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敢打伊朗嗎?

手機用戶21612


安理會的大國們,各懷鬼胎的盟友們,竄上躥下的軍火商們……他們恨不得特朗普趕緊幹伊朗,別光放嘴炮了。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軍火商們又能滋潤幾年,高興啊,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的上萬億軍費把他們喂的飽飽的,雖然特朗普這2年從盟友那“拉回來”很多單子,但是還是不夠吃啊。

美軍導彈一射,好多國家高興啊,趕緊打啊,最好多折騰幾年,大國們希望美國再衰弱一次,自己加快發展,盟友們希望美國人專心伊朗,別來找他們的麻煩,其他不對付的國家希望美國別老盯著自己看……
戰事一起,油價飆升,俄羅斯立馬賺的盆滿缽滿,海灣一幫王爺君主們可就頭大了,這油還怎麼往外運?不安全啊!當然美國也是石油出口大國,但是賺的肯定沒有俄國人多,這簡直是蠟燭精神,犧牲自己,照亮對手。

自21世紀起,如日中天的美國連續整了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如今,十幾年過去了,結果全世界都看的很清楚:美國相對衰弱了,而一些大國在歲月流轉間,崛起了,或者重新崛起了。

十幾年時間,美國的債務從3.4萬億飆升到了20萬億,幾乎是一年一萬億地往上升,每年要還的利息都趕上軍費了。

想當年,海灣戰爭,美國高舉聯合國正義大旗,準備了半年多,打了幾天,砸了700多億美元,最後幾個主要盟國承擔了其中的500多億,美國人實際花費100多億美元,這場戰爭,讓美國樹起了全球的flag,成為全世界當之無愧的領導國家。

那時候的美國,非常自信,不像現在的美國,動輒就對包括盟友在內的世界各國搞極限施壓,動不動就甩臉色,搞武力威脅。

現在頂上伊朗了,這個30多年的老對手,特朗普似乎要一次性拿下伊朗。

可能嗎?

外科手術式的精準打擊是可能的,美國人也敢!但是於事無補。

地面戰,美國敢不敢?

首先羅列一下伊朗的優勢,咱撿重要的簡單說下。

首先是體量:伊朗164萬平方公里,近億人口,在全世界也能排的上好。

其次是地形:相比較伊拉克遍地一馬平川的沙漠,伊朗可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山地國家,到處都是高山峽谷,平原很少,相比很多山裡都挖空了,許多戰略武器都藏的好好的。

然後是實力:伊朗是一個準工業化國家,光汽車的年產量2018年就超過150萬輛,在世界上能排到前十幾位,除了石油工業,伊朗有完善的煉油、鋼鐵、電力、紡織、汽車製造、機械製造、建材、化工等成體系的工業體系,即使在飽受制裁的情況下,也擁有中東最發達的軍事工業,不管是中短程導彈、還是坦克裝甲車、包括中小型潛艇軍艦它都能造,戰鬥機、直升機和無人機也不在話下。

尤其是在2017年7月27日,伊朗用自主研發的“神鳥”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一款中小型衛星,成為世界上少數能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這可把美國人嚇壞了,這意味著伊朗人的伊朗的中遠程彈道導彈潛力巨大,而且伊朗在2017年6月18日為了報復德黑蘭恐襲,向敘利亞恐怖分子基地發射了好幾枚射程1200公里的流星3型中程彈道導彈。

要消滅這樣的對手,美國人得傾全國之力,不然,就靠那些造價昂貴的導彈和炸彈,砸下去幾百億美元,對伊朗無異於隔靴搔癢。

精準打擊在伊拉克、在敘利亞也許有用,畢竟都是平原為主的國家,可對伊朗這個山地國家實在沒什麼鳥用,而且,伊朗被制裁了幾十年,準備戰爭也準備了幾十年,它的戰爭潛力,說實在,沒人說得清,但肯定不會低。

要不就打地面戰吧,不惜一切代價把伊朗拿下。

這個肯定能行,只是,伊朗的動員能力是很強的,作戰意志也不低,美國人準備犧牲多少人,花多少萬億的代價呢?

