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快到了,你和媽媽之間最感人的瞬間是什麼?

秀峰觀世界


首先,我是屬於遠嫁的,父母一直不同意。在我們的爭取下。父母同意了,關於這個事,我在我的《雖然世界多多浮華,但我依然相信愛情》和《虔誠感恩,贈與母親》兩篇文章中有提到。

其次,我是在姥姥家長大的,和母親的關係不像別人一樣親密,甚至有著疏遠,因此,我一直覺得我的母親不怎麼愛我。直到我結婚。

在結婚的時候,我媽哭了,令我有些意外和動容,原來她是很愛我的。我想,這也是天下父母心吧。




利妹子5


一個人待著,聽著歌思考東西。總覺得,把很多事跟別人講,人家會嫌我煩。畢竟,就像我很多次講的,前進的路那麼擁擠,大家都在路上,每個人步履匆匆,誰顧得上停下腳步來聽你囉哩吧嗦講一通有的沒的呢。

2017年秋,我遭了賊,所有的證件銀行卡都沒有了,只能靠支付寶裡的幾百塊支撐。食堂的煎餃一塊錢四個,對當時的我來說已經是最好的食物了,有碳水還有肉,裡面零零星星被切得細碎的青蔥都算得上是新鮮的蔬菜了。

最便宜的是四毛錢一個的饅頭,一頓吃一個。去超市買配饅頭的辣醬的時候,七塊錢一罐的老乾媽愣是讓我在貨架前來回徘徊了幾圈,躊躇不定。

你肯定會笑我怎麼那麼慘吧。

我當時不敢跟我爸媽講,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報喜不報憂。那是個傍晚,由於丟了證件加上壓根沒心思再複習,我缺考了花80塊錢報名的計算機二級,一個人在塑膠跑道一圈一圈地走,活像個孤魂野鬼。那時候的思緒也像那樣,腦子一圈一圈地打轉,沒有了方向。

電話響了,我看著屏幕上備註是我媽,不假思索就接了,有一瞬間我好想爆哭,想把一肚子的話講出來。在我憋哭的時候,好像嗓子也被人捏住了,一堆話堵在喉嚨裡發不出一個音。

我媽問我吃了嗎?我笑了笑,抬起手用指腹懟了下眼角說:吃了呀!還吃的餃子呢。

我媽問我吃了幾個,我說五六個呢。其實那天我根本沒有吃飯,已經快要接近山窮水盡的地步了。

我媽在電話那頭罵罵咧咧:死孩子,那能吃飽嗎?

頃刻間眼淚就止不住地往外淌,怎麼擦也擦不完。我捂著嘴巴怕她聽出不對勁,耳朵裡不停來她如同以往的嘮叨,我恍然間覺得那陣聲音真是動聽。

離開生活了十幾年的小城市去異地求學的時候,我感覺不到難過,但是離開家人太久,會發現滲透骨髓血肉的愛意,是難得的情分。

離開家以後,我開始變的面對所有的難過的事都會平常心的去面對了。於是,接受成了一種本能的反應,這跟我讀書一樣。我發現,接受感傷,往往可以持續心中的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