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扶貧脫貧有哪些好方法?

壯鄉味道


2018年,昔陽縣4.1萬名貧困人口成功脫貧,由此昔陽縣成為山西省第一批晉中市首個脫貧摘帽縣,又一次獲得中國交通部、農業農村部以及國務院扶貧辦等3部委“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的稱號;全縣高標準高要求農田重點建設項目、新增糧食產能重點項目、農業綜合開發利用項目近10萬畝均已投入建設。

昔陽縣多年來致力於改善農業生產,促進農民創收以及生態環境建設,最近更是提出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三大舉措,旨在對傳統農業生產轉型升級以及對農民科學種植,強化農村種植技術,走可持續發展的種植模式作出指示工作。

第一,穩定食用菌。對於食用菌種植的方案主要圍繞著在現有的種植規模上進行技術提升,利用引進學習先進的養菌技術,來提高食用菌的生產效益,對食用菌種類進行科學的研究選用和開發,對種植食用菌的基料採取嚴格的專業把控,選用肥料足,質量好的基料,用科學的培養方法對食用菌進行管控培養。利用好先進的檢測技術,對菌培環境進行分析,在保證質量產量的基礎上找出最適合食用菌生長的培育環境。支持舊棚的改造修復工作,建立食用菌交易集配市場,利用先進的保鮮技術,以便及時向全國各地超市以及農貿市場配送生鮮食用菌。同時也可以做到產品可溯源公開化。

第二,振興中藥產業。昔陽縣由於地理環境的優越以及氣候的多樣性,對於中藥培育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傳統型優勢,由於現代科技的發展,中藥的培育對於環境的要求不再那麼明顯,在現在的中藥產業競爭中缺少了原有的優勢,因此,振興中藥產業也是昔陽縣一個重點工作之一,昔陽縣政府推出加強中藥企業與農戶的溝通合作,發揮好企業優勢,加強生產服務,加工銷售方面的拉動作用,同時加強與各中醫藥研究院合作,對種植中藥的農戶進行專業化培訓,引導農戶科學選擇培育,因地制宜地進行培育種植生產。不斷推動中藥種植規模,加大對農戶種植的指導力度,提供相應的專業服務來加強產業的生產效益,鼓勵推行產地直接開發加工以切片,醃製以及精華提取為主的產品建設。配合加工企業對中藥產品進行藥食同源的進一步開發,共同聯合促進中藥產業的振興工作。

第三,擴大露地菜種植。利用氣候的多樣性,推行試種,找出具有生長優勢的品種,推進無公害蔬菜的多元化種植。昔陽縣各合作社互相統一戰線,實行種植規劃,技術管理指導和經營銷售工作,積極開展蔬菜種植研討會,培養一批愛專研、懂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農民先鋒。根據地質不同,展開地區集中化,專業化生產,利用科學種植,實行一田多類別種植,合理利用好土地資源。

三大舉措的開展有效合理地助推了昔陽縣農業產業的生產發展,對昔陽縣當下農業發展起了很好的引導作用,指示性地帶動當地農業產業發展,昔陽縣農民應當立足當下,響應這個三大舉措的開展實施,加強自身農業生產技能的專業性和技術性,做好由勞力傳統型農民向專研管理型的新型農民的轉變工作,昔陽縣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做好農業產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工作向更好更專業化的方面發展。


財經趣彈


脫貧是十九大報告的關鍵詞,國家的目標是2020年實現目前4000萬貧困人口的脫貧。其實我國在近五年的時間裡貧困人口脫貧的成績的斐然的,我國的貧困人口從以前的1個億下降到了現在的4000萬。那麼為了解決這4000萬的貧困人口,我國最近幾年每年要脫貧1000萬人,這對於國家來說也是一個很艱鉅的任務。

那麼全國的情況是怎樣的呢?我們來看一下貧困人口的分佈。根據公開資料整理,全國31省區中除了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蘇五省市無貧困人口外,貧困人口最多的六個省分別是貴州(372.2萬人)、雲南(363萬人)、湖南省(356萬人)、廣西自治區(341萬人)、江西省(304.57萬人)。那麼致貧的原因是什麼呢?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貧困地區大都是農村地區,環境惡劣,因病致貧、缺少資金致貧、因災致貧、缺少勞動力致貧、因學致貧、缺乏自力更生、主動脫貧的意識等。

