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孩子的玩具被比她強大的孩子搶走了,作為大人該怎麼很好地處理?

該用什麼名兒


大包小貝來回答您這個問題,其實這種情況很普遍的,我給出的建議是:

第一步:教自己家的小寶寶如何去和大孩子溝通,告訴哥哥姐姐不能搶自己的玩具,這是屬於自己的,可以一起玩,但不能獨佔。


第二步:觀察小寶寶如何去溝通和交涉,不管成功還是失敗,都給予它鼓勵,告訴孩子哪些地方做得對,哪些地方要改正。


第三步:如果無法解決,那麼爸爸媽媽可以及時的介入,告訴哪些搶玩具的孩子,搶玩具是不對的,不是自己的東西,想玩應該問過別人,不能自作主張的拿,更不能強搶。


第四步:給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合作玩耍,共同遊戲的方案,讓他們懂得分享的價值和意義。


第五步:如果這些都無法進行溝通和解決,那麼父母也可以適當的強勢,用很堅定的語氣告訴搶玩具的孩子,這樣是不對的,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告訴他規則是什麼,如何遵守。


總之,大寶小貝覺得,這是一個培養小孩子溝通能力,勇氣和決斷力的良好時機,不要只盯著幾個玩具,我們善加引導,或許孩子的獨立人格就在這樣的小事中培養出來了。


大寶小貝智能早教


她看我寶寶在吃果汁糊,他就一個勁的跟媽媽說,葡萄!然後我給他洗了幾個,他吃完了繼續說,葡萄!我又洗了兩次!本以為他會對我寶寶好點,然而並沒有!

後面他騎著他的小電驢在屋前的那個坪開,我崽非得跟著!我也沒辦法,所以我就也帶著我崽崽跟著跑!後面到了鄰居那裡,寶寶看到鄰居的搖搖車,就要爬上去!鄰居特別和善,看著我寶寶在那裡,還跟他愛人說,給孩子接上電搖一會!不過那個瑤瑤車壞了!沒完成!

那熊孩子看到新玩意了,就過來了!讓我孩子滾開!還推了我一下!我就特別不得勁了!然而又不好發作!好在他媽媽說,不要推阿姨呀!不要搶妹妹的東西!妹妹先來的!

現在的孩子真的很沒有禮貌!而我寶寶就沒有,她雖然也不太懂事!連說話都不會。可她面對哥哥的霸道,她也根本不知道對方不願意和她玩,還傻白甜的往上面貼!

後面哥哥坐回他的電驢了,她還給哥哥擺擺手再見呢!真是個可愛的寶寶~

不過那個小哥哥也回應了拜拜的手勢,我記得他媽媽是那樣說的,你看妹妹都招手拜拜了,你大一些,是不是應該回應一下啊!

我覺得可能是我想太多吧!孩子終究是孩子,但我還是不願意看到我寶寶被人欺負,或者是要眼饞別人的東西。哈哈或許父母都是這樣的吧!

秀才遇到兵,有禮也說不清。雖然我對我崽崽的教育是,讓崽崽懂禮貌懂文明,最好不要動手打人,也不欺負別人!但萬一遇到一個特別強大而凌霸的人怎麼辦?我很害怕我崽會被人欺負,比如校園的一些惡霸事件,這會給孩子留下陰影的。

所以我當時特別擔心這個問題!所以事後我也嘗試著去了解孩子的行為,讀了育兒相關的帖子~

原來我把這件事兒放大了,畢竟當時我孩子也並沒有特別放在心上!也許小孩子在表達情緒的時候會和大人不一樣。比如每次她遇到她的小夥伴們,都會大聲尖叫,表示歡迎!而其他的孩子也是這麼回應的。而且孩子之間不擅長表達情緒和社交,所以會以身體來表達!

其實,孩子被打了,我們不需要放大這個行為,或者指責孩子為什麼沒有還手!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窩囊不受歡迎!

所以家長不應該隨意給孩子貼標籤,但是出於保護孩子,你可以在家裡練習自我保護:不準打我!我不同意!

