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陸CEO王晶:“數字中國”成為讓全世界可以借鑑的“中國方案”

中國網海峽頻道5月9日訊 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4月8日在福州順利落下帷幕。在當天上午舉行的閉幕式上,新大陸科技集團CEO王晶發表主題為《發現數字世界的新大陸》的演講,闡述她對“數字中國”的深度思考。

王晶說,數字時代的國家治理,是全新語境下的新課題,治理能力將成為這個時代第一生產力。在去年首屆數字中國峰會的開幕式上,王晶也分享了對數字中國建設的幾點思考。

第一,“數字中國”是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在為政府管理思維帶來的全新變化。

數字中國不僅僅是代表科技創新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把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理念和頂層思維應用數字化手段加以實現,重塑治理體系和提升治理能力。數字中國高瞻遠矚,是國家治理轉型和創新發展的重大戰略和舉措。

“數字中國”將構建起:新型治理的網絡空間基礎設施;以人民為中心的行政治理體系;政府自上而下與社會組織,企業,公民自下而上的自驅動的社會治理體系:社會各種要素資源正向流動,良性互動,相互賦能的社會治理體系。這一切帶來的不僅是工作方式的改變,更是管理思維的改變,也是治理智慧的昇華。

第二,“數字中國”是國家治理的新模式,“新”在成為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核心引擎。

在國家由管理到治理轉型變革的過程中,“數字中國”是實現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新引擎、新抓手。

“數字中國”將會給國家治理模式帶來深刻變化,重塑了傳統治理模式:治理範圍由單一的物理世界變為物理和數字世界融合的新空間;治理主體由政府唯一中心變為基於人民為中心的多中心結構;治理權源由政府“自上而下”變為與社會力量“自下而上”有機結合的多維度管理;治理資源由政府掌控、統管的資源配置,變為教練員、運動員、裁判員各司其職、共享資源的局面;治理運作由基於層層授權的行政命令,變為基於百姓需求和社會痛點的精準施策。

由此,“數字中國”將催生以“國家意志、政府主導、市場機制、企業運作”的良好治理格局,穩步推進智慧社會的建設,最終要達到上下同欲、力出一孔的“政善治”的局面。

第三,“數字中國”是執政為民的新空間,“新”在為社會正本清源,實現公平正義。

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數字中國”戰略思想的初心。早在“數字福建”建設中,他就提出以項目帶動科技創新和技術應用、帶動企業發展和人才成長及各種資源的匯聚。

由此可見,“數字中國”具備強大的帶動力:將帶動政府治理升級、帶動技術發展和社會創新、人才培育和資源彙集,讓企業獲得更大發展空間,加快推進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等新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和賦能。

“數字中國”也為社會發展正本清源。過去的發展,留下了不少影響民生福祉甚至讓社會倒退的沉痾、弊病,甚至本末倒置的弊端。數字世界可以實現無縫連接,從源頭抓起,讓醫療教育迴歸治病救人、教書育人的本質;讓食品、藥品安全“曬”在陽光下;讓金融聚焦實體經濟和普惠大眾;讓科技促進社會健康向善發展等等。最終實現更大範圍和更高層次的社會公平正義。

第四,“數字中國”是全球治理的新方案,“新”在將國家治理能力作為最核心競爭力。

21世紀國家競賽的主軸是治理能力建設。世界各國紛紛搶佔數字時代競爭的制高點,數字國家的建設風生水起。以“數字中國”為抓手,就是以治理能力為最核心的生產力要素來提升國家競爭力。

在這一賽道上,我們通過“數字中國”的建設紮實基礎、馳而不息。以“數字福建”為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在擁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多樣化社會生態的“實驗場”中,“數字中國”輸出的成果豐富多彩並且具有更強的複製性。中國在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文化、數字生態等領域已經有了不少的實踐成果,它們將通過“一帶一路”走向世界,成為讓全世界可以借鑑的“中國方案”。

第五,“數字中國”是解放思想的新契機,“新”在它將作為數字時代的新的思想啟蒙。

“數字中國”讓治理主體迴歸人民中心、讓各行各業迴歸服務人民的初心、讓中華文明迴歸接近人類文明本質的狀態,它所帶來的思想啟蒙,也必然從“人”出發,用哲學思維和數字化手段,構建有利於人類的治理模式,最終回到“人”的原點。

由此可見,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所承載的意義何等厚重,它不僅是政策發佈、技術交流、產品展示、方案推廣的平臺,更應成為一場思想的盛宴。

在人類前所未遇的“數字世界”中,國家頂層設計的治理創新是一片充滿未知和希望的“新大陸”。“數字中國”重塑國家治理模式的創新探索,讓人們“發現數字世界的新大陸”。

老子說:“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尊重規律,順應時代,依道而行,或許這正是“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意義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