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殺了無數貪官來反腐,為何明朝反而成了腐敗最嚴重的朝代?

oO灰機Oo


反腐加上殺貪官,看著熱鬧,其實管用嗎?歷史上看,這只是一時好戲罷了!並沒有多少實際利益。為什麼呢?貪官汙吏肯定比老百姓懂法和知法。文化知識程度又普遍高於老百姓。貪腐的根子在於上層統治的縱容和包庇及自己的短視作為。這種上下雙向互動是一切貪腐的發作根本原因。規矩的破壞總是由制定,監督者破壞而造成大崩塌的。任何社會貪腐現象,其本質上是失去了監督的規矩造成的!諱疾忌醫的無視漠視都是對社會的犯罪。監督者如果都是古人秉筆史官的職業操守。那麼,再貪腐的現象也是容易治理的,治史者,忠實地記錄這個發生的一切,為歷史和後人評判的依據,沒有現實的功利性,權力才會考慮長遠性的使用和慎重。任何政權短視都會引來崩潰的危險。這個就是歷史的教訓。


開心爺爺咪虎哥哥


方圓論壇觀點!

朱元璋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堅定的“反腐鬥士”,但他也是明朝只所以會成為貪腐最嚴重的朝代的罪魁禍首。朱元璋做為一個草根出身的皇帝他和其他那種世家大族出身的皇帝不一樣。因為朱元璋的出身,使得他見慣了世間疾苦,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所以他痛恨那些貪官汙吏。而做為歷史上殺性最強的皇帝。他對付貪官的方法可謂是殘酷至極。朱元璋頒佈昭令,凡貪汙銀兩滿六十兩者,一律處死,絕不姑息。並且朱元璋還表示,這條昭令適用於整個大明王朝,從地方到中央,不論是誰敢貪汙的絕不輕饒。


除了硬性規定之外,朱元璋明白,想要殺住貪腐之風就必須使用強硬手段。所以朱元璋指示,凡是貪官汙吏必須要採用“剝皮揎草”之刑。所謂“剝皮揎草”就是挑斷手腳筋,砍斷手腳,削掉膝蓋,然後再活剝掉皮,最後拿受刑者的皮製成皮囊在裡面填滿稻草。用來警示後人。此酷刑一出,整個大明朝上下皆驚。貪腐之風也大為改善。朱元璋在位的三十一年中,他先後六次大規模抽查肅查貪腐,真正做到了有貪必殺。據統計朱元璋殺掉的貪官汙吏高達15萬人。


但正所謂的“過猶不及”。朱元璋對貪腐實行了殘酷的刑法但是並沒有實行配套的官員薪資標準。像現在歐洲很多國家都奉行高薪養廉,歐洲一些國家公務員工資待遇都相當的高,就是要杜絕他們貪腐,而他們對貪腐也是零容忍。而朱元璋不許官員貪,而且還很吝嗇。他給官員們開的工資也就夠一家溫飽。而且朱元璋制定了嚴格的官員薪資標準。而且朱元璋把這個薪資標準定為鐵律,正是因為朱元璋設定的這個薪資標準才導致了後來貪腐盛行。

朱元璋設立薪資標準時根本就沒有考慮到物價的變化。他粗暴的規定了薪資待遇,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產品的豐富,物價會節節攀升的。但是官員的薪資一萬年不變。這就導致朱元璋執政後期,很多清官的工資連自己家人都養不活。官員餓著肚子工作。你可以想想有多麼淒涼。嘉靖時期大清官海瑞,雖然當著大官,但是經常吃不飽穿不暖,甚至還發生過餓昏的事情。這不禁讓人很是唏噓。

為什麼朱元璋最後貪腐越查越多呢?就是因為沒辦法了。不貪就得餓死。貪了之後又感覺,反正都得死,索性在死前舒服一陣子。就這樣貪官越查越多。朱元璋在世的時候還好,很多人還是畏懼“剝皮揎草”這種酷刑。但朱元璋死後大明朝的官員這下子徹底放開了。到了嘉靖時期,這個時候大明朝難得有不貪的官員。本來嘛太祖朱元璋定的工資可能都不夠一星期生活用的。而且此時“剝皮揎草”之刑早就名存實亡了。你想想大明朝無官不貪,這時還談什麼反腐?