但面對欺負自己的孩子,一定不能教孩子懦弱的對待,讓對方覺得你特別好欺負!這樣會讓孩子越來越沒自信!面對惡霸,可以選擇不招惹,遠離的態度!當然一定要讓孩子良好的社交,不讓孩子成為孤立的弱雞!那樣的孩子很容易成為惡霸的欺負的對象!總之個人覺得培養孩子的保護意識和人格魅力比較重要!

所以面對孩子被欺負,家長要正確引導。讓他在外面足夠的自信和人格魅力。這樣會讓她具備一定的人格魅力。具備人格魅力的孩子,撿來會有出息一些,也能具備良好的社交技巧!這樣她朋友多,以後你就不需要擔心孩子被欺負啦!


媽媽咪呀之有娃以後


看到題主所提的這個問題,我就回想起兒子這麼大時,我曾經帶他到小區的廣場上去玩耍,有好多次孩子的玩具都被差不多大的孩子搶走了,當然也有比他大的。孩子每次就去回搶,搶不回來就哭。看著小傢伙可憐的樣子,我就笑,我必須要讓他哭一會兒,然後才能幫他處理問題,我一般的做法是。

第一,問孩子,你哭管用嗎?能把玩具哭回來嗎?

對於孩子來講,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就想要回我的玩具,因此,他是聽不進你說什麼的,但是我還是要堅持我的做法,反覆問他一句話,你哭管用嗎?你不停地哭,搶你玩具的小朋友會把玩具給你送回來嗎?儘管孩子聽不太懂,但是我就要給他灌輸一種意識,靠哭沒用,想哭我就讓你哭個夠。孩子也不傻,他發現我讓哭時,哭一會兒他難受,自然也就不哭了。

第二,問孩子,哪一個小朋友搶你的玩具了,請帶我找到他。

孩子聽我這麼說,馬上就會帶我去找拿著他玩具的小朋友,再看孩子,有我在陪伴,膽子明顯大了,衝上去又搶他的玩具,結果兩個孩子又爭執到一起了,誰也不想撒手。一般情況下,兩個孩子爭執到一起時,都會哭,我會觀察對方孩子的家長。有些時候,對方孩子家長講理,則會讓自己孩子撒手,玩具自然就回到我孩子手裡。有時對方孩子家長根本不管,這時就需要我介入了。

第三,我讓兩個孩子停手,我把玩具拿到手,讓他們站好,而後引導。

當我把玩具拿到手裡後,問搶我孩子玩具的小朋友,這個玩具不是你的,是他的(我指著兒子),你明白嗎?一般來說,只要大人介入,這麼明確玩具的歸屬權,對方孩子會承認。但是孩子知道了這個玩具不屬於他時,仍想玩兒。我就告訴那個孩子,想玩這個玩具可以,去拿你一件玩具來交換吧。如果你沒有交換的玩具,你就必須要和我兒子商量,他想借給你就行,如果他不借給你,我也沒有辦法。

第四,通過玩具交換分享活動,教兩個孩子學會玩具互換,這是最起碼的秩序規則。

我嘗試過好多次類似的交換分享活動,只要引導得法,掌握好節奏,一般都能成功。在一次次交換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我會告訴孩子們,好孩子不能隨便搶別人的玩具,因為這不是你的,別人不讓你搶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玩具。當孩子們明白這個道理後,實際上就建立起了內心的秩序規則,即:玩具不是我的,我不能搶,要借,或換。當我做這樣活動引導的時候,大部分家長都會非常感興趣,他們驚奇地發現自己孩子原來還有聽得進話的時候啊,原來他們誤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呢。

第五,鼓勵孩子學會借出和要回,借出要講清楚條件,如果對方不還,你有權力搶回。

如果單純讓孩子學會寬容,學會大度,那反而會壞事。我見過很多總是讓孩子學會大方和禮讓的家長,待孩子稍大一些時,哪怕是被欺負也會認為自己不夠強大,面對無理搶奪或有攻擊性的小朋友會心生恐懼,而這恰不利於培養孩子幼兒人際關係,更不利於孩子圍繞規則本身去維護自己的權益。有時看到孩子搶回玩具的場面,我會認真觀察,看看他從借出到提出歸還要求是否做到了,如果做到了對方不還,我不會介入要回而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哪怕和對方打起來,我也不介入,除非大人介入無理對待我孩子我要出手加以保護。

結束語:通過上面的分析,我相信題主應該清楚了,你該怎樣去引導孩子建立幼兒人際關係,請注意幼兒人際關係和兒童又有不同,幼兒人際關係往往是建立在對自我和他我分辨不清楚的情況下,才會誤把手裡拿的別人玩具當成是自己的。如果想讓孩子明白這個區別,還真需要你花時間,有耐心去慢慢引導呢。當孩子明白後,再教育就相對容易多了。


寒石冷月


如果你孩子的玩具被比她強大的孩子搶走了,作為大人該怎麼很好地處理?

