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國產飲料的驕傲,年夜飯必備飲品,如今拼命宣傳卻無人問津

它曾是國產飲料的驕傲,年夜飯必備飲品,如今拼命宣傳卻無人問津

把時間調回十幾年前,大概在2005年前後吧,那時候的年夜飯餐桌上,幾乎有90%的家庭裡,都會擺上一種飲料——匯源果汁。

那時候的匯源究竟有多厲害?這麼說吧,當時我的表哥,是我所在城市的匯源果汁的總代理,我跟同學吹牛的時候,都是直接把我表哥搬出來,然後就會收穫同學們羨慕的眼光。

當然,這話今天看起來確實是太滑稽了,一個代理商而已,有什麼好吹噓的,可是你把這種心情放到現在,就會感覺這和“我表哥在阿里、騰訊這樣的公司裡做高管”,其實是一樣的。

但是現在來看,別說是過年了,就是平時你去便利店裡,幾乎都找不到匯源的影子,這就很奇怪了,堂堂“國民飲料”,號稱國產飲料驕傲的民族品牌,咋就突然消失在大眾視野裡了呢?

如果你現在打開搜索網站,去查找匯源相關的信息,那可真是一片衰敗的景象啊,“負債百億,即將退市”、“匯源可能賣身給XX”、“高管離職,合夥人跑路”

之類的字眼,幾乎每隔兩三條就會看到。

它曾是國產飲料的驕傲,年夜飯必備飲品,如今拼命宣傳卻無人問津

但曾經的匯源可不是這樣的,而且如果你看懂了匯源成功的原因,甚至都不會相信它今天會有這樣的處境。


匯源的成功路徑之嚴格的品質把控


那時候喝過匯源果汁的小夥伴,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有一款叫做“100%果汁”的系列產品。

這個系列一直以來都是匯源的明星產品,當時,匯源帶動了幾十家通過無公害、綠色食品認證的果蔬茶奶原料基地的發展,自主加工果蔬原漿、濃縮汁,同時從國外進口優質濃縮果汁,就是為了保證產品的安全、新鮮。

同時,匯源一直都在堅持自主創新,聯合國內外著名的行業協會、科研機構等部門,共同實施了幾十個科研項目,有些技術至今仍在沿用,毫不誇張的說,開創了我國果汁飲料無菌冷灌裝時代的企業,正是匯源。

通過對優質原材料的把控,以及牢牢握在手裡的核心技術,匯源給廣大消費者們提供了新鮮而且有營養的果汁飲料,這是人們認可它的重要因素。

它曾是國產飲料的驕傲,年夜飯必備飲品,如今拼命宣傳卻無人問津


匯源的成功路徑之佔領細分市場


匯源是國內最早進入果汁市場的企業之一,我記得同時期知名一點的,好像只有“牽手”這個品牌。

在20世紀90年的時候,飲料行業的霸主,是以可樂為首的碳酸飲料系列,果汁的市場可謂是小的可憐,但是同一時期,消費者對健康的心理需求被喚醒,果蔬汁市場一下子變的開闊起來。

匯源的目光就瞄準了這部分市場,通過宣傳和產品定位,給廣大消費者塑造了一種天然的、健康的品牌形象,隨後,匯源的動作更加迅速,開展各種線下健康倡導活動的同時,又贊助了多個體育賽事和娛樂節目。

僅僅用了幾年的時間,匯源便當仁不讓的成為了這個領域內的巨頭,躍升為中國飲料十大品牌之一,特別是全智賢用蹩腳的中文,說的那句“喝匯源果汁,走健康之路”的品牌口號,已經滲透到無數過人的內心。

它曾是國產飲料的驕傲,年夜飯必備飲品,如今拼命宣傳卻無人問津

但是我們說回現在,按理說,照這樣的路徑發展下去,匯源這個品牌不應該消失的這麼快啊?

可事實是,在十年前,也就是2009的時候,一次非常嚴重的“受傷”,讓匯源在這十年的時間裡,感受到了從天堂到地獄的旅程,這件事必將伴隨著匯源的起落,一直被人們所牢記,那就是著名的“可口可樂併購事件”。

它曾是國產飲料的驕傲,年夜飯必備飲品,如今拼命宣傳卻無人問津

不過這件事實在是說來話長,小凡在這裡長話短說,挑重點的給大家交待一下:

2008年9月3日,可口可樂宣佈,計劃以179.2億港元收購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這個價格幾乎是匯源總資產的3倍。在同一時間,匯源的老總朱新禮表示:“企業需要當兒子養,但是要當豬賣。搞企業,價錢好的時候你都不知道賣,你還叫企業嗎?”