現在來重點回答一下脫貧扶貧的方法:

1、加大扶貧資金的投入,這個根據每個省市的情況不同再定出不同的標準;

2、產業脫貧。這種需要因地制宜,按照每個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規劃。比如海南會大力發展旅遊業和熱帶高效農業;江西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文化教育等等;

3、就業脫貧。比如陝西省根據貧困地區的情況,到2019年確保深度貧困地區的貧困家庭勞動力至少1人穩定就業;新疆等高原地區護邊員由每人每月1000塊錢提高到2600塊錢;

4、健康脫貧。山東拿出2.5億的專項資金,為全省貧困人口購買商業醫療保險;湖南省也將建立15億元的省級扶貧補充醫療救助基金;

5、教育扶貧。黑龍江計劃籌資4500萬元到5000萬元救助困難家庭的學生等等。

以上就是當前國內的扶貧脫貧的一些具體措施,僅供參考。歡迎大家指正和留言討論。謝謝。


苗之木


大家好,我是奔跑吧新農人。真誠的和大夥分享農村趣味視頻和新農村生活。有一起的嗎?


現在國家都在大力的開發農村,農村出現了很多新活力。我們先來探討振興農村有什麼用處吧?

1、我國自古都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是根基。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大力扶持城市發展,農村的發展相對落後。造成了東南沿海一帶富裕,西部地區落後,城市發達,農村非常落後。走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不能沒有農村的繁榮,不能沒有農業的支持,不能沒有農民的富裕。所以這幾年城市經濟保持繁榮,農村加快發展。


2、要想發展工業,農業不能沒有。簡單的距離,你工人要吃水果吧,你人總要吃飯吧,要吃肉吧,加工業你總得要材料加工吧?農業是基礎,農民是根本。因為我們是大國,別的小國你農產品可以進口,但是大國你能大量進口嗎?大力發展農業是有好處的。

3、特別是最近幾年,在農村,土地沒人種了,農村沒人住了,農村勞動人力全部湧入城市,做工地一個月的工資夠在農村幹一年的活了,沒有那個有青壯勞力願意留在農村幹農活,造成了城市交通擁擠,治安管理無法管理,長期以往不解決農村問題就會出現很多社會問題。

那麼問題如此嚴重,說是要讓農民脫貧致富,怎麼脫貧呢?真脫貧還是加脫貧呢😊?


在這裡我想說幾句建議:

一、建設農村的主力軍應該是七零後和八零後這個年齡段,把這幫人思想引導和動員起來,農村才有人幹大事。不管是回鄉創業還是帶動建設,70後和80後都是主力,可是現在很多人都在別人的城市漂泊,有鄉回不去的滋味多少人能懂。

回到家沒資金沒技能,生活壓力又那麼大,在農村老家呆不下來。社會各界想幫助農村發展經濟,必須想辦法解決這些人的實際問題,那麼農村一切就好起來了。

二、所有扶貧行動必須要真幹實幹,不能弄虛作假。很多扶貧工作都在走過場,沒有真正幫到農民。工作組下來了,擺拍幾張照片應付了事,這樣的扶貧不要也罷。

還有一些不良公司下鄉假借扶貧之名,販賣假冒偽劣產品入戶,那不是給老鄉送溫暖,給老鄉添麻煩來了。


三、社會各界和政府要統一行動,不能各幹各的。以免造成資源浪費。沒有科學合理的規劃,各自為,給農民帶來的不是方便,而是麻煩或者浪費。比如說我們村吧,我們這邊冬天是用木炭烤火過冬的,可是我們村的幫扶單位不瞭解實情。

幫扶單位沒有和政府協調好,然後就給我們全村家家戶戶送了一臺煤氣爐灶臺,送來以後村民根本沒用,放家裡還佔地方,有收廢鐵的人上門就幾塊錢賣走了。上百塊錢的東西就轉個手說是扶貧,幾天就被當垃圾賣掉,你說這是誰的過錯呢?