開心爸爸寫過一篇類似話題的文章《孩子的東西被搶走,你會怎麼辦?這位媽媽的做法大家紛紛點贊!》,裡面說的就是這個問題,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關注開心爸爸移步文章看一看。

在這裡開心爸爸也簡單的說一說,作為爸爸,如果自己孩子的玩具被別的孩子搶走的話,開心爸爸會幫助他搶回來的。

有下面幾個原因:

1、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所有權是最基本的界限。

作為育兒領域的創作者,開心爸爸反覆提到的一個詞就是界限感。不管是教育孩子,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是需要明確界限感的。知道別人的界限在哪裡,才能夠更好的相處。

而所有權就是一個很基本的界限。孩子3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有了自我意識,能夠分清楚這個是我的,那個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之類的區別,對於自己玩具的所有權已經很清楚了。這時候,別的孩子搶走玩具的話,無疑是侵入了孩子的界限之內,是應該被批評的行為。

2、無限制的忍讓會讓孩子“習得性無能”

很多爸爸媽媽覺得孩子應該大氣一點,有的時候和別的小朋友分享一下也無傷大雅,但是這個還是應該在孩子同意的前提下。

分享是在自己願意,我願意給你玩並且給你玩,這個叫做分享;我不願意給你玩,你還要過來玩這叫做搶奪!

再說了,孩子如果經常被爸爸媽媽教育著要大氣,要和別人分享的話,容易“習得性無能”。以後有什麼事情都下意識的先大氣先分享了,而且被別人搶走也會無動於衷了,這其實是很可怕的。

所以開心爸爸會毫不猶豫的過去幫孩子搶回來的。


開心爸爸的日記


導讀:如果孩子的玩具被比他強大的孩子搶走了,做父母該怎麼做?

俗話說:一樣的米會養出百樣的人,因為不同的家教,會導致孩子面對事情的時候,反應不同,行為不同。有的孩子看到別人的玩具,知道應該先禮貌的徵詢過別人的同意,才可以拿來玩;有的孩子可能就會趁機偷偷的把玩具拿過來玩;也有的孩子會因為玩不到愛撒潑打滾。那麼面對自己的孩子的玩具被比他更大的孩子拿走了,父母該怎麼辦呢?



第一:父母不需要強迫孩子去謙讓

有的父母可能會礙於面子,這時會讓孩子去謙讓,但這種做法是不恰當的。

每一個孩子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表不想讓是天性,如果成人總是用謙讓分享來要求孩子,孩子,久而久之就無法正確的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意願,久而久之也就會形成別人來搶我的東西,我就要讓。還會影響孩子物權意識的建立,而物權意識建立得不好的,孩子長大以後會表現在偷東西,老好人等行為上面,謙讓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孩子自己自願的,謙讓的前提是快樂,如果孩子不快樂,那麼即使父母強迫孩子謙讓,也是沒有意義的。何況,讓那個孩子理所應當的享受別人的謙讓,本身對他的成長來說也並不是一件好事。

第二:大人來告訴搶玩具的孩子:“如果你想玩,必須經過弟弟妹妹的同意”

一般孩子面對比自己更強大的夥伴的時候,會不敢上前去爭取自己的東西,這時父母需要給孩子提供幫助,特別是孩子還只有一歲多,語言表達能力尚還不夠完整,父母可以對搶玩具的孩子說:“這個玩具是弟弟的,你想玩的話,先經過弟弟的同意好嗎?如果他同意的話,你就可以拿去玩”,用真誠微笑的眼睛看著他說”。給孩子一個積極正確的引導。



可能有的人會問,為什麼不教孩子學會分享呢?從心理學上來講,孩子大約從兩歲左右就開始進入物權意識的敏感期,孩子物權意識的發展規律大致是這樣的:

