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圖與二十四節氣

太極圖的來歷與二十四節氣

由於藉助了圭表這個工具,古人發現圭表絲毫不爽的把天地運行的規律和意義表現出來,通過圭(影子)的變化上可反映天文,下可反映地理,從而發明了太極圖。

圭表與太極圖的淵源

通過《周髀算經》裡記載的每個節氣日影長度,如下表:

太極圖與二十四節氣

《周髀算經》二十四節氣圭影長度表

按照二十四節氣那天日影的長短尺寸,輕鬆地在一個圓形裡找到相應的點,再把這些點連接起來,把日影長度陰影部分塗成黑色就得到了下面的太極圖。你會發現陰陽魚的魚尾角正好是23.5°,跟太陽運行的黃赤夾角一樣。這不是巧合,而是說明陰陽太極圖正是太陽等天體運行的圖形表示方式,不是憑空而來的。

太極圖與二十四節氣

太極圖與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的物候學含義

二十四節氣反應了季節、物候現象、氣候變化三種特點。的命名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稱八位,反應了季節更替。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稱為“四立”, 立就是開始,分就是中間。

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反應物候現象。

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反映溫度變化。

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天氣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