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張居正輔佐崇禎,明朝能否續命?

絲方盡26


有明一代,張居正是不可不提的人物,亡國的崇禎皇帝更是爭議多端,當我們將這兩人放在同一時空下,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如若張居正輔佐崇禎,明朝又能否續命呢?

天啟七年(1627),天啟帝朱由校病逝,八月丁巳,崇禎即位。即位之初,這位十六歲的少年邊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處死九千歲魏忠賢。民間一片歡呼雀躍,稱頌他為“聖人出”,著實給“剛上任”的崇禎皇帝極大的信心。萬歲已去(天啟帝病逝),處理九千歲魏忠賢自然無可厚非,可崇禎皇帝的處理實在是矯枉過正。崇禎不僅執意趕盡殺絕,甚至肆意擴大魏黨名單,頻繁更換內閣、六部官員,弄得人心惶惶。明朝的政治運行機構經歷一次又一次大換血,黨爭不斷,朝野上下波譎雲詭,動盪不安。

讓我們來設想一下此時若有大學士張居正的輔佐呢?他大概會如後世的西太后在辛酉政變之中一般,懲處罪首,而不殃及池魚。儘量在朝廷黨派鬥爭中保持中立,平衡雙方勢力,維持皇權的穩固,進而維繫朝野安定。<strong>

崇禎年間重大危機之一即是國家財政的掌控不足,進而影響國家軍事實力。乙巳之變後,各地士紳紛紛藉機逃避稅賦,稅收變得愈加困難,而薊鎮耗費大增,國家財政壓力極大。據張居正在萬曆年間的改革措施,他可能會提醒崇禎在執政之初就極其重視稅收的管理。進一步清查全國土地,解決土地隱沒的危害,不給士紳投機耍滑的機會;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使其為國家財政做出貢獻,甚至利用商人力量平衡文官集團對於財政稅收的把控,收回“錢袋”,提高國家財政效率……姑且如此推測,這樣明朝的財政危機或有解決的希冀,龐大的帝國又多一線生機。

軍事實力的羸弱可以說是明朝滅亡的直接原因。儘管崇禎在遼東局部支持袁崇煥的軍事改革,期待著“五年平遼”目標的實現,卻只是局部取得成效,明朝整體的軍事實力完全沒有改變,在乙巳之變中便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若張居正輔佐崇禎,一定會極度重視軍事改革。整頓完全敗亂的軍屯制,繼續驛遞改革“非奉公差,不許借行勘和”並嚴加監督……更重要的是發掘、任用賢才,避免“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這樣無奈又殘酷的情況發生。同時,軍事策略上,張居正應會主張“攘外必先安內”。對內,任用良將處理“剿”“撫”農民起義,保持帝國內部穩定;對外,適時轉變天朝上國思想,維持與蒙古的聯繫,與敵對勢力多多周旋,如此明朝軍事不至於不堪一擊。

張居正輔佐崇禎,除了臣子的身份,或許還有另一重師的身份。如若張居正像教導萬曆一般教導崇禎——一手任命皇帝的老師,甚至親自編訂教科書親自講授;對於學業要求極其嚴格,授予崇禎為君之道……明朝的結局或許會不一樣。自古名師出高徒,或許在這樣優秀又嚴厲的老師教導下,崇禎也會成為一個有能力的皇帝,而不僅僅是一位讓後世嘆息的“勤奮努力”的皇帝。<strong>

<strong>

若有張居正輔佐崇禎皇帝,整個帝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各個方面都會有很多變化,或將出現轉機,為明朝續命。不過這也不過是後人的揣測推衍,歷史的車輪只會一往直前。不知各位讀者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


鄧海春


首先必須說,在風雨飄搖的晚明年間,即將迎來滅頂之災的崇禎君臣,確實是十分思念張居正。崇禎十三年時,崇禎皇帝就正式為張居正平反,恢復其名譽和諡號。崇禎帝本人呢?以《張江陵論》的形容,那真是“撫髀思江陵,而後知,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時相一也。”在明末的艱難困局裡,嘔心瀝血的崇禎皇帝,是多麼盼著張居正可以從天而降,像當年中興大明一樣,再來上演一場偉業啊。

