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最新估值123億美元,為什麼被文青排斥但仍然一騎絕塵?

劍花煙雨風情



騰訊音樂的模式不是“兩點一線”,而是“三位一體”

市場主流觀點認為:騰訊音樂的商業模式是直播和版權音樂的“兩點一線”。我們的觀點是:騰訊音樂構築了複雜而穩固的“三位一體”:以直播和K歌滿足音樂社交需求,以訂閱業務滿足核心音樂需求,以數字專輯和單曲等非訂閱業務滿足偶像粉絲需求。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音樂產業從“產品驅動”進化到“服務驅動”,我們不能片面地將直播等社交服務與音樂服務割裂開來,它們屬於一個有機的生態系統。


騰訊音樂的護城河穩固、內部互補性強

從2016年起,騰訊音樂就統一了中國在線音樂市場的大半壁江山,用戶基數遙遙領先,僅有網易雲音樂能對其構成局部威脅。公司擁有龐大的音樂版權庫、與版權方關係良好,即使在監管部門限制獨家授權的情況下,版權仍是重要的競爭壁壘。在騰訊音樂內部,QQ音樂、酷狗、酷我三大應用的用戶年齡層、地理位置構成了互補性,形成了良性競爭;全民K歌則是典型的音樂社交應用。


“粉絲經濟”最大、最具潛力的弄潮兒

騰訊音樂的戰略佈局都圍繞著粉絲經濟——酷狗直播每天通過各種榜單、活動創造網紅,並且給予網紅轉型為專業歌手的機會;騰訊視頻培養的毛不易、火箭少女101等偶像藝人均在QQ音樂獨家發行數字專輯;鹿晗、李宇春、BigBang等成名藝人都在騰訊音樂創造了專輯及單曲銷量紀錄。抖音的崛起不但沒有分流騰訊音樂的用戶,反而在用戶活躍度和內容方面都為它注入了新的活力。


遞延收入勢頭良好、財務質量健康

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長72.9%、遞延收入增長46.3%;遞延收入主要包括已充值未消費的會員訂閱、虛擬禮物等,是未來業績的重要指針。公司現金流充裕、沒有帶息負債。


騰訊音樂將經歷用戶基數、付費率、ARPU值的同時提升

2019-21年,我們預計社交娛樂收入的複合增速為25.6%,訂閱音樂收入的複合增速為29.6%,非訂閱音樂收入的複合增速為38.0%。預計2019-21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長34.8%/29.2%/21.2%,扣非淨利潤增長32.2%/32.5%/28.4%。


國金證券研究所


這充分說明一個問題:音樂要做到雅俗共賞是很困難的,兩者幾乎不可能被同時接受。



騰訊音樂估值高很正常

作為國內社交老大,騰訊手握微信和QQ兩大王者級應用,用戶體量無人能出其右。基礎用戶多了,自然相關聯的應用用戶規模也水漲船高。



同時,騰訊是國內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有錢就可以任性,目前國內市場上95%以上的歌曲版權已經被其買斷,騰訊音樂的曲庫也是所有音樂APP中最全的。

用戶量最高+資源最多,騰訊音樂估值想不高都難。



為什麼網易雲音樂能後來居上,獲得文藝青年的青睞?

江湖上流傳著:網易出品,必屬精品。網易雲音樂也不例外,從它誕生起就有其獨特的切入點。



在我看來,網易雲音樂有兩大開創性的法寶:

1 智能推薦

根據你的收聽習慣,智能化地給你推薦類似歌單。這極大地方便了用戶找歌,同時也增加了用戶粘性和在線時間。當有一群類似音樂品味的群體聚集起來後,隨即有了第二個創新。

2 用戶評論



網易雲音樂首創讓用戶可以在歌曲下評論。這麼一大波人收聽習慣相近,聽著歌曲難免觸景生情。抒發內心的感受成為了一種剛需。

文字+音樂是極佳的感情伴侶,加上其有心的UI設計。邊看評論邊聽歌成為了一種獨特的體驗。甚至有不少用戶通過評論互動交上了朋友。網易音樂成為了文青集聚地。



這樣一個正循環的圈子讓越來越多的同類人聚到一起。所以網易雲音樂的用戶粘性一直很高,社群的形成使得意願付費的優質客戶不斷產生,網易音樂慢慢走紅了。

結論&觀點

騰訊音樂是在線音樂服務商當之無愧的老大。憑藉其產品矩陣和資源帶來的優勢,其地位在短期內不可撼動。



如果今後能找到某個新的切入點,將用戶體驗加以改善。其估值還可能繼續走高。

你喜歡哪個音樂APP呢?


【關注&點贊】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我會給你回覆!