說到底,雙方嘴皮子都喊得兇,其實還是誰也奈何不了誰。


雲中史記


不是敢不敢,而是能不能,對於美國政府來說,沒有他敢不敢的。只要條件機會合適,美國啥都敢幹。而對美國來說,現在對伊朗就是欠缺一個藉口和時機。作為中東最強大的國家,美國雖然不懼,但也絕非輕易而舉可以拿下的。

現在四個美國航母艦隊已經齊聚伊朗了,特朗普政府更是言講不許伊朗出口一滴原油。就在昨天(5月8日)美國國務卿突然取消了與德國總理的會談,緊急前往伊拉克進行緊急訪問。就是警告伊拉克不要和伊朗過於親密。也是為了武力侵犯伊朗做好準備,但就目前來看,美國直接派遣陸軍佔領伊朗可能性比較小,如果推測一下話,特朗普政府對伊朗的軍事行動應僅僅侷限於通過空中打擊來摧毀伊朗的重要軍事以及核目標。打擊伊朗的港口,禁止伊朗進出口。也就是說,特朗普政府以打擊伊朗經濟,以達到美國的戰略目標。即激變伊朗國內反對派,達到推翻伊朗現政府的目的。對於美國政府來說,判斷一場戰爭的勝負的標準,就是看受侵佔地區,是否建立了起親美政權,更為重要地是,能否建立起長期而有效地依附於美國的政權。

如果把美國的戰爭的目標設定這個結果,應該說很難,單獨依靠美國一個國家打贏伊朗雖然不易。但也能贏,但善後很難,戰後安撫,扶持親美集團也絕非一朝一夕的,而且美國也必須在伊朗駐軍,耗費巨大,以現在特朗普政府財政能力,幾乎做不到。在瓦解伊朗宗教政權以後嗎,建立世俗國家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並徹底建立和扶持親美的穩固政權幾乎不太可能。特朗普最最正確方法是。不以推翻伊朗現政權為戰爭目的!而是打擊伊朗經濟,讓伊朗經濟和財政徹底破產,如果不是這樣,特朗普想要成功不是不可能,一旦美軍傷亡過大,美國自己就得撤軍,時間拖長也受不了。

從純軍事角度來說,特朗普政府擊敗伊朗政府很容易,關鍵在於善後。一旦伊朗陷入全國混亂,勢必造成恐怖主義橫行,而受傷害最大的就是美國,應該說,特朗普政府有對伊朗政府動手的可能性,但推翻伊朗政府的可能性不打。再就是武力侵佔伊朗,風險太高代價太大,實乃下下策。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而伊朗本身不是敘利亞和委內瑞拉,是中東第一大國、自國內伊斯蘭革命以後,伊朗在中東面對美國製裁40年不倒,對美鬥爭經驗十分豐富,現在伊朗的實力以及延伸到了中東所有利益集團的方方面面,一旦美伊爆發戰爭,整個中東這隻火藥瞬間爆炸。阿拉伯地區將戰火紛紛天下大亂。美國根本無法控制,一句話,美國現在不敢打伊朗。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美國對伊朗不是敢不敢打,而是什麼時候打,因為伊朗牽動整個中東,同時具有極強的抵抗意志,貿然進攻會付出巨大代價,美國仍然在等待時機,等著伊朗。

美國敢打伊朗嗎?

敢不敢首先看軍事實力對比

伊軍

伊朗軍隊總兵力60萬人,250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火炮3300多門,飛機900多架,其中作戰飛機將近300架,包括米格-29、蘇-24、F-14等。

美軍

美國擁有超過100萬人的軍隊,擁有13000架各類戰機,其中包括五代機F22和F35,其中F35多次在中東地區亮相,而且取得亮眼表現,此外還有B2隱身轟炸機,11艘核動力航母,隨時可以獲取伊朗周邊地區的制海權和制空權。



美國的F35戰鬥機在與四代機的演習當中曾經創造過35:0的戰績,許多被“擊落”的四代機始終沒有發現F35的蹤跡,如果搭配預警機,F35的優勢會更加明顯。


伊朗主力戰機米格-29和來自於美國的F-14根本不是F35的對手,而且在數量上也遠不如美國,如果不能奪取制空權,伊朗坦克和裝甲車、火炮只能挨炸,很難做出像樣的抵抗,這一幕在伊拉克戰場已經出現過了。

美國在等什麼?

