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持有銀行股20年的人,是什麼樣的人,更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和結果?

琅琊榜首張大仙


我這個人喜歡說實話。持有一隻股票20年就是什麼感覺也沒有了,和我一樣操作的股民少之又少。事情要從2007年6124點殺跌說起。當時持有的股票就是凌鋼股份這隻股票,具體賺了多少錢也不知道,反正就是盈利了。結果越跌越慘,幾乎把利潤抹掉。所以果斷斬倉,換了另外一隻股票。不是因為有多好,只是代碼我喜歡,601166,名字也不錯,興業銀行。比600231要好記,銀行比鋼鐵聽著也好。記得當時買入價是37元多,也記不住多幾毛幾分錢。然後又10:2配股,配股價是15元。湊夠了配股錢,配完股,然後就什麼也沒幹,一直放到今天。大概怎麼也要放20年,期間什麼也沒管,什麼也沒幹,也不知道分了多少紅,送了多少股,賺了多少錢。因為我這個人比較懶,懶得算錢,就是閉著眼也知道沒虧錢。後來再做的基本就是一些其他股票,對於興業銀行基本就不管,起碼年年分錢,哪怕放上多少年,也賠不了錢。因為我已經“修改過賬戶成本價”,把成本改做18元,大概相當於市場持倉成本。今年初又買入了一些股票,大概也要放幾年,只要長期不賠錢,不會考慮具體持有多少年。所以我買入股票主要考慮的是上漲空間,上漲空間只要隨著時間不斷增加,基本不考慮持有多少年。投資就這麼簡單,買入,持有,靠上市公司賺錢。不會計較時間長短。5178點和2440點基本與我無關,只是考慮低位買入,不會考慮具體賺了多少錢。只要在股市上不吃虧,沒必要計較那點兒錢。

所以我的觀點就是選好股,靠上市公司賺錢,擇好時,買入價格最好低於市場平均持倉成本,再低一點也沒意見。然後就基本沒有然後了,只要持有。漲到超出預測空間,適當減減倉。漲的太多了,只能賣出換換股,然後重新再來一遍。投資就這麼簡單,肯定沒有“炒股難”。


麻辣SC


我同意長期持有銀行股的觀點。我在玩股票多年(23年)了,我買過建行,工行,中行,蒲發行,而且都賺錢。多少有別而已。舉例:建設銀行,

20O9年盈256.98元,

2010年分紅1272.6O元。

2O11年分紅763.92元

2O12年分紅1128.11元

2O13年分紅3055.00元

2014年分紅4617.OO元

2015年沒紀錄

2O16年分紅602.20元

2017年分紅2780.O0元

2018年分紅2910.0O元

每年分紅派息分別是:

1O派2.O2,2.122,2.365

2.68,3.OO,2.74,2.78

2.91,今年分配預案是10派3.06

我認為長期持有銀行股分紅率高,股票價格雖漲幅小,慢,但很穩健,心裡踏實,股市大波動心裡不慌。盈利可觀。這還不計算進出差價。我認為好!我是74歲的退休老人,不求大發一夜暴富,只求少賺不賠!歡迎股友們指教!


長征5127


炒股30年,基本不能稱炒,就是定投銀行。平安91年上市買了一點,後來其它銀行也買。新上市銀行兩年以後才能買。最近開始買上海銀行。買銀行股”三十”是基礎。市盈率不超過10,淨資收益率不低於10%,利潤增長不低於10%。高於年線30停投,高於年線60%賣三成,高於年線80%再賣一半,高於年線100%清倉。全部買貨幣基金。下面的操作很重要:將賣出的資金分成24份,等股價回到年線不超過30%時,加上原來的定投金額再定投。現在年紀大了,財務算是自由了。


用戶4145001581261


持有一個銀行股達到20年的人,說明這個人對銀行是真愛。在現實生活中,真正持有一隻股票達到20年以上的人我覺得應該很少,如果一個人真的持有一家銀行的股票達到20年以上,要麼這個銀行每年的分紅非常可觀,要麼就是這個人已經把這個股票給忘了。

不過持有銀行股達到20年以上的人看是一種非常笨的投資方法,實際上卻是一種相對穩定的聰明投資方法。

過去20年我國股票市場經歷了跌宕起伏的過程,既有2007年的大牛市,也有其他年份的大熊市,這裡面既有很多人賺到了大錢,但很多人都把賺到的錢給賠進去了。而那些長期堅持持有一隻股票的人反而賺到錢了。特別是持有銀行股雖然賺不了大錢,但至少是不虧的,而且能夠跑贏通貨膨脹。

