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需通過深層對話尋求理解——專訪美國前太平洋艦隊司令斯威夫特

(文/劉品然 王超)美國海軍上將斯科特·斯威夫特1979年加入美國海軍,2011年至2013年擔任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司令,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出任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斯威夫特2018年7月從美國海軍退役,現為麻省理工學院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斯威夫特近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就美中兩軍關係、“環太平洋”軍演、南海問題等談了自己的看法。

《參考消息》:1979年美中兩國建立外交關係,同年你加入了美國海軍。40年來兩軍關係也逐步發展,在你近40年的服役中,能否分享一些與中國海軍有關的故事?

斯威夫特: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我與中國海軍的接觸和交往伴隨中國綜合國力“指數級”增長而越來越多。除了跟隨第五艦隊在巴林的經歷外,我在美國海軍的所有經歷都在太平洋。

一個海洋國家的海軍規模取決於它在地區或全球的利益。但直到2000年,我才和中國海軍有更多的交流。因為此前,中國雖然有全球性大國的抱負,但受制於各種因素,中國仍是一個地區國家,中國海軍也不是全球性海軍。

但在2000年之後,中國的快速發展使得中國擁有了更廣泛的利益。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國海軍在利比亞的撤僑行動以及在索馬里海域的護航行動,中國海軍穩定了索馬里海域的局勢並且降低了過往船隻的風險。

隨後,我與中國海軍的交往從零星接觸逐步發展成頻繁交往,尤其是當我成為第七艦隊司令後。因為第七艦隊和中國海軍的行動區域高度重合,但在這之後我和中國海軍的接觸又慢慢從直接變成了間接(斯威夫特之後回到國防部任職,後又赴夏威夷出任太平洋艦隊司令——本報注)。但我想說,美國海軍和中國海軍的互動是非常積極的。很多人認為美中海軍在海上的互動是消極的,但這是因為消極的例子才會引起注意。

當我成為太平洋艦隊司令後,我訪問過中國四五次。每次我都和中國海軍的艦隊司令進行會談,然後再與海軍司令員見面。

我認為,發展美中兩軍關係非常重要,而其中尤其重要的是發展海軍之間的關係。我這麼說不是因為我之前是海軍軍官,而是因為兩國海軍平時接觸最頻繁,並且有時兩國海軍是在兩國有摩擦的海域活動,因此相互溝通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美中兩國海軍的接觸過程就像兩個陌生人從相知到相識。剛開始的時候,兩人的交往互動往往是形式大於實質。當交往深入,雙方會討論更重要且有重大意義的話題。正如美中兩國關係目前出現挑戰時,兩國海軍就要討論在雙方對具體海域有不同理解時,如何行動來避免兩軍出現誤判。美中兩國都同意雙方不應出現誤判,以及不應讓戰術層面出現緊急事態來限制兩國領導人的政策選項。

以上是我與中國海軍的一些經歷,兩國海軍間關係的發展不斷在加強。

中美需通过深层对话寻求理解——专访美国前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威夫特

美國前太平洋艦隊司令斯威夫特接受《參考消息》記者專訪

美中兩國競爭不是壞事

《參考消息》:從歷史回到現實,特朗普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和國防戰略報告都提到美國已重新回到“大國競爭”階段,而中國是美國的主要戰略競爭對手。你認為這種定義影響到美中兩軍關係了嗎?

斯威夫特:我認為兩軍關係在雙邊關係中最為重要。當兩國關係逐漸緊張時,一般來說最先受影響的會是兩軍關係。但我認為,兩軍關係應該是最後受影響。因為如果兩軍關係出現問題,領導層往往就很難獨自做決定了。當兩個國家在海上出現碰撞事故,兩國的民意都會極端化,任何兩個國家都一樣,這會限制領導人的政策選項。

當兩國關係不好的時候,可以通過減少訪問或取消軍艦港口互訪來傳遞一些信號,但軍艦和軍艦之間在海上的溝通必須暢通且開放。

我不認為美中兩國的競爭是完全消極的。競爭不是壞事,但在競爭中最重要的是需要規則。如果在競爭中對規則沒有清晰的認識,那麼就很難有一個穩定的關係。

這是我認為規則是兩國——不僅僅是美中之間——處理競爭關係面臨的最大問題。如果雙方不能在規則上有相同的定義,那麼雙邊關係就會受到影響。這在現在的美國國內政治中也一樣,我們不像之前那樣對處理我們國內政治的規則有那麼明確的理解,所以出現了摩擦。

這就是目前美中之間競爭的問題所在,雙方對規則有不同的認識,尤其在南海問題上。中國認為對南海有歷史性權利,但美國和其他國家認為歷史不重要,重要的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以,這是競爭中的問題。美中應該不要討論南海上的島礁,不要討論具體分歧,而是應該先討論規則。

《參考消息》:兩國軍艦去年9月在南海海域出現了危險接近事件,你對這些危險事態感到擔心嗎?在你的經驗中,美中兩軍間的危機管控機制是否有效?