0~1歲的時候,我的東西都可以拿

1~2歲的時候,我喜歡的就是我的

2~3歲的時候,我的東西你不能碰

3~4歲的時候,在父母的引導下可以分享

4~5歲的時候,集體的東西也是自己的

5~6歲的時候,就可以主動分享了。




在孩子三歲之前,家長最好不要勸孩子去分享,因為不利於孩子對物權意識的建立。三歲以後,父母可以試著建議孩子去分享,但是前提條件一定是不能強迫孩子,當孩子到了4歲左右的時候,他們就會偶爾主動的去分享了。

第三:如果自己還有多餘的玩具,可以把多餘的玩具拿給那個小朋友玩

有一次帶孩子們在樓下玩恐龍,一位奶奶帶著孫子也在樓下玩,小孫子看到兒子的恐龍很想玩,但兒子又不肯分享,這時我把袋子裡還剩的玩具拿給那個小孩子玩,因為兒子的玩具對那個小朋友來講是很新鮮的,這也就大大減少了他對那個恐龍的興趣,孩子也能接受,更是避免了可能發生的哭鬧。

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專注幼兒心理教育,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努力做一個稱職的媽媽,陪伴他們一起成長。如果我的文讓你看了有收穫或者喜歡,歡迎關注我。

樂歡爸媽


您好,我是教大育小。其實孩子搶玩具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在孩子在幼兒階段沒有辦法認清楚自己的還是別人的東西,在他們的一個意識裡,我喜歡就可以拿走,我喜歡就是我的。

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孩子好奇心重,新鮮感比較強,看到別人的東西會覺得比較好,出去通常玩 的是別人的。而寶寶的話,一旦有別人拿自己的東西的時候,就會想佔有,不樂意,自然忍不住的想去保護。所以在孩子這個階段,搶玩具玩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力量強的,就勝利,力量弱的,小的,經常被搶走,只能夠以哭鬧結束,這個要怎麼辦呢?家長好像完全交給孩子處理也不是辦法,因為這麼大的孩子,首先:語言上不太會表達,其次:行為上也會有偏差?那麼家長該怎麼辦呢?


我來分享一下我的成功經驗:

1.孩子一歲多的時候,開始會有我的概念,我在家裡一定會跟孩子區分清楚東西的歸屬。

例如:媽媽的書,爸爸的鞋子,寶寶的玩具,寶寶的衣服,寶寶的鞋子等等。有了這樣清晰界定以後,有時候想玩哥哥的車子,告訴她,不可以,這個是哥哥的,除非哥哥同意。有時候哭鬧也沒有用。孩子慢慢就界定了自己主權歸屬意識。

2.帶孩子出去以後,我也會幫助孩子界定,什麼玩具是誰的,必須誰同意。包括經常跟小朋友玩的那幾個孩子非常清楚。

3.有時候孩子會看到別人的玩具也想玩,孩子也會想玩別人的玩具。那怎麼辦呢?我從來不會跟自己的孩子說:“你給他玩一下,借給哥哥玩一下,你不玩了。委屈自己的孩子,有時候孩子也會要求別的孩子別玩,然後借給自己孩子自己玩。”

委屈求全我覺得是不對的,也是經常出現的問題。

4.我會引導孩子,你想玩姐姐的這個玩具,那你拿什麼東西跟姐姐交換呀,因為你想要的那個是姐姐的啊,姐姐同意才可以啊!同樣,別的小朋友來拿自己孩子東西,我也會這樣告訴別人家的孩子。通常孩子考慮一會之後一定是會交換,一定會捨去自己手裡的一樣東西然後愉快的玩自己喜歡的東西

時間久了,經常跟孩子玩的那幾個小朋友都懂得相互交換玩具,也懂得去捨棄,很少發生玩具爭搶的事情。

對於一歲多的孩子,肯定是沒有能力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家長肯定是要出面的,如果每次搶不過,就只能夠委屈的退讓,這個對孩子肯定是不好的,為什麼呢?

