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拍照進“畫” 成都綠道催生新的“網紅經濟”

大妈拍照进“画” 成都绿道催生新的“网红经济”

成都孃孃現在流行這樣拍照

農場cosplay來一波,你扮娜塔莎我扮赫蓮娜

“來來來,想象你就是西方莊園裡的娜塔莎,你跟她,就叫赫蓮娜吧,你跟赫蓮娜是一對姐妹,一起在農場除草、餵馬……”

“你就倚在鞦韆上彈一彈吉他,眼睛可以看看琴絃,別看鏡頭……想象你來自法國宮廷,正在花園耍……”

“吉他不是那樣拿的,你那樣像彈琵琶……要不你先拉這把手風琴吧,拉的時候頭可以偏一偏……”

……

5月7日天氣陰,雨綿綿。但陰雨沒能阻攔住愛拍照的人們的腳步,在成都郊外一個佈置得很“莊園”的農場裡,人們三五成群,熱鬧非凡,換著姿勢拍著照。

與普通的景點遊客拍照不太一樣的是,她們有90%以上是女性,平均年齡大約60歲,清一色穿著或碎花或蕾絲的歐式大擺長裙,頭上有的包著頭巾,有的戴著草帽,宛若身在俄羅斯的莊園,或者新西蘭的牧場。

事到如今,你以為孃孃們拍照還流行“絲巾控”嗎?你以為墨鏡還是潮流婦女們的不二選擇嗎?

大錯特錯!如今在成都孃孃之中正風靡的玩法,是“cosplay”成娜塔莎大媽,假裝在俄羅斯或新西蘭,餵馬彈吉他,把照片拍成一幅油畫!

這處“莊園”,就位於成都崇州市的凡樸農場。

大妈拍照进“画” 成都绿道催生新的“网红经济”

5月7日,凡樸農場,夕佳攝影工坊,阿姨們身著特色服裝參加拍攝

“我媽打開了一扇新大門”

“我媽最近推開了屬於她的那扇新大門”,網友COCO在網上發了一組照片,並配上了這樣的文字。照片中的幾位阿姨正是在凡樸農場的那片“俄羅斯莊園”,穿著碎花大擺裙,包著牧場風格的頭巾,赤著足踏著草。

類似的照片在“五一”大假期間火遍了豆瓣、微博、小紅書等等社交網絡,霎時間成為滿屏“絲巾遊客照”中間的“新畫風”。網友們追本溯源,原來這些cosplay成蘇珊大媽的阿姨們的照片,皆是出自成都,來自凡樸農場。

7日,記者在細雨中來到凡樸農場,踏著一段清幽蜿蜒的紅磚小路,來到了這個工坊——“夕佳攝影工坊”的“莊園”門前。

踏大門而入,豁然開朗,眼前是一幅熱鬧無比的畫面:寬闊的田野中,有馬匹、有秋千、有酒車酒桶。至少一百位阿姨穿著歐式田園碎花長裙,裹著圍裙,包著頭巾,散在各處載歌載舞,遊玩嬉戲,對著鏡頭揮著裙襬轉圈圈。

“今天下雨,所以人算少的了,只有一百來人”,“夕佳攝影工坊”的創始人夕夕說,這裡每天頂格能接待200人,不下雨的話天天滿員。

而不遠處的空曠草坪上,16位阿姨加上1位叔叔組成的小集體,正排成兩排,一邊拍手搖晃著身體,一邊對著鏡頭笑靨如花地合唱。為了“凹文藝範兒”,隊長馮阿姨還特意抱起了吉他,假裝撥弄琴絃。“我們的曲庫今天都唱完了誒,我們太投入了”,馮阿姨說,其實下次再來前最好學幾首外國歌曲,看起來可能會更應景。

原標題:摘下絲巾摘下墨鏡 抱起吉他走進田園 大媽拍照進“畫”論

有人組團從重慶包車而來

59歲的楊志蘭在看中了“莊園”裡漂亮的鞦韆後,特意換了一套豔粉色的裙子配上了深藍色的圍裙。圍裙上還有白蕾絲點綴,“這樣顯得更有層次”。她和五六個閨蜜走到鞦韆旁,兩個坐,兩個推,還有兩個扶著木樁微笑。楊志蘭說,她們這幅畫面表現的是“農場奶奶重返青春”。另一名閨蜜則說,就好比“我們穿越到了上個世紀的歐洲,呃,法國”。

楊志蘭和閨蜜們從重慶包車而來,她們提前半個月就預訂了這裡的攝影體驗。由於要排隊,一等就等到5月7號這天。雖然下雨,但“一玩起來就啥也不顧了”。

其實楊志蘭已經不是第一次來了,“我來三次啦,太煩人了,每次都有不一樣的朋友纏著我帶她們來”。她告訴記者,最早是從朋友圈中看到有朋友曬照片,才知道照片可以這樣拍。“當時一看到就受不了了,不來不行”,隔了一週,她就跟幾個朋友找到凡樸來了。結果一拍照片發到朋友圈,一百多個人點贊,幾十個留言都在問哪裡可以拍。甚至好多人問她是不是在俄羅斯,“我回留言都回不過來啦”。

大妈拍照进“画” 成都绿道催生新的“网红经济”