斯威夫特:目前美中兩軍之間的危機管控機制比過去好多了,但現在的問題是兩國關係在更高層面出現了緊張。我認為,兩軍關於危機管控的對話一定要繼續下去,無論是在正式訪問的場合,還是通過兩國艦隻在海上相遇時都要繼續執行,比如通過踐行《海上意外相遇規則》(CUES)的方式。《海上意外相遇規則》只是第一步,只是跨越了語言障礙,但它有很明顯的侷限性,只是告訴對方各自的意圖,接下來兩軍還是需要更多溝通。

2018年“環太平洋”軍事演習,中國海軍沒有被邀請參加。中國派出了情報船隻監視“環太平洋”軍演,只要中國船隻的活動範圍在美國的專屬經濟區之內、領海之外,這沒有任何問題,這是合法的。並且我認為,如果中國船隻在海上出現了機械故障,出現傷亡,可以呼叫我們,提供幫助是我們的義務。但如果是有商業目的的船隻在我們的專屬經濟區之內,我們就要派海岸警衛隊將它護送出去。

支持中國參加環太軍演

《參考消息》:在你擔任太平洋艦隊司令期間,美中海軍在海上也出現過一些摩擦事件。一般摩擦事件發生後,你和中國海軍之間的溝通順暢嗎?

斯威夫特:美中兩軍之間的交流要遵循對等原則。熱線電話也是在艦隊和艦隊之間設置,但熱線都是在危機狀況下使用的。在兩軍關係穩定時,美中兩軍的艦隊指揮官也需要多溝通交流,這就是我認為我去中國訪問非常重要的原因。我希望中國海軍的指揮官能多來美國,我們需要司令和司令之間的溝通,也需要軍艦與軍艦之間的交流。

《參考消息》:美國邀請中國海軍參加了2014年和2016年“環太平洋”軍演,但中國沒有參加2018年“環太平洋”軍演,中國參加明年“環太平洋”軍演的機會也很小。你對此有何評論?

斯威夫特:關於2018年“環太平洋”軍演,美國先是邀請了中國海軍參加,但之後又取消了邀請。我個人的意見是,邀請中國海軍參加2020年“環太平洋”軍演非常重要;如果美方決定不邀請中國,一定要向中方解釋其中的具體原因。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將兩軍關係和國家間關係聯繫在一起,通過採取取消港口訪問,降低兩軍關係等方式傳遞信號,這是可以理解的。

我在擔任太平洋艦隊司令時,是強烈支持邀請中國參加2018年“環太平洋”軍演的,但最後美國政府因中國南海島礁建設原因作出了不邀請中國的決定,這不是太平洋司令部,也不是太平洋艦隊的決定。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像中國這樣一個如此有影響力的國家,以及中國海軍目前在太平洋有同樣的影響力,我們應該邀請中國。如果不邀請,我們也要向中國解釋清楚其中的原因。

《參考消息》:去年12月《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上有一篇文章建議2020年“環太平洋”軍演應該在南海舉行,你如何看待這個建議?

斯威夫特:這是非常糟糕的建議,這麼做會使“環太平洋”軍演過度政治化。

我的中國海軍朋友們對中國在有關南海、東海問題上的立場非常堅持,這其實並不會妨礙我們之間的關係,因為我對航行自由同樣非常堅持。有一個很大的挑戰是美中兩國文化存在差異。我們需要更多的理解,而不是判斷。

有一個問題是,美中兩軍關係應該降低到什麼地步?兩軍關係不能完全被破壞,因為這會導致兩國間的摩擦用最糟糕的方式展現出來。我們需要更深層意義的對話來獲得更深的理解。相比於美中之間的競爭,美中有更多的共同點和可以合作的地方。但我們更需要聚焦於競爭的方面,聚焦於我們意見有衝突的領域,處理好競爭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