所以說朱元璋對於貪官的查處根本沒有針對到點子上。反而有些飲鳩止渴的感覺。朱元璋的反腐只不過是“治標不治本”。反而由於朱元璋制定的薪資標準導致了大明朝貪汙之風的盛行。所以說大明朝之所以成為貪腐最嚴重的朝代罪魁禍首就是朱元璋。朱元璋本身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因為考慮不周全,好心辦壞事了。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發表見解。


方圓論壇


朱元璋所謂的反腐殺貪官無非就是藉助反腐為名清除異己和消滅對自己有威脅的“功臣或者舊臣”明朝年間 皇帝昏庸無道 官員貪汙腐敗 百姓的利益被過度壓榨 明朝還大興文字獄 如果有人敢妄議“朝廷”輕則牢獄之災 重則株連十族 明朝還設立了東廠錦衣衛 各個武藝高強在當時相當於帶槍的一樣厲害 只要你做了讓朝廷不滿意的事 或者說了一些敏感詞敏感話經常凌晨半夜就把你秘密帶走 還大興舉報揭發 搞的人心惶惶 另外明朝的軍隊歷來不是保衛百姓的 而是鎮壓百姓的 他們只是皇帝的軍隊




我們只解決提問題的人


朱元璋反腐的出發點是好的,只不過朱元璋可能理解不了官僚之間的禮尚往來。


資料顯示,明朝的部級官員的的年收入僅僅一萬有餘,甚至剛剛超過一萬。


對於一萬塊錢,很多的京官根本沒有能力在京城購置房屋,他們所住房屋也大多均為租用,福利好一點的元勳功臣雖然會有帝王所賞賜的房屋。但是除此之外,官員的工資薪水實在是杯水車薪,少的可憐。


從底層爬上帝王寶座的朱元璋也許不明白官僚系統中的人情往來,朱元璋年幼時光所瞭解到的官僚大多為欺壓百姓的惡官,所以在對於官僚階級的時候,朱元璋的內心其實充滿了惡意的。


“以重典制衡群臣”是朱元璋對待大明王朝官員們的基本官僚管理體系。


為了能夠儘可能的實現這套官僚管理體系,朱元璋在專門制定了一系列官員的辦公配件,無論是文書還是基本的筆墨紙硯一一配備齊全,這位農民出身的帝王之所以這麼做,就是想要儘可能滿足其他官員的額外辦公需要。


同時,也是為了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避免官僚的貪汙腐敗。


凡是涉及貪汙的官員,朱元璋必定是對此恨之入骨,剝皮抽筋是常有的事情,直到朱元璋去世的時候,他仍然無法理解自己如此殘暴懲治貪汙的官員,可是為什麼在高壓之下的官員仍然有增無減,仍然貪汙?


朱元璋雖然離世了,可是他所制定的明朝超低薪俸祿制度卻影響了明王朝一系和清王朝一系。


官僚行政系統中,裡裡外外打點已經成為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如果按照明朝的俸祿制度,大多數的朝廷官員甚至養家餬口都是一個極大的問題,如果他們想要掙更多的錢,那就勢必要選擇用金錢打點關係,這也意味著要花更多的錢。


對於明朝的官員來說,這幾乎是一種死循環的官僚體制。


這種低薪俸祿制度,越到明朝後期,官員的貪墨只會愈來愈嚴重。因為,明朝貪汙的本質在於薪資太過於低,這種低薪制度下。官員想要上位必須要籠絡更多的錢財,到了明朝的後期我們可以發現那些官員所貪墨的錢財已經成為了為子女所留下來的政治仕途遺產。

