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把古代皇帝繼承製度從嫡長子繼承改為兒子裡唯才是舉,還會有那麼多弟殺哥的橋段嗎?

郭江永


那樣只會更多啊,不會更少。

嫡長子繼承製先不論,我們來看看唯才是舉為什麼不可行。

之所以說唯才是舉不可行,關鍵的點在於:如何定義才?如何丈量“才”?誰來定義才?

這三個問題搞清楚了,這個答案也就清楚了。

而我想聰明人應該已經知道我想要說的了。就是這個“才”完全沒有可客觀量化的丈量標準,這才是唯才是舉不可行的真正原因。

這個才是指政治能力?軍事能力?調和各方勢力?識人用人能力?胸懷?是指手握實權還是超然物外?

誰能給出一個準確的定義?翻遍史書,你都找不到任何一句任何一段相關的文字,來定義一個太子或者皇子是否稱職、合格的判斷標準,無非就是“太子處事明審,時人稱之”等等其意不明的含糊不清的辭藻罷了。

你說隱太子李建成“得士庶之心”,可李世民也不差啊,而人才厚度李世民明顯比李建成強;你說李建成也有軍事能力,可李世民平薛舉、滅竇建德、滅王世充,明顯軍事能力更強;當然,這倆人可能強弱比較明顯。

但很多的皇子強弱是不明顯的,可能只是各有所長而已。比如李世民的幾個兒子,李承乾、李泰、李恪等人,最終誰強誰弱,根本無法判斷。這個局面吵了千年,到今天還是沒有定論。

比如兩晉,立太子從來都是一筆糊塗賬;五胡亂華時期,立太子基本上是無章可循,石勒石虎最終都是吃了兒子的虧,打成一團,血流成河,江山也就另歸他人。

這個“才”的評判,不止沒有客觀標準;而且皇子之間,因為生存環境和周邊人的影響,更容易自高自大,放大自己的能力,更容易認為自己有“才”,如此一來,既然得不到,那就搶,就殺,最終自然是殺得血流漂杵,人頭遍地。

接著說第二個問題,就是誰來判定這個“才”的問題。

周公輔成王,後世稱道;霍光輔政,被荑三族,但他廢掉了劉賀,後世是忠奸難辨。而後世很多以伊霍自詡的權臣,動輒廢立,導致朝局動盪,民不聊生。八王之亂不就是賈后賈午之流一通神操作搞出來的麼?

你說,唯才是舉的結果,是不是觸目驚心?皇帝老子還敢如此操作嗎?

嫡長子繼位制度的確立,太子可能沒那麼厲害,沒那麼爭氣,但一則有禮法支持,二則如果輔政大臣搭配得當,朝局基本還是平穩的。也就是說,嫡長子繼承製度是一種“最不壞”的制度,雖然他不是最好的制度。唯才是舉,如果選出了一個李世民雍正一樣的英主當然最好;如果選擇不當,則必然朝局動盪,刀兵相見。

就像民主一樣,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肯定不是最壞的。而唯才是舉選出英才的可能性不大,數千年曆史證明,出王八蛋的可能性更大。

那你說,如此結果,到底選擇哪個呢?答案不是很清楚了麼?


江上一峰青


說起來,在古代皇位繼承製度中,“唯才是舉”肯定是最好的。畢竟選擇最有能力的人來接班,能夠把國家治理得更好。把國家治理得更好,就可以確保江山永固,這也是皇帝們都希望的。可是,古代的皇位繼承製度中,有“嫡長子制”,有“幼子守灶制”,有“秘密建儲制”等等,為何偏偏就沒有“唯才是舉制”呢?守著最好的制度不用,這是怎麼回事呢?

(咸豐劇照)

一、“唯才是舉”缺乏明確的判斷標準。

有才就有才,為什麼說無法判斷呢?