但是,很殘酷的事實是,就算張居正真生在了崇禎年間,那麼他的遭遇,很可能連壽終正寢都難,反而會上演更悲慘的冤案。而大明王朝,也到底救不過來。

之所以這樣說,不是因為張居正的能力不行,關鍵問題是,崇禎不行。關於亡國之君崇禎帝的能力問題,至今都有各種爭議。但崇禎兩個公認的缺點,卻足以把張居正變成悲劇。

崇禎的第一個弱點,就是他的優柔寡斷。

表面看來,崇禎皇帝是個非常殺伐果決的人物。在明末兩線作戰的困局裡,他更不停誅殺大臣,大臣們稍有錯誤就要論罪。如此狠人,似乎和“優柔寡斷”非常不搭。但事實上,當遇到重大抉擇的時候,崇禎優柔寡斷的毛病,就是暴露無遺。

比如著名的松錦之戰,明明洪承疇以穩步推進的戰術,已經取得了戰略主動權。清軍皇太極急得鼻子流血。雖說明朝也糧食吃緊,但只要能苦熬一個月,待到九月反攻時,明朝就能拿下全勝。可猶豫不決的崇禎皇帝,卻擅自改變戰略計劃,命令洪承疇提前進兵,正撞進清軍口袋裡,有希望的勝仗,變成了絕望的敗仗。

面對一場戰爭尚且如此,倘若崇禎皇帝攤上了張居正,面對張居正各種大刀闊斧的改革,他能夠全力以赴的支持嗎?恐怕又要上演各種瞎指揮的場景,讓張居正苦幹一場,落得竹籃打水。

而比這優柔寡斷還嚴重的,就是崇禎皇帝的第二個毛病:昏聵的用人能力。

崇禎皇帝的日常做派,向來是精明的樣子。他自己常常以精明果敢著稱。但看他執政生涯十七年裡,這位精明的帝王,常犯的錯誤,就是看錯人。

比如對他忠心耿耿的盧象升與孫傳庭,這兩位能征善戰的軍事家,本可是崇禎平定天下的利器。可也正因為他們精明果斷,戰功卓著卻也在士大夫里拉足了仇恨,因此招來各種誹謗。崇禎呢?卻是什麼誹謗都能聽得進去。結果盧象升在崇禎的瞎指揮下壯烈殉國。孫傳庭長期被崇禎關押,明朝滅亡前夜出兵抗擊李自成,浴血沙場後,崇禎居然還懷疑孫傳庭投敵,竟連諡號都不批。看好人,他就這麼看走眼。

但看壞人時,他卻更走眼,他寵信的陳演魏藻德,明末時各個高官厚祿,一直被崇禎認定為忠臣,但崇禎上吊後,這些人卻紛紛投靠李自成,反而被李自成拷打致死。做叛徒,人家都不要。只嘆崇禎瞎了眼。

如此“瞎眼”的用人水準,可以想象,張居正一旦站在崇禎的朝堂上,將會有什麼樣的遭遇。就算能逃過崇禎的猜忌,也很可能,跟著為明朝滅亡陪綁。


我們愛歷史


《明史》上說明朝末年的形勢十分嚴峻,好像明朝必亡一樣,就算明高祖再世,也回天乏術,這種說法未免過於武斷。

崇禎皇帝雖然性格上有缺陷,但是還是一個勤政愛民的皇帝,在崇禎年間,形勢一度有所緩和,比如:高迎祥被活捉,李自成被打的只剩下18人,東北皇太極想要奪取大明江山還為時尚早,有袁崇煥坐鎮,努爾哈赤也只能搶些東西,明朝主要的問題,還是王朝內部的問題,那些王公貴族搜刮民脂民膏,不聽從崇禎皇帝的指揮,綱紀廢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事不做,我們常言說攘外必先安內,內部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容易導致整體的崩盤。

但是張居正來了可以挽救明朝嗎?我覺得未必沒有可能,因為張居正是一個敢抓敢管、敢於擔當,會敢想辦法、會做事的人了,張居正為大明作出了傑出貢獻,重建了中央權威,把朝廷變成集中力量能辦大事的朝廷,正如張居正對萬曆帝說的那樣:“任何人替陛下做事,都免不了作威作福。因為誤事的官員必須降黜,盡職的官員必須提升,所以不是威就是福。”

