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經常罷工遊行、生活悠閒、節奏慢,2017年人均GDP竟超過日本,憑什麼?

探為觀指


東亞地區是全球勞動強度最高的區域,不論是高收入的中國香港、日本、韓國,還是收入相對較低的中國大陸、朝鮮,上班族的工作時間遠超於全球平均水平。甚至在收入很高的互聯網企業,996已成為工作常態,中國如此,日本如此,韓國也是如此。

而在歐洲,無論是在高收入的盧森堡、丹麥、瑞典,還是收入相對較低的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居民的日子過得卻非常悠閒。每天工作七八小時,每週工作不超過40小時是常態。


法國的收入在歐洲國家中,只能算中等,比它高的有北歐國家,比它低的有南歐國家。為什麼他們輕輕鬆鬆的工作,收入卻會比日本、韓國等國收入更好?

第一,法國和日本的產業結構不同。法國的支柱產業是第三產業,金融、旅遊、時尚、飲食等服務業產高、規模大。日本的支柱產業是工業,尤其是製造業,汽車、電子、化工、鋼鐵、機械是日本的拳頭產業。

2017年日本的製造業增加值高達1.03萬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三。而同年法國的製造業只有2618億美元,規模不及日本的30%。日本製造業佔全球的比重有8%,法國僅有2%。

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工作形式、勞動時間有很大的不同。總的來說,製造業的就業人員更要求紀律性,工作時間更為固定,而服務業的勞動時間相對靈活。

第二,法國和日本受不同文化和宗教的影響。法國的文化屬於基督教文化,這個文化非常強調個人的自由。日本都是受儒家文化的影響,非常強調秩序和穩定。儒家文化中,天然就帶有“勤奮”、“秩序”的要求。“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梁錐刺股”、“聞雞起舞”在儒家文化中是先進的典型。

所以綜合起來,個人認為法國的產業結構、文化宗教與日本的差異,是導致兩國勞動者工作時間、工作強度差異的原因。


財經知識局


法國是高度發達國家。雖然近些年經常罷工,遊行,生活節奏慢。但法國經濟,科技基礎雄厚。在全世界也是少數發達國家實力最雄厚的國家之一。目前法國的航空航天,汽車,機車,電子,化妝品,服裝,酒類都是世界最發達的。有些也走在世界的最前列。由於法國穆斯林,黑人眾多,己佔法國人口總數的18%以上,這些人宗教信仰與法國白人不同,教育相對落後,失業率高,工資普遍比法國白人低,法國種族歧視也很嚴重。導致法國治安差,犯罪率高。示威遊行多。


7682849907825


人均GDP不僅僅是靠辛勤工作就能提高的,更多是要看產業模式,而法國恰好是位於製造業的頂端,而且服務員發達,這就意味著更少的工作,更高的報酬。

法國人的工作時間在全世界範圍內都靠下,倒數第五名,日本人的工作時間卻要高於法國200多個小時,但是法國的人均GDP卻高達3.8萬美元,略高於日本。

法國奢侈品行業發達,蘭蔻、迪奧、香奈兒、路易威登、GUCCI、紀梵希等都是法國的奢侈品。奢侈品本身不需要太高的成本,甚至一些奢侈品本身就是我國生產的,然後加上外國奢侈品的商標,價格立刻變為原來的幾倍十幾倍,GDP也會很快提高。

法國奢侈品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短時間內也不會失去現有的地位,所以也不會影響法國的盈利能力。

而日本相對於法國則更多的依靠製造業而非服務業,所以在生產過程中日本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時間,比歐洲國家的人更累,要求更嚴格。

歐洲國傢俱有強大的工會,他們會為了維護工人的利益而與企業打官司,比如德國工會與企業進行談判,降低工作時間,提高薪資待遇,所以現在的德國人工作時間世界倒數第一,平均每天只需要5.6個小時,週末雙休。

日本實行終身僱傭制,工人的利益很難獲得保障,日本不久前就曾發生過上級把下級的臉按在沸水中的事情,導致面目全非。在工作時間方面也超過歐美國家。



人均GDP的多少關鍵看生產的是什麼而不是工作時間,我們的工作時間遠遠超過歐美日本,但是主要集中在低端製造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所以能夠獲取的利潤少得可憐,人均GDP被歐美國家遠遠甩在後面。


視野新觀


考察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因素中,工作勤奮是一個非常小的影響因素,是經濟發展制度,地緣優勢,人口素質才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當今世界的發達國家都是市場經濟體制,處在交通便利地區,國民教育水平和科技水平很高,中國經濟發展在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區別很大,能否說中國人在改革開放前工作不勤奮?朝鮮韓國是一個民族,能否說朝鮮人比韓國人懶?