他們貪墨的這些錢財,即便是留給自己的子孫藉此財富上位,他們也不願意上交一點點給明王朝來挽救一下岌岌可危的王朝。


可以看的出來,明朝的低薪制度對於官員的思想影響有多深刻。


似乎朱元璋所採用的高壓反腐政策成為了“物極必反”的一個反腐特例。


可能朱元璋都不會想要近300年後的清王朝用了一種特殊的方式解決了這種低薪制度所帶來的弊端,那就是“養廉銀製度”。


養廉銀製度正式完備是在雍正王朝時期,雍正王朝在剛剛御極帝位之後,就開始了瘋狂的整頓吏治的新政,可是整頓之餘,雍正皇帝卻發現這種方式只能在短期內起到一定的作用。可是,時間一久那些官員們就又開始了貪墨橫行的官場不良風氣。


而雍正王朝所制定的“養廉銀製度”恰恰漸漸緩和了這種延續300年的低薪制度,清朝官員的俸祿雖然低,但是養廉銀往往都是正常俸祿的10~100倍之餘,雍正皇帝的這種作法不僅僅能夠在最大的程度上收買官員人心,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遏制那些貪墨橫行的官員們。


朱元璋所制定的俸祿制度可以維持眾多官員的生活,可是也會漸漸吞噬掉官員的生活,暴露他們內心對於金錢奢求的極大慾望。


因為,金錢仍然是每一個人得以生存的本錢。


所以,明朝官員貪汙的根本在於俸祿的高低,無論朱元璋怎樣誅殺官員,短期的效果一定是有的,但是倘若沒有一個極力整頓吏治的帝王,這些官員仍然會選擇貪汙。


歷史總探長


朱元璋殺人和反腐本質上沒啥關係!只是門面而已。那些零星殺掉的都是一些剛翻身的“農民的兒子”。所謂的反腐,只不過是老百姓純樸的一廂情願罷了!朱元璋和他的子孫,對於官僚地主的防範與鬥爭才是腥風血雨的根源!

很多人都覺得抄了方孝儒十族的朱棣是個暴君,但是卻從來沒有搞清楚這只不過是差不多貫穿整個明朝的君權與官僚地主階級間鬥爭的一個樂章罷了。

按照一般的認識,朱元璋這些元末的起義領袖們仇恨的矛頭都是指向元朝的蒙古統治者。但是,真正把他們逼到造反恰恰是漢族人。由於蒙古人少,而且不習慣南方的氣候,蒙古人對南方的統治其實是非常薄弱的,就類似於後來三個日本兵就能管一個縣一樣。統治主要依靠漢族地主,相對的,這些漢奸地主的權利就相當大,在缺乏必要約束的情況下,無論是租還是稅都是極盡壓榨。這也是相對富裕的南方烽煙遍地,而北方卻少有造反的原因。仔細算算,朱元璋,張士誠,方國珍,徐壽輝,陳友諒,等等著名的反王都在南方。所以,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始終明白一點,官僚地主階級才是他家破人亡的根源 ,也是皇權以及國家的毒瘤。所以,終其一生,都在和他們做鬥爭。

他採取的兩個措施基本也是被誤讀的,一個就是殺戮,有人說事反腐,有人說是殺功臣,其實就是針對淮西和浙東這兩個地主集團的清洗。劉伯溫是個滑頭,看破老朱的用意 不做浙東的頭腦,宋濂家族做了替死鬼,李善長作為淮西黨的領袖就被連根拔起!第二個就是分封,把兒子們封到個地還都帶兵還能收稅。難道他真是腦子壞了?其實就是和地主爭奪地方上的管理權,想要打破皇權不下縣的慣例。

但是,在當時歷史經濟條件下,以農耕土地經濟的基礎上,官僚地主逐步佔據上層建築是必然的。所以,在朱元璋死後,以方孝儒為首的地主官僚就開始反攻倒算,鼓動傻逼的朱允文削蕃,其實就是要奪回地主在地方上的絕對統治。但是,經過老朱同志的屠刀,他們的力量薄弱了許多,。同時,李景隆也不是不能打,而是他作為勳貴集團的頭腦人物,是不可能給他們賣命的,所以他們最終丟掉了江山。奪位之後的朱棣,當然不會放過方孝儒,方孝儒不什麼讀書人的種子,而是官僚地主的旗幟。被抄掉的也不是什麼十族,而是一整個利益集團。

