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下半場,為什麼需要開發小程序

互聯網下半場,流量紅利期已過,無論是用戶還是用戶上網時間,想要再現之前的爆發式增長,可能都會非常難。同時,這個階段也是消費升級的階段,用戶增長速度變慢了,但用戶付費意願增加了,只要把握好當下,互聯網公司依然有突圍的可能。

在當今互聯網圈,有幾大議題的討論是比較激烈的:入駐了自媒體平臺還需不需要官網、微信小程序到底能不能取代APP 、互聯網下半場消費升級到底是好還是壞……

此前,我們得出了“即便自媒體平臺做得再好,也需要一個官網”這個結論,之後的八卦類新媒體賬號大批量被封殺更是證明這個判斷是準確的。而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聊聊,微信小程序到底能不能取代APP。

2016年1月11日,張小龍公開亮相解讀微信價值觀,承認了服務號的不足,並宣告微信正在研究新的形態,即“微信小程序”。

2016年9月21日,微信小程序正式開啟內測。

2017年1月9日零點,第一批小程序上線。

互聯網下半場,為什麼需要開發小程序

到此為止,大家都對小程序寄予厚望,無論是產品的定位還是張小龍的公開加持,彷彿都在宣告小程序未來的光芒四射,業界也認為小程序“基於微信、無需安裝、用完即走”的特色能夠取代掉APP ,內側資格一度被炒到數十萬。然而,第一批小程序,僅在上線一個月後就有部分選擇撤出。接下來,小程序一直反響平平。到了第二個月,媒體對小程序的期待就變成了唱衰。甚至有媒體稱小程序為雞肋,至今,小程序的搜索關聯詞中都還是會有“雞肋”。

然而微信小程序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以每月數次的頻率更新並完善。當小程序可以直接打通微信支付、關聯公眾號之後,小程序開發的曙光就再次出現了。許多小程序,在一言不發間上線了。現在,打開微信,查看一下附近的小程序,你會發現,無論你是在昆明、貴陽、南京還是在廈門,你的周遭,早就已經有了小程序的身影。

互聯網下半場,為什麼需要開發小程序

而和小程序合作緊密的摩拜更是直言,微信小程序幫助摩拜每週增長100%的用戶量。小程序的雞肋標籤,必須要摘掉了。市場對小程序喪失的信心,也要撿起來才行了。

二、小程序到底能不能取代APP

這個問題恐怕也是互聯網圈討論最為激烈的話題了。在很多人看來,小程序“無需安裝、用完即走”的功能,似乎就是在跟“獨立安裝,獨立使用”的 APP 宣戰。但其實在互聯網的世界裡,沒有那麼多絕對和你死我活。小程序跟 APP ,各有優勢,各不相同。

小程序和app是否對立

大家不用先入為主地把小程序和 APP 直接想成完全對立,廝殺到底,二者只能選一的絕對關係。畢竟小程序是基於微信的應用產品,而微信本身就是 APP,所以也可以說小程序是基於 APP 的應用產品。如果小程序要取代 APP ,那麼又如何避開微信本身呢?

而且小程序的使用是基於微信的,如果用戶沒有微信,也就是無法使用小程序。但 APP ,只要有手機就可以使用,雖然也需要進行安裝。不過微信的用戶量已經超過了 8 個億,8 個億潛在用戶就在微信這個平臺內,只要營銷得當,公司是必定會受益的。從這個角度看,小程序和APP各有利弊。

互聯網下半場,為什麼需要開發小程序

小程序和app的開發

開發小程序和開發APP也是不一樣。 APP 的開發或許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從規劃到 demo ,從測試到上線,從開發者、測試者到使用者,整個流程需要的時間或許是幾個禮拜,或許是幾個月,上架到應用市場也得花個幾天時間。而且如果沒有一個可靠的開發團隊,工作時長和開發質量就都不能得到保障了。

但小程序的開發,就沒有 APP 那麼難,在螞蟻雄兵,一個小程序的開發到上線,包含嚴格的小程序賬號審核和微信支付審核在內,大概也只需要一週。更快的開發速度和開發水準,來自於螞蟻雄兵的精英開發團隊。螞蟻雄兵非常認可小程序的本質理念——“瞄準輕量級服務”,基於微信支付,無需安裝,卻能讓購買流程變得更簡單。對企業來說非常有意義。

互聯網下半場,為什麼需要開發小程序

小程序會不會取代APP

總的來說,小程序的野心並不是要取代 APP ,而是把境界尷尬的服務號無法做到的事情,通過小程序來實現。同時,小程序瞄準的輕量級服務更多地要依靠微信和微信支付來實現,和 APP 的“全面化服務”側重點就是不一樣的。所以,在企業的營業範圍更加寬泛的時候,擁有自己的小程序和 APP 也是完全不矛盾的事,小程序和 APP 可以共存。

螞蟻雄兵能讓你10分鐘打造一個漂亮的網頁,也能讓企業一週內擁有自己的小程序。螞蟻雄兵正在讓科技變得簡單!

運營人員:張楊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