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養魚蝦的注意了,國家將開展全面摸底調查,有問題的抓緊整改

最近稻田魚、稻田小龍蝦無疑是餐桌上的常客,稻田裡養魚蝦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其實在2000多年前,我國陝西漢中和四川成都地區就有稻田養魚記載,以前主要限制在東南、西南、華南的丘陵山區緩慢發展。但是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逐漸摸索出“以漁促稻、穩糧增效、質量安全、生態環保”的稻漁綜合種養新模式,因此也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視,所以才會近幾年掀起了新一輪發展的熱潮。

農田養魚蝦的注意了,國家將開展全面摸底調查,有問題的抓緊整改

這種稻漁綜合養的模式可以節約土地資源,在收穫魚蝦同時,又可利用養殖的魚蝦來吃掉稻田中的害蟲和雜草,省去我們除草殺蟲的工作,繼而這些魚蝦還可以排洩糞肥,增加水稻養殖的肥料,長得更加茂盛多產,一般的話可使水稻增產10%左右。

據統計,2017年我國有稻漁綜合種養的省份共27個,全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2800萬畝,其中湖北省502萬畝、四川省464萬畝、湖南省332萬畝,佔全國稻漁綜合種養總面積的46.4%。稻漁綜合種養比單種水稻畝均效益增加90.0%以上,畝平均增加產值524.76元,採用新模式的畝均增加產值在1000元以上,帶動農民增收300億元以上,這麼環保生態的綜合種養模式也讓很多農民朋友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

農田養魚蝦的注意了,國家將開展全面摸底調查,有問題的抓緊整改

雖然這種模式給我們是帶了不少的好處,國家相關的政策也是給與大力支持,比如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提出“把稻田綜合種養,作為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重要內容”。

但是任何事情超過一定的界限就會有問題產生,要知道,在這幾年的綜合種養蓬勃發展的時候,個別地區和從業者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出現稻漁綜合種養溝坑面積過大、種養環境不達標、稻米產量偏低、產品抽檢不合格等情況。

因此,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近日發佈關於規範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的通知,要求各地開展全面摸底調查,對溝坑佔比超過標準上限,種養環境、水稻畝產量或產品質量安全不達標等問題抓緊整改。

農田養魚蝦的注意了,國家將開展全面摸底調查,有問題的抓緊整改

稻漁綜合種養應保證水稻穩產,技術指標應符合以下要求:

a)水稻單產:平原地區水稻產量每667m2不低於500kg,丘陵山區水稻單產不低於當地水稻單作平均單產;

b)溝坑佔比:溝坑佔比不超過10%;

c)單位面積純收入提升情況:與同等條件下水稻單作對比,單位面積純收入平均提高50%以上;

d)化肥施用減少情況:與同等條件下水稻單作對比,單位面積化肥施用量平均減少30%以上;

e)農藥施用減少情況:與同等條件下水稻單作對比,單位面積農藥施用量平均減少30%以上;

f)漁用藥物施用情況:無抗菌類和殺蟲類漁用藥物使用。

土地改革催生農村賺錢新項目,點擊“瞭解更多”搶佔家鄉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