伊朗問題始終要解決的,美國沒有發動進攻,是因為美國在等待伊朗內亂,美國慣用的手段是先進行經濟制裁,導致被制裁國家經濟總量縮減,居民生活水平下降,進而引發不滿情緒,突破極限之後轉變為反政府武裝,最終爆發內戰。



利比亞、敘利亞和委內瑞拉,美國使用的都是同一套方案,而且屢試不爽。

如果伊朗爆發內戰,美國就可以順勢介入,支援反政府武裝,而且由於正面戰場是伊朗政府軍和反政府之間的較量,可以減少美軍傷亡,同時降低伊朗人對美軍的牴觸情緒。


伊朗的關鍵是能否穩定住現在的局勢,尤其是國內,一定不能出現問題,否則距離戰爭不遠了。


視野新觀


美國最為當今唯一的一個經濟超級大國,軍事超級大國,打伊朗,在軍事層面上是不存在任何問題的,所以不存在敢不敢打的問題。需要考慮的,只是地緣角力因素和經濟代價因素。


其實伊朗和美國之間,之前是發生過一場戰爭的。在深入討論美國敢不敢打伊朗這個話題前,先覆盤一下雙方爆發的這一場戰爭,以此為參照,進行分析。

在兩伊戰爭後期,伊朗封鎖了霍爾木茲海峽,在海上部署了許多的水雷。

1987年,恰好美國的“羅伯茨”號護衛艦在波斯灣海域執行護航任務,然後撞上了伊朗方面佈置的水雷,造成了美軍10人受傷。

隨後該事件引發為伊朗和美國之間的一場持續時間不長的衝突,但卻直接影響了兩伊戰爭的走向。

美軍先是在波斯灣航道靠近伊朗一側每隔幾十裡建立一座海上浮島(與伊朗類似,以浮動式石油鑽井平臺為基礎),美軍為每個浮島配置了4艘MK3高速巡邏挺、3架QH-6特戰直升機,一個海豹三棲特戰排和一個陸戰排,還形成了中東聯合作戰司令部,在整個作戰行動完成之後,就開始嚴密監視波斯灣水域。


在伊朗的“伊朗”號兩棲登陸艦佈雷時,美國一艘驅逐艦和直升機趕到,雙方開火,最終三名伊朗革命衛隊士兵被打死。

隨後伊朗方面則繼續佈雷,美國也是和之前一樣繼續打擊,如是到了1987年10月,伊朗方面派遣了數十艘快艇奔襲美國浮島,最終被軍力佔有的美軍全殲。

這次雙方的戰鬥引發了最終戰爭的爆發,11月份,美國出動海軍,發動起“螳螂捕食行動”(Operation Praying Mantis),摧毀了伊朗革命衛隊用以作為作戰基地的三座海上石油平臺。


伊朗方面當時啟動戰機和海面戰艦直接對抗美國部隊,但戰爭開始沒多久,以美製“魚叉”反艦導彈攻擊美國部隊的伊朗“約尚”(JOSHAN)號伊朗導彈艇就率先被擊沉,隨後伊朗“薩漢德”(Sahand)號導彈護衛艦也被美軍擊沉,“撒巴蘭”(Sabalan)號導彈護衛艦被擊成半殘返航。

這場短暫但又十分激烈的戰爭,導致伊朗方面作為翹板的海上作戰平臺全部被毀,伊朗海軍主力戰艦也被毀,最終伊朗方面接受了調停,結束了兩伊戰爭。

這是美國在二戰結束後當時爆發的最大規模海戰,體現出了美國強大的軍事力量和聯合作戰能力。

從該戰爭中可以看出,美國要是真的想拿伊朗開刀,完全是沒有問題的,在幾十年前高科技武器還不是戰場上的主導時,美國就已經可以取得對伊戰爭的壓倒性勝利了,更不用提現在裝備著大量尖端武器的美軍。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打局部戰爭是一回事,打全面戰爭又是另一回事。伊朗問題已經不單單只是伊朗和美國之間的私人恩怨問題,而是牽扯到了全球大國的地緣博弈問題。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在軍事層面也是完勝,但是如今16年和18年過去,美國還是沒有從這兩個泥潭中拔出來。

