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非遺大師:他用50年認真雕刻,想要構建不一樣的世界

這是來自《百態》的第六位人物

本期主人公:吳德昇 玉雕大師

玉雕是一門古老的技藝,始於新石器,名於漢、唐,聞於宋元,盛於明、清。早在19世紀,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一帶,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玉雕風格,海派玉雕也是從那時開始,馳名中外的。

“玉雕申遺文獻中有這樣一段描述:“玉不琢不成器”,一件精美絕倫的玉器,只有經過琢玉藝人鬼斧神工般的琢磨,才能成為藝術珍品。”

身邊的非遺大師:他用50年認真雕刻,想要構建不一樣的世界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玉雕在2008年入選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後,重回人們的視線。今天我們百態的主人公,他叫吳德昇,海派玉雕的代表人,“上海特級玉石雕刻終身大師”稱號的獲得者。

14歲學藝 一生都在享受雕刻的“慢”藝術

吳德昇的祖籍是南通,這裡是許多文化名人的故里,揚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末狀元張謇皆出自於此。吳德昇認為,正是因為地域文化對他與家人潛移默化的影響,在選擇走上玉雕這行的學藝道路時,家人給予了他莫大的支持。

第一次與玉雕相遇時,吳德昇才14歲。他並不知道,長大後自己的一生都會為玉雕奔波操勞。

被選入上海玉雕廠工業中學學藝的那一年開始,他認真跟隨師傅學習與玉雕相關的一切技藝,素描、西畫、國畫、挑料、雕工、拋光,每一項的基本功都步步講究。裂紋、質地、色彩,玉雕的每一次刀落都可能發生新的變化,如有一絲疏忽便失去了在玉石上雕刻的意義。

他常常在雕刻室,一呆就是一天,日復一日。

身邊的非遺大師:他用50年認真雕刻,想要構建不一樣的世界

身邊的非遺大師:他用50年認真雕刻,想要構建不一樣的世界

別的項目都在談匠心,而像玉雕這樣的非遺項目說起來最重要的還是耐心,經得起時間考驗。安靜,是一個手藝人身上最動人的東西。它會讓你的堅持和耐心,變得更有力量。看吳德昇雕刻,你會不知不覺被他帶入到一份安靜又寂寞的氛圍裡。

“雕刻是慢的藝術”吳德昇說到,學雕刻慢,習玉雕更慢,有“3年繪畫、4年雕刻、5年玉雕”之說。有了繪畫、雕刻的功底,才有資格晉級在玉石上雕刻。

“學習的過程太辛苦了,當時有很多人受不了。”提及那些年的雕刻歲月,吳德昇仍然記憶猶新。

非遺有價值 他賦予了“玉雕人物新生命”

儘管艱辛,他卻日復一日地痴迷其中。他說,“每個玉雕師的技藝都是獨一無二的,經驗豐富的玉雕師會根據玉的成色、軟硬、裡層的顏色等情況不同,手法也不同,遺憾的是,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機器代替了人手,手工雕刻的師傅越來越少了,但其實,手工雕刻的工藝美術性,是任何機器都無法替代的。“

吳德昇會雕刻,也最懂工藝美術的價值,在他看來,很多人知道玉石的價值,但不懂工藝的價值。創新很重要,只是有些創新替代不了工藝。

身邊的非遺大師:他用50年認真雕刻,想要構建不一樣的世界

吳德昇作品《獨佔鰲頭》系列

身邊的非遺大師:他用50年認真雕刻,想要構建不一樣的世界

吳德昇作品《羅漢》系列

吳德昇覺得玉雕行業的創新之路,一定要吸收一些新的元素才行。比如,在2000年那段時間,看上去熱鬧不已的玉雕市場中,創作題材總被侷限於傳統的爐瓶、童子、龍鳳之類不多的幾個方面。

身邊的非遺大師:他用50年認真雕刻,想要構建不一樣的世界

玉牌雕刻——四大美人系列《貂蟬》與《昭君》

身邊的非遺大師:他用50年認真雕刻,想要構建不一樣的世界

犀牛角雕刻作品《鍾馗嫁妹》

而吳德昇的作品範圍則很廣泛,玉牌,動物,人體,甚至還會把雕刻拓展到茶壺上。尤其在人物方面,這都源於他大膽汲取西方人體雕塑的美學營養,賦予了中國傳統人物雕刻新的內涵,在他看來,只有把人物雕好,作品才能“活起來”。

傳承困境,頂尖技藝面臨著失傳

跟其它非遺項目一樣,玉雕也面臨著傳承的問題,由於玉雕在市場上具有很大的商業價值,導致進入這個行業的還是以市場從業者為主,能夠傳承玉雕技藝的藝術家仍然缺乏。

談到這個問題,吳德昇滿是擔憂,他說:“任何一個不賺錢的非遺項目,老手藝人越來越少,傳世的作品更是極少。我能理解這個市場,大家都要養家吃飯,但不管怎樣傳承是一種懷念,一種對古老文化連綿不斷的懷念。”

身邊的非遺大師:他用50年認真雕刻,想要構建不一樣的世界

吳德昇位於嘉定的文化藝術中心

△該藝術中心佔地月70畝,是打造徽派建築和中國傳統藝術的玉雕文化場所

就這樣,吳德昇從最開始的雕玉賣玉,走上了守護玉雕的道路。在他看來,傳播玉雕不只是要傳播玉雕的文化,也不只是形式上的玉雕表演,而是你真的要深入到玉石與雕刻的世界裡,去探訪玉雕的起源,明白一塊玉石從哪裡來,玉雕師們是如何雕刻玉製品的,以及我們該如何欣賞它的價值。

正是在他的呼籲和努力下,他和上海很多學院進行校企合作,在學院珠寶創意產業園中成立工作室,為了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玉雕項目,宣傳中華名族傳統的玉文化。

身邊的非遺大師:他用50年認真雕刻,想要構建不一樣的世界

身邊的非遺大師:他用50年認真雕刻,想要構建不一樣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