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名遇上美方撤銷輪胎“雙反” 貴州輪胎連續兩日逆市漲停

近兩日A股市場整體下行的背景下,剛剛由“黔輪胎A”更名而來的貴州輪胎(000589)卻逆市而行,連續兩日放量漲停。5月9日晚間,貴州輪胎披露公告稱,美國商務部近期撤銷了對中國非公路用輪胎“雙反”令。

據公告稱,2019年5月7日,美國商務部發布正式公告,宣佈撤銷對中國非公路用輪胎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稅令(以下簡稱“‘雙反’令”)。因截止非公路用輪胎第10次日落複審日,沒有收到美國國內產業參與日落複審的意向通知,美國商務部決定撤銷對中國非公路用輪胎“雙反”令,對2019年2月4日之後自中國進口的非公路用輪胎不再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

本次撤銷非公路用輪胎“雙反”令前,貴州輪胎適用的反傾銷稅率為105.31%,反補貼稅率為31.49%。公司表示,本次撤銷非公路用輪胎“雙反”令,對公司恢復對美出口非公路用輪胎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但貴州輪胎同時表示,鑑於目前的中美貿易形勢,且美國政府當前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增收關稅目錄中包含有輪胎,因此本次撤銷非公路用輪胎“雙反”令對公司整體經營影響有限。

根據貴州輪胎披露的數據,2016、2017和2018年度,公司向美國出口涉及“雙反”的非公路用輪胎銷售收入分別為5,188.46萬美元、647.49萬美元和0美元,佔公司2016、2017和2018年度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16%、0.63%和0%。

在2018年年報中,貴州輪胎表示,國外市場因美國、歐盟等主要國家針對中國實施“雙反”調查和提高關稅,出口嚴重受阻。數據顯示,從2016年至2018年,貴州輪胎總營收中來自國外的營收佔比分別為54.74%、52.88%和34.57%,呈現出逐年走低的趨勢,且在2018年內出現大幅下降。

e公司記者注意到,美國對中國乘用車和輕卡輪胎產品的“雙反”調查啟動於2015年,2018年,美國商務部發布此次調查的第一次行政複審終裁結果,認定中國輸美輪胎存在傾銷及補貼行為。此外,近年來,包括土耳其、印度,以及歐盟等地區也紛紛對中國橡膠輪胎產業啟動調查,對中國輪胎行業的出口影響巨大。

不過,就在5月7日,美國商務部發布撤銷“雙反”令的正式公告後,除了貴州輪胎表現突出以外,A股其他輪胎業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則不溫不火。最近兩個交易日,三角輪胎累計上漲4.12%,塞輪輪胎上漲0.94%,而風神股份和玲瓏輪胎則分別下跌3.03%和1.85%。

對於股價表現異於同行上市公司的情況,貴州輪胎5月9日晚間也披露了異常波動公告,稱近期經營情況正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且未發現近期公共傳媒報道了可能或已經對本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未公開重大信息。

A股公司的改名換姓,也常常獲得市場炒作。在此期間,貴州輪胎剛剛於5月8日進行了證券簡稱的更變,由“黔輪胎A”更變為“貴州輪胎”,公司的全名以及經營範圍均不變。

對於此次更名的原因,貴州輪胎稱,公司生產的輪胎品牌主要有“前進”、“大力士”、“多力通”、“勁虎”和“金剛”等。長期以來,因貴州僅有本公司一家輪胎製造企業,國內外客戶習慣上把公司簡稱和上述輪胎品牌統稱為“貴州輪胎”,因此“貴州輪胎”具有較高的市場認知度。本次更變證券簡稱主要是從公司整體戰略發展的角度出發,通過建立統一的形象識別,進一步提升公司對外形象和辨識度。

在A股市場中,上市公司更名後被資金爆炒並非新鮮事。此前2017年2月,剛剛完成借殼重組並由“鼎泰新材”更名而來的順豐控股(002352)即被資金爆炒,一度連續大漲超過6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