經過靖難,皇子已經靠不住了 。為了制衡地主集團,朱棣扶起了勳貴集團。因為朱棣已經認識到了,地主集團是不可能被消滅的。但是,朱棣還是小看了地主集團對於權利壟斷的瘋狂。他們的終極大作就是土木堡,和外族勾結,把勳貴武官集團的首腦一網打盡,還找好了替罪羊,王振。而唯一沒想到的就是英宗沒有死,還復辟成功了,在蒙古已經對事實真相有所瞭解的英宗,第一時間就把于謙咔咔了。但是,自此勳貴集團也完蛋了,為了和地主打對臺,一茬不如一茬的皇帝扶起來太監。這個鬥爭幾乎貫穿了整個明朝,直到葬送了明王朝。最後,整個匍匐在野豬皮的軍事高壓之下,直到清末才有所反撲。

說一句題外的,就是孔家元來降元,清來降清,毫無節操卻依然被讀書人推崇。其實,就是地主文人們所堅守的道統,不關於忠誠 更無關於民族。只關乎於權利。只要能夠承認他們在經濟政治的壟斷地位,他們就承認對方的正統地位。達成所謂: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elicxxx


因為明朝制定了對貪官的懲罰力度前所未有《大明律》。只不過,儘管當時的明朝法律對貪官的處罰很重,卻是沒能禁止朝廷的官員貪腐,原因就是朱元璋一直沒有提高官員的待遇,這實際上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以當時明朝的清官海瑞為例,海瑞有一次在給母親過壽時,只有買兩斤肉的錢,這對於一個官員來說,幾乎是俸祿到了很低的程度,才會出現這種窘狀。

而當時的明朝官員俸祿低到什麼程度呢?正七品的官員,一年的俸祿僅為90石米,相當於是現在的一萬多斤米,大家別看這一萬多斤米很多,但在當時,七品的官員手下有徭役,下人,管家,妻兒,父母要養,上上下下這麼多張嘴,僅有這些米是不夠全部人一年的吃喝的,何況平日裡還要買些肉呀,布料之類的,這些吃穿的用度都從這一萬多斤米出,除了拿米做飯之外,還要用這些米去換錢,換布啥的,摺合下來,也只能夠是到堪堪不被餓死的程度,若說還要剩餘,那是很難的事情,這還是堂堂的朝廷七品官員,要是其他低級別的官員,俸祿沒有這麼多,更別談其他的了。

也正因為當時的明朝官員俸祿極低,以致官員們不得不冒險貪汙,因為不貪汙實在是難以維持日常的官員生活啊,平時的上下打點,過年過節的送禮,這些都要錢,不貪汙哪裡有錢做這些事呢?也因此,明朝的官員是殺都殺不盡的,只因俸祿太低,不貪無法生活,這也算是明朝官員的悲哀了。


苗鄉侗族小阿妹


每個朝代都有腐敗現象的發生。在唐、宋、清三朝是慾望促使官員腐敗,而明朝是肚子逼著官員腐敗。因為明朝的俸祿是在是太低,肚子都填不飽,誰不想貪?看下面這張圖。


這是各個朝代一品大員的俸祿比較圖,從中可以看出,宋代官員的俸祿最高,唐朝的最合理,清朝居中,漢朝、明朝最低。

明朝和漢朝的俸祿有一個特點,就是隻發糧食,不發錢財。難道皇帝沒有想到官員們需要買日用品,需要迎來送往的應酬?需要請客送禮?再就是上級下來視察工作,當地官員不需要接待?

而這些都需要錢,當這些需求出現的時候,官員必然要貪。否則,根本混不下去。

明朝因為俸祿低引發了幾個典型事件。1587年,海瑞病死的時候,家裡一共就八兩銀子和一些破舊衣服,當他的副手斂都御史王用汲去弔唁他的時候,發現沒錢入殮,沒辦法,同事湊錢把海瑞的喪事辦了。


山西巡撫秦鉉,身為省部級幹部,應該是很有錢吧,但是他家經常吃不飽,為了填飽肚子,經常和同事朋友借,死了以後還沒有糧食還人家。

江西南昌人曾秉任三品的通政司,因為得罪了人被罷官,當他從南京趕回老家江西的時候,突然發現沒有路費,突發奇想,把女兒賣了,充當路費。朱元璋知道後,很憤怒,你這是諷刺我給你的俸祿低啊,一下子就把曾秉給宮刑了。

那朱元璋為啥給官員定如此低的待遇呢?

