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有無後悔藥吃?到底什麼才是“時間”?

時間依相宗系安立於有為法之生滅上。《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二雲:“云何時,謂由日輪出沒增上力故,安立顯示時節差別。又由諸行生滅增上力故,安立顯示世位差別。總說名時。此時差別復有多種,謂時、年、月、半月、晝、夜、剎那、臘縛、牟乎慄多等位及與過去、未來、現在。”《瑜伽師地論》此處所論時間可分淺深二義,其淺義乃因太陽運轉而安立之年、月、半月、晝夜、剎那、臘縛、牟乎慄多等;其深義則因有為法諸行即有為法異名之生滅而安立之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也。《雜集論》雲:“謂於因果相續流轉,假立為時;由有因果相續轉故。若此因果已生已滅,立過去時;此若未生,立未來時;正生未滅,立現在時。”《雜集論》乃專就深義論時間也,且明確指出三世於有為法此中相續流轉之因果即等同於有為法之生滅上如何安立。是知相宗將時間安立於有為法之生滅上。然此處生滅乃不了義之說,其實應為隱顯。見4、1節。

然依本論,並非於一切有為法皆可安立時間也。參見4、4節。於修生曼荼羅境界是亦有為法也三世一切性相恆常顯現,皆作現在觀,參見7、4節。此中無時間可言。《起信論》雲:“二者因熏習境,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即此境界。若落於見分,或依自證分、後得智挨次觀諸相分別性,則諸相性遂有隱顯之別;於此中方可安立時間也。於已顯又隱者立過去時,正顯未隱者立現在時,現隱當顯者立未來時。關於此義,馮大阿闍黎曰:“夫境界者,各依相應之法性即種性也而自立。任一時間,境界皆無量無邊。眾生緣與不緣,其條理未嘗或泯。吾人心量奇狹,此即凡夫落於見分之情形。一時只能緣一境。當緣之時,五識皆能感而知之,性境顯然,名曰現在。先顯現隱,相對上名曰過去。現隱後顯,則名曰未來。或顯或隱,系乎能緣心是否緣分具足,非關乎所緣境之忽生忽滅。隱顯只在挨次觀之之有為法上有之,於一時頓了一切時則無之。故時間亦只能於前者上安立,於後者則不能。法華雲:‘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此何義歟?即所緣境無時不依法性而恆存也。緣起時塵境彰,緣謝時塵境寂。彰非始生,寂非竟滅

,凡夫昧於種性、種子之存在,只從事相上觀物,故誤以為相之隱顯為有物生滅也。是謂不生不滅。世間法無常,乃破執權說,非大乘了義。除密教外,佛法他宗皆以世間法為有生有滅,是乃不了之說。參見4、1、2小節。”(《天眼通原理》第六節三世均見)

曰:“萬物並列,排成世界;就空間假相言之,一時頓呈。圓教三世事相一時頓顯境界也,亦密教修生曼荼羅境界。二者不同處:前者只能觀察自在,後者則兼能運用自在。而眾生認識遲鈍,一時只感少物;顧此失彼。是即凡夫落於見分之情形也。物物博覽,遍覽也。須挨次觀之;於相分次第觀之,放下甲相始覓乙相,放下乙相始覓丙相,於是有相之依此隱顯。不覺帶出時間假相。於相之次第隱顯上安立時間。故時間者,假立者也。”(《佛教真面目》第五章第三節)

曰:“根境和合,原係一片性光。自意識以空間式分析之,乃有形相可辨。起信論所謂智相屬此。即上段引文所云‘就空間假相言之,一時頓呈’者也。更以時間式遞嬗之,則有繼續可講。起信論所謂相續相屬此

。即上段引文之‘須挨次觀之,不覺帶出時間假相’者也。智相能一時頓現物形,而所見限於立體形式。立體中隱含無量差別性,此諸差別性即三世所依以施設者也。不得不逐步化現,而起相續相幻境也。然於智相之無數差別性中並無一固定之三世系列,而是可以任意施設;故可有無窮之三世系列。是知三世皆屬假名。”(《心經廣義》第二章第二節)

曰:“眾生未見性前,必為行蘊所惑;認遷流幻跡為真境。行蘊一破,始知法法各守特性,常住不遷。即圓教一念三世及密教修生曼荼羅之境界,亦智相之境界。遷流幻跡,層出不窮,無非認識者隨緣所取之次第互異耳。即於智相之無數差別性中可隨緣施設無窮盡之時間序列也。如壁上有十個基本數目字,一成不變。在日光明照下,一目瞭然。此喻後得智自證分中一念三世之境界也。若黑夜中以電筒照之,黑夜喻無明,電筒喻落於見分。此境界下認識範圍狹窄,一時只能觀察少物,顧此失彼。

先後各照一字,隨機宣為兩位數或多位數;因所取次第不同,所成數目互異。此即‘遷流幻跡,層出不窮,無非認識者隨緣所取次第互異耳’。凡夫不能運用自在,惟隨因緣力開顯本有之少分;故一生一生各各有其特史。不知皆是自家本有,遂迷於其中,得而喜,失而悲……如莊子書中之眾狙,惑於朝三暮四與朝四暮三之假相,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故稱為可憐憫者!”(《心經廣義》第一章第一節之前)

故時間所行範圍為挨次觀察之有為法,包括凡夫落於見分,以見分緣相分之情形;及聖者以自證分後得智挨次觀察相分別性之情形。其不行之範圍為無為法及一念頓了之有為法。故本論以為:時間者,於挨次觀察之有為法隱顯相續次第,假立為時間也。於先顯現隱者立過去時,正顯未隱者立現在時,現隱當顯者立未來時。時間既依挨次觀察之有為法之次第隱顯而得施設,故絕無離開有為法之隱顯而獨存之時間。有為法分為心法自業與色法共業,故時間亦可分為自業時間與共業時間也。前者依自業心法而施設,如夢中及入定者所感之時間。後者依共業色法而施設。如依日輪運轉而安立之年、季、月、日、晝、夜、時、分等。

共業時間亦由眾多同業有情之自業時間疊加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