此話一出口,真的是一石激起了千層浪,要知道,在當時的網絡投票中,有80%以上的網民都是反對這項收購的,結果朱新禮同志卻發表了這樣一番言論,民眾瞬間炸鍋,表示“寧肯喝白開水,也不會喝可口可樂版的匯源果汁”。

不僅是民眾,就連其他國產飲料品牌也跳出來發聲,雖然收購這種事情合法合規,但是作為一個帶有民族情結的品牌,不應該忘記政府和消費者的大力支持,同時表示自己會繼續堅持走民族品牌的道路。

它曾是國產飲料的驕傲,年夜飯必備飲品,如今拼命宣傳卻無人問津

當然我們說這裡可能有企業公關的因素在,但是可以看出,此次的會員併購事件,的確是引起了非常巨大的轟動,包括民眾、同行以及其他國內知名品牌都參與了進來,可以說,這是自打進入千禧年以來,影響範圍最大的一次外資併購事件。

2009年3月18日,這件事最終塵埃落定,商務部表示,可口可樂併購匯源公司的行為,未能通過《反壟斷法》和相關審查,轟轟烈烈鬧了半年的併購案以這樣的結局收場,這肯定是朱新禮,乃至匯源公司最不願看到的。

也正是從那時開始,到如今的這十年,匯源跌下“神壇”,帶著這道一直流血的傷口,忍痛負重前行,慢慢的在本土飲料品牌的競爭中,慘淡退出。

現在匯源的高管已經換了一批又一批,廣告也在不斷的砸,但是,至於它未來還能不能翻身,或者說重新完成崛起,我想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了答案。

它曾是國產飲料的驕傲,年夜飯必備飲品,如今拼命宣傳卻無人問津

簡單回溯匯源的成功與失敗,我們從中不難發現,構建品牌的因素,其實遠不止形象包裝和營銷傳播這麼簡單,當一個企業的使命和願景,融入了民族情結時,這個品牌早已不是企業的形象,它甚至可以代表一個民族的品牌形象。

從“匯源受傷”的這個事件裡,我至少收穫了下面幾點啟發:


No.1:品牌美譽度的核,是人們的支持與信任


品牌美譽度,它是衡量一個品牌是否有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同時也反映了這個品牌在市場中,用戶對於它的好感和信任程度,它很難靠廣告宣傳來實現,換句話說,品牌美譽度的積攢,都是企業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做事積累出來的。

可口可樂併購匯源的事件,引起了如此大範圍的討論,可以看出人們對於匯源這個品牌是高度重視的,或許連朱新禮本人都不曾想到,國人會如此牴觸這次併購事件。

當一個小品牌成長為大品牌,最後成長為民族品牌時,其核心價值必定是源於人們的支持和信任,

匯源的成功離不開消費者的支持,而它的失敗也正是因為併購事件,讓他們深深感到失望。

它曾是國產飲料的驕傲,年夜飯必備飲品,如今拼命宣傳卻無人問津


No.2:企業家和商人的區別,在於是否有民族責任感


我的第一位老闆曾經跟我講過,商業市場中存在三種人,第一種是生意人,他們見到利益就會撲上去,不在乎任何人、任何事;

第二種是商人,他們有所為、有所不為,不會為了利益而放棄自己的原則,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大概就是這種人;

第三種人的境界最高,他們心繫民眾,不為眼前的利益所動,關心整個行業、乃至商界的的格局,這種人叫企業家。

“企業需要當兒子養,但是要當豬賣”這樣的言論,如果出自一個精明的生意人之口,或許還情有可原,但是作為一家民族企業,有著響噹噹的品牌知名度,說出這樣的話未免有失民族責任感了。

我們從不要求每個人都有企業家的格局與智慧,但是客觀說,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能打造出一個民族品牌實屬不易,企業主若是在這時放棄了民族情結,對於品牌、甚至是本土品牌的士氣,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它曾是國產飲料的驕傲,年夜飯必備飲品,如今拼命宣傳卻無人問津


No.3:併購只是表象,入侵才是目的


假如匯源被併購了,它今天的處境會好一些嗎?

說實話,這個真的未必,在匯源之前,已經有不少本土的知名品牌被外資收購,比如小護士、樂百氏等品牌,在被外資收購後的幾年,都慢慢的退出了市場,說的直白一點,被收購之後,企業原來的理念、文化、使命通通都要大洗牌,完全聽從“新東家”的安排。

表面上看起來,這是併購,但是仔細一看,在併購完成後,民族企業的壽命基本也就此終結,用買下你的方式來消滅你,從而拿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就問你怕不怕?!

就像是前幾年,包括最近幾年也是,很多巨頭們對待有潛力的中小型企業一樣,在你崛起之前,直接就把你扼殺在搖籃裡,不得不說,收購只是手段,入侵才是目的。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品牌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帶來各種各樣的複利,以至於很多企業都在品牌戰略上下足了功夫;

可是我們轉個面再看一下,品牌同樣是非常脆弱的,其根本原因在於,品牌的所有積累,都離不開消費者的支持,盲目的放大品牌影響力,或是完全不在乎人們對於品牌的內心情結,企業在“陰溝裡翻船”就不足為奇了。

它曾是國產飲料的驕傲,年夜飯必備飲品,如今拼命宣傳卻無人問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