法國是歐洲老牌列強國家,歷史沉澱深厚,科技水平很高,法國有許多很有競爭力的產業,航空,汽車,核電,軍火,能源,奢侈品,旅遊文化,法國有許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空客,達能,歐尚,家樂福,道達爾,雪鐵龍,阿爾卡特.阿爾斯通,這些公司的競爭力和影響力絲毫不比日本企業差,當然也為法國創造巨大的財富和就業,

日本人均gdp其實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是領先法國的,當時也是日本企業和日本經濟如日中天的時候,尤其是日本電子工業,然而金融危機重創日本經濟,日本經濟隨即陷入長久的衰退,法國經濟則沒有經歷這個衝擊,雖然沒有高速增長,但是也是穩步發展,這樣此消彼長,兩國人均gdp逐漸接近,

法國人只是看起來悠閒,工作還是挺認真的,罷工歸罷工,工作歸工作,法國周邊都是發達國家,法國人口是正增長,這些都是法國經濟的有利之處,日本是個島國,資源貧乏,只能掙辛苦錢,韓國情況也差不多,



萬事皆空70


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的達到了3557萬,佔總人口28.1%,法國目前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達到19.6%,較2017年初時的19.2%有所增長。日本老齡化比法國要嚴重,65歲以上的勞動力其實相對年輕勞動力的質量差太多了,他們的知識和體力不如年輕人,在算人均GDP時日本老人拖了後腿。當然法國的出生率比日本高,但是社會總撫養比一定是日本高。



自安倍上臺之後實行的是擴張性的貨幣政策, 2012年12月19日美元對日元匯率:1美元=84.293日元(南方財富網匯率頻道)今天美元日元匯率1美元換111.76日元,使日本名義GDP減少。2012年歐元對美元匯率:100歐元(EUR)=126.05美元(USD) 2018年是100歐元換112.57美元。


經濟愛好


很多人百度到處找資料copy一堆來說這個問題,又不是大學考試論文。。。

我來用簡單邏輯推理一說就明白了。

首先,法國並沒有超過日本!日本第三,法國第五。

2018年中國GDP是13萬億,增幅7.8%,排名世界第7!

但如果你好好看看世界GDP排名,除了前兩名一個美國20萬億,中國13萬億。

從第三名開始,差的極遠!日本5萬億,然後德國3.9萬億,法國,英國,印度,巴西,意大利都是2點多萬億。。。是前兩名美國中國的零頭都不到!



所以,說明第一個問題,前十名看上去很牛逼!但世界第一梯隊就是美國和中國,後面8個全部都差的遠,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的。三四五名日本,德國,法國GDP加起來才和中國一樣。換句話說,當今世界,能和美國一爭高低的,能夠制約美國的,只有中國!其他國家根本沒一點機會!

再說說法國為啥人懶還排名第五,這個說法其實有誤導!其實歐美民主國家工會權利極大!私人時間比天大!加班極少!晚上週末商店都關門。。。一年好多假!這不僅僅是法國,幾乎大部分民主歐美包括澳洲國家都是這樣!要說懶其實都很懶!

你看看前十名,只有中國,印度,日本是亞洲國家!而世界上就算是這幾個亞洲國家的人民最努力幹活了!

實際上仔細研究下世界歷史!世界強國一直都是這幾個晃來晃去!(蘇聯可惜了,解體了!)

法國,別看他現在亂七八糟的,但其實法國原來很厲害的!包括一次二次世界大戰都是主力!只是最近這些年在走下坡路,但問題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而且不是法國,是歐洲那些國家都在走下坡路。所以,法國畢竟實力還是擺在哪裡!就算吃老本,也還可以吃好多年的,沒那麼快下降到十名以後!就是這個原因了。

但這些五十步笑百步的國家,真的沒什麼好說的,就是一群小嘍囉,跟著混的,世界現在就看中國了!

美國作為世界老大慢慢出現疲態,增長乏力,問題多多,看看GDP增長速度!中國好多年已經是世界第一了!增長速度比美國高27%百分點!比日本高出50%以上!

按照這樣的速度,過不了五年!估計四年!中國必須是世界第一!至於法國英國德國那些天天想著旅遊,休息度假的國家,過於民主!人性就是懶惰的,誰不想天天躺著曬太陽呢?但這樣不考慮國家和集體!天天好逸惡勞,最後失去平衡,國家發展滯後,國家整體就勢必落後!等到國家實力衰弱,那些努力奮鬥強大實力的國家就要站主導地位了!

