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城“殿頂子遺址”考古發掘及保護規劃項目啟動

記者從相關部門瞭解到,日前,太和縣通過公開招標,確定由中標單位河南大學負責殿頂子遺址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及保護規劃項目,成交金額為勘探單價每平方米3.7元,發掘單價每平方米1450元。項目地點位於太和縣宮集鎮。

楚王城“殿頂子遺址”考古發掘及保護規劃項目啟動

殿頂子遺址被當地人稱為“楚王城”,亦有研究認為是楚都“鉅陽”所在地。2017年,安徽省文物部門對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和部分勘探工作,提出“殿頂子城址”概念,確認是一處由楚人建造和開始使用,並沿用至兩漢時期的特大型城址,初步判斷城址分佈範圍為12.92平方千米,包括護城河、城牆、城內外建築基址、墓葬區等。

為進一步判明瞭解遺址的分佈情況、文化內涵及性質,制定切實可行的文物保護規劃,經省文物局批准,通過公開招投標程序,由河南大學具體承擔殿頂子遺址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和保護規劃編制工作。

楚王城“殿頂子遺址”考古發掘及保護規劃項目啟動

據太和縣文物管理所所長金亞東介紹,具體考古工作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考古調查、勘探和試掘,時間為2019年4月至12月,將運用航拍、三維高密度電阻率法、探地雷達法、全站儀和RTK測量、人工勘探等,全面瞭解和掌握遺址的分佈情況,選擇部分重點遺蹟分佈區進行試掘,確定考古發掘方案;第二階段,考古發掘,時間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將選擇重點遺蹟分佈區,如:護城河、城門、道路、大型建築基址、墓葬區等進行考古發掘,確定遺址文化內涵及性質;第三階段為編制保護規劃,時間為2022年6月至12月,將根據考古發掘成果,編制相應的遺址保護規劃。

據悉,田野考古工作結束後,考古人員將在完成室內整理、研究工作後,辦理出土文物移交手續,提交出土文物移交清單及全部田野記錄資料和簡報(報告),並在整個殿頂子遺址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工作結束後提交項目工作報告。

楚王城“殿頂子遺址”考古發掘及保護規劃項目啟動

殿頂子遺址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保護規劃項目有助於探明遺址的規模、文化內涵及性質,建立該地區考古學文化序列,對理清殿頂子遺址與楚故都鉅陽城的關係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項目也將為太和縣乃至皖北地區樹立文物保護典範,為太和縣博物館新館建設提供更為豐富的資料支撐和文物展品。(記者 王雪潔)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