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尊女卑的社會限制了花蕊夫人的想象力?她傾城傾國迷倒三位君主

對於熱愛文學的人,花蕊夫人絕對不是個陌生的名字。花蕊夫人寫過多少詩,有哪些代表作,也許沒幾個人知道,但她亡國後寫的名詩“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卻家喻戶曉。



男尊女卑的社會限制了花蕊夫人的想象力?她傾城傾國迷倒三位君主


花蕊夫人詩中所涉及的是孟知祥開創的後蜀的滅亡。宋太祖乾德二年十一月,趙匡胤命令忠武節度使王全斌率六萬大軍攻後蜀,後蜀十四萬大軍皇帝、孟和祥之子孟昶只好自縛出城請降。

花蕊夫人無疑是個優秀的女人,但她生活在一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很少有直接的社會經驗,對君民關係的思考自然很難深入。她沒有意識到皇室的奢侈是建立在包括軍人在內的廣大老百姓被剝奪的基礎之上,她更不懂這樣的道理:對於老百姓而言,國家是個什麼名稱、誰做自己的統治者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這個國家必須給他們帶來快樂、幸福,要讓他產生對未來的信心。假若一個政權根本不具備造福於民的能力,又有什麼理由要求老百姓流血犧牲保衛它呢?

對於花蕊夫人這首詩,最好的寫法也許是:“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只因一人非男兒。”

在古代,女人要麼有相當的絕世美貌,要麼有驚人的才能。而歷史上有這麼一位皇妃,她不僅能得到一個皇帝的寵幸,甚至於敵國的皇帝都甘願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她是一個既美麗卻又摒棄妖嬈,聰穎而又博學強記的奇異女子,她便是花蕊夫人。在五代十國時期,有幾位被稱作花蕊夫人的女性,她們不僅容貌美麗,而且能詩善賦,多才多藝。

後蜀高祖(874~934)時有個人叫孟知祥。在前蜀滅亡之後,後唐莊宗命他為兩川節度使。當孟知祥到達蜀中之後,後唐就開始內亂,莊宗皇帝被殺。此時的孟知祥開始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盤,在蜀中一帶訓練官兵,以備後患。到後唐明宗死後,孟知祥開始稱帝為王,但沒過多久便死了。這樣皇位順理成章地過渡到皇子孟昶的手中。孟昶是一個懂得享樂之人,宮中的生活異常奢華。他還廣徵蜀地的美女以充後宮,妃嬪之外另設有十二等級。在眾多妃嬪之中,孟昶最寵愛的便是“花蕊夫人”費貴妃。

花蕊夫人之所以得到孟昶的寵愛,不僅僅因為她是一位美女,更因為她還頗富才情。因為她貌美如花,所以被蜀主封為“花蕊夫人”。由於花蕊夫人最愛牡丹和紅梔子花,所以孟昶命蜀中的百宋太祖趙匡胤已“黃袍加身”做起了大宋的開國皇帝。隨後,趙匡胤命忠武節度使王全斌向蜀地進攻。花蕊夫人屢勸孟昶要勵精圖治,但此時的孟昶還存著僥倖心理,認為蜀地易守難攻,無需擔憂大宋的進攻。可是,沒多久,宋軍就以少勝多攻下了成都城。無奈之下,孟昶只好出城請降。最後帶著家眷前往汴梁朝見宋太祖。趙匡胤也是久聞花蕊夫人的美貌,還未睹芳容,他就封孟昶為秦國公,並賞賜了很多金銀珠寶,為的只是他們來謝恩時可以見到花蕊夫人。在如其所願,見到花蕊夫人之後,趙匡胤便被這樣一位千嬌百媚的絕世美女迷住了。

一個星期之後,孟昶竟然離奇地暴死家中。這樣的事情使得很多人產生猜疑,懷疑他是被宋太祖所害。太祖聽到孟昶已死的消息,便輟朝五日,素服發喪,贈予孟昶家人布帛千匹,追封他為楚王。當孟家人再次進宮謝恩時,宋太祖便把花蕊夫人留在了宮中。花蕊夫人此時也是趙光義射殺而死;也有說,她是被宋皇后毒殺身亡的;還有的人認為,她是失寵後憂鬱過度而死。

述國亡詩

【原文】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男尊女卑的社會限制了花蕊夫人的想象力?她傾城傾國迷倒三位君主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後蜀國的君王城樓上竟然豎起了白旗,你們哪知道我被封鎖在了這冷清清的行宮裡?

守衛君王的十四萬人一起脫下了金閃閃的鎧甲,其實這些人中沒有一個是守衛國家的男子!