目前A股具有20年以上的銀行也就一家,那就是浦發銀行,雖然深圳發展銀行是a股最早上市的一家銀行,但後來被平安銀行給收購了。

所以我們可以以浦發銀行為例,來分析一下,持有浦發銀行股票20年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浦發銀行於 1999年11月10日上市,是目前A股銀行股當中上市最早的一家銀行。1999年浦發銀行剛上市的時候,股價大概是2.8元,而截至目前,浦發銀行的股價大概是11.9元,相當於20年時間股價漲了4.25倍。年複合增長率是7.5%左右。而2018年浦發銀行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5元(含稅),按照目前浦發銀行的股價計算,摺合年化收益3%左右。

也就是說綜合算下來之後,持有浦發銀行20年時間的股票,每年的平均收益率大概是10.5%左右,這個收益率要比存款利率高出不少,即便跟銀行理財產品以及信託等理財方式相比,也有一定的優勢。

所以長期持有一隻銀行股票看似一種非常傻的投資方式,實際上是大智若愚,可以說這是一種最笨,但卻是最有效的投資方式之一。這種投資方式相比那些追漲殺跌的人來說收益要更加穩定。

畢竟在A股市場,銀行股票還是相對比較特殊的,目前很多股票都沒有分紅,但是銀行每年的分紅還是比較可觀的。而股票的本質就是獲得入股企業的利潤分紅,而且最近幾十年我國銀行業務發展也非常迅速,各大銀行業績以及利潤也不斷增長,所以長期持有一隻銀行股票基本上是不會賠的,而且還可以賺不少。


貸款教授


長期持有銀行股20年的人,是什麼樣的人,都是一些富有的人或者是富豪,例如,新希望的老闆的劉永好就是長期持有民生銀行而發財的,劉永好原來是賣豬飼料的,後來賺錢後,入股民生銀行,民生銀行的過去持續高成長,讓劉永好賺了大錢,並且知道了金融能賺大錢,才開始讓他的女兒去學金融,開始進軍金融領域,劉永好雖然不明白銀行是怎麼賺錢的,但是他確實是從投資民生銀行獲得了鉅額的財富,於是又投資了房地產,房地產需要金融的支持,過去三十年房地產是我國的暴利行業,通過投資民生銀行,不光讓劉永好賺了大錢,更讓他知道了幹什麼能賺大錢,大家想一想,如果劉永好一直賣豬飼料,他到現在最多是個小老闆。劉永好雖然不懂金融,也不懂銀行,但是他無意中投資了銀行後,不光給他帶來的巨大的財富,更重要的是把他的視野打開了,讓他參與更多的活動,認識了更多的金融方面的專業人士,看明白了幹什麼能賺大錢。這就是長期持有銀行股20年的體驗和結果。

股市投資是一件複雜而專業的事情,對於投資者的能力和智慧是非常大的考驗,對於投資者如何有效規避市場的波動風險呢?要有信念,加入皓脈投融資聯盟圈子,筆者會在每週研究一個熱點板塊應對市場風險,投資者應該認真閱讀筆者在圈子的文章和理解筆者創建的中國人自己的投資理論《股王兵法》。如果你能找到下一個熱點板塊,可以在圈子交流諮詢,圈子之外的人筆者一概不回覆。圈子是頭條請筆者利用業餘時間做的公益活動,大家去網上看看我寫的《股王兵法》和專欄裡的股市投資技巧,如何捕捉黑馬股,目的是讓大家提高自己的能力,堅定信念。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如果長期持有銀行股20年的人:


一,這樣的情況,會是什麼樣的人呢?


持有銀行股20年,一直持有,這樣的人,只會有兩種人,第一種人是買入銀行股之後,就忘記了,所以持有20年;第二種人是長線堅定看好銀行股的投資者,從買入之時開始,就是堅定的長線價值投資者,願意做銀行股的股東,並且對銀行股的發展前景非常看好,所以很有耐心的持有。


但是,在現實世界裡面,第一種人的概率比較高,第二種人的概率很低,在A股市場裡面,能夠長期持有股票兩年的人,都比較少,這個持有是主動持有,而不是被套之後的持有。

二,持有20年銀行股的體驗和結果是什麼呢?


如果真有這樣的人,那麼,體驗是很快樂的,結果也是幸福的。因為持有銀行股20年,絕大部分情況是賺錢,如果買到好的銀行股,投資回報率很高。銀行股的特點是業績穩健增長,每年分紅不錯,所以長線持有是很好的做法。



雄風投資


投資者往往對銀行股有很大的誤解,認為這個行業的增長性十分緩慢,並且沒有什麼可投資價值。但是,真的是這樣嗎?

