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裝電梯、分級診療……北京市政府18個議題向您徵集建議

加裝電梯、分級診療……北京市政府18個議題向您徵集建議

今天(10日),本市正式公佈2019年人民建議徵集參考議題。參考議題共涉及18個方面,包括抓好城市總體規劃實施、全力做好冬奧會、持續抓好京津冀協同發展等。

2018年4月,北京市徵集辦公室選取了“全面實施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優化提升“四個中心”功能,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深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等18個方面的人民建議徵集參考議題予以公佈,得到廣大市民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截至去年12月底,辦理有效建議4775件,主要集中在交通規劃建設與安全管理、城鄉建設和市政管理、住房保障、醫療社保等方面,以及市民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按照工作程序,市徵集辦已將上述建議轉交各相關職能單位參考、辦理。其中一些好建議得到採納,推動了相關工作的開展。很多熱心市民提出對冬奧會籌備工作方面建議;關於老年代步車引發交通安全管理問題的建議;關於外賣送餐員服務與管理的建議,關於小客車指標搖號、停車管理;關於學生入學入園和教育招考方面的建議等等。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如建議人梁紅秋提出的“打通京津冀三地養老醫療服務協同發展最後一公里”建議,在擴大異地醫保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範圍,加快統一醫保報銷制度,提升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水平等方面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針對性,得到市發展改革委高度重視和採納,並組織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醫保局、市京津冀協同辦等單位,與建議人提出的問題和建議進行面對面座談溝通和研究,為深入推進京津冀區域養老醫療服務協同發展,特別是對區域內未來應對人口老齡化、優化養老醫療資源配置提供了重要參考。

在交通治理方面,建議人趙兵提出“關於加強對機動車輛違法佔用自行車道停車管理與處罰的建議”,以及“加快改善北京南城局部交通出行與居住環境的建議”,建議人程京生、李春林等關於公交車站點增設、調整的建議,得到公交主管部門、服務企業的高度重視,並對具體線路、站點進行逐個調研,有的及時進行調整,有的列入整體佈局,對加快智慧交通規劃建設、停車管理、緩解局部站點擁堵、優化交通出行效率等方面起到積極推動作用,提高了交通治理科技水平。

18個方面的人民建議徵集參考議題

1.抓好城市總體規劃實施,進一步完善規劃管理機制,提升規劃建設標準和資源配置水平,推動城市減量提質發展方面;

2.全力做好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工作,推進場館建設改造、服務保障籌備,營造期盼冬奧、參與冬奧的良好氛圍方面;

3.持續抓好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化三地產業政策銜接與園區共建,加快推動重大工程、試點項目落實方面;

4.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優化公共服務資源佈局,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和改善人居環境方面;

5.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提升造林綠化工程質量,加強河流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搞好汙水治理和垃圾分類處理,抓好大氣汙染防治,落實應急預案,加強聯防聯控聯治,推廣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方面;

6.進一步擴大金融業開放,加強金融街建設,服務好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推動符合首都金融業發展需求措施落地方面;

7.持續改善營商環境,改進完善服務手段,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推進社會信用立法,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市場監管體制方面;

8.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依法保護企業產權,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深化國企改革,提升國有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方面;

9.堅持創新驅動,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強化科技創新戰略佈局,打造國際人才高地,抓好“三城一區”主平臺建設,支撐首都高質量發展和創新型國家建設方面;

10.加大交通綜合治理力度,打通“斷頭路”,加強自行車道建設,整治非機動車交通秩序,規範網約車行業發展,完善路邊停車收費設施建設,優化公交幹線網,加快智慧交通建設方面;

11.發揮國際交往中心資源優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提高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方面;

12.提高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水平,深化“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改革,完善基層治理機制,落實網絡化管理,提升服務群眾能力和水平方面;

13.抓好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深化文明創建活動,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建設,提升文化服務質量,打造首都文化品牌方面;

14.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大幼兒園監管和建設力度,加強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督導,搞好新城、重點區域和農村地區中小學校等優質基礎教育資源佈局,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方面;

15.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抓好低收入群體就業幫扶與社會救助政策有效銜接,加強養老照料中心和養老服務驛站建設,推進居家養老服務方面;

16.加強老舊小區統籌改造,搞好棚戶區改造,推進老樓加裝電梯,改造提升水電路氣等配套設施,開展物業管理治理方面;

17.持續推進健康北京建設,加強預約掛號管理,改善就醫環境,推進分級診療,強化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推廣“智慧家醫”服務,搞好中醫藥服務“身邊工程”,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方面;

18.服務和保障國家重要慶典、重大活動以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進平安北京建設,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推進城市安全隱患治理方面。

此外,您還可以就北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

監製:陳巖、趙中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