愛讀Ido科技


音樂軟件的主流用戶,並不僅僅是文青,只不過文青更喜歡在網絡發聲。

事實上,騰訊音樂陣營中,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的用戶基數一直很龐大,從行為習慣的延展來說,我身邊有朋友數十年如一日用著酷狗音樂,拒絕使用其他音樂軟件,理由僅僅是這是他用的第一款音樂播放軟件。

那麼,就來分析下,騰訊系音樂軟件的主流用戶們,相比於用戶主要為文青的網易雲,顯然騰訊系音樂軟件的主流用戶基數更為龐大。


1、早在網易雲面世前,騰訊系音樂軟件的老用戶們。

比如我之前提到的朋友。用戶習慣是個很玄的東西,如果音樂軟件用戶的訴求僅僅是聽歌,而非看各種段子手樂評的話,騰訊系音樂軟件能很好的滿足他們的日常聽歌需求,他們沒有什麼必要去更換聽歌軟件。

甚至對於三線城市的非互聯網從業者而言,在網易雲音樂地鐵走心文案刷屏之前,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還有網易雲音樂這個產品的存在。


2、被OPPO、VIVO手機攻佔的三四線智能機用戶。

如同低配高價的OPPO、VIVO手機攻佔三四線城市手機賣場一般,騰訊系音樂軟件仍然是非一線城市用戶使用的主流音樂軟件。

尤其是很多手機店的智能手機附帶了很多裝機軟件,其中就有騰訊系音樂軟件,無法卸載的那種。買手機的用戶,對手機裡的軟件沒有太大的需求,有什麼就用什麼。

於是,騰訊系音樂繼續攻佔這類用戶的領地。

3、屈服於流量,選擇騰訊系音樂軟件的用戶。

仍然是騰訊系土豪金主愛的包養。市面上有一類流量卡,提供的特權是騰訊系應用流量全包,很多非網易雲忠實用戶的吃瓜群眾,用了流量卡,順帶也就下載了騰訊系音樂軟件,畢竟流量全包嘛,為啥要跟錢過不去?

當然,這其實是聯通和騰訊的業務互推,畢竟騰訊爸爸入股了聯通,騰訊幫聯通髮卡,聯通幫騰訊推應用,互惠互利的事。


4、QQ主要用戶00後大金主們。

<strong>QQ仍然是00後們的主要聚集地,在他們眼裡,微信是中老年人才用的應用!!!QQ空間黃鑽、QQ音樂綠鑽仍然是尊貴身份的象徵。在QQ上聊天,互相用QQ音樂發送歌曲,對00後來說比網易雲的走心樂評要酷得多。

更別提00後們在QQ音樂上為自己的偶像們打榜的熱情,相信只要偶像們的歌曲持續在QQ音樂上出現,00後們會一直支持QQ音樂到時光的盡頭。

不過,用戶基數的多少並不是評判產品價值的標準,對於網易雲音樂而言,它的核心用戶展現出了超強的黏性和凝聚力,而活躍用戶就是產品提供了產品持續的生命力。更何況,網易雲音樂的用戶基數雖然比不過騰訊系音樂軟件,但也絕對不少了,並且還在持續增長中。


吳懟懟


這個事情在意料之中,我們都知道手機上兩大音樂軟件是——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

手機移動端的QQ音樂已經今非昔比了,因為它整合了酷我音樂和酷狗音樂三家音樂播放公司,形成了流量巨頭。

QQ音樂有兩個巨大的優勢,一、龐大的用戶群體;二、充足的現金流。我們簡單剖析一下,現在QQ音樂提供了超過了1700萬首歌,月活躍用戶數量是7億人次,所以QQ音樂有龐大的用戶流量。QQ音樂付費用戶是1.2億元,這些是構成QQ音樂的充足的現金流。所以無論你購買的是藍鑽還是金鑽,都給騰訊公司貢獻了一份力量。對於互聯網公司而言,一個公司只要具備了其中一個條件就能成為行業的霸主。比如微信具有龐大用戶群體,現在已經成為了中國最大的最大的社交軟件;充費遊戲的王者榮耀現在也是風靡大街小巷。

此外,QQ音樂還形成一個良好生態,QQ音樂可以通過微信引流,並且流媒體播放和K歌以及非常的齊全的版權內容,還有大量的非音樂音頻內容。因此,QQ音樂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音樂播放軟件,它已經形成了良好的音樂生態圈。

那麼,估值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呢?我們可以參考一下世界音樂巨頭Spotfiy的估值。還未進入中國市場的Spotify已經擁有超過6000萬的用戶,其中1500萬為付費用戶,其估值已經達到了150億美元。因此以此參考,QQ音樂的估值突破100億美元是正常的現象。

不過,這也顯示出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正常的中國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了騰訊的產品了。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微信看一下,空閒的時候要玩一把鬥地主,想聽歌也會找到QQ音樂。但是對於抄襲成家騰訊公司,你是支持還是反對呢?