1.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很弱小,總是被欺負的份,自己稍微大一點,那麼欺負比自己小的,但是孩子誰肯吃虧,久了只會養成恃強凌弱,總是不釋放。

2.孩子會沒有安全感,覺得媽媽怎麼不愛自己,總是向著外人,也一點都不幫助孩子。孩子內在安全和自信心就會受挫,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膽小怯懦。

孩子三歲以前都是身體記憶。因為這個階段孩子不能夠很好的表達自己。

總之:孩子處於一兩歲的時候,孩子出去跟別人搶玩具或者被別人搶玩具的事情,家長不參與孩子是不可能的,因為怕孩子受傷,所以父母的態度很關鍵。孩子出去的目的就是社交,學會跟同齡的孩子相處並且開始成長自己,父母的態度和父母說的話就很關鍵哦。要教會孩子跟比自己強大的夥伴交流且保護好自己是關鍵哦。

祝福你!


教大育小


如果你孩子的玩具被比她強大的孩子搶走了,作為大人該怎麼很好地處理?

小孩子之間爭搶玩具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不要一味地用大人的眼光去對待,覺得自己孩子“被欺負”了。個人建議,作為大人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以及他當時的反應,再來決定要不要干涉。


1.孩子不介意,大人不干涉。

孩子玩具被搶了,若是並不介意,繼續隨手拿起身邊的玩具很開心的玩了起來。這個時候作為大人就不要將矛盾擴大化了,讓孩子自由玩耍即可。

2.孩子介意,但是年齡小,不知道如何表達,家長要幫助孩子。

對於不到3歲的小孩,玩具被搶了很著急,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有限,不懂得表達焦慮、憤怒,表現出來的可能是不停地哭鬧,這個時候,作為大人應該表現出同理心,讓孩子不要害怕失去,表明媽媽是站在自己這邊的。

可以這樣說:“不要難過,寶貝,媽媽會幫你的。這個玩具你玩了好長時間了,而姐姐她也很想玩,所以現在她拿走了,那我們就給她玩一下,等會兒媽媽和你一起去再把它拿回來,好嗎?”從而緩解一下孩子不安的情緒,讓孩子不再哭鬧。等寶寶情緒平靜之後,再一起去問那個孩子將玩具要回來。

3.孩子介意,也想拿回玩具,鼓勵孩子自己表達。

對於3歲以上的孩子,此時孩子的語言已經比較豐富了,則可以鼓勵孩子勇敢拿回自己的玩具。“姐姐,玩具你也玩了一會了,可以還給我了嗎?我們做好朋友,一起玩玩具好不好?”雖然分享是我們要教會孩子的禮儀,但是對於蠻橫的小朋友,也要教孩子懂得維護自己的利益,有自己的物權意識。



總之,小孩子之間有爭搶玩具的行為是很正常的,家長要善於引導。

你好,我是希媽,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孕期知識分享、0-6歲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留言、討論!

希媽育兒


兒子2歲時,我上班回家,發現他拿了輛指甲蓋大小的一輛塑料小汽車,就是那種買飲料送的那種。

婆婆說,白天帶孩子下樓玩,小姨夫正好在,順手帶了兒子的一輛合金小汽車玩具,想哄著他玩。



結果到了小區,一個4歲左右的男孩,看上了我兒子的合金汽車,非要拿著玩,我兒子在廣場拿著汽車跑,男孩就從我兒子手裡把車搶走了。小姨夫他們看著兒子注意力沒在車上,就顧著看小花小草小鳥了,也就讓那孩子玩了。

結果他們要回家的時候,想拿回我們的小汽車,結果男孩拼死的哭,不給,他家家長就把那個指甲蓋大的小汽車給我們,說讓倆孩子換著玩玩,第二天再換回來。

我兒子沒玩過那樣的車子,正好感興趣,也就這樣了。

然後,那個家長和那個4歲的男孩再沒出現在常去的小區活動場地。開始我們還帶著小汽車,後來也就沒再帶了。



至於怎麼做,關鍵看孩子的情況

1.當時我在場的話,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我也會允許他們兩個換著玩一會兒,但是一般情況下,走的時候我會再要求按回來。就盯著他們大人要回來就好了。孩子可以哭的不給,大人你又跟她不熟,盯著要回來他能怎樣。

不然容易出現我們這樣的情況,孩子當時雖然感興趣,但是到最後卻拿了幾百塊錢的一輛車,換了一個白送的那種。

2.假如大還是搶走的,是我兒子正玩的感興趣的玩具,我會帶著孩子找大孩子要回來,不給就找他們家長。

3.那個大孩子要是跑了追不上了,我也會在他背後喊“你拿了我們的東西,這是不對的,別讓我再遇到你”。

一是威懾,避免他下次出現搶孩子東西。

二是也為大孩子好,即使他搶了東西沾沾自喜,也需要給他一定的心理負擔,讓他意識到這樣不對。

其他,我還能怎樣?