並不是的,銀行股中也有成長性很好的上市公司。通常,大家想到的銀行股就是“四大行”,一是市值盤面特別大,二是上漲幅度小,所以都不願意去投資,也沒有查看整個銀行股上市公司的走勢行情與財務信息。其實,並不是所有的銀行股上漲幅度很緩慢,也不是所有的銀行股盤面都很大,有的銀行股的業績增長很不錯,並且股票價格近些年的上漲幅度也很不錯。

那麼,長期持有銀行股20年的人,是什麼樣的人,更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和結果?

一、毫無疑問,會是一位“堅毅”的投資者。

能持股20年銀行股不動搖,這樣的投資者在股市中很少。就算是現在生存於股市有20年“股齡”的投資者也是很少的,歷次熊市與震盪市的發生會有很多的投資者選擇離開這個市場。

毫無疑問,如果能堅持持有銀行股20年的投資者,會是一位十分“堅毅”的投資者。對於銀行股的“摯愛”,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定的程度。當然,從歷史銀行股的走勢上看,堅持有20年銀行股的投資者,是能賺得“盆滿缽滿”的,甚至有著10倍、20倍股票價格的翻漲,還有著每年很好的股息收入。

要說怎樣的“體驗”,個人認為持股的整個過程會是特別的艱難。怎麼講?我國股市呈現的並非“慢牛”“長牛”,而是呈現著“大起大落,久盤於底”的走勢,也就是說震盪的幅度會很大,特別是2008年“金融危機”時,很難有投資者對股市抱有信心。持股20年,就好比“人生大起大落”一般。

二、長線持有銀行股,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上述中也講到了,並不是所有的銀行股的成長性很弱,有一些銀行股的成長性很好,只不過沒有被投資者發現。從投資的角度上將,長線持有銀行股,其實是一個很好的選擇。A股雖然有著“大起大落,久盤於底”的走勢特徵,細分來看,除了大幅下跌的熊市以外,銀行股的上漲行情還是不錯的,就算是“久盤於底”相對底部橫盤震盪時間,存在的“二八行情”,往往銀行股也不會出現明顯的下跌,甚至有著很好的上漲幅度。

從個人的角度講,長線持有銀行股,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1、傳統行業的估值較低;2、穩定的業績增長;3、股票價格走勢較為穩定;4、較高的股息率水平,通常年股息率能超過3%的水平。

三、長線投資,其實比短線投資,更適合普通投資者。

在股市中“摸爬滾打”見到的投資者有很多,如果從聽來的真實股市的角度講,怎樣的投資者才能在股市中實現穩定盈利呢?並不是短線投資者,而是長線投資者。

短線,雖然看上去能實現最大化收益,但是,能實現嗎?是不能的。為什麼?因為“短線具有不可預測性”。往往出現虧損的短線投資者更多。

那麼,長線呢?雖然短線有著風險,但往往穩定盈利性要強於短線。

就好比20年持股銀行股的投資者,如果從二十年前甚至是15年前去看待,認為風險是很大的。但是,二十年走過來了呢?也不得不佩服其的“堅毅”與堅持。

當然了,銀行股具有一定的長線持股價值。在長線投資的過程中,應當注重什麼呢?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價值與策略。

總結:在股市中能持股20年銀行股的投資者是很少的存在,肯定會是一位“堅毅”的投資者。從投資的角度去看呢?長線持有銀行股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重要的還是價值與執行的策略。


厚金說


對於股票投資來說長期持有銀行股基本上可以說是穩賺不虧的操作,但是能持有20年的投資者不多,能受的了銀行股慢漲的投資者也不多。在A股市場上更多的人願意選擇題材股,選擇一天能賺10個點的強勢股而非一年才有10個點收益的銀行股。投資理念不同對於投資股票的選擇也就會會有不同。

1,能持有銀行股20年的投資者肯定是收益的。

對於銀行股的投資只要你能拿的住,只要你能持股時間長那麼你必然是賺錢的。在A股市場上市的銀行股並不多,也就32家,上市20年的應該只有浦發和平安。不管是浦發還是平安持有他們20年,不說股價的漲跌單分紅我想現在也已經有翻倍不止的收益了。能持股20年的投資者絕對是贏家,這樣的投資者也多數是看透股市的投資者,就像持有萬科a近30年的劉元生一樣。這樣的人不管炒股水平咋樣,至少他們不會是缺錢的人。能持股20年不動的投資者他們也必然能接受牛熊市的漲跌起伏。但是對於短線投資者來說,這樣的操作並不值得敬佩,因為他們追求的是一夜暴富的快感,道不同不相為謀。

2,持股20年的平安銀行能賺多少呢?

