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變動再引猜疑 郎酒上市路上還有哪些坎兒

中新網5月10日電 近日,茅臺成立營銷公司導致其市值在4個交易日蒸發1500億,讓其陷入輿論漩渦。與此同時,一直號稱“醬香第二”的郎酒也是動作不斷。從人事任免安排,到青花郎停止發貨通知,郎酒一系列舉動折射出公司層面哪些意圖?

實際上,近年來,圍繞郎酒壓貨、漲價、借勢營銷,尤其再次啟動上市計劃等動態,讓郎酒屢屢受到行業拷問。

人事变动再引猜疑 郎酒上市路上还有哪些坎儿

超市貨架上待售的郎酒青花郎。

人事變動為上市?

據瞭解,郎酒先是於5月6日發佈人事任免通知,涉及青花郎事業部總經理、郎酒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等多個崗位的多位人事任免。次日,一份四川古藺郎酒銷售有限公司文件顯示,即日起青花郎停止發貨。

一石激起千層浪。郎酒一系列舉動牽動各方猜測,觀點所指大多瞄向了郎酒上市。

對此,藍鯨財經援引白酒專家蔡學飛觀點稱,在郎酒上市的關鍵時期,特別是2018年中國名酒集體提速的大背景下,人事調動能夠保證郎酒既定戰略的有序進行與順利完成。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同時表示,因為郎酒有上市的考量,所以它對高管的重新佈局應該是匹配IPO,以及郎酒未來中長期戰略。

對於郎酒的上市規劃,已是行業內關注和探討的焦點之一,郎酒上下也在為此而積極行動。據悉,自去年郎酒提出2020年上市目標後,從公司內容結構上已做出很大調整,比如從先前的六個事業部縮減為五個,最終又瘦身至三個,目的是為了突出核心產品,深度佈局市場。

而在今年年初的一次會議上,汪俊林提到了郎酒2019年工作計劃,其中計劃工作之一就是“郎酒股份IPO工作順利推進,力爭2020年成功主板上市”。

實際上,推動郎酒上市已經不單是郎酒自身的事情,也成為四川瀘州市整體工作的一部分。2018年6月25日,瀘州市通過了《瀘州市千億白酒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該項行動計劃內容顯示,到2020年,瀘州市白酒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其中提到,郎酒股份公司成功上市,主營業務突破200億元。

郎酒要做旅遊產業?

值得關注的是,在多個場合及活動中,汪俊林曾數次提到的還有“郎酒莊園”。

“加快‘郎酒莊園’建設。2020年‘郎酒莊園’基本形成接待能力,要把二郎灘打造成白酒愛好者的聖地,全世界知名的酒莊。未來5年,郎酒產能和莊園建設總投資計劃投入100億元。”這是汪俊林彙報2019工作計劃中的一部分。

而在年初,汪俊林發佈的郎酒未來五至十年的三大戰略目標中也提到郎酒莊園,要把它打造成白酒愛好者的聖地、一個世界級莊園。

大手筆的投入,郎酒是不是要藉助文旅產業擴大其產業佈局,增加收入支撐?郎酒能否成功運營這一大型項目?各方猜疑紛紛而至。對此,《北京商報》引用郎酒集團相關負責人的說法稱,郎酒莊園的建立,並不是發展旅遊,也不會以旅遊謀利,更多是作為打造品牌的方式。

郎酒又要漲價?

據瞭解,四川酒企“六朵金花”之中,目前只剩下劍南春和郎酒還未上市。而受劍南春董事長喬天明被控犯行賄罪、私分國有資產罪而受審的牽扯,郎酒無疑具有先發優勢。不過,多年來圍繞郎酒向渠道壓貨、借勢茅臺營銷遭“炮轟”,以及上調白酒價格等一系列困擾,不免讓郎酒深陷其中。

其中,郎酒大舉動推出的青花郎,意在衝擊高端品牌對標茅臺,還將青花郎重新定位為中國兩大醬香型白酒之一,此舉被業內指摘為是藉助漲價提升品牌價值的激進做法。針對白酒漲價的問題,彷彿已成為各家酒企心照不宣似的一直動作,而近日青花郎停止發貨的通知,亦被外界猜測為其醞釀漲價的前兆。

據《新京報》報道,汪俊林曾表示,郎酒會通過調節市場控量,擴大老酒儲存等方式,在2年左右的時間裡,讓青花郎的零售價格達到1500元左右。這一價格,與茅臺的核心產品飛天茅臺1499元的零售價格相似。

無論如何,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酒企主動調整產品結構和價格,迎合消費者推出新產品的舉措無可厚非。具體到多次上市未果的郎酒,面對二次實現百億突破的成績單,如何穩中求進,在艱難險阻中實現上市夢想,要走的路恐怕還有一段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