①代價較小的阿富汗戰爭,至今為止美國已經死亡正規軍2400人,負傷約20000人,此外還有大量編制外的,美國僱傭的安保人員死傷。在2018年,美國在阿富汗死亡了120人左右。據評估機構預估,阿富汗戰爭,美國直接和間接投入已經突破了萬億美元大關。

②而伊拉克戰爭,美國發動戰爭到現在,飽受估計已經死亡4700人以上。花費了將近1.7萬億美元,而且這只是發動戰爭所用的費用。

③有份數據表示,2001年到2019年財政年度,美軍用於戰爭的費用已高達5.9萬億美元。

關於這兩場戰爭促使美國陷入衰退的論文和分析層出不窮,雖然該理論不一定是事實,但美國陷入這兩場戰爭中,促使競爭對手獲得窗口期卻是不爭的事實。

當下俄羅斯、伊朗、土耳其在中東的崛起,也是因為美國將精力投入了這兩場戰爭中,無暇維護中東的秩序所致。


所以美國這次是否敢對比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個國家加起來還要體量大的伊朗動手,這就值得商榷了。

而且伊朗不單單是一個孤立的國家,中評在前文中說過,伊朗問題已經成為了一個地緣問題,俄羅斯已經高調力挺伊朗,即便俄羅斯在美國對伊朗開戰後不直接軍事介入,其通過與伊朗連接的裡海通道,可以源源不斷的向伊朗提供援助。

當年美國如何在阿富汗戰爭中拖垮蘇聯的,俄羅斯一定記著這筆仇,也會在伊朗戰場上覆制美國這一模式。

所以雖然從戰術層面,美國不存在敢不敢打伊朗這個議題,但是在戰略和地緣層面,美國敢不敢把靴子踏進伊朗,就要看華盛頓的精英們有沒有勇氣了。


中評中語


我個人認為,美國不是敢不敢打伊朗,而是能不能打。如果純粹伊朗跟美國單打獨鬥,伊朗和美國不是一個量級的對手,就好比擂臺上,你讓一個70公斤的輕量級選手和一個90公斤的重量級選手打比賽,誰輸誰贏,不用打,都可以看出結果。

伊朗是美國在全球帝國戰略設計的中東戰線中的最後一個堅固的堡壘,打掉伊朗,美國在中東基本上掃除了反美的國家和政權,至於恐怖組織,也是不成氣候的,對於美國沒有多大威脅。美國打伊朗,實力上是碾壓對手,開戰的主動權在於美國,可是美國若是不能控制住局勢,陷入戰爭泥潭,尤其是俄羅斯和中國對伊朗必然源源不斷的輸血援助,若美國被伊朗拖在戰爭中必然會極難走出來,也許那時候美國會意識到,“我美國和伊朗鷸蚌相爭,中國和俄國漁翁得利,趁勢崛起,這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

因此美國暫時不會打伊朗,若從廣義角度來看,美國和伊朗沒有硝煙的戰爭已經正在進行,經濟上,石油貿易爭奪戰,軍事上,兩軍對壘,美國是圍而不打,想要封鎖困死伊朗,讓伊朗國內經濟崩潰,物價飛漲,民不聊生,然後不攻自破,美國就可以不戰而勝,以最小的代價贏得最大的勝利。






愛國者向生


國際關係之間,沒有敢不敢,只有必要與不必要。

1776年,在面對如日中天的英國,美國為何敢宣佈獨立,與優勢的英國紅杉軍作戰?在幾十年前,面對日本的飛機大炮和航母,我們的先輩為何敢進行殊死抵抗?在二戰,蘇聯在主力軍隊被殲滅,為何敢繼續與納粹死磕?