追加一段。很多人都在說平均GDP多重要,不要談整體GDP,是不是腦袋被門夾了?這兩個概念能夠拆分出來談嗎?本來就是一個事情呢。

問這些平均GDP的人這話之前有沒有好好用腦子想過?就算不和盧森堡,挪威那些頂級平均GDP高的國家比。和比較靠後的美國比,如果達到美國平均GDP的標準。中國整體gdp必須是美國的三倍以上,這樣平均到13億人才能和美國4億多人一樣,你能理解嗎?現在美國整體GDP是20萬億,也就是中國必須達到60萬億,才能確保13億每一箇中國公民平均GDP和美國持平。所以整體GDP上不去,談什麼平均GDP呢?拿什麼平均呢?所以第一步不說超過美國三倍,至少超過他這是要做到的吧。剛才說的還只是跟美國的平均GDP比,如果要達到盧森堡平均GDP水平,那中國必須統治全球才行了!

所以那些人一邊說平均GDP很重要!但又說超過美國又怎樣?這不是自相矛盾嗎。。。美國GDP都超不過還平均個毛啊,100塊錢和4個人分,100塊錢和13個人分是一樣的嗎?那些噴子不去解決100塊錢的問題,只問怎麼能夠分的多,這不是痴人說夢嗎?

最後說說印度,有人說2050年印度GDP達到20萬億,是有可能!但不容易,你看看他的年度增幅,2%都沒有,很低!但印度人口基數大!也算是很勤勞,沒歐美那些人民大爺們嬌貴,動不動就遊行,印度是很有潛力的!但他超不過中國的,因為中國比他們更能吃苦更加勤勞!估計中國2025年就會超過20萬億了!


因陀羅indra


先來一個簡單粗暴的搜索,搜一下世界五百強企業,畢竟這世上大錢都是他們掙的。2018年,法國擁有28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最近十年內合計有44家上過榜),排名最高的是第27位的安盛,主營人壽保險業,營業額1494億美元,員工總數9萬5千多。然後就是28位的道達爾,主營煉油,營業額1490億美元,員工9萬8千多。再然後是44位的法國巴黎銀行,主營商業銀行,營業額1173億美元,員工接近19萬。這28家法國企業,分佈還比較廣泛,從保險、銀行、能源、製藥、汽車,到電信、運輸、超市、食品、奢侈品、化妝品、工程建築、電氣設備等。其中,製藥、金融、汽車、能源都是高利潤行業,為法國稅收、資本家、員工都創造了相當可觀的財富。

看過世界五百強的名單,其實還只能瞭解個表面,之所以說簡單粗暴,是因為還有很多優質企業因為各種原因,根本沒有出現在這個名單裡面。法國核電工業處於世界頂尖水平,阿海琺(AREVA)集團擁有世界首屈一指的核能源建設公司,業務包括核燃料採礦、提煉、銷售、核反應堆製造、以及核廢料回收、加工、再銷售等。2018年1月,集團剝離反應堆業務,更名為新阿海琺集團(Orano),而原反應堆業務更名為法瑪通。這是赤果果的高科技、尖端製造業、高收入行業。

空中客車,地球上目前兩大民用飛機制造商之一。曾經空客公司是歐洲宇航防務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後來,歐洲宇航董事會決定改變公司註冊名稱,將集團業務統一至“空中客車”這一品牌旗下。因此,歐洲宇航改名為空中客車集團,註冊地荷蘭,世界五百強排名第105位,所以這家公司沒有出現在法國的名下。但是!我們平時有機會坐的空中客車是法國圖盧茲生產的。歐洲戰鬥機業務與法國著名飛機公司達索集團合資,其航天業務主要與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成立於1980年的商業子公司阿麗亞娜合作。空客集團還是世界排名第25位的軍火公司MBDA導彈系統公司的主要股東,這家MBDA公司的總部就在法國巴黎,該公司有員工10500人。

法國的工業還包括:石油行業綜合水平僅次於美國位列世界第二、汽車行業在歐洲僅次於德國並吸納250萬就業人口。法國農業極其發達,除了眾所周知的世界產量第一的葡萄酒以外,歐洲最大的一百家農業食品企業有四分之一是法國的(比如世界五百強達能)。法國旅遊業也是重要收入來源,每年接待八千多萬外國遊客。法國商業也極為發達,在商貿流通領域有世界五百強的家樂福、歐尚、巴黎春天等企業。法國還有世界最頂級的奢侈品公司,包括路威酩軒、迪奧、開雲集團、歐萊雅(雖然生產平民貨,但是各大排行榜也把他們家排入了)等。