而崇禎正是欠缺這樣的人,崇禎在培養人才上面操之過急,又剛愎自用,導致自己提拔的50個內閣大學士沒有一個滿意的,豈不知人才也需要時間培養,需要皇帝造勢,需要皇帝的抬舉,如果萬曆帝和天啟帝向嘉靖帝和隆慶帝那樣注意人才培養、愛惜人才,崇禎帝上臺之初有一幫嗷嗷叫的大學士和見血眼紅的部院大臣,明朝應該能應付危機,起死回生。


歷史論文獲獎者


如果張居正輔助崇禎明朝還會繼續嗎?

首先要回答的是假如,崇禎十六歲登基執政時已外於內亂,外患,地方勢力割劇,整個大明帝國可謂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崇禎勤儉勤勉,兢兢業業,付出全部精力與明朝龐大的文官集團抗爭,十七年盡心盡力意圖復興明室,最終城破自縊,明朝江山就葬送在《東林黨》為首的文官手上。

主題講如張居正首輔崇禎,張居正任內閣十年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四百萬餘,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用凌雲翼,殷正茂平定西南判亂,這說明張居正是治國高手,善於識人用人,張居正本就是文官,如於崇禎保持一至可以說如魚得水,而崇禎並非一個花天酒地昏君,寧死不屈還是有個性的,若得一個政治家,改革家張居正首輔明朝最少在崇禎這個朝代裡會很好的延續下去,一個集團維護,一個集團作亂這可是兩會事,天上地下的概念,清軍早消滅在萌芽狀態,再見!


9紫氣東來


大飛哥認為如果明末張居正執政,明王朝肯定會再持續幾十年。崇禎皇帝雖然沒有雄才大略,但是作為一個守成之君能力足矣。其實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就是黨爭,只不過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和滿清的崛起在大明朝起火的院子裡又添了把火而已。如果說歷史可以重來,讓張居正輔佐崇禎皇帝,大飛哥認為張居正會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主導朝政

不論閹黨還是東林黨都不會坐大。張居正是內閣首輔,做事風格比較強勢,為人幹練。依據他當年聯合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搞掉內閣首輔高拱的先例,他會平衡宦官和東林黨的關係,不會容許任何一方坐大,更不會出現皇帝控制不了黨爭的問題。

二、提高政府收入

由於明朝的戶籍制度,限制了百姓的人身自由,不利於自由工商業的發展,違背了歷史發展的規律。導致明朝的財政收入相對於自由經濟高度發達的北宋要低的多。尤其是明朝晚期,財政陷入窘境,如果張居正的一條鞭法繼續施行,會給大大提高政府的財政收入,從而避免出現崇禎時期政府拿不出軍餉的問題。

三、給大將放權

崇禎時期,崇禎皇帝和首輔楊嗣昌在不懂軍事,不瞭解戰情的情況下多次催促盧象升、孫傳庭、和洪承疇在不利的情況下主動出擊,導致了慘敗。反觀張居正主政時期,從戚繼光、俞大猷和譚綸抗倭的事蹟來看,以張居正為首輔的內閣並未過多幹涉他們的抗倭計劃,充分授予他們一定的自主權。

四、敢於上諫

崇禎皇帝為人刻薄,遇事猶豫、反覆,每遇大事,大臣無人敢諫,如果有張居正在,就可以避免很多錯誤的決定,如此以來洪承疇、孫傳庭的部隊未必會全軍覆沒。國有良將,則大明還有希望。

五、打擊豪強

由於明朝宗室子弟都是由朝廷供養,土地兼併嚴重,最終導致了民變,張居正在的話肯定會打擊豪強,緩解矛盾,其實中國的老百姓是最善良的人,歷朝歷代,只要有口飯吃,誰會起來造反啊。除非是逼得他們實在沒辦法了,才會揭竿而起。


以上是我們假設讓張居正輔佐崇禎皇帝,他針對明末存在的問題提出的舉措,可是,歷史沒有如果,王朝的興衰,自有其歷史規律,不管換幾個張居正,該滅亡的還是要滅亡,這是社會制度的問題。