四、一切工作要從真實情況這個實際出發。比如說說我們村吧,本來村裡各家各戶都已經有自來水了的,水源乾淨,水量也完全是滿足各家各戶水源使用了的,可是縣裡水務公司又從縣城裡把自來水拉進村裡來,免費給各家各戶安裝好,前半年免費使用,後半年咔咔和城裡一樣,一噸水4毛3,不到一個月時間,自來水公司在村裡的自來水系統全部癱瘓,村民們全部用原來的自來水完了,送到家的自來水管被不良村民砍掉拿去接其他地方水去了。白白浪費掉五十來萬扶貧款。


五、農村工作一定要做細做精準。農村問題錯綜複雜,要解決農村的發展問題得下到農村來,仔細面談,慢慢解決。所有農村工作要做仔細,切切實實長久解決問題。

六、農村的問題就是觀念的問題是不完全對的,我感覺。老一輩你可以說是觀念的問題,可是現在農村人也有新觀念新思想的,可是沒有經濟實力去支撐。

很多駐村工作的小組根本不瞭解農村,工作馬虎,一說這個事項上不了馬就說人家農民觀念薄弱,他父母不懂他們沒有子女嗎?難道所有農村人都是傻的嗎?工作不注意方式方法,就說人家橫蠻不講理,在我看來農村講理的人還是很多的 。

在我看來,和我對我們農村的瞭解,現在不是觀念的問題,我看是部分工作人員觀念有問題 。


七、我覺得扶貧工作中溝通很重要。

很多扶貧工作人員根本沒有跟農民真誠溝通,悶在辦公室做材料自認為是的做工作。沒有深入溝通我們農村的工作根本無法做好,到最後只是浪費時間。

溝通一定要實際一點,做這個有什麼好處,不做那個有什麼壞處,一定要講方法,不能講官話走過場,你可以瞞的了上面可是瞞不了農民。

八、讓每個村民脫貧致富一定是個大工程,也是一個綜合性工程。扶貧工作一定要深入人心。這句話的意思是每個家庭貧困的原因是多樣化的,你家可能是沒有勞動力,他家可能是孩子讀書,這家可能是家庭成員生大病喔,都不會一樣的。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要找出突破口來。


九、信息普及真的很重要,其實很多農民真的很需要信息。哦這裡說的信息是指真正對農民有用的信息,很多農村人就是因為相信了假信息造成貧窮的。

要發展,信息不能少。但是真正有效有用的信息能夠到達農村人視野的少之又少。很多不良分子就是把虛假信息、不良信息傳播到農村,造成農村人困擾和反感。

十、真心並大力支持新一代農村人創業是很好的突破口。

農村不是沒有人才,而是沒有發現的眼睛你們同意嗎?這些人才就是新一代的農民,那些在城市被邊緣化的農村人。

有太多想吐槽的了,說不完,大家對於農村扶貧有什麼想吐槽的嗎?