一、朱元璋自由貧苦,要過飯,當過和尚,知道生活不容易,對待官員太摳。官員們養不了家,自然要想別的辦法。

二、乞丐出身的朱元璋非常痛恨貪官汙吏,他認為封路過多會使他的官吏助長奢靡之風,一旦養成奢靡風氣,必然會魚肉百姓,導致江山不保。但是他沒有想過,官員收入過低,會不會產生離心離德,會不會導致大臣們對朱家江山的忠誠度降低?

三、為防止官員貪汙,圖謀不軌,老朱建立了完備的監察體系、言官體系,官員稍有不慎,立馬罰扣俸祿,這就使原本不高的俸祿又降低了。可以想一下,老朱家的人一邊握著大刀,一邊又沒有甜棗給聽話的官員吃,那位官員不去想辦法?


明朝早期,官員的糧食還能足額髮放,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糧食需要從江南運抵北京,除去路途消耗,到達北京的就不多了,這時候,官員的俸祿又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糧食,另一部分是大明寶鈔,就是紙幣,這種紙幣老百姓根本不認,形同廢紙。這種哄弄人的手法,大臣看在眼裡,氣在心裡,能不貪汙嗎?

所以說,官員一旦入仕,朝廷就要滿足人家基本的物質需求,否則,十年寒窗苦讀,換來的結果是連肚子都填不飽,誰還會出來為朝廷辦事?


面對貪官,殺是殺不淨的,合理的薪酬、浮動的增長機制、完備的監察體系、完善的法律制度才是遏制腐敗的關鍵。

然而在人治的封建社會,失去監督的權利很容易滑向腐敗,朱元璋殺得了大貪官,但是天下千千萬萬個小貪官他是殺不過來的。

很多官員之所以貪,是因為要填飽肚子,因為他們不想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兒子活活餓死。從這一點上來看,朱元璋不能一味的責備官吏無德,更應該問問他自己。


品讀春秋001


明初時期的朱元璋的反貪絕對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大手筆,大力度,然而即便是朝貪夕死般的嚴酷甚至說是殘酷的反貪,依舊還是沒能遏制住明朝的那股子貪腐之風,那麼究其根由又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官員即便是面對殘酷的死亡也依舊飛蛾撲火般的進行貪汙呢?而又為何高壓之下的大力度反貪卻造就了腐敗最嚴重的的後果呢?

朱元璋


首先我們的需要知道明朝的反貪政策他之所以不成功的原因在於,他過於理想化,過於依賴靠殘酷的刑法來壓制人的基本需求,朱元璋的本意出發是好的,因為他來自民間深知民間疾苦,他本意是想通過抑制官員的貪腐來達到清平盛世的一個目的,但是他卻忽略了人的本性,的確明朝官員的俸祿足以養活官員一家大小,但是卻無法滿足官員額外的生活需求,以及支付僕役丫鬟以及衙役師爺等等的俸祿,官員上下打點,各方面的支出,這就必然造成了官員的貪腐的結果,畢竟即便沒有其他支出,單純的支付僕役丫鬟,官府各級下屬的俸祿,也是不夠的,想要滿足自己額外的需求就只能官員自己想辦法,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也就知道為何反腐屢禁不止了。

其次,明朝的反腐制度也是不健全的,我們都知道明朝的檢查主要靠錦衣衛,後期還有東西廠衛等特務機構來實行的,以及依賴官員的互相檢舉,百姓的舉報等,但前兩種我們都知道逐漸發展成黨派之爭的手段,背離了反腐的本質,反而成了排除異己的工具,而依靠百姓檢舉,即便說在前期達到一定的效果,但卻也擔心官員的後續報復,最終也只能泯然而逝,達不到想要的效果,而沒有一個好的反貪制度,必然無法阻止高壓之下的反彈。

