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製品行業成長空間仍大,“低溫奶”潛力無限!


乳製品行業成長空間仍大,“低溫奶”潛力無限!

近幾日美股BeyondMeat上市大漲引發了市場對“人造肉”概念的關注,並且“人造肉”概念進一步擴散到整個食品飲料板塊,盤中持續走強,雙塔食品、海欣食品、新乳業等10餘股在大盤下行的情況悉數封漲停!

年初以來,食品飲料板塊持續高景氣領漲兩市,且在調整時顯示出非常強的防禦性,可謂進可攻,退可守!

今天我們來著重介紹一下“乳製品行業”, 看看有哪些好的投資機會!

乳製品行業的增長空間有多大?

歐睿國際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消費者主要購買的乳製品為液態奶(涵蓋高中低端白奶、乳飲料、常溫/低溫酸奶等)和嬰幼兒奶粉,佔比分別為 86.6%和 11.4%,其他乳品如冰淇淋、糖、巧 克力等的乳品消費佔比為 2.1%。


乳製品行業成長空間仍大,“低溫奶”潛力無限!


從上圖可得:2015年前,除了08 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消費者信心受挫導致增速大幅下滑之外,持續的經濟增長和消費升級使得液態奶的銷售基本保持在10%以上的高增速區間。

但是2015年以來,經濟進入“新常態”導致需求不振,致使增速放緩,行業整體表現低迷,增速下滑至較低的個位數。

不過從上圖來看,液態奶雖然已經告別“高增速”,但是從2015年至今一直處於上升狀態,從增速谷底開始反彈!

所以,隨著我國經濟和居民收入的持續穩定的增長,液態奶仍會保持穩定的“低增速”!

佔比86.6%的液態奶未來的增速那麼低,那麼我國的乳製品的增長空間在哪裡?

通過將我國乳製品人均消費量與發達國家和地區進行對比,會發現差距仍然不小,其中消費結構差異是主要原因(見下圖)。


乳製品行業成長空間仍大,“低溫奶”潛力無限!


在上圖,只有香港(HK)與內地具有最多的相似性,所以我們對照香港地區乳製品消費結構來進行分析!

對比香港,城鎮化、改變消費結構是提升乳製品人均消費量的兩個主要驅動因素。

從總體人均消費量來看,內地約為香港的1/3,(1)消費結構差異是主因,液態奶的消費量內地:香港為21:31,而幹乳製品為3:33,例如:奶酪,內地的人均消費量為0.1kg,而香港為1.9kg,但每公斤奶酪還原至原奶的對應比例為1:10,僅奶酪一項,對應至原奶已經有18kg的人均消費量差距;


乳製品行業成長空間仍大,“低溫奶”潛力無限!


2)液態奶方面的差距則由城鎮化率和消費水平造成,由於內地的乳製品平均消費量約為農村地區的2.5倍(見下表),可以計算出城鎮消費液態奶約為28.5kg,這與香港的31kg液態奶已經較為接近。


乳製品行業成長空間仍大,“低溫奶”潛力無限!


所以未來城鎮提升乳品人均銷量的空間相對不大,更多是依靠於農村消費能力的提升和以及城鎮化率的上升。

所以,中國人均乳製品消費量的增長主要來自於(1)廣大農村地區消費水平提高、(2)城鎮化率繼續提高、(3)乳製品消費結構改變。

其中(1)(2)與經濟發展關係密切,而(3)則來自於消費者教育、飲食文化西化等

相信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人們受教育程度以及生活水平上升帶來飲食習慣的西化,乳製品市場未來的較大增長空間將會被打開!

低溫奶仍是“一片藍海”

上文中提到:我國消費者主要購買的乳品為液態奶和嬰幼兒奶粉,佔比分別為 86.6%和 11.4%


乳製品行業成長空間仍大,“低溫奶”潛力無限!


