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話說北宋開國功臣趙普,年輕時學做管理官吏事務,但是疏於理論學問。

為什麼?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太祖與趙普謀取眾將兵權

宋太祖趙匡胤還是後周節度使時,趙普就跟著趙匡胤了。後來參與策劃了改朝換代的“陳橋兵變”,為趙匡胤建立北宋立了大功,北宋立國後不久,太祖盡罷留用後周的範質、王溥、魏仁甫三相,推趙普做了宰相。太祖知道趙普精於吏治,但學問水平有限,常勸趙普多讀書。

趙普雖然聰明能審時度勢,文化底蘊確實不敢恭維。史載,有一次趙匡胤談及開國年號問題,說某某年號怎麼怎麼好,趙普立刻拍趙匡胤馬屁,拍得趙匡胤樂的屁顛屁顛的。不想一位前朝翰林學士冷冷的說趙匡胤說的那個年號是某某亡國之君用的,一查,果真如此。趙匡胤臉都綠了,心想:好你個趙普啊,平常叫你多讀書,不知道你都讀哪兒去了。你不知道這些歷史亂拍馬屁,看我明天怎麼收拾你。

為什麼?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太祖與趙普論國家年號

第二天早朝。趙匡胤笑眯眯的對趙普說:“趙愛卿,你上前來。”趙普想,今天有什麼好事啊,皇帝對我怎麼特那麼親切呢?趙普樂呵呵的就靠近前去,趙匡胤順手拿起龍案上的御筆沾滿了墨汁就胡亂的塗在趙普的臉上,墨汁在趙普的臉上流淌,趙普一下就傻了……趙匡胤看著狼狽的趙普對群臣說道,以後不知道的就不要亂說,沒有文化不要做宰相了。

史載,趙普幾天都黑著墨汁臉去上朝,提醒自己。從此趙普發奮學習,潛心研讀《論語》一書,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關門學習,經常通宵達旦。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

為什麼?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趙普潛心研讀論語二十篇

趙匡胤死後,趙匡義當了皇帝,又啟用趙普任宰相。反對者認為趙普一生只讀《論語》,不學無術,做宰相不合適。趙匡義以其問趙普。趙普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趙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至太平。”

趙普一生出將入相,死後家人打開趙普平常保護特神秘的一個箱子,裡邊真的只擺了一本《論語》。從此,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成了佳話流傳下來。

趙普出身寒門,卻做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後學寒門弟子皆也“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趙普為學習的楷模。

再後來人們論及“半部論語治天下”,只是強調學習儒家經典的重要性罷了。

現代社會進步,大至國家小至家庭作坊皆要靠科學管理,靠科技創新,更需要資本推動,不能只依靠論語。但是《論語》作為東方哲學思想精粹,象恆星一樣閃耀著永恆的光輝,值得我們仰望,也是睿智的人民的信仰,指引著……

子曰:“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不知當年趙普是不是領悟了其中深意得以兩朝為相。

為什麼?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趙普的成功經驗學到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