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排便出現這4種跡象,說明你的“腸道”壞透了,抓緊做好預防。
1、腹痛
長期的出現腹痛,沒有規律,有時突然疼痛,有時持續的疼痛,或是出現腹部的脹氣等症狀,最好做個檢查。
腸道的腫瘤會導致腸道的痙攣,出現絞痛的症狀,並且當腸癌發生堵塞,感染,糜爛的時候,腹痛就隨之而來。
2、出現腸梗阻
腸梗阻一般是晚期小腸癌和結腸癌的表現,腫瘤導致腸道的堵塞,主要的表現就是排便無力或是排便變得費力,並且不是便秘。或是排便的形狀發生改變,由於腸道堵塞,導致腸道變細,排便也變成扁條、細條、有壓痕,像鉛筆狀、羊糞狀等,像是受到壓力一樣。突然的出現以上的症狀,和以前排便不一樣了,這時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3、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
臨床顯示,70%的腸癌的患者,都會出現排便的次數增多,出現交替便樣的症狀。
主要原因就是腫瘤會導致腸道受到刺激,出現腸刺激症狀,就會導致排便變得頻繁,排便習慣改變等一些與平時不一樣的表現。
4、出現便黑或是便血
便血是人們常見的,也是極容易被忽視的,不少患者都認為是痔瘡導致的便血,所以從來不重視,實際上80%的腸癌都會出現便血的症狀,即使是痔瘡也是引起腸道疾病的危害。
臨床發現,黑便也有45%的可能伴有腺瘤樣息肉和腸癌的症狀。
痔瘡的便血:擦血,或是滴血。腸癌的便血:便與血融合。
醫生直言:這3種人,最好檢查一下腸鏡,希望你不在其中!
1、有腸癌家族史的人
研究發現,在30%的結腸癌患者中,遺傳因素起著重要的作用,有一級家族史的人,患腸的發病率是普通人的2-8倍,
主要就是家族遺傳會有一種癌症的基因突變,導致癌症的惡變。大約有1/4的新發癌症的患者都是有家族遺傳史的。
2、有基礎疾病的人
研究發現,腸息肉的人,不及時的治療,患腸癌的幾率提高至15%。
絨毛樣腺瘤息肉更容易發展成癌,惡變的機會約為30%。
管狀腺瘤樣息肉惡變率為5%。
潰瘍性結腸炎發生癌變的幾率比正常人高5~10倍。
癌症都是有小病拖成大病的,所以治療和預防基礎疾病是防癌的關鍵。
3、地理環境的影響
我國腸癌的發病率主要就是發生在三角洲,吸血蟲病,或是土壤中缺硒元素等地理環境特殊的地方,研究發現這些地區大腸癌的發病率高出其他地方的13倍。
疾病和·環境因素有直接的原因,這些地方的人,應該更應該注意自己的平時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的習慣。
閱讀更多 腸癌學堂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