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轉安置十大步驟早知道

從年度幹部轉業工作開始到轉業幹部離隊報到,大體上可分為四個階段,即確定轉業對象階段、整檔移交階段、考試考核分配階段和離隊報到階段。對於這四個階段中的具體有哪些步驟環節,許多戰友不是很請楚,下面筆者從十個方面簡介一下,謹供參考。

軍轉安置十大步驟早知道


第一步:確定安置去向

確定轉業後,軍轉幹部應根據《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暫行辦法》(中發〔2001〕3號)、《關於進一步做好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的意見》(中發〔2007〕8號)和《關於做好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期間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的通知》(中發〔2016〕13號)等現行軍轉安置政策規定,看自己符合到哪些省市安置,不明白的可諮詢軍地有關部門(特別是地方安置部門),然後充分考慮個人、家庭的實際情況,選擇一個既符合現行政策規定,又符合自己實際的安置去向。

第二步:選擇安置方式

截至2018年3月31日軍齡已滿18年的軍轉幹部可選擇自主擇業或計劃分配。對此,軍轉幹部本人必須把這兩種安置方式的政策學深記牢(對此軍轉之翼公眾號中有詳細介紹),在慎重考慮,權衡利弊後,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安置方式;截至2018年3月31日軍齡未滿18年的軍轉幹部,只能選擇計劃分配安置方式,有復員想法的可以書面申請復員。


第三步:填報隨調隨遷

隨調是指現役軍官、文職幹部轉業時,其配偶可以隨同軍隊轉業幹部到安置地調動安排工作(一般不含投奔配偶戶口所在地再隨調配偶工作的情況,特殊協調當地軍轉部門同意接收的除外),身邊無子女的還可以隨調一名已經工作的子女及其配偶;軍轉幹部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無獨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可以辦理隨遷(不包括父母和配偶父母)。

第四步:填寫個人意願

軍轉幹部應根據自身的經歷、特長,提出個人意願,填寫在《軍隊幹部轉業審批報告表》上。需要注意的是選擇時應選適合發揮自身特長的系統或部門,並按個人志願的主次、先後順序填寫。閒雲建議志願欄一定要填上,切忌空項,以免引起接收單位誤會以為你個人不願轉業。

第五步:核准本人情況

軍轉幹部檔案是地方組織、人社部門接收、考核、分配和使用軍轉幹部的重要依據。在這個環節上,軍轉幹部對本人的職級、銜級、立功、學歷和在邊遠艱苦地區以及從事飛行或艦艇工作等情況,要主動與本級幹部部門核實。對在自己手中保管的院校培訓學歷材料和立功受獎等材料,要及時送交單位幹部部門歸入本人檔案。材料一時難以提供的,閒雲建議要儘早向組織說明情況。


第六步:瞭解安置辦法

軍轉幹部要主動聯繫自己轉業安置地的軍轉部門,瞭解清楚今年當地接收分配軍轉幹部有關政策、各個階段的時間安排和工作程序,掌握主動權。在實行考試考核安置的地區,要主動問清考試考核的時間、內容範圍、條件要求等,積極做好應考的複習準備。在此階段,還應注意瞭解當地軍轉幹部的分配情況,比如到省直安排的可能存在任職不滿3年低一職安排,而到省會城市安排卻不降職的現象(例如到遼寧省直和瀋陽市安置就存在這種情況)。

第七步:參加考試考核

考試考核直接決定著選崗排名順序,軍轉幹部一定要掌握好筆試的時間,按時參加筆試;對軍轉部門考核量化賦分結果(檔案分)要認真進行核對,與自己掌握的情況不一致或有疑問的,要及時向本級幹部部門反映,通過部隊組織與地方軍轉部門進行核實。如果不是在實施考試考核安置的地區,則需要在待安置期多與軍轉安置部門或接收單位溝通聯繫,積極自我推薦,爭取被安置到理想單位。


第八步:選擇分配單位

各地的安置辦法可能不同,有的地方採取考試考核積分選崗的辦法,就需要軍轉幹部在選崗前對自己可能選擇的崗位深入瞭解,選崗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的地方召開雙選會,就需要軍轉幹部和接收單位多溝通交流,向他們展示自身能力素質;有的地方採取填報志願的形式定崗,在填報志願前就需要軍轉幹部充分了解把握這些單位的情況(特別要弄清安置崗位是行政編制還是事業編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理性填報志願。總之,在定崗之前,閒雲建議一定要對這些安置程序瞭解清楚,尤其對接收單位要有一定的瞭解(定崗之前應上網瞭解掌握各個單位的性質、職能和工作特點,近期“雲翼匯”訂閱號會對一些地方單位的性質、職能和工作特點進行介紹)。

第九步:按時離隊報到

計劃分配和自主擇業軍轉幹部,都要按照報到通知規定時間,持師(旅)以上單位幹部部門行政介紹信和《轉業證》、組織部門開具的組織關係,到財務部門按規定辦理有關經費結算;憑部隊行政介紹信和《轉業證》到地方軍轉(組織)部門報到,然後持地方軍轉(組織)部門開出的介紹信到分配單位報到、到人武部履行預備役登記手續、到公安部門辦理落戶手續。隨調家屬的報到通知一般與軍轉幹部通知同時發出,憑師以上單位幹部部門介紹信或報到通知到原工作單位辦理組織、工資、養老、醫療保險等關係轉遞手續,然後到接收單位報到。


第十步:服從收尾處理

因身體患病原因沒有按時離隊報到的,要積極參加部隊組織的病退或留隊治療體檢,經檢查不符合病退或留隊治療的,要儘快離隊報到。因組織原因導致無法移交地方的,可下年度繼續移交。因個人原因無正當理由滯留部隊的,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停發津貼補貼、給予相應處分等不同程度的處理,下年度進繼移交。

以上各環節的具體時間可能會有些許差別,這就需要軍轉幹部與安置地軍轉部門加強聯繫,及時配合做好工作,確保順利走上新的工作崗位。到新單位報到後,還要再做一些工作,比如參加當地組織的軍轉幹部適應性培訓、本單位的素質考核等等。那些都是安置後的事情了,而且相比前面的安置過程來說也比較簡單和輕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