其一,皇子們無法展示才幹。要展示才幹,需要實踐。但事實上,皇帝是不可能讓皇子們都參與治國實踐的。且別說在朝堂上實踐,就是在地方政府中實踐,都不太可能。因為只要把皇子們放到地方上去實踐,皇子們就可能拉幫結派。畢竟哪個官員都想巴結潛力股,好讓自己將來有個好前途。有一些迫不及待的官員,還會攛掇皇子們造反。這樣肯定就會造成國家動盪。所以,比如明朝、漢朝等朝代,雖然分封了藩王,卻都對藩王做了嚴格的規定,不准他們隨便動作。這樣一來,皇子也無法得到鍛鍊了。

其二,皇帝無從得知皇子的才幹。為什麼說皇帝無從得知呢?因為皇帝不可能和孩子朝夕相處,皇子見皇帝的時候,都是經過精心包裝的,他的言行,都是他身邊的人給他出謀劃策的。最有名的就是,咸豐明明沒什麼水平,但因為包裝得好,卻被道光皇帝認為是“仁孝”的人,有“堯舜之德”。司馬衷明明是個白痴,晉武帝出題考他,卻又採用開卷考試,結果都是賈南風作弊給他填上去的。晉武帝還以為這孩子不是白痴呢。

(晉武帝劇照)

二、“唯才是舉”受人為因素影響太多。

儲位太重要了,只要某個皇子被立為皇位繼承人,圍繞在他身邊的那些人,都會雞犬升天。儲君的母親將會成為朝中說一不二的人物。儲君身邊的小太監會成為後宮的總管。儲君潛邸舊臣都是將來朝堂上的高官重臣。所以,怎麼著,也要想辦法把這個皇子捧到儲位上去。

因此,妃子們會吹枕頭風,說自己的兒子是最有才幹的。太監們在給皇帝穿衣梳頭的時候,會恰如其分地給皇帝說一句話。大臣們會窮盡辦法包裝皇子,把最好的(當然也可能是最假的)一面,拿給皇帝看。

人都是有感情的,皇帝和妃子溫存時,可能隨口就同意了。太監讓皇帝觸景生情,也說不定就答應了。大臣都是有智慧的,他的包裝,更能夠欺騙皇帝。同時,皇帝本身也可能不明。如果皇帝又不明,又帶有自己的喜好,這樣一來,“唯才是舉”就變成了“唯情是舉”,就變成了“唯好是舉”。

(胤礽劇照)

三、“唯才是舉”會引起皇子爭鬥殘殺。

歷史上幾乎沒有過“唯才是舉”的先例,僅有的情況,也就是皇帝確立的繼承人太弱,皇帝對他不滿意,因此引得皇子們躍躍欲試,想要皇帝廢了現有太子,改立自己為太子。

最有名的就是康熙皇帝選太子。康熙其實很早就確立了胤礽為太子。但是,因為太子的做法不讓康熙滿意,同時,康熙又常常把一些事情交給皇子們做,對他們加以培養。這樣一來,皇子們就心動了,以為康熙皇帝是想採用“唯才是舉”的辦法落實太子。因此,都在極力表現自己,同時互相之間爭鬥不休,勾結殘殺,陰謀詭計,層出不窮。如此一來,皇子之間淳樸的親情,就完全變味了。

除了康熙選太子外,李世民選太子和曹操選世子,也都曾發生過這樣的悲劇。

因此,“唯才是舉”看起來是一個不錯的選太子的方式,但是由於沒有明確的標準,選擇的裁判又僅限於皇帝一人,因此,這種制度其實根本就無法實施。


張生全精彩歷史


唯才,的才的評定標準是啥。本來就是個虛化的玩意。你要是量化了。就向是考試,沒有還好。有了誰都要去試試。

嫡長子繼位好處在於。就是沒有競爭。靠投胎。老天爺決定。一把的事,權利交接平穩。遇見廢物,也就浪費個十來年的事。何況廢物的殺傷力,也高不到哪去。

但要換成唯才!好嗎,個個都要展現自己的才華了。從文到武,從內到外,從小到大。一代換一代。鬥著鬥著,都死仇了。誰能容下誰,誰能放過誰。血雨腥風伴一生啊。

對官員用現代的比喻,你受得鳥。上面領導,為表現。天天換著花樣玩改革。隨時十來二十年來站次隊,對了還好。錯了就得滾蛋,還有死亡威脅。

對平民來說,庸才廢物統治這才是最好的。各玩各的互不相干。遇見太雄才大略的皇帝,哪這輩子大概就得交代到戰場上了。你要是代代雄主。國家早被玩死了。人人想要蓋世功。平民大眾萬死從啊。傷不起,勞民,勞力,勞財。