大飛哥愛歷史


歷史上,賢明無私的人能治天下,昏匱自私的人可毀天下;在國家危難時,會用能人的君主可救天下,不會用人的君主只能失天下。天下安危,君主是否賢明很關鍵。崇禎帝在位時,內憂外患,國事日下,危機重重。在這種局勢下,如果崇禎帝開明不多疑,會用能臣賢相,能辨忠奸,又不過分攬權,國事也許能向有利於大明的方向發展。但崇禎生性多疑,剛愎自用,就是有再好的能臣賢士,他也找不到,不會用,更別說什麼張居正處崇禎朝了。張居正所處的明朝,當時大明局勢比較穩定,內憂外患不大,而且萬曆年幼尚小,國事全由張居正把握。因此張居正才能放開手腳,實施新政,革新弊病,富強國家,使大明得以中興,為大明延綿國運60餘年。如果張居正處崇禎朝,張居正能大權獨攬嗎?崇禎會那麼信任重用張居正嗎?很顯然,崇禎做不到,那麼就是讓張居正處崇禎朝,明朝被滅的命運也難改變。


sunjin72976689


《明史》上說明朝末年的形勢說的有點重,意思是必亡,就算唐太宗、明太祖在世也挽救不了危局。其實,這種說法過於簡單和武斷。

崇禎皇帝固然有性格上的缺陷,但是大體上說,還算是一個比較正常的人,而且又十分勤勞。在崇禎帝的手上,形勢也一度出現過轉機,比如:高迎祥被活捉,李自成被打的只剩下18人;東北的皇太極雖然幾次深入到北京、山東,但是,就其實力而言,只能是發揮騎兵突擊的優勢,搶點東西,要想消滅大明,做不到。

明末崇禎帝上臺的真正危機,不在於農民起義軍、也不在於皇太極。在於什麼?在於沒有有序的組織體系,為什麼沒有?因為缺乏頭腦清楚、敢作敢為的人才,沒有宰輔幫助建設政府組織體系,綱紀廢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事不做。

崇禎帝自己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他曾經說:“撫髀思江陵,而後知:得庸相百,不若得救時之相一也。”這是活生生的國難思良相。但是,人才的培養,是需要時間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尤其是宰輔這樣的重要崗位。崇禎帝的爺爺早在萬曆十年(1582年),就對死去的內閣首輔張居正進行了清算,最後鬧到張居正被抄家、大兒子被餓死、家屬發配的結局,就差點掘墳鞭屍了。

張居正為大明作出了傑出貢獻,重建了中央權威,把朝廷變成集中力量能辦大事的朝廷,正如張居正對萬曆帝說的那樣:“任何人替陛下做事,都免不了作威作福。因為誤事的官員必須降黜,盡職的官員必須提升,所以不是威就是福。”

張居正的遭遇讓人寒心,從此再也沒有這樣敢抓敢管、敢於擔當,會想辦法、會做事的人了,張居正就是下場。崇禎帝上臺前,大明經歷了萬曆帝30多年的不上朝、天啟帝的7年木匠時光,近40年的大明朝沒有進行過像樣的幹部隊伍建設工作。所以崇禎帝一上臺,即面臨無人可用的局面,崇禎帝對於內閣大學士一個個都不滿意,筆者認為確實也是庸碌之人,所以當了17年的崇禎皇帝換了50個內閣大學士。

崇禎帝在人才一事上,也是延續了一貫的風格,操之過急,缺乏耐心,忽視了宰輔的成長需要時間、需要皇帝的抬舉、需要皇帝造勢。沒有嘉靖、隆慶時期的打基礎,沒有萬曆母子的抬舉、造勢,不可能有剛猛的張居正。崇禎帝畢竟有17年的時間培養人才。

如果萬曆帝和天啟帝向嘉靖帝和隆慶帝那樣注意人才培養、愛惜人才,崇禎帝上臺之初有一幫嗷嗷叫的大學士和見血眼紅的部院大臣,明朝應該能應付危機,起死回生。


坐看東南了


張居正確實給明朝續過命,如果沒有他的十年改革,萬曆就算還能硬撐著打他的三大徵,那麼征戰之後國力民力也就差不多崩潰了,明末大規模民變的爆發至少會提前20年。也可以說,張居正至少給明朝多爭取了20年時間。

