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檢一個菸頭扣7元,考核也該有"正確姿勢"

近日,鄭州街頭一環衛工大爺吐槽“發現一個菸頭扣七塊錢”的事情引發輿論關注。5月8日,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回應,按規定,扣除部分最多不能超過150元,而環衛工所在公司將698元作為績效工資進行考核,屬於違規行為,已責令鄭東新區市政園林局督促該公司馬上整改,並安排各區環衛主管部門核查自己轄區是否存在類似違規情況。(5月8日 人民網)

菸頭確實是城市環境治理中的“老大難”,諸如環衛工前腳剛走,後腳就有新菸頭落地的情況經常出現。雖然多地曾推出“菸頭革命”舉措,通過加大環衛工清掃頻次、加派人手等方式儘可能讓馬路變得乾淨。但要想徹底清除馬路的上菸頭,並非易事。對此,一些地方城市管理部門就“別出心裁”,以論菸頭數量考核的方式倒逼環衛工更加履責,雖然初衷是好的,但考核方式未免太過“粗暴”,不近人情,甚至有懶政怠政的嫌疑。

去年在陝西西安雁塔區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一環衛工月收入2600餘元,因菸頭卻被罰掉900餘元。事件曝光後,引發輿論廣泛爭議。為了管理更具效力,必要的考核無可厚非,但近乎苛刻的考核不僅於事無補,反而會激發管理方與被管理者間的矛盾。環衛工人作為社會底層的勞動者,工作本就十分辛苦,而且收入基本徘徊在城市低收入水平區間,如果再以過分嚴苛的標準進行工作考核,顯然難以承受。

以地面菸頭數量評判環衛工工作質量,本就不科學。時下很多城市公共場所依然處於吸菸開放區,人流密集場所的菸頭更像是打不完的“地鼠”,如果單方面僅憑環衛工的一己之力,是很難徹底杜絕的。再往深看,隨地丟棄菸頭本屬部分人的不文明行為,而用他人的不文明行為去懲罰環衛工,讓其“背鍋”,本就在邏輯上就存在偏差。或許有人還會認為環衛工打掃街面是本職,這本無爭議,但在環衛工踏實認真地完成清掃任務後,管理部門仍然拿地面菸頭的出現來否定環衛工的工作成果,於情於理,都不應該。

況且,從鄭州城市管理局的最新回應看,當地有文件規定,環衛工每月扣除部分不能超過150元,而環衛工管理公司卻拿出698元去考核環衛工人,本就是與相關規定背道而馳的操作。以違規的方式去懲罰漏檢菸頭的環衛工,本就帶有強烈的諷刺意味。而據新京報記者採訪的視頻顯示,受訪環衛工吐槽,自己一天掙86元,曾1天就扣260元,受訪的多名環衛工也證實了“一個菸頭扣7塊錢”的事實。如此一來,當地環衛工辛勞一天,不僅不掙錢,還要倒貼高於收入數倍的錢,乍一看,當地管理部門更像是“店大欺客”了。

對此,鄭州城市管理部門有必要對當地環衛工管理公司進行一次紀律整頓,究竟是像工作人員所指的“罰款只是口頭督促,從未實施過”那樣,還是確有環衛工被罰。倘若事實成立,就該向環衛工退補不合規罰款,並對相關公司進行業務規範,以實質行動保障好底層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最後,還是奉勸那些“黔驢技窮”的管理者們,要認識到考核是約束員工行為的有效方式,但絕不允許權利被亂用、濫用,而要在公平、科學、合理的框架內去運作。否則,不僅姿勢難看,也起不到想要的效果。(周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