我是晨光微曉,懂英語,愛繪本。兩個孩子均自3個月開始親子閱讀,9歲兒子已在曹文軒主編的《十月少年》發表作品。

晨光微曉


這位寶媽很關心孩子在群體中的感受,能夠理解孩子並且幫助孩子。很多寶媽恐怕都在帶娃過程中遇到過這類問題,關注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人際關係,害怕孩子在人際交往中受欺負。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1、關注孩子的感受。

寶寶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搶了,我們更要關注的是孩子此時傷心難過的情緒,並且幫助孩子指認這個情緒。我們可以說:“寶寶,你的玩具被小哥哥拿走了,你很生氣、很難過是嗎?”讓寶寶知道他的情緒已經被媽媽理解到了。此時媽媽的撫慰是寶寶最有安全感的內心需要。因為此階段的孩子正是安全感的形成時期,媽媽對寶寶情緒的積極關注和回應,讓寶寶感受到媽媽是最愛我最懂我的。

2、陪孩子要回玩具。

15個月的寶寶語言表達能力受限,讓孩子自己去要回玩具有些艱難,此時寶媽可以陪孩子一起去要回玩具。這個要回的過程很重要,媽媽在此過程中的言行舉止就是寶寶今後遇到此類問題的最好學習對象。因此,媽媽可以禮貌而誠懇地與對方溝通,給孩子示範一個正確的要回方式,引導孩子要回自己的玩具。


我遇到過一類家長,當玩具被其他人拿走以後,因為礙於面子,就跟寶寶說:“算了,送給他吧,媽媽再給你買一個。”此時,孩子會困惑:“為什麼他可以搶走我的玩具?”三歲以前的孩子是建立規則的時期,而規則是一致性的。拿了別人的東西就要還回來。


3、指導孩子以後遇到此類問題怎麼做。

媽媽可以通過繪本閱讀、互動遊戲、講故事等形式,教給孩子以後遇到此類問題的解決辦法。


儘量讓孩子自己想辦法,如果孩子真的想不出或表達不清,媽媽可以幫助孩子提出參考性的解決方案,供孩子自己選擇使用。如果對方真的很強勢,遇到要不回玩具的情況,怎麼辦?


這也是媽媽和寶寶可以共同探討的問題,媽媽需要了解寶寶對這件事的想法,並且要給予尊重,也許寶寶會給你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

關於華大
原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工作室,始於2003年,專注心理諮詢、心理培訓、企業EAP。300多名富有實戰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團隊,600餘名志願者服務團隊,30門電話組成的免費公益心理服務熱線向社會提供服務。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如果是我,我會這麼做:

第一,孩子這會兒不想玩,可以讓別人玩一會兒,並且告訴孩子,你不想玩,讓哥哥玩一會兒好嗎?

第二:孩子想玩了,教孩子說:我們找哥哥要回來,要跟哥哥說:這是我的玩具,請還給我。如果自己的孩子還小,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但是一定要讓孩子先表達,家長可以跟著解釋一下。

我為什麼特別強調第二點?

因為對孩子這種表達意願的訓練真的是開始的越早越好。哪怕孩子不說話,用動作也要表達一邊,家長可以在旁邊解釋:妹妹想要自己的玩具。如果是家長給奪回來的,孩子就會逐漸有依賴性,下次還讓你幫忙要,一次二次自己總是說不出話,那到了幼兒園肯定受欺負啊!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小孩子之間的交流更管用,我試過了:大人去要,孩子有可能還耍賴不肯給,畢竟自己媽媽也在,大人弄不好不是翻臉就是不開心。如果孩子自己說,大點的會莫名的不好意思,家長也會有歉意,這就等於和平解決了,還鍛鍊了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