朱元璋劇照

最後,隨著後期明朝帝王的荒唐,黨爭的越演越烈,以及官員之間的抱團取暖,官商,官匪勾結,反倒成為了一股子席捲大明的邪風,不貪就不足以混跡在大明官場,上下打點,上官勒索等等,從上到下整個全腐朽了,成了一場貪腐狂歡的盛宴。

當然,這不是說朱元璋的反貪不對,而是一來方法有些欠缺,二來後續的繼任者們大多都很差勁,一味地放縱下官的風氣,只顧自己享受,出了不少奇葩皇帝,這也是明朝貪腐盛行一大主要原因所在。


Y一花一世界YB


第一點。一個朝代開創之初,統治者很勤政,關心民間疾苦,努力發展生產。當國家富強了,為子孫後代創造一個好的條件,同時也為廣大官吏創造了貪腐的條件。一個王朝到了中後期,統治者耽於享樂、不理朝政,權力缺乏約束,腐敗就開始橫行,統治階層內部對於百姓的盤削開始加劇,賣官鬻爵日見其多,清官和正義之士被排擠在官僚系統之外,再難以找到為百姓仗義執言之人,何況朱元璋統治之下的王朝雖然大力革除貪腐,但連他自己都說殺了一茬又長一茬。

第二點。古代反腐主要是內部監督,不存在所謂的民主監督,老百姓是難以知道,也無法檢舉官員貪腐,而商人向官員行賄這種權錢交易,往往也因為存在利益輸送而難以東窗事發,同時官員層層行賄就會形成官官相護,整個官僚系統的內部監督就容易被破壞,為了壟斷權利更容易貪腐,往往在官僚中形成幾股權力集團,即明朝歷史上,最為常見的黨爭。黨爭之下對一個人的攻擊就是對一個勢力的攻擊,牽一髮而動全身,這樣在黨爭之外的人要檢舉貪官,就要考慮到其中付出的代價,同時由於貪腐的加劇,牽扯到其中的勢力越發複雜,其中有皇親國戚,內廷宦官,王子皇孫,在一個普遍貪腐的情況下,朝廷內部的反腐機關也只能對貪腐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麼最後反腐的重任就交託給了皇帝,但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大多耽於享樂,對於貪腐實際上也就放任不管。

第三點。在明朝,有精神追求的官吏不多,往往當官就是奔著權力和錢去的,既然目的不純就不能指望他能夠開出奇異的花朵,一個時代的繁榮,往往不是農民創造的,而是市民創造的,在市民當中商人和手工業者、匠人就成了中堅力量,而商人要打開局面,牟取利益,就不得不與官吏進行種種利益的輸送和交換,水至清則無魚,不管是怎樣的繁榮都是繁榮,就像我們今天站在長城上感到自豪和驕傲,但是當年建築長城的都是一些勞苦大眾,他們為此付出了生命。最終朱元璋反腐的力度再大,也沒有能力消滅腐敗的土壤。所以朱元璋死後,這腐敗的土壤就培育出了一顆腐敗的參天大樹。





洪荒炎黃



朱元璋殺貪官是最狠的。而明朝卻成為最腐敗的王朝。鄙人認為,原因有三:

一、明朝是以程朱理學作為主流價值觀。程朱理學是在儒家思想的基礎之上,吸取了墨家存天志,滅人慾的思想。

儒家以中等的道德作為行為準則。墨家以最高的道德規範作為行為準則。

以人人都做不到的道德規範,作為行為準則。最終是信仰崩潰,道德淪喪。

孔子曰:過猶不及。此之謂也。

二、在程朱理學思想指導之下。明朝官員的俸祿非常低。其實,每個人都有慾望。都想吃的好。穿的好。都想享受生活。孔子謂之:燴不厭細,食不厭精。

明朝的官員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只有貪腐。

三、明朝以程朱理學哄天下,以法家思想治國。把臣民當狗奴才。導致明朝官員對朝廷的忠誠度不高。

以上三個原因,共同導致了明朝貪官汙吏最多。

與明朝截然不同的是宋朝,宋朝官員俸祿十分優越。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貪官最少,政治最為清明的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