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有“四美”,你全都知道嗎?

眾所周知,宇宙間但凡有生命的物體,都會煥發一種蓬勃的活力,而有生命的東西才能深刻的感動人,中國漢字的書寫之所以成為藝術就因為咱們漢字的書寫本身能夠讓字充滿活力,所以咱們歷代來形容書法的時候會將書法比喻為龍的飛騰。這是漢字有骨有肉、有氣有血有神的表現。我們根據書法美學和中國美學的分類把中國書法總結成了四美:生命活力之美、結構規律之美、物象和質地之美、精神和意境之美。

因涉及的例子太多而篇幅有限,同樣也為了您能夠深入理解,所以就將文章一分為二,先談四美中的前兩美,即生命活力之美、結構規律之美 。

中國書法有“四美”,你全都知道嗎?

生命活力之美

先看王珣的《伯遠帖》,他寫的這個“不”字彷彿一個人在跳舞,有一種飛旋的動態,這是他的生命感。再比如懷素的《苦筍帖》當中“乃”字的那一撇好像毛筆在紙面上急剎車一樣,又像是流星從天空中飛過,速度感和力量感都非常強。還有就是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它的所有的線條是血脈充盈的,是線條飽滿的,咱們看都是一種充滿生命之美的線條。

中國書法有“四美”,你全都知道嗎?

而一切咱們書法中所說的敗筆都肯定是沒有生命之感,都是一些枯死的東西。我們古人將敗筆歸納出了“筆病”,比如筆畫像“乾枯的折柴” 、“像將死的蛇”。這些東西都給人一種不愉快的觀感,所以說不擅長寫字的人下筆是沒有骨肉的,就更不用說神采了。

中國書法有“四美”,你全都知道嗎?

所以說,中國書法講究優美的線條的運動。明代大學士徐有貞的草書《有竹居歌》

就是一個反例,有人說他的草書不足觀,因為他的書法裡很多的“敗筆”,像繩索纏繞一樣。線條本身沒有充盈的活力,沒有張力與骨骼。

中國書法有“四美”,你全都知道嗎?

說完了線條的活力咱們再說字的章法結構中蘊含的感情。體現的較為明顯的就是懷素的《自敘帖》,線條激昂奔放,如同暴風驟雨又似長江奔騰,讓人看見就感覺到了其中怒張的情感,非常生動。再比如

顏真卿的《劉中使帖》,這個作品寫在劉中使向他報告兩處捷報,官軍平叛安祿山,顏真卿聽到特別快慰,所以作品中的“耳”寫的非常激越豪放,表現了顏真卿當時的愉悅和快慰。這一點使咱們想起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也是一樣的感情。

中國書法有“四美”,你全都知道嗎?

結構規律之美

宇宙間萬物都有結構之美,彷彿造物主的有心之舉,所以書法不但是心靈的創造還是藝術的結晶。中國書法的形式美,符合人類美學的普遍規律。多數物體都有類似於“對稱”“平衡”“對立統一”這種錯綜複雜的秩序與法則。中國書法以

“平正”、“對稱”、“參差”、“連貫”著稱,正好符合美的嚴苛標準。

中國書法有“四美”,你全都知道嗎?

歐陽詢楷書中的“臺”字。就具有平正之美之美,讓人看了以後心情安穩平靜。看看咱們的秦朝的小篆,隨便找一個“分”字,中間是總體對稱,當中有局部的不對稱,這個更加符合美學的規律。過分平正對稱就容易呆板,用“參差”來協調最好不過了,近代王獻之的小楷《洛神賦十三行》

就極富美感,後世寫的小楷,不論是明代以後的臺閣體也好,館閣體也好。根本沒有達到王獻之這種楷書水平的,作品自然順勢,有的字長有的字寬,在線條上就給人參差錯落之美。王羲之《蘭亭序》上下貫氣,通體舒暢,符合連貫之美。

中國書法有“四美”,你全都知道嗎?

大家都知道,寫字不是藝術,書法才是藝術,而且是中國藝術當中最高的藝術之一。這一點中國書法家沈尹默先生說得很好,他說書法沒有色彩而有繪畫的燦爛,沒有聲音而有音樂的旋律。美籍華裔學者蔣彝在《中國書法》一書不也說:“在中國,任何可以稱為藝術作品的東西都或多或少與書法有某些聯繫,我們認為書法本身居於所有各種藝術之首位,如果沒有欣賞書法的知識,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國的美學。”

中國書法有“四美”,你全都知道嗎?

所以我們根據書法美學和中國美學的分類,把中國書法總結成了四美:生命活力之美、結構規律之美、物象和質地之美、精神和意境之美。上一篇文章我們講了前面兩美,這一篇,我們就講一講物象和質地之美、精神和意境之美。

中國書法有“四美”,你全都知道嗎?

物象和質地之美

所謂物象之美,指的是什麼呢?就是說,好的書法它實際上暗示著事物的美好形跡,其中的“意態”可以表露出喜怒哀樂,比如宋代書法家蘇東坡寫的《羅池廟碑》中“鶴飛”二字,就像仙鶴展翅欲飛一樣。中國書法不但能從萬事萬物去取象,還能表現一種質地之美,甚至是繪畫都不如書法的表現力強。比如趙樸初大師的字或是啟功大師的字,很多人臨摹,但是字的質地卻始終描摹不下來。筆的力量和墨的結合恰到好處煥發出的神采,沒有個幾十年是根本模仿不來的。王珣《伯遠帖》字跡珠圓溫潤,像玉的質地一樣,久看不厭,再比如蘇東坡《前赤壁賦》偏於豐腴卻內含筋健,見者無不心生喜愛。

中國書法有“四美”,你全都知道嗎?

精神和意境之美

中國書法是新手相應的一門藝術。柳公權先生說過一句話:“心正則筆正”,書法代表了一個書法家他的文化修養,他的品德,他創作時的心態。當然技法也要有一定水平,否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還是寫不出好作品。

中國書法有“四美”,你全都知道嗎?

什麼是意境?著名美學家宗白華先生的話可做參考。

“化實景為虛境,創形象以為象徵,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這就是藝術境界”

中國書法最能傳達出這種深重空靈的意境。很多人稱讚《虢季子白盤》的拓片像是滿天的星斗,讓人感動。還有《華山廟碑》的拓片,氣勢磅礴,真氣瀰漫,開闊雄渾意境躍然紙上,這就是意境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