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螄殼裡做道場” 新街口街道孵出5家社會養老組織

新街口街道活用載體“邊角料”

“螺螄殼”裡孵出5家社會養老組織

南報網訊 (通訊員 盧君 記者 鄧露潔) 居民老齡化程度高,空間載體受限導致養老機構引入困難,供需缺口過大導致主城區一度出現“養老難”。記者近日瞭解到,通過活用載體“邊角料”,為居民搭平臺,新街口街道已孵化出5家居民自辦居家養老社會組織,彌補養老服務缺口。

“來吃飯啦?”昨日上午11點剛過,已有幾位老人在玄武區同仁西街7號樓下排隊等候老人餐。一輛固定餐車,一架遮陽棚,幾副桌椅板凳,就是“戎譽”助餐點的全副“裝備”。自去年成立以來,戎譽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已為老人提供6200餘次助餐服務。

千張結燒肉、洋蔥雞蛋、三色銀芽、油麥菜……打包好飯菜後,楊國新騎上電瓶車準備為老人送餐。出發前,他從後備箱中拿出一頂迷彩帽,端正地戴在了頭上。“這是‘戎譽’的標誌!”楊國新說。

去年8月,丁敬雷與楊國新兩人創辦的“戎譽”正式投入運營,為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除助餐服務外,“戎譽”還為轄區內10餘位85歲以上老人提供每個月3小時的日間照料服務。

每天下午5點一過,丁敬雷都會來到同仁新寓小區,探望趙芬與葉慶齡兩位老人。兩人是當年第一批入朝參戰的文藝兵。如今,兩位八旬老人均已不能下地,依靠護工和女兒照料。“兩位老人喜歡聽我唱紅歌。”丁敬雷說。每逢唱起“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時,老人總會格外激動。

去年年底,北門橋社區居民李明也在街道民政中心的協調下,創辦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璀璨年華”。雖然辦公場所僅有一間辦公室,但中心已經為近40名老人開展助醫、助急、助娛等多項上門照料服務。

今年年初,轄區內86歲的老人楊廷源在樓道不慎跌倒,李明電話聯繫知曉後,上門為楊廷源義務更換嶄新的樓道燈。“老人家裡一有事情,打我電話立馬就來了。”李明說,“下一步準備拓展助行服務。”目前,李明已經為10餘名老人固定開展助行服務,接下來將通過整合現有車輛資源,拓展服務圈。

“玄武區作為核心區,空間載體受限,缺乏用於養老機構的載體。”玄武區民政局養老服務科科長陳明說。截至去年年底,玄武區戶籍老人11.48萬,“轄區內近四分之一的老人,有助餐、助浴、助行、助樂等方面需求。”陳明說。目前,玄武區已形成以社區為基礎,居家為核心,機構為補充的醫養融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新街口街道養老現狀是玄武區縮影。”新街口民生服務中心主任鄒玲華說。據介紹,新街口街道戶籍老人數量近2萬人,佔全部人口比例近24%。目前,街道已形成“1+6+N”模式,通過1個民生服務中心統籌引導6個社區平臺建設,同時開闢N個渠道疊加的模式。5家居民自辦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正是N條渠道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