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雄學院,一個將被飯圈文化荼毒到發臭的番劇?

最近,總是能聽到《我的英雄學院》被彈幕弄的日漸發臭。

無數人因為熱血的劇情,血肉豐滿的人設入的坑,卻因無休止的吵架彈幕,而紛紛棄坑。

追根揭底,因為《我的英雄學院》中的角色設計的過於豐滿,角色之間有血有肉,導致出現角色廚、人設粉、CP粉的出現,也就是我們常說飯圈文化。

飯圈文化意思及來源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飯圈文化的意思以及來源。

飯圈——粉絲圈子的簡稱,指的是粉絲群體,比如某個明星粉絲在一起組成的團體便是一個飯圈。

我的英雄學院,一個將被飯圈文化荼毒到發臭的番劇?

而來源其實是來自日韓娛樂圈中,對於偶像的一種造星文化的輸出。

用日本國民天團嵐的成員櫻井翔所說的一句"偶像就是一個販賣夢想的職業",可以得知的是偶像是一個被粉絲所供養起的人設,是一個商品,而粉絲是消費者,而偶像是屬於粉絲集體的商品,是“圈地自萌”的一種封閉圈子。

飯圈文化對於《我的英雄學院》的利與弊

不可否認的是,飯圈文化對於動漫行業來說必然有推動的作用。

我的英雄學院,一個將被飯圈文化荼毒到發臭的番劇?

而以《我的英雄學院》為例子,角色廚、CP粉會狂熱,不遺餘力的向你推薦這部動漫,會自然而然去安利身邊的人去觀看。(普通漫迷也會安利,只是不會那麼充滿熱情)

也會因為圈子相同,不斷的將這個角色炒熱,將其變成一個高熱度和高流量的存在。而對於動漫的弊端也是極其明顯,先拿最近的“因為少翻譯一句話,粉絲將《我的英雄學院》漢化組噴退坑”的事件說起。

我的英雄學院,一個將被飯圈文化荼毒到發臭的番劇?

起因是漢化組因為漏翻譯一句話,導致原本的意思出現了些許偏差,導致被轟焦凍的粉絲帶有惡意的嘲諷“夾帶私貨”、“要不要臉”等惡意明顯的語句。

這些其實在飯圈文化中極其常見,維護自己idol的形象,去惡臭的攻擊抹黑自己偶像的人。

但這是二次元,是動漫的文化圈,而漢化組真的是用愛發電,一群真正熱愛動漫,而去耗費自己的精力和時間,去無償翻譯的人。

我的英雄學院,一個將被飯圈文化荼毒到發臭的番劇?

而那群人可以說是“白嫖黨”,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何況是漢化組很多情況下,都是在學習工作之餘進行翻譯,難免會因為漏看導致翻譯有誤。

因為這個事件翻譯人員公開道歉,漢化組直接棄坑。

飯圈文化的自閉性與侵犯性,導致小英雄風評極差。

而這只是飯圈文化對於《我的英雄學院》荼毒的一個縮影,將《我的英雄學院》真正導致惡臭的,是不斷髮酵的角色廚、CP粉之間的飯圈與飯圈之間的爭吵。

首當其衝,便是爆豪勝己,關於咔醬的人設充滿著爭議點,而喜歡的人認為其天真直率,不喜歡的他的人,認為其自大並且是校園欺凌的加害人。

我的英雄學院,一個將被飯圈文化荼毒到發臭的番劇?

在主角綠谷出久不具備"個性"時,對綠谷的欺凌是不可抹除的黑點。

但是,咔醬的角色廚並不認同這些,飯圈文化的自閉性與侵略性導致他們不斷的與彈幕爭辯,甚至扭曲事實的去辯解,導致彈幕的火藥味越來越濃。

再加上《我的英雄學院》的人設過好,每個角色都有獨特的魅力,更加深了角色廚之間的戰爭,導致《我的英雄學院》的彈幕,簡直是罵街現場也不為過,而戰火也不斷延伸至其他的社交網絡,小英雄的名稱也日漸發臭。

動漫並非娛樂圈,理智看番才是愛。

其實,動漫並非娛樂圈,很多人喜歡看番只是圖個樂趣,而並非要爭個是非勝負。

動漫其實很簡單,只要好看便能夠吸引無數人的觀看,並不是如偶像一般需要粉絲的供養,是粉絲個人的商品。

我的英雄學院,一個將被飯圈文化荼毒到發臭的番劇?

動漫並非是個人,或者某個團體的所有物,他是屬於一個公共的資源,所有人都有權利去喜歡,所有人都有權利去討厭的事物。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規則是用來限制自己的,而不是用來限制他人。

希望深受飯圈文化的人去理解其中的含義,不要再讓一部好的作品,因為作品之外的因素,導致惡臭,被人所討厭。

結語

假如,喜歡的朋友們可以素質三連一波嗎?也可以留言討論一些飯圈文化對動漫的影響,

有說的不對,或者不好的地方請留言提出來,我會認真去思考的。

覺得喜歡我的寫的東西的話,可以關注一手嗎?實在不行點個贊吧~這真的對我很重要呀!!!(微博、b站:@阿歧wai)

往期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