久肝人不在


看到這提問真捏一把汗,如沒有嫡長制擋一下,那約莫等於財門不上鎖,不起盜心也起盜心了。

你看,嫡長這個制度,內涵外延都很明確,因此操作性不大,啥時間生的,誰生的,一目瞭然,立嫡或立長,爭議不大。


如果說不用這個制度,改選賢選能,抑或是用清期的那個密摺立儲。我估計紛爭更多。

什麼是賢?什麼為能?你說的賢能我不認可,什麼!你不認可?打得你認可,或者,殺了你一了百了……於是諸子殘殺。

如果不用嫡長制,那女人們也更要慫恿自己的兒子去搏一把了:都是爹的兒子,憑啥咱不爭家業?你難道不比哥哥兄弟強……幹一把,說不定你娘還能弄個太后噹噹!

所以說,不樹嫡長制,不僅弟殺兄無法避免,兄殺弟也會上演;不樹嫡長宗法,後宮競爭也失序……

還不如遵從嫡長制度,至少目標小,紛爭少,後宮也安分——儘管也免不了弟殺兄,能怎樣呢?權力誘惑那麼大!


錢多多讀文史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要懷疑古人的智慧,他們比我們更善於吸取歷史上血的教訓。實際上,在封建皇權的框架下面選擇皇位的繼承人,嫡長制可能是最不壞的一種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紛爭與混亂。

選擇賢才的最大問題,是由誰來進行考核與確認,這種考核與確認是否能夠服眾,不然就會禍患無窮。

比如,晉武帝司馬炎確立嫡子司馬衷為皇太子,但衛瓘、和嶠等大臣認為太子的智力不行。晉武帝就想測試一下皇太子,他把東宮的官員全部集中到一起喝酒吃飯,以防止作弊。然後給皇太子出了幾個問題,讓他回去想一想。

皇太子身邊此時只有太子妃賈南風,立刻派人把試題送到外面,找人代筆寫成了一大篇答案。賈南風不太放心,又把它交給一個名叫張泓的人,張泓看過,認為這樣的回答太完美了,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他認為,應該按照皇太子實際水平回答,效果更好。

於是張泓代筆,草擬出答案之後再由皇太子抄寫一遍,其中的論調顯得淺薄幼稚,但恰好說明皇太子具備起碼的能力,而且有塑造和提高的很大潛力。所以晉武帝非常高興。

賈南風等人精心操作,甚至可以幫助呆傻的皇太子過關。試想,如果要搞什麼選賢任能,各位皇子肯定各顯神通,到朝臣當中尋找自己的謀士和外援,幫助包裝自己。姥姥舅舅們也會四面出擊,組織親友團幫助宣傳造勢。到時候必定搞得朝廷當中一片烏煙瘴氣,朋黨遍地。

再比如努爾哈赤的後金政權,在第二代繼承人的選擇上,最初也是部分沿用遊牧民族的做法,由四大貝勒集體領導,同時兼有選賢任能的做法,由四貝勒皇太極主持大局。皇太極此後不斷進行修正,通過巧妙的操作,終於確立了自己的獨尊地位。

由於皇太極沒有完成繼承製度的改造,他死之後再一次出現危機。如果按照唯才是舉的原則,應該選擇弟弟多爾袞,如果按照嫡長制原則,那就應該選擇皇太極的大兒子豪格。爭論的雙方尖銳對立,劍拔弩張,險些兵戎相見。

實際上,這兩次權力交接最終沒有讓局面崩潰,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八旗軍在外部的勝利,從明朝手中奪取大量土地、人口和財富,把手中的餅做大。如果沒有這些外部利益的補充和輸送,他們內部早就掀桌子翻臉了。

後來康熙皇帝廢掉皇太子,其實就想搞什麼選賢任能,結果兒子們鬧得不亦樂乎,搞得他焦頭爛額,不了了之,而且後患無窮。


於左


嫡長子繼承製無疑是爭議最少的!能答這個問題的答友都會給你一個滿意的回答!

那麼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繼承權之爭出現!

拋開權力的本身的誘惑,至少有兩點至關重要!

首先, 中國的皇權自誕生的那一天起,就缺乏制度上的制約!注意,是制度上!