如圖所示這是平安銀行從99年到現在的分紅送股情況,99年平安銀行的年平均價格在20元左右,我們按20元計算購買100股則需要2000元。2000元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資金,99年的時候冰棍是一毛錢兩。如果當時買100股的話,經過多次的送股,轉增後現在應該是350股左右,20年累計的分紅不含稅業績幾百塊錢。現在平安銀行的股價是12.8元,12.8*350=4480元,加上分紅的話也就5000元左右。收益是翻倍了但是卻用了20年的時間,這樣的收益不知道大家是否滿意,至少我認為它是不值得的。


投資觀


要知道a股市場從誕生到目前都只有29年不到的歷史,敢於長期持有銀行股20年的人,而且a股市場滿足上市20年以上條件的只有平安銀行(前身深發展銀行1991年4月3日上市,浦發銀行1999年11月上市距離現在都不滿20年),首先可以肯定是資深老股民,至少參與股市的時間都是在上個世紀,在很多人還在為溫飽而奔波的階段,這麼早就能炒股,收入水平應該不低,投資意識相對也比較超前。

其次敢於持有銀行個股20年,排除忘記炒股賬戶密碼這種特殊情況之外,可以肯定對於整個銀行業研究的非常深,是一個非常資深的價值投資者,不然一般的投資者是不會如此有耐心持有個股超過20年。股神巴菲特曾經說過,如果不能保證買入後,持有一支股票超過5年,那麼當初就不要做出買入的決定。從這個角度來說,沒有較硬的持股邏輯,也不太可能持股這麼長。

至於持有銀行股這麼長時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和結果?

由於持股20年以上,按照a股的條件來核算的話,只有平安銀行一家滿足條件,很明顯一直拿到現在的話,結果肯定非常理想。

現在打開平安銀行的年線圖,在前復權的情況之下,最低價是-0.32元,(之所以會出現負值,在於每年豐厚的現金分紅,使得長期持股者的成本早已經通過現金分紅收回了,所以成本為負值),如下圖,平安銀行最新的股價為13.85元,從這個角度來算的話,至少翻了幾十倍。

而且處於股價利差之外,還有豐厚的現金分紅。(如下圖)只統計現金分紅,每10股現金分紅就接近40元,也就是說每一股都是累計都是4元的分紅,考慮到銀行股非常便宜,哪怕持有10萬股,那麼這都是40萬收益。

總之,持股銀行股20年,考慮到銀行股每年鉅額的分紅,不僅可以獲得幾十倍的價差收益,還可以獲得豐厚的現金分紅。如果當初持股數量比較大的話,現在至少都實現了財富自由。


碼字不易,感謝點贊!大家有沒有持股很長時間的體驗,結果如何?歡迎評論區交流。


侯哥財經


銀行在A股市場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首先它是權重藍籌股,是A股市值的基石,銀行股由於盤子比較大,但有估值的比重比較多,所以銀行股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A股股指的方向和趨勢,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銀行股的參與,上證股指突破任何點位都是不可能的,只要銀行股發動,那麼上證股指漲到什麼點位都是正常的。


但由於只銀行股的盤子非常龐大,所以說價格區間波動相對較少,一般都處於一個非常平穩的狀態,甚至幾分錢或者是一毛錢能夠掙到幾個月,但由於銀行股的業績都非常好,股息分紅非常穩定,所以長期持有銀行股的人一般都屬於資金量比較大的投資者。一般都屬於機構或者是基金持股,資產決定應該都是在上億元,這樣的持股不僅是保值增值,而且每年都能獲得穩定的收益,大資金對收益率的要求並不高,每年10%就非常滿意,15%就是超預期,如果能到20%,那就是高水平。

對於這些穩定持股的投資者,一般考慮的都是資金安全和保值,所以說能夠穩定的持有銀行股,而且每年的分紅也比較可觀。對於這樣的人的持股體驗應該是眼界更寬,銀行股的投資只是其投資的一部分,或者是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資產可能用於其他的投資,而銀行股的投資只不過是為了實現資金的安全和保值收益。

綜上,能夠穩定持有銀行股20年,資金額度一定會非常大,而且屬於長期穩定的投資者,著眼於資金的安全和穩定收益,基本能夠保證10~15%的穩定收益,是一個比較不錯的大資金投資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