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是每個人存在的意義-《記憶重現》

記憶是過去,更是每個人存在的意義。

有很多的書和電影都在講記憶,比如之前大熱的《尋夢環遊記》,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沒有人再記得。

記憶是人們存在的證明,也是每個人最獨特的印記。

如果記憶可以被記錄,被看到會怎麼樣?

電影《記憶重現》講述的就是一個有關記憶的故事,由小惡魔彼得·丁拉基主演。

記憶是每個人存在的意義-《記憶重現》

故事圍繞著發明記憶記錄儀的科學家戈登之死展開。

儀是一種可以將記憶可視化處理的儀器。科學家戈登想要用這項技術幫助人們治癒心中的傷痕。其實他製造這臺儀器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治癒自己。

在儀器發佈會後,戈登死於辦公室中,滿牆到彈孔讓彼得丁拉基所飾演的主角山姆認為死亡原因並非是公開所說的心臟病發作。

記憶是每個人存在的意義-《記憶重現》

為此,他找到了戈登的遺孀,偷走了儀器和儲存著記憶的玻璃片。玻璃片中記載著五位測試者記憶,山姆通過這些記憶尋找著科學家死亡的真相。

如一位測試者說,大腦有時候會選擇讓人失去某方面的記憶是有原因的。

如同傷口,要想真正的癒合就不能一次次的把它扒開,一次次的重複那種疼痛。

記憶正是疼痛。

記憶是每個人存在的意義-《記憶重現》

愉快的記憶不停提醒人們失去了什麼,再也找不回什麼。

痛苦的記憶則不斷將人重新拋入深淵,一次次體會失重的恐懼,在黑暗中無盡循環。

每個人都有愉快和悲傷的記憶,大腦總是淡化記憶其實是為了保護人們自己。

但是當這些記憶完完整整擺在眼前時,會又將人沉入到當時的情緒中。不停的反覆間,現在和過去的通道被打破,平衡被打破,所有的保護也都被打破。

記憶是每個人存在的意義-《記憶重現》

這樣的衝擊,真的可以接受嗎?

在五個測試中,就有人無法接受這樣的痛苦而自殺。另一個人則責怪儀器毀了他的生活。

過去就是過去,而現在才是真正的現實。可多少人又因為過去而無法過好現在。

山姆正是如此。

在不斷窺探他人記憶的同時,山姆也不斷被回憶所困擾。故去的弟弟如鬼魅般一直在徘徊。

記憶是每個人存在的意義-《記憶重現》

沉浸在回憶中的人總是難以分清虛幻與現實。

但當下即現實。

其實《記憶重現》的故事本身並不算多麼的波瀾起伏,懸念重重。在驚險燒腦套路和人物情緒深挖中,導演選擇了後者。

比起那種刻意的反轉燒腦獵奇,以博得神作之名。深挖人物內心或許顯得有些平淡,又或者是簡單。沒有什麼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也沒有動作武打之類的刺激緊張。有的只是一個個絕望恐懼的眼神。

那些絕望和恐懼卻都來自於自己的過去。

記憶是每個人存在的意義-《記憶重現》

為什麼過去會有那麼大的威力摧毀現在,甚至於未來?

答案或許只有兩個字,那就是悔恨。

悔恨來自於自己的無力。

每個人都有悔恨的事情。假如當時我這麼做,又或者不這麼做?

似乎自己錯過了一個又一個最優答案,似乎如果回到過去重新做選擇,一切就能好起來。就能按照自己期待的那樣幸福,又或者是不再失去。

記憶是每個人存在的意義-《記憶重現》

很多書,電影,遊戲都在一遍遍的重複著更改過去到故事。比如之前推薦過的《奇異人生》,《命運石之門》,當然還有最為經典的《蝴蝶效應》。講的都是這種故事。

這些故事還有一個共性就是,現在才是對於過去而言最好的未來,過去的任何改動,任何另一個選擇都可能招致無法控制的災難。

那麼該如何是好?又該如何面對曾經的悔恨?

片中給出的答案是繼續往前走,不為過去所停留。大腦既然為了保護我們而阻止著記憶完全重現,將那些具有毀滅性的記憶關在牢籠裡,就沒有必要將它們放出來。

記憶是每個人存在的意義-《記憶重現》

電影最大的悲劇就在於企圖用記憶去治癒傷痛,卻不知道記憶本身才是最大的傷痛。

並不是每個人的精神都足矣強大到一次次面對失去,面對悔恨。並不是美好的記憶可以治癒滿目瘡痍的心靈。

面對過去,每個人的反應都不同。可當過去與現在相混淆後,時空的錯亂感卻能將人推到崩潰的邊緣。

故事披裹在記憶外殼下,表層意思在於贖罪,內核卻是放下過去。

記憶是每個人存在的意義-《記憶重現》

過去塑造了現在,但不能決定未來。

不遺忘,也不沉迷。放下心中的悔恨與執念,繼續前行,才是真正的意義。

《記憶重現》這部電影時間並不長,不那麼燒腦,有些地方懸疑不夠稍顯平淡,但總體而言還是部不錯的電影。推薦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