西方王權,實際上一直受到世襲貴族的制約,最後演變成制度《大憲章》,那麼中國的貴族哪兒去了?

中國歷史進入戰國時代後,七國為了爭霸,也是為了生存,可謂殫精竭慮,其中對中國政治影響最深遠的,莫過於郡縣制的推行。這個早在魏文侯任命西門豹為鄴令就開始了!郡縣制推行的初衷是爭霸的需要,卻一步步餐食了傳統貴族的生存空間,至始皇帝一統之後,傳統貴族算是徹底歇了菜,雖然也有反撲!

然而,傳統貴族雖然沒落,新興貴族卻迅速崛起,這其中就包括外戚、功臣。不過外戚也好,功臣也罷,畢竟都是皇權的附屬品,依附於皇權的存在,也難以持久!

真正對皇權起到制衡作用(注意,不是威脅)的是魏晉門閥士族的崛起!

唐初《氏族志》初稿,編纂者將博陵崔氏排位第一,無視李唐皇室,可見士族的名望!

真正對世襲貴族政治一擊必殺的是科舉制實施!

自科舉以後,任何人,都必須通過科考來進入官場,真正防止了一家獨大,百年家族再難出現,社會上的勢力被科舉制徹底打散,這些一個個通過科考的單個力量,再也無力制約皇權!

不過,也別認為科舉是個壞制度。

皇權的不受制約使得嫡長子繼承製難以有效地得到保證,存在很大的變數!

其二.,嫡長子繼承製本身也有缺陷,而且缺乏補充,也就是繼承順位!

如果沒有嫡長子,沒有嫡子,甚至沒有兒子的情況下,誰來繼承這個皇位?

宋仁宗,明武宗,崇禎,都遇到過這個問題!

事實證明,只要是人一參與進來,必然存有私心。那些野心勃勃的皇太后和權臣們,自然喜歡懦弱能力差年齡又小的皇帝們!

而崇禎一死,對皇位的爭奪即開始!

說白了,缺少一種毫無疑義,明白無誤的繼承順位制度!

皇后之子必然是有優先權的,嫡長子,嫡二子,嫡三子……,然後是第二任皇后之子,之後是妃嬪之子,妃嬪也是有品級的,從品級最高的年齡最長的開始,按妃嬪品級,年齡大小依次排列!

當然,也有無子的情況出現,比如說明武宗。武宗無子,經太后和楊廷和商量,選了十三歲朱厚熜,私心很明顯!

其實按照和現任皇帝的親疏關係,繼承順位也不難確定!皇帝無子,前任皇帝有,也就是現任皇帝兄弟們,兄終弟及,按嫡長子、嫡子、庶長子、庶子的順序!

如果兄弟也沒有,那老爹有兄弟,也就是現任皇帝的伯伯叔叔們,兄終弟及,從前任皇帝的大哥的兒子開始,再按照嫡長子、嫡子、庶長子、庶子的順序,依次往下排!

當然,即使有明確的繼承順位,也難以完全杜絕皇權之爭,畢竟權力的誘惑太大!然而,相信可以大幅減少無謂的內耗!南明就是典型!

這種繼承順位制度,需要形成一種類似於憲法的地位,超越大臣、太后、甚至皇帝本人,具有無可爭議的地位!

然而,皇權的缺少制衡,中國人的喜歡變通,註定難以形成這種制度。就像大多數中國人喜歡說得“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探微閣主


講真,如果真的嫡長子繼承製,就不會有什麼爭議了。

恰恰是你說的唯才是舉的選擇繼承人,才是惑亂的根源。

如果嫡長子繼承製,有什麼可爭的?只能怪自己生錯了時晨,怪自己的媽不是皇后,他也不會有奪嫡的想法,也沒人支持他了。

但是,如果你說的,立賢,什麼是賢?評判的標準是什麼?誰說了算?

這就把制度評定的東西變成了人來評定,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制度把繼承人限定死了,而如果人來評定,那就喜歡誰就定誰,誰都可以爭,爭上了誰敢說你不賢?

