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李嘉誠熱捧,“人造肉”要大規模上市了嗎?

這兩天,對於廣大的股民來說,如果買到了“人造肉”概念股肯定開心得合不攏嘴。


比爾·蓋茨、李嘉誠熱捧,“人造肉”要大規模上市了嗎?



那麼什麼是“人造肉”呢?

其實,阿拉不少上海人早就嘗過鮮了。

比爾蓋茨、李嘉誠都愛

之所以A股中的“人造肉”概念股能夠逆勢而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在美國股市中大漲。

比爾·蓋茨、李嘉誠熱捧,“人造肉”要大規模上市了嗎?


Beyond Meat5月7日最終收漲5.86%。

Beyond Meat於5月2日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開盤價46美元,較發行價25美元溢價84%。IPO當日,該公司股價收漲163%,至65.75美元,創金融危機以來最佳IPO首日表現。

比爾·蓋茨、李嘉誠熱捧,“人造肉”要大規模上市了嗎?


Beyond Meat的首席執行官、中心伊桑•布朗與嘉賓出席了開幕式,慶祝公司於2019年5月2日在紐約納斯達克首次公開募股。東方IC

Beyond Meat的個人投資者大佬雲集,包括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著名影星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以及麥當勞前任CEO Don Thompson等。最近,可口可樂CFO Kathy Waller和Twitter的CFO Ned Segal也加入了其董事會。

事實上,除了比爾·蓋茨,香港富豪李嘉誠對人造肉也非常偏愛。早在2014年,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就為美國人造肉公司現代牧場(Modern Meadow Inc.)完成1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根據公開資料,“現代牧場”公司專注於從動物組織細胞培養毛皮材料的研發,並且同時在從事3D打印魚肉、雞肉、豬肉等食用肉食的研究。

比爾·蓋茨、李嘉誠熱捧,“人造肉”要大規模上市了嗎?


依照現有的研究成果,他們使用3D生物打印技術將逐個細胞打印融合成可培養的組織,並在培養皿中培養幾個星期,一塊完整新鮮的肉塊就成熟了。“現代牧場”將這一項目進行商業開發,主要是考慮到人們對動物皮毛和肉類的大量消耗,並且由此帶來的虐殺動物、物種滅絕的問題。而生物培養和3D打印技術生產毛皮和肉類,則是無汙染、無傷害的方法,現代牧場認為這樣更加環保、文明。

人造肉的“兩大陣營”

什麼是人造肉呢?據報道,“人造肉”是一種肉類替代品,主要有大豆蛋白以及動物幹細胞培育兩類,而且主要是前者。同我們在素齋宴上做的素雞、素鴨、素豬肉等差不多,轉了一大圈,其實還是中國人發明的,只不過我們沒有製造一個概念而已。

比爾·蓋茨、李嘉誠熱捧,“人造肉”要大規模上市了嗎?


早在宋代,陶谷在《清異記》就記載了用豆腐作為素肉的飲食文化。我們常吃的傳統豆制食品素雞,就是以素仿葷,口感與味道像極了原肉。像目前漢堡王推出的人造肉漢堡,用的是“素牛肉”,製作思路與素雞類似。不同之處在於,製作方法更高級。

“素牛肉”則是把豌豆蛋白和椰子油組合在一起,製成素肉餅。為了在口感上模仿得更像,素肉餅還添加了一些改性的小麥澱粉和馬鈴薯澱粉。

如果說,“素肉”是用植物蛋白質“拼”出來的,那麼,“培育肉”則是用動物細胞“種”出來。

以培育人造牛肉為例,分為四步

第一步:對牛進行活檢,獲取活的肌肉組織;

第二步:從肌肉組織中分離出幹細胞;

第三步:把幹細胞放入生物反應器,增殖生產出肌肉纖維;

第四步:在肌肉纖維中加入脂肪細胞和其他細胞,製成肉餅。

“人造肉”好吃是道坎

“培育肉”的技術還不夠成熟,價格也高得嚇人。因此,當前人造肉主要是“素肉”。但是無論是“培育肉”,還是“素肉”,要想好吃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照西方人做法,人造肉大多要油煎或燒烤才好吃,而一旦作這樣的加工,熱量就與普通肉類差不多,甚至還有可能更高,因而需要更長時間的烹飪,因而從健康角度來看,並沒有什麼優勢。

其次,如果是從東方人的來看,“人造肉”要做成好吃的,更需要有不錯的烹飪功底。功德林行政總廚、國家級烹飪大師張洪山表示,現在“人造肉”要做得好,必須要經過煎、炒、烹、炸的工藝,才能達到造型逼真、口味多樣,像功德林的“炒蝦仁”“咕嘮肉”“燴明蝦”“糖醋黃魚”等都是傳承了幾十年的看家菜,這實際上也是為什麼現在“人造肉”在一般家庭很難推廣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爾·蓋茨、李嘉誠熱捧,“人造肉”要大規模上市了嗎?


雖然今天的“人造肉”還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人們觀念的改變,其前景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正如比爾·蓋茨所說,人造肉不是為了讓肉更多,而是為了讓肉更好。

新民眼工作室 方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