談到這裡,法國的產業基本盤已經大致上呈現出來了。作為六千七百萬人口規模的國家,能夠做到這個程度已經差不多到極致了(雖然比德國稍微差一些)。回顧一下法國的優勢產業,普遍具有競爭力高(很多在世界上數一數二)、科技含量高(航空航天為代表)、利潤高(軍工、航天、金融、奢侈品等)等特點。這些產業在法國,不僅僅為稅收和資本家創造了巨大財富,更重要的是為本國居民創造了大量的高收入崗位(哪怕是家樂福,人家總部也需要很多技術和管理崗位),這是法國高福利社會和悠閒生活的保障。

說到人均GDP法國超過日本,原因包括:第一,法國6700多萬人口,日本1億2千多萬人口,比人均的話,日本分母太大。第二,法國和日本都差不多把各自的產業能力做到了極致水平,但是今天的日本和巔峰日本相比,好像差了不少。八十年代應該說是日本歷史上的巔峰時期,所有家用的、商用的、工業用的產品,差不多什麼好貨都是日本的。而現在呢?曾經神一般存在的日本品牌和日本產品至少在中國的出現已經非常屬於非常普通的形象了,今天買一臺索尼電視和十年前比起來,含金量要小很多吧。當年的東芝、日立、三洋、夏普等品牌,要麼消失要麼也衰落了吧。各位千萬不要再和我說他們去做投資了!我承認孫正義非常非常牛,但是全日本也沒幾個孫正義!過去巔峰時代的企業滑落,這是日本人均低於法國的一個重要原因。第三,你真的以為法國人一年一個季度上班、三個季度吃喝玩樂加示威遊行嗎?其實法國真正經常罷工的就是航空公司、鐵路公司、郵政等工會背景比較強的行業,大部分公司都是正常運轉的。而且,法國基層人民喜歡半天坐在太陽底下享受生活,而精英階層(比如高科技行業、金融投資行業)都是過的995的生活(也許也有996),甚至895、896都有可能。千萬不要幻想那種只靠喝喝咖啡、遊行遊行就能過上一流發達國家的生活。那是西方國家掌握了輿論霸權、把錯誤價值觀和文化以病毒方式輸入的手段,就像很多人痛恨的上學時代的那些在學校不學習、拉著大家一起玩,回家之後拼命學習、每次都考前幾名的人。這種雕蟲小技換個馬甲你就不認識了!當然,這也從側面提醒我們,掌握輿論主導權,是多麼的重要!

對於我們來說,無論法國還是日本,他們給予我們最寶貴的啟發就是,一個國家必須在高科技、高利潤產業不斷地實現突破,讓自己國家的企業不斷地往更高附加值含量的領域攀登並奪取更大的市場份額。這不僅僅帶來的是企業收入的增加,同時還有國家稅收的增長,以及最和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的利益——高收入就業崗位的增加。回想巴黎剛剛發生的一起火災事故,當我們在產業競爭領域拿下一個又一個像家電產業那種優勢的時候,我們就更有能力拿回在一百多年前發生的那場縱火案件中丟失的寶物。


探為觀指


原因如下:

1.老本厚。法國作為最發達的西歐國家已經發達三百年了,積累了豐厚的財產,很多企業都是世界性的行業領軍企業。

2.人口只有日本一半左右。

3.發達國家的共同特點都是精英996,底層靠福利。鬧事也是底層在鬧,精英還是天天996在。老牌發達國家都是階層固化社會,底層基本都是放棄治療,靠社會福利鬼混,精英其實比中國人還勤奮。


活到120歲的方法


真實的原因就是好多工作都是沒用的。。。比如政府機關寫的好多材料,你細看就會發現都是一個套路,都是官話,屁用沒有。

還有企業做各種表格,實際上有毛用!!!

還有部門很多機構都是吃閒飯的,一個幹活適合監管。,監管的為了表示存在感,沒事也要弄點事,。。。。


紫氣和東來


法國本身有資本積累和先進技術加持,幾乎沒碰見過經濟封鎖等有害於法國的國外環境或本國政策。就相當於一個沒有對手的機械化企業和對手環伺的手工型企業一樣,法國即便懶散也發展的不慢。日本則是受到美國的影響出現經濟危機又沒有真正振興日本經濟的政策,自然容易落在法國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