如果說這些都是反侵略、獨立戰爭,是迫不得已的行為。那麼,美國為何敢陷入越戰泥潭,在耗費十多年,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後黯然撤退,甚至還引發了國內的大規模反戰勢力。蘇聯為何敢介入阿富汗戰局,在其他大國的支援下,阿富汗成為蘇聯的黑洞,是解體的重要因素。

美國和其他大國的歷次戰爭,哪有敢不敢的問題?敢與不敢,這是膽量的問題,美國下決策的上層人士,又不需要上戰場,不必承受戰爭中的傷亡,就算是前線美軍血流成河,能讓美國政治人物留一滴血嗎,顯然是不能的?



既然上層人士不會為戰爭流血犧牲,反而有機會大發戰爭財,那麼對於發動一場戰爭,有什麼不敢?希特勒敢兩年開戰,那也是因為他不用上戰場。所以,大國決策不在於敢不敢,而是在於有沒有必要。

在伊朗問題上,美國製裁了四十年,但始終未發動戰爭,關鍵因素是沒必要。從伊朗對於美國的影響角度,一是有可能衝擊世界石油市場,破壞美國石油美元的穩定性。二是伊朗與中東遜尼派國家的矛盾,影響海灣產油國的利益,美國作為老大德為小弟出頭。三是伊朗特殊的地緣位置,一旦加入美國陣營,將會對俄羅斯與東亞造成嚴重的威脅。



而前兩點,美國用制裁的方式,將伊朗排斥在國際主流石油市場之外,即可達到目標。至於第三點,一旦實現將使美國獲取前所未有的國際環境,對俄羅斯與東亞基本上形成全方位圍堵。但是問題是,美國真有必要把俄羅斯往死處逼嗎?

真把俄羅斯逼到絕境,導致普京的絕地反擊,對美國真的有利?何況還有一個東亞。在國際上的趕盡殺絕,並不是明智的選擇。美國幹掉薩達姆政權,伊拉克的什葉派卻乘機做大。美國打進阿富汗這麼多年,能讓當地民眾皈依美國?



所以,美國打伊朗的問題,並不是敢不敢,實在是沒必要。此次美國對於伊朗的制裁,很有可能是一種藉機行事,以打壓伊朗實現特朗普的中東和平計劃,在這個大背景下,美國並沒有動機對伊朗動武。

其實在國際關係上提敢不敢,如同指著太陽說升起,就覺得可以操控太陽一樣。把大國的不需要當做大國的不敢,尼赫魯就犯過這種錯誤。




L夕惕若


對於美國敢不敢打伊朗這個問題!


我個人認為,那要看美國打伊朗能夠獲得多大的利益。如果有足夠的利益,不排除美國會鋌而走險!畢竟伊朗還沒有強大到讓美國人不敢動手的地步。
利益,只要有足夠的利益,美國就會鋌而走險。特朗普帶領下的美國可以說。就不是正常國家。是一個瘋子和一個戰爭怪物組成的國家。


美國之所以要打伊朗,無非是為了控制世界油價。是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都要仰美國的鼻息。


伊朗多山的環境,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以及龐大的人口基數,使得伊朗具備了讓美國陷入伊朗人民戰爭泥潭的可能性!

如果美國陷入,伊朗戰爭泥潭的話。我想肯定伊朗會有源源不斷的武器!

如果感覺著還不錯,請關"注希望的地方1"


希望的地方1


日本搞中國前很多年不斷派間諜到中國收集各種資料,很重要的一內容就是民眾對國家的認知也就是認可度,他們得出重要結論,就是中國民眾對誰當政不關心,只在乎自身利益。綜合各類情報,日本動手了。這可以看出,美動手前到底掌握了多少有用的總體情報我們根本不知道。但從現在播放的有關伊朗的報道看出一個情況,就是伊朗的領導人大多數人都是支持的,他的號令伊民眾大多數接受。這種情況下,美國要推翻伊現政權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上善若水15484762


美國當然強於伊朗,但伊朗並非伊拉克,也有核武和各種先進武器,如果美國打伊朗也不得不考慮伊朗的盟國和聯友的實力,他也怕打伊朗會得到偷雞不成失把米的羞羞下場。我估計美國吼得兇卻不敢動。


樂天派135319172


一定要支持正義的伊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