註釋

⑴妾:花蕊夫人自稱。

⑵解甲:解除武裝,指投降。

⑶更無:一作“寧無”。


男尊女卑的社會限制了花蕊夫人的想象力?她傾城傾國迷倒三位君主


【作品鑑賞】

《述國亡詩》此詩破題就直述國亡之事,語帶誇張,卻有力寫出了一個女子的羞憤

此詩破題就直述國亡之事:“君王城上豎降旗”。史載後蜀君臣極為奢侈,荒淫誤國,宋軍壓境時,孟昶一籌莫展,屈辱投降。詩句只說“豎降旗”,遣詞含蓄。下語只三分而命意十分,耐人玩味。次句“妾在深宮那得知”,純用口語,而意蘊微妙。大致有兩重含義:首先,歷代追咎國亡的詩文多持“女禍亡國”論,如把商亡歸咎於妲己,把吳亡歸咎於西施等等。而這句詩則象是針對“女禍亡國”而作的自我申辯。語似輕聲嘆息,然措詞微婉,而大有深意。其次,即使退一步說,“妾”及時得知投降的事也照樣於事無補,一個弱女子不可能有回天之力。

不過,“那得知”云云畢竟還表示了一種廉恥之心,比起甘心作階下囚的“男兒”們終究不可同日而語。這就為下面的怒斥預留了地步。第三句照應首句“豎降旗”,描繪出蜀軍“十四萬人齊解甲”的投降場面。史載當時破蜀宋軍僅數萬人,而後蜀則有“十四萬人”之眾。以數倍於敵的兵力,背城借一,即使面臨強敵,當無亡國之理。可是一向耽於享樂的孟蜀君臣毫無鬥志,聞風喪膽,終於演出眾降於寡的醜劇。“十四萬人”沒有一個死國的志士,沒有一星半點丈夫氣概,當然是語帶誇張,卻有力寫出了一個女子的羞憤:可恥在於不戰而亡。


男尊女卑的社會限制了花蕊夫人的想象力?她傾城傾國迷倒三位君主


《述國亡詩》就詩人陳詩一事而論,不但表現了廉恥之心,而且有幾分膽氣

至此,作者的羞憤痛切之情已醞釀充分,於是爆發出一句熱罵:“更無一個是男兒!”“更無一個”與“十四萬人”對比,“男兒”與前面“妾”對照,可謂痛快淋漓。“詩可以怨”,其實豈但可怨而已,這裡已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了。此詩寫得很有激情,表現出亡國的沉痛和對誤國者的痛切之情;更寫得有個性,活現出一個活潑潑有性格的女性形象。詩人以女子身份罵人枉為男兒,就比一般有力,個性色彩鮮明。就全詩看,有前三句委婉含蓄作鋪墊,雖潑辣而不失委婉,非一味發露、缺乏情韻之作可比。

據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花蕊夫人作此詩則有所本。“前蜀王衍降後唐,王承旨作詩云:‘蜀朝昏主出降時,銜璧牽羊倒系旗。二十萬人齊拱手,更無一個是男兒。’”對照二詩,徐氏對王詩幾處改動都很好。原詩前二句太刻意吃力,不如改作之含蓄有味,特別是改用第一人稱“妾”的口氣來寫,比原作多一重意味,頓添神采。這樣的改作實有再造之功。就詩人陳詩一事而論,不但表現了廉恥之心,而且有幾分膽氣。這行為本身就足為孟蜀“男兒”羞。所以,此詩得到一代雄主趙匡胤的賞識,不是偶然的。

【名家評價】

王士禛《五代詩話》引《稗史彙編》:“蜀既破,其亡國詩云:‘君王城上豎降旗······’亦憤而悲矣。”

薛雪《一瓢詩話》:“落句雲:‘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何等氣魄?何等忠憤?當令普天下鬚眉一時俯首。”

花蕊夫人

男尊女卑的社會限制了花蕊夫人的想象力?她傾城傾國迷倒三位君主


花蕊夫人,五代十國女詩人、後蜀後主孟昶妃子,姓徐(一說姓費),青城(今都江堰市東南)人。得幸蜀主孟昶,封慧妃,賜號花蕊夫人。幼能文,尤長於宮詞,代表作《述國亡詩》。


  • 本 名
  • 花蕊夫人
  • 字 號
  • 慧妃
  • 所處時代
  • 後蜀(五代十國)
  • 出生地
  • 青城(今都江堰市東南)
  • 主要作品
  • 《述國亡詩》
  • 徐(一說費)
  • 職 業
  • 妃子、詩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