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別人的長處,馬上跟著學

承認別人的長處,馬上跟著學

​​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劉立解讀

孔子與人唱歌,覺得別人唱得好,一定請人反覆唱一次,再唱一次,然後跟著學,跟著一起唱。

聖人喜歡唱歌,不是板著臉,非常嚴肅,也不搞娛樂活動。

孔子是善於學習別人的長處,要是發現了別人比自己強的地方,就一定反覆跟著學,跟著請教。

我們常人則不同,往往認為自己比別人高明。不願意承認別人比自己強,一個不願意承認別人比自己強的人,很難看到別人的長處,自己也就夜郎自大,很難進步。

常人不會虛心請教厲害的人,如果別人確實比自己厲害多了,往往心裡謾罵,詆譭,說別人沒什麼了不起的,要麼是運氣好,要麼是背景好。

一說誰是大企業家,就說別人的爸爸是當官的。

一說誰是大明星,就說別人的爸爸也是演員,或者別人靠潛規則上位的。

看不得別人比自己有本事。就沒辦法謙虛跟著學習,不可能有請教之心。

孔子是聖人,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也有社會地位,卻能謙虛的請教唱歌的人。

仔仔細細的聽,看別人到底好在什麼地方,

然後,聽完了,馬上跟著唱,就怕哪裡沒有學到位。

沒學到位,立刻糾正。

普通人則不然,就算耐著性子請教了一番,也是迅速說自己懂了,懂了。

就算要練習,也是回到家裡偷偷練習,怕出醜。

一般情況下,回到家裡就忘記了,不會再練習。

聖人是發現別人比自己厲害,馬上承認,立刻請教,進而跟著練習。

普通人是發現別人比自己厲害,馬上找藉口,立刻感嘆別人背景好,回家就詆譭,謾罵,根本不承認別人就是比自己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