(1)嬰幼兒奶粉,雖然目前行業較為分散(見上圖),但是因為目前人口出生率很低導致新增嬰幼兒很少,行業增長空間十分有限,且大部分市場份額已被一眾國內外實力雄厚的大品牌佔據,新進入者要想涉足該行業,成功希望非常渺茫!

(2)液態奶,包括:常溫奶和低溫奶。常溫奶領域目前已經形成“伊利+蒙牛”的雙寡頭格局,二者的市佔率之和很高,市場格局非常穩定!


乳製品行業成長空間仍大,“低溫奶”潛力無限!


同時由於常溫奶的口感差異化比較低,且巨頭(伊利+蒙牛)有“高營銷投入”、“強規模效應”兩樣法寶,無論從品牌力還是渠道掌控能力,新進入者很難有機會分得一杯羹!

但是在低溫奶領域,目前仍是一片藍海,且巨頭如伊利、蒙牛並不具有絕對的優勢,所以對於新進入者,低溫奶是目前乳製品行業唯一可以“大有可為”的領域!

(1)增速高、集中度低。在消費升級的驅動下,相比常溫奶,營養損失較少、口感更好、更新鮮的低溫奶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接受,同時全國交通運輸條件的不斷改善和這些年冷鏈物流的快速進步,使得低溫奶的增速基本保持在10%以上(見下圖)


乳製品行業成長空間仍大,“低溫奶”潛力無限!


來源:平安證券< 2011 年以來,乳企低溫奶增速持續快於常溫奶>

同時低溫奶尤其是巴氏奶的市場集中度目前不高,形成了全國龍頭與區域乳企“分庭抗禮”的市場格局(見下圖)


乳製品行業成長空間仍大,“低溫奶”潛力無限!


乳製品行業成長空間仍大,“低溫奶”潛力無限!


(2)行業增長空間大。相關數據顯示,當前我國低溫奶與常溫奶的消費比例為3:7,而歐美髮達國家這一比例為6:4。隨著消費升級以及冷鏈物流的不斷髮展,低溫奶的發展空間將會非常大。

(3)冷鏈物流:區域性乳企業對抗龍頭乳企的利器


乳製品行業成長空間仍大,“低溫奶”潛力無限!


乳製品行業成長空間仍大,“低溫奶”潛力無限!


通過上面的兩張圖,近些年冷鏈物流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並且目前基本能夠滿足各行各業對於冷鏈運輸的需求。

低溫奶,包括低溫酸奶(保質期2-3周)和巴氏奶(保質期一般48小時),尤其是巴氏奶因為保質期很短,必須有全程冷藏才能保證品質,對冷鏈物流的要求很高!

但是,冷鏈物流最關鍵的基礎設施—冷庫—具有地域的分散性,一般為第三方擁有,且冷鏈物流公司也多為區域性的;

且冷庫和冷藏運輸車都是重資產,投入很大,龍頭乳企沒有足夠的實力建立全國性的冷鏈物流體系,不得不部分藉助各地的第三方冷鏈物流;

而區域性乳企因為在當地深耕已久,根基深厚,在獲取第三方冷鏈物流資源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完全不懼龍頭乳企的競爭!

綜上,在嬰幼兒奶粉行業增長空間很小和常溫奶規模很大、增速乏力的情況下,低溫奶不失為一個“新進入者”的最優選擇!

投資機會有哪些?

乳製品行業可關注兩類投資機會:(1)伊利股份(600887)和蒙牛乳業(HK02319)這樣的全國性品類齊全的乳企,作為乳業雙寡頭,可以充分享受整個乳製品行業的增長紅利,個人推薦伊利股份(600887),因為它的綜合實力更優,業績穩定性更好;

(2)區域性乳企。上文說過,在低溫奶領域區域性乳企有不錯的競爭優勢,不懼龍頭乳企,但在其他品類則完全不是龍頭乳企的對手,所以主營業務專注於低溫奶的實力較強的區域乳企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目前來說,A股上市公司新乳業(002946)比較符合上述要求,不過目前估值較高,等到股價適度回落之後可以重點關注!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新浪理財師”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