“莊園”提供的數百套衣服,都是創始人佳佳親自設計的

抱歉,這裡禁止絲巾墨鏡

記者走進“莊園”內的試衣間,楊慧阿姨選了一條綠色帶木耳邊的蓬蓬碎花連衣裙,試畢,又到旁邊的飾品區挑選搭配的頭巾。她告訴記者,今天已經換了十二套造型了,“這裡幾百套衣服隨便選,我都在試衣間裡挑花眼啦,快幫我選個圍裙吧!”。

“她們試衣服別提多開心了,有些人完全就是為了換造型而來”,夕夕說,在這裡,女人們充分做自己,解放天性。

試衣間的數百套衣服,都是另一位創始人佳佳親自設計的,許多甚至是她親手縫製。還有試衣間隔壁的道具間,有吉他、手風琴、花籃、酒桶等等,也都是佳佳親自挑選。甚至“莊園”田野裡的馬車、鞦韆、馬棚等等陳設,也是她精細裝飾的。這些靈感來源於她喜歡的歐美風格的田園油畫、宮廷油畫。

當然她也有自己的執念,比如絲巾和墨鏡,這裡是堅決禁止的。

“我熱愛田園,熱愛享受,我希望這裡每一幀畫面都是一個生動的故事”,佳佳會給大家編簡單的劇本,會示範大家正確的吉他動作,還會幫大家示範“更有味道”的表情和眼神。

是什麼戳中了孃孃們的田園少女心?

“退休女人的心思只有退休女人最懂”

“我們就是希望大家一邊享受大自然和田園,一邊拍下充滿故事的照片”,“夕佳攝影工坊”的創始人佳佳說,誰說大媽拍照只能是千篇一律的樣子了?

佳佳其實已經退休好幾年了,退休前,她曾是一名門機關幹部。而另一位創始人夕夕,退休前曾經當過化學老師。其實佳佳和夕夕都沒想到過,倆人退休後找到的個人愛好,能引起如此多人的共鳴。

二人是退休後從一個攝影愛好群裡認識的。夕夕喜歡拍照,佳佳喜歡設計衣服,以及被拍。兩人都喜歡田園生活,於是來到了凡樸。

配著田園的風格,佳佳親手縫製了很多歐式莊園風格的大擺連衣裙。她在田園中穿著自己做的裙子,夕夕為她拍照。照片中的佳佳餵馬劈柴,就像在油畫中一樣。

這種風格讓無數阿姨為之瘋狂。照片發在朋友圈裡,馬上就火了。

“一開始是朋友找來,讓我們幫忙拍,後來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不認識的姐妹也跑過來……”,眼看人多了,2017年,佳佳和夕夕索性搞起攝影接待,成立了攝影工坊。

最初工坊只有她們二人,一個負責服裝道具的設計,一個負責接待和拍照。“結果客人幾何倍數地增加,我們只好開始招募攝影師、佈置‘莊園’場景、增加服裝……”。佳佳說,做了快三年,工坊裡的攝影師已經招募到23人了,“他們許多都是退休了的攝影愛好者”。

“可能退休女人最懂退休女人的心吧”,夕夕說,如今工坊的預約到5月底都滿了,“太多人啦,攝影師都快不夠啦!”

當子女的怎麼看?

“我不愁我媽退休,她有自己的耍法”

“我想象中的退休後的生活,應該就是這個樣子”,佳佳排斥別人說自己在“創業”,或者“做生意”。她覺得自己只是退休後遵從內心,找到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隨心所欲。至於攝影工坊做起來、火起來,應屬無心插柳。

“田園、攝影、莊園風格和歐美中世紀風格的蓬蓬裙,我和夕夕平日裡喜歡的這些元素集在一起,恰好就戳中了孃孃們的喜好”,她說,也正是因為在心態上,自己在享受退休,而不是經營生意,“所以可能反而就更火了”。

她和夕夕本都是生活在成都的都市居民,不過現如今,二人都把城裡的房子租出去了,在凡樸附近的五星村各自租了個小院兒,過起了不折不扣的田園生活。為了不讓工坊的忙碌影響自己享受退休生活,二人只在每年的3、4、5、6月份和9、10、11月份接待客人,其餘時間,“我們還要過別的生活,去更多值得去的地方”。

佳佳的女兒總是說:“我媽很奇葩”。

但其實,女兒對老媽的生活支持得不得了。每次聽同齡人吐槽起老媽退休後的日子,她總得意地說上一句,我媽她自己有的可耍,我不操心,她有自己喜歡的生活。

記者手記

成都綠道美如畫

處處都是創意消費

在成都的天府綠道上,似乎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一大批網紅經濟在此興起,竹編、夜遊、江灘、萬畝良田……這裡幾乎就是一個集合了大自然與無數美妙創意於一體的綜合體,所以當我們聽說這裡興起了“媽媽、阿姨們為之瘋狂的攝影消費新場景”,已經不再意外了。

或許這就是成都人骨子裡的天性,愛生活愛自然愛浪漫,所以當有了一片綠色的天地,無數奇思妙想就由此誕生,併成為了綠色世界中的神奇畫筆。看似是兩位退休女性的無心插柳,實際上,這不也是創意消費新場景的一枚鮮活案例麼?吸引人流與消費,終是要看提供的服務是否戳中了消費者的內心需求。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王垚 攝影記者 張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