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關注:瀘州老窖品牌混亂問題突出

瀘州老窖品牌混亂問題突出

目前,管理混亂尤其是品牌混亂問題在白酒行業顯得較為突出,前些年,各大酒企為迅速擴大市場,開闢出以貼牌酒為代表的各種子品牌白酒,導致各知名品牌白酒的子品牌呈現幾何數增長。

貼牌產品的出現,是白酒企業尋求規模化增長而採取的策略之一。在各大酒企中,曾經風靡一時。但是,由於多數貼牌產品價格比較低廉,加上生產質量的不可控,長期留有隱患。近些年來貼牌酒業務逐步遭到詬病,各種貼牌酒的大量上市,導致魚龍混雜,消費者難以辨別,企業遭受到巨大的挑戰。

有專家表示,因為子品牌策略帶給企業的收益比較明顯,可以使企業在保持高檔產品市場份額的同時,切入中、低檔市場開發新的領域、拓展新的市場,但是子品牌一旦管理出現問題,將嚴重影響到企業主品牌的形象和市場地位,不僅不利於企業長期健康發展,而且也造成白酒行業在消費者心目中的整體形象下降。

(一)貼牌風波不斷 業績曾遭腰斬

長久以來,瀘州老窖子品牌過多、產品線過長一直被業內詬病。曾有媒體報道稱,瀘州老窖貼牌高峰時,貼牌產品高達7000左右。曾有經銷商透露,“只需要繳納一定費用,便可以新開一個條碼,瀘州老窖為其生產產品。”只要給錢,瀘州老窖就可新開條碼。由此可見,瀘州老窖彼時管理之混亂。隨著大開貼牌通道,子品牌混亂,市場質疑聲也不斷增加。直至2014年,子品牌管理混亂的隱患爆發,當年淨利潤由2013年的34.38億元暴跌至2014年的8.8億,跌幅達到74.4%。瀘州老窖業績可謂遭到腰斬。此時,“子品牌過多、內部管理混亂”才得到重視。在2014年年報中,瀘州老窖描述為“管理剛性缺失,內部控制存重大缺陷,品牌品種過多”。

央媒關注:瀘州老窖品牌混亂問題突出

此後,瀘州老窖大量消減貼牌產品,優化企業管理,經營得到一定改善。但是,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瀘州老窖近幾年消減了大量貼牌產品,但是其子品牌仍然大量存在,管理混亂問題也一直沒能得到妥善解決。由於此前大量貼牌產品的惡劣影響,導致瀘州老窖品牌形象受損。消費者對其品牌的詬病也一直沒能消除。”

(二)標籤問題白酒再引熱議 涉嫌誤導消費者

2018年11月,有媒體爆出此前涉嫌誤導消費者的瀘州老窖二麴酒仍然在市場上售賣。其實,早在2016年,瀘州老窖二麴酒因為包裝標籤問題,就在湖南、遼寧、吉林等地的監管部門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中,被權威檢測部門判定為不合格產品,並要求其作出整改。

原國家食藥監總局2013年《關於進一步加強白酒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規定:“使用食用酒精勾調的白酒(液態法白酒),其配料表必須標註食用酒精、水和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不得標註原料為高粱、小麥等。” 事實上,瀘州老窖二麴酒屬於液態法白酒,當時卻在產品標籤中公然標註有高粱、小麥等成分,極大的誤導了消費者。

2016年,在二麴酒的標籤標識問題被媒體披露後,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曾發佈聲明稱:“未及時按要求更改,存在瑕疵,承諾儘快對二麴酒標籤標識進一步規範,確保其符合相關法規、標準和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的要求。”

時隔兩年多,標籤有問題的瀘州老窖二麴酒被曝光仍在北京、重慶、大連、無錫、銀川等地以及京東超市仍有銷售。有媒體質疑“難道標籤問題白酒賣了兩年多還沒有賣完?”。

2018年11月13日,瀘州老窖官網公告披露,“2016年11月,經相關部門審查通過並備案後,更換了產品包裝和標籤。由於2015 年起,一些人員預先購買幾萬至幾十萬的瀘州老窖二麴酒系列產品囤積,才導致市場上多標籤二麴酒共同售賣的情形,瀘州老窖二麴酒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不存在欺詐、誤導消費者的事實。”

從瀘州老窖多次聲明可以看出,瀘州老窖逃避了對標籤問題白酒更深層次的回應。瀘州老窖並未真正履行“對標籤進一步規範”的承諾,簡單的把問題歸咎於“未及時按要求更改”、“人員預先購買產品進行囤積”等,似乎暴露出瀘州老窖對產品管理把控不力的問題,對經銷商的管理也存在嚴重隱患。

業內人士表示“瀘州老窖所暴露出的問題在行業內普遍存在,整個白酒行業裡產品混亂,管理不足等問題較為突出。這一切皆源於前些年企業在內部管理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大肆開發子品牌搶佔市場規模而造成的行業亂象。近年來,各大白酒企業已經認識到該問題的危害,子品牌數量也陸陸續續有所消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