禩有這麼大能量,你說康熙能不忌憚他嗎?

在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之前,胤禩不顯山不露水。在前面打頭陣的是大阿哥,大阿哥因為有母親惠妃的孃家,明珠家族的支持,再加上自己略有戰功,也有了奪嫡之心。

可惜他雖然是皇長子,無奈乃是庶出。爭奪儲君之位是不可能的。他有這份野心,完全是受到明珠的蠱惑。而明珠蠱惑他的目的,卻是跟支持太子的索額圖黨爭。

在太子第一次被廢之前,康熙帝主要處理兩件事,一件就是明珠索額圖的黨爭,第二件就是壓制太子黨的勢力。而這兩件事又是連在一起。

索額圖為了在黨爭上打敗明珠,就誘惑太子提前登基,幾乎等同於造反了。這就給了康熙帝打擊的機會。通過索額圖攛掇太子想提前登基這件事,康熙帝加以利用,既壓制了太子黨的勢力,又瓦解了明珠索額圖的黨爭。

在這之後,太子第一次被廢,大阿哥鋌而走險,在太子東宮搞魘鎮,又想替康熙殺了太子。這觸怒了康熙帝,因此,大阿哥被圈禁。

事件過去是過去了,可是,儲君之位空了。這時候,八阿哥胤禩終於顯示出他的能量了。這段時間,康熙對胤禩的重視也超過其他皇子,給了他重任。

康熙帝一直不願重立太子,八爺黨的人就不斷提這事。康熙帝被煩得不行,下旨說,誰再提這件事,就殺無赦。

康熙帝突然發現,太子黨被壓制了,八爺黨又冒出來了,那些王公大臣,那些文武百官,大部分明著暗著,都想讓胤禩當太子,而且勢力不是一般的大。

從自己的哥哥,到自己的兒子,從自己的岳丈,到自己的大舅哥,小舅子,從內閣大學士,到文武百官。好像他們搞的挺一致啊。

這引起了康熙的警覺。在沉寂了一段時間以後,在做好了佈置以後,康熙要重議立太子的事。讓文武百官全部暢所欲言,除大阿哥外,隨便從皇子裡面舉薦。這暗示著,廢太子也有機會。

這招就叫做引蛇出洞,果然,八爺黨的人,和支持胤禩的人,全都出動了。

首先就是內閣,這時內閣裡最大的馬齊,在內閣對別的內閣輔臣說,大家一致推舉八阿哥胤禩。接著,領侍衛內大臣鄂倫岱,理藩院尚書阿靈阿,戶部尚書王鴻緒,工部侍郎揆敘等人,暗中聯絡,在手掌寫個八字,以暗示所在部院的官員,都給我選皇八子啊!連回家養老的佟國維也建議看戲立八阿哥。

這樣一來,康熙帝徹底震怒了,接著收回重議太子的諾言,說八阿哥胤禩不適合做太子。原因有三:

一,他沒參與過多少政事,缺乏處理政務的經驗。在此之前,太子已經多次監國了。

二,他在太子被廢這件事上也有過錯,還跟那個相士搞在一起。

三,他的生母屬於辛者庫的賤籍,出身低下,不適合立為儲君。

接著康熙帝復立了胤礽為太子。利用這次重議太子,康熙帝讓八爺黨的勢力浮出了水面,然後開始打壓八爺黨。

那麼,胤禩是怎麼籠絡到這麼多人為他張目,支持他的呢?

這就要分三方面來說。

一是,利益方面,這幫人支持胤禩,無非是為了能有個擁立大功,永保榮華富貴。

二是,關係方面,比如明珠家,原來是支持大阿哥的,大阿哥倒了,大阿哥開始支持八阿哥。大阿哥的母親惠妃,孃家就是明珠家,而八阿哥是惠妃養大的。大阿哥為了鬥倒太子,明珠家為了鬥倒索額圖家族,早就跟八阿哥結盟了,裡裡外外,都是糾纏不清的關係。

其他支持八阿哥的王公大臣,跟八阿哥都有宮裡宮外的各種關係,可謂盤根錯節。

三,八阿哥的為人。胤禩整天裝出一副禮賢下士,寬厚仁義的樣子,這在皇子裡是個異數。因為皇子們,要麼像老四那種高冷的,要麼像太子那樣驕橫的,只有老八顯示出平易近人的模樣。


西堤君


從《雍正王朝》裡面,我們得知了大清朝的“八賢王”八阿哥胤禩。不同於《楊家將傳》的“八賢王”趙德昭真心實意的為國之忠臣、為老百姓伸張正義,八阿哥胤禩的“八賢王”稱號不過是他籠絡百官,百官給他的雅稱罷了。真正的八阿哥胤禩不會像四阿哥胤禛那樣為民著想,這個“八賢王”的稱號可謂是名不副實。

在這個“八賢王”的一生當中,一直以來都只忙著一件事,那就是對皇位的爭奪。早年間的八阿哥胤禩其實是深得康熙喜愛的,雖然胤禩的母親地位低賤,但是自幼聰慧的胤禩卻給康熙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康熙三十七年,年幼的胤禩與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佑一同受封為貝勒,是當時年齡最幼者。可見胤禩一開始還是很受康熙寵愛的,但是後來胤禩的一系列行為激怒了康熙,也激怒了後來繼位的雍正。

八阿哥胤禩自幼就為人非常親切隨和,待人處事體貼細緻,正是胤禩的這一性格讓他很小的時候便懂得了拉攏身邊的文武百官。在《雍正王朝》裡面有這麼一個細節,當時九阿哥讓太醫醫治牙齒,在醫治好之後,太醫要走之際,八阿哥胤禩趕緊給了這個太醫賞錢。從這一細節可以得知,八阿哥胤禩是一個十分懂得經營人脈的皇子,對他而言即便是一個小小的太醫也要拉攏。

八阿哥胤禩之所以拉攏百官除了自身的性格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招攬人心,為自己奪取太子之位爭取“選票”。畢竟當時因為太子胤礽被廢,太子之位懸而未決。康熙皇帝為了讓廢太子重登太子之位,授意百官推薦新太子的人選(其實康熙在推薦前,早有暗示百官讓他們推薦廢太子胤礽)。

一場聲勢浩大的推薦新太子的選舉拉開了帷幕,此時的八阿哥胤禩也自認為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當上太子的機會。於是他也積極的聯絡之前拉攏的那些文武百官,讓他們都推薦自己為新太子。這些平常與八阿哥胤禩結黨營私的文武百官自然也很樂意讓胤禩當上太子,便都聯名舉薦胤禩為新太子。

一切貌似都朝著八阿哥有利的方向,可是現實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本意讓百官推薦廢太子的康熙,看到百官都舉薦八阿哥,可謂是怒火中燒。不僅僅是因為百官沒有順從自己的心意,還因為康熙看到了一個結黨營私的“八爺黨”集團,感到了自己的皇權受到了威脅。最終康熙當場貶去佟國維官職,“八爺黨”勢力受損。

推薦新太子之事過後不久,康熙便開始冷落八阿哥胤禩,並且說出了此生不可能立胤禩為太子的狠話。即便如此八阿哥胤禩依舊積極地參與皇位的爭奪,並在爭奪的過程中,多次激怒了後來的勝利者四阿哥胤禛,以致於胤禛繼位之後,便開始打擊胤禩,最終還將胤禩革爵除宗、強迫其改名為“阿其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