那麼在崇禎時期,如果也出現一個張居正式的人物,這個“張居正”能不能做成在萬曆年間做成的事呢?答案並不樂觀。

大家知道有一本寫明史的書叫做《萬曆十五年》,它重點寫了兩個人,一個就是張居正,另一個是海瑞。書中通過寫這倆人,表達了一個重要觀點:無論是張居正的改革,還是海瑞的道德,都改變不了明朝衰亡的命運。

特別是針對張居正,《萬曆十五年》專門一章的標題就叫做“世間已無張居正”。這個標題上看去是惋惜張居正以及他的改革事業,但我理解黃仁宇先生所要表達的情感是:並不僅是惋惜明朝失去了一個張居正,而更是惋惜明朝失去了改革圖強的最後機會,再也做不出張居正那樣能扭轉衰亡趨勢的事業。

張居正無疑是一個能影響歷史的英雄人物,但在英雄造時勢前,先要有能成就英雄的時勢。崇禎年間的明朝時勢已經不是改革圖強,而是在戰爭中殘喘!

那時未必沒有張居正這樣的人物,但問題是他會有富國強軍的機會嗎?下面的數據,或許會讓你沉默。

崇禎在其十七年皇帝生涯中,總計用過8位戶部尚書、11位禮部尚書、13位工部尚書、13位吏部尚書、13位左都御史、16位刑部尚書、17位兵部尚書以及50位內閣大學士,這種高頻率的走馬換燈,除了苟延殘喘外,改革圖強是幹不了的。


讀歷見聞


然並卵,到了大明末期思宗烈皇帝手中大明已經是一艘即將沉沒的大船,誰也挽救不了他的命運。

枯竭的財政,皇帝都已經穿上打補丁的龍袍,皇后親自織布,連年大災卻無錢賑撫還要供養龐大的遼響。


腐敗的官員,毫無能力只會黨同伐異所謂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 還視武人為奴僕(也有小部分清廉而又有能力的像孫承宗、盧象升、孫傳庭等,洪承疇這個所謂五年平遼最後反而殺了毛文龍使得後金再無後顧之憂的大忽悠就算了吧)

怕死的武官愚蠢而毫無血性殺賊不行,殺良冒功到是很在行。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官過如剃(當然也有少數還有武勇血氣知道忠君報國的如虎大威、猛如虎、曹文詔、曹變蛟、滿桂、趙率教、賀人龍、秦良玉等怎麼感覺忠君報國的還是武人多些?)



失控的地方政權,與瘋狂的土地兼併。土地最多的士紳階級不交稅只能把越來越繁重的稅務壓在小自耕農身上,少的可憐的商稅可以說基本沒有還經常收不上來。(實際上開收士紳的稅大明亡的更快不用李自成打到北京那些文人官員就會把皇帝撕了!)百姓苦不堪言,不但要抵禦天災還要被流寇裹挾,沉重的稅收也壓的他們賣兒賣女已經到了人相食;析骨而焚;易子而食的地步


都說崇禎皇帝攬權不信任大臣其實也怪不了他一個生在宮中,長於婦人之手的皇帝攤上這麼個局面能維持17年已經算是他的本事了就算秦皇漢武再世也沒什麼屁用。更不用說張居正了


抗炮的青蛙


張居正能夠秉國的最主要因素是,在內廷他有掌司禮監印兼提督東廠的馮保作為奧援;在內宮有慈聖皇太后的信重,同時他也被十歲萬曆稱為先生,這是最重要的。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後來隨著萬曆的長大,對張居正產生了厭惡,慈聖太后在“倒張”過程中態度不明,馮保緊接著被清算,所以張居正才死後遭到清算。

如果把張居正代入到明末,崇禎的嫡母生母俱都亡故,內宮可有人支持?崇禎清算魏忠賢后內廷已無權勢匹及馮保的太監,誰來當他的奧援?崇禎即位時已經十七歲,有了自己的主見,再加上崇禎自己本身就是剛愎多疑的性格,會無條件信任張居正?再說,崇禎時期卻的不是救世之人,而是能夠勘定禍亂的救時之人,在史料中,張居正可沒有什麼將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