就像用考試來選拔大學生,這樣看分數了,分數高的選拔上了,分數低的落榜了。

但是如果素質教育,推薦入學,你覺得你的機會大些,還是城市二代的機會大?到時候大學裡就不再有農村孩子了

高考就是制度上限制人的因素,而選拔賢者,就是人為操作了。

北宋以前皇儲的爭奪,就是因為沒有按照嫡長子繼承製來,只要你爭贏了,你就是賢者,評判標準不再是制度,而是人

再比如,兩漢的舉孝廉制度,孝和廉評判的標準是什麼?誰說了算?肯定是郡守了,郡守推薦誰?肯定是他的上司的子孫、自己的子孫親人、地方豪強的子孫,因為這就是某一個人說了算了,

現在做的幾乎所有事,都是為了制度化,而要減少人的因素對結果的影響,


南朝四百八十寺


唯才是用可用。縱觀歷史,大作為的君主大都歷經坎坷。若在各子嗣八九歲時直接攆出去隱藏其身份。待到皇帝覺得該立儲君時只需考察其業績。直接招最心意的那個,若沒有最心意的召成就最大者為儲君即可。又因眾子嗣都歷經人間生活,後為君即使未有大作為亦可為守成之君,絕不會有昏庸之徒。若此,皇朝衰敗亦非制度之罪。乃皇朝命已絕。再先進的制度也是一時的,時代在變革,任何政策和政權只有不斷變革來符合時代發展才會長存。否則,誰也逃不過天道歷史輪迴的怪圈!!!!!!


天默零一1


在立長立賢這個問題上大漢帝國的漢景帝作的比較好,廢了嫡長子劉榮,經反覆推敲和長公主與竇太后助力,終於選定了金屋藏嬌的劉徹為太子,成就了漢武大帝一生的榮耀和千古一帝的美名。漢武帝在繼承人問題上也是以立賢為主政大義,在其不久於人越前殺了鉤弋夫人何其英明,子幼母壯的事禍害了多少美好家國,如果司馬炎能已改變的陳規漏習立賢非立傻那會有八王之亂五胡十六國之亂,那會有南北分立的局面,假如李世民之爸採用立賢而非立嫡,確定李世民定會勝過其兄建成,也小會有玄武門之禍,而唐太宗最大的失敗在於立了九子李治為帝,若立了楊妃子李悅為帝那會有其後的武則天改朝換代。最明顯的列子,明太祖朱元璋立長子之兒孫子為帝也導致了慘禍,被其四叔靖難,僅以八百士為底驚天反轉,可見禍國殃民之深。大清皇帝康熙帝有眼光獨聚哲目,在35個兒孫中,選中了雍正為帝,也決非隅然,其四子也非最得力的人選,無八王之賢,但為人剛正,忠奸分分,勤於政務,加上其子小宏歷也為他澱定了大寶帝位,其有殺了長子宏紂也是為小兒子清除汙阻,可見其用心苦寒之深,康熙帝真聖帝也,。


94310417小云


權力是一種毒品,任何東西在權力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唯才是舉,可笑,在權力的誘惑面前 ,什麼是才?才的標準是什麼?由誰制定標準?……都顯的無足輕重 ,只要心狠就行。所以歷史上有了兒子逼死親生父親奪位的。弟弟逼死哥哥篡權的,弟弟殺死哥哥逼退父親繼位的……任何一個坐穩了帝位的皇帝都想把自己的帝位穩定的傳給一個德才兼備的兒子。但如果在傳位過程中引起混亂就前功盡棄。所有的帝王都在考慮這個問題,在不斷的總結前朝的經驗和教訓後,直到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才創造出嚴格的嫡長子繼位,嫡長子死亡嫡長孫繼位,以此類推的嫡系繼位制度。他認為這些皇子一出生他的繼承地位就確定了,然後他們各司其職,再也不會出現皇子爭奪皇位大開殺戒的局面了。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就在朱元璋屍骨未寒之際,他的皇族就後院起火,兒子朱棣就篡了嫡長孫朱允炆的位。給了自信的老朱一個響亮的耳光。最後到了清朝,自作聰明的康熙大帝又發明了臨終開獎的搞笑傳位制度。經過幾千年的封建制度的由勝到衰的歷史演變。我們不難發現:只要是權力可以通過暴力就能得到的制度不變,那就沒有任何一種安全的傳位制度。只有到了近代,天賦民權,權力是人民給的,國家的領導核心要通過全國人民的選舉才能擁有權力的民主制度才徹底結束了幾千年傳位引起的血腥動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