奔跑吧新農人


首先要區分農村。城中村,近效村,已劃區的遠郊村。這些農村國家不用管,只需定個標準,當地政府就能解決。一是這些農村佔盡城市發展紅利,從長遠看未來也不再是農村,投資建設多了反而是重複建設,浪費。國家及省級應特別關注區外縣和地區縣的偏遠農村,這些農村才是未來真正的農村。這些農村得不到城市發展紅利,反而失血最多,破敗嚴重,靠打補丁政策無法解決問題。因為這些地區的問題都是整體社會落後問題,不能把各類問題分開切割解決,否則打補丁政策只能越補越破。你今天扶貧了一戶,明天可能又有三戶因其它原因返貧。也不可能為一個孩子建設學校,更不可能在只剩一個人的村莊建立黨支部村委會。沒有意義了。隨著這些地區村莊逐漸敗落,一戶一戶的精準扶貧是無止境的,也脫不了貧的。從根本上徹底解決這些地區所有問題的方法就是全國統籌,特別政策把這些地區撤縣撤村合居並鎮建設高標準現代化功能先進齊全的常住人口五萬人左右的農村小城鎮,管轄半徑十公里以上,二十公里以下。既能保住農業生產,又能統籌規劃各類產業佈局實行規模化經營實現高效益運作。為什麼要撤縣?因為沒有資源和區位優勢,又沒能先發培育起產業的縣城建設是對農村農業最殘酷的抽血,它行政管轄面積太大,保證不了農業生產的直接管理,也保證不了農村社會及其他產業的細分和精細化管理,還如一層鐵板阻礙著城鄉資源的直接融合。所以縮小它的管轄區域,直接坐化成中心農村小城鎮,同級別,是它最好的定位。取消縣級機構,減去大批冗員,市直管小城鎮,城鄉融合,大實體直接對接小實體,組織結構優化,效率更高。為什麼要撤村呢?因為現在的村莊佈局大多是幾百年前開荒逃難遷民等各種原因逐漸形成的農耕群居村落,幾十年的人民公社限制了農民遷移把這些村莊擴大了也擠成了沙丁魚,有特色的東西拆除了剩下的都是貧民陋室,處在大地上就是一片片瘡疤,既無規則又無美麗。破房子拆除,保留特色的和新建質量好的,不再連片,點綴星布田間林路旁,供人們生產休息用或發展康養旅遊用,才能打造成韻味產品。

所以,貧困地區農村的貧困問題是這些地區整體社會殘缺敗落問題,是多方面原因形成,單一方面的扶貧只是暫時的單一效果,長期沒效,是不可持續的。只有整體化的社會化全面提高改善到城鄉統一和諧的現代化超前程度,所有的問題才會隨之解決。而這個關健的關健基礎就是建設好這些地區的農村小城鎮。這些小城鎮為什麼要達到常住人口五萬人左右呢?


洪流滌主


政府讓農村雙勞力家庭有一人進城打工,或把相關產業佈局農村鄉鎮或縣城讓農民就近打工。因地制宜,搞合作化,或家庭農場,或將土地向部分農戶集中承包,讓另一部分農戶進城當市民。或把大片土地收歸國有建立國營農場實現機械化大農業,讓農民進農場打工拿工資。利用當地資源搞特色鄉村旅遊業,建設特色農產品生產及加工基地,培植優勢農產品,搞品牌農業,訂單農業。加大對綠色產業的扶持與補貼力度,對農副產品種養殖全過程按工藝流程全過程監督管控,對符合綠色農業要求的產品政府收購,並給予高額補貼,搶佔市場,把綠色農業逐步推向全國。


老鄉2439


農業扶貧脫貧的辦法,這是一個發展中的問題,急是沒用的。中國農業總體與先進國家比是落後的,關鍵是人員素質。日本,以色列與我們都是地少人多,國情差距不大,必然走小農經濟,精耕細作,科技引領的路。美國的路走不通,象美國那樣大農業,大機器,剩幾億農民咋生活,都作賣買,都當工人,都進入城市,行嗎?人與土地結合,有它本身固定規律發展,看準了引領一下,也就行了,這也推那也推,不如放開,城鄉通道,土地賣買,人身轉換等。


玉皇3


所先要認清扶貧脫貧的含義,使真正的窮人脫貧,農村要振興農業,離不開機械化股份制,使窮人有入股的權力,不然窮人越窮,富人越富。我認為中國農業分為兩大塊,,一,平原機械化農業,二,丘凌山區分散化農業,平原優點是,容易大面積經營,省時,省工,省力的優點,選種很關鍵。丘凌山區優點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好,水好,空氣好。容易種出高品質的綠色,有機吃品,和宜居住所。關鍵還是帶頭人。


用戶6386318707652


讓各地生產高質量的農產品。提高質量數量。幫他們找銷路。 需要什麼國家投入。 關鍵要用有才能的人。 不然錢投進去打水漂。


生薑電池


我是農民,精準扶貧和脫貧都給了關係戶


紅銫鍀紜


農村居民要不賭博不玩耍,多做生意,多勤耕,家禽家畜受養點,一年收十耒萬,也不比工人少趁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