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底是為了什麼讀書?認為讀書無用論,簡直太無知!

如今有部分的“世俗所謂成功人士”開始宣揚讀書無用論,認為書讀的再多,又有什麼用呢?用自己那飽經滄桑的人生經歷作為讀書無用論的根據。小編以為這些人都是睜眼說瞎話的,說教而已,但竟然還有人信。

讀書到底有沒有用呢?

答案是肯定的,讀書肯定有用!

人到底是為了什麼讀書?認為讀書無用論,簡直太無知!

自古讀書人的圈子裡面有一句詩非常流行:“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出自於宋真宗趙恆的《勵學篇》。

小編以為讀書有兩種用途,一種是世俗功用,為了謀生髮展;另一種是為了心安,安身立命,尋求歸宿感。

平民百姓往往更注重世俗功用,說白了,就是“黃金屋、顏如玉”。中國歷史上,平民階層想要混入主流社會,讀書是最適合的道路。十年寒窗苦讀,一朝得中,可謂是一飛沖天,不僅能得一官半職,還能覓得佳人入懷,從此步入人生的高潮,幸甚樂哉

人到底是為了什麼讀書?認為讀書無用論,簡直太無知!

傳統名著小說《西遊記》裡面唐僧的父親陳光蕊中狀元后,就被宰相看上,做了東床快婿。可見在老百姓的心中,這種認知是根深蒂固的。

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對普通人而言,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讀書還是比較重要的。讀書改變命運,知識改變命運,實際證明,也確實是有效的。

讀書還有一種功用,就是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園,只為討個心安。富貴人家,到如今這個社會地位不容易,步步為營,如履薄冰,有時候不免用些手段,違背自己的良心。生怕走錯一步,一朝回到解放前,但富貴之人中總會有那麼幾個附庸風雅之輩。而底層的人群,往往是感到在現實的世界中無能為力,許多時候無奈,唯有那麼幾句聖人之言聊已慰藉。

人到底是為了什麼讀書?認為讀書無用論,簡直太無知!

那麼是不是書讀的越多幫助就越大呢?

不見得,老子言:“為學日益”,多讀知識書,是可以讓我們進步。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各種各樣的知識書卻太多了,我們自己應該學會選擇,選擇讀哪一種的書,作為謀生的手段即可,這種書是立命之本,如果學的太多,精力分散,無法達到一定的高度,耽誤時間不說,終究會被淘汰。莊子講:“其生也有涯,其學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就是這個道理。

人到底是為了什麼讀書?認為讀書無用論,簡直太無知!

當人內心出問題的時候,感覺不幸福的時候,還要讀一種書,就是可以讓你心安的書,千年百年不變的書,這種書是可以增加我們的幸福指數,可能是某部道書、禪書、聖賢之書,這種書無論社會怎麼變,都不會被淘汰,作為人的安身之基,它可以讓我們心安,治癒人的心。

若喜歡本文,請收藏轉發出去吧,祝大家大吉大利,六事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