管窺歷史


如果你也喜歡科技就點點關注我吧

1、QQ音樂新春發佈會

在2月的最後一天,QQ音樂在北京的三里屯召開了新春發佈會。總的來說就是慶祝QQ音樂在獲取用戶數量上僅過年幾天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QQ音樂在春節期間用大數據洞察了8億用戶,結果非常有意思。春節期間回家和返程這兩個時間點用戶增長量最大。90後和80後加起來佔比45點多,而00後用戶高達47.68%山東可能離日本比較近所以最喜歡聽動漫歌曲北京地區最喜歡民謠,我覺得非常精準,因為我平時只聽趙雷的歌。

2、QQ音樂獲取用戶的牛性

先說流量這件事

未來創業,沒有所謂的“項目之死”,只有殘酷的“流量之死”,不僅僅是創業項目,未來,有不少平臺都會死於流量,你別看阿里用戶基數龐大,它一樣遭遇“流量枯竭”的危機,它的內生流量根本不足以支撐接近千萬的小賣家,因此,它必須靠投資來“採購流量”。就這點而言,企鵝是穩坐第一,“頭條”流量二號,再次是快手,流量三號。重視2號。

在流量排行中,騰訊是不折不扣的老大,沒有之一。其次才是我們的頭條平臺,不過頭條做流量做的非常猛,用了不過幾年的時間做到了流量老二也非常了得。背靠大樹好乘涼,QQ音樂背靠著騰訊的流量池,自然少不了用戶,再說了QQ賬號登錄粘性使得QQ周邊產品很容易出現巨頭,因為免了註冊賬號的麻煩事。這也是很多互聯網產品做起來很費勁的原因,而QQ很輕鬆的就能打通賬號體系。

3、QQ大數據很容易支持高市值

騰訊是一家了不起的企業,就是因為海量流量,而大數據也算是功不可沒,通過相互之間的產品關聯算法很容易得到用戶的習慣,所以騰訊一直是大眾用戶的選擇。對於音樂沒有太高端的要求,而網易雲音樂是通過更符合用戶的習慣衝殺出一條血路,在QQ音樂面前生存下來了。這還是非常不容易的,至於小部分用戶說誰好誰不好,那就要看誰能笑到最後了。所以QQ音樂要上市,輕而易舉的估到100億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對於音樂你都用哪個APP聽歌呢?


大大飛老師


坦白說,至少曾經在網易雲音樂出現之前,我也一直是QQ音樂的忠實用戶,甚至到現在我都覺得,也許酷狗音樂、酷我音樂曾經被吐槽過是兩款屌絲應用,但其實我覺得這是不對的,就好像人為的把OPPO和VIVO叫做“廠妹機”一樣,我覺得這是不對的。騰訊音樂在如此條件下,甚至在網易雲音樂從單純的產品優勢,強大的推薦算法,以及非常具有網易基因的社區化,逐漸轉化到輿論優勢、以及很多人並不是真正喜歡,而是因為很多文青、技術行業從業者的喜歡,而變得一味的用戶盲從下,還是獲得了很好的市場認可,那到底是因何原因?

  • 強大的版權儲備是內容時代騰訊音樂致勝的法寶

可以說在網易雲音樂出來以後,包括我在內的一大批人都已經轉向了網易雲音樂,首先從一個行業從業者來說,網易雲音樂最初確實是因為其獨具一格的產品思維獲得的較好的用戶口碑,得以在短時間內便爆發,獲得很多用戶的青睞。但是很多網易雲音樂的用戶漸漸就陷入了一種困境,那就是我想聽的歌找不到!相反反觀騰訊音樂,這恰恰是騰訊最大的優勢,騰訊音樂到目前為止把持著數字音樂市場90%以上的版權,也就是說,基本上數字版權都在騰訊音樂手裡,騰訊永遠可以獲得最領先的第一手音樂資源,就是建立在騰訊強大的版權基礎上的。所以這是騰訊能在音樂產品的江湖中獲得較大的市場優勢,以及很好的資本認可的根本原因。



  • 最龐大的用戶資源是騰訊音樂獲得成功的良好基礎

最後就是用戶資源了,要知道騰訊音樂擁有體量最大的數字音樂用戶群,首先是酷狗音樂、QQ音樂和酷我音樂分別佔據音樂產品用戶數量榜單的前三名,可以說這個成績是可怕的。在騰訊和酷狗酷我係沒有合併之前,QQ音樂的分量就已經很強大,有了酷狗、酷我,騰訊音樂的體量更大。


更為重要的是,騰訊音樂除了音樂產品本身,還擁有QQ、微信兩個最好的流量和用戶入口,這也是極其可怕的,QQ和微信的用戶活躍以及活躍時長則是處在行業的前兩位,可以說用戶基礎相當可怕。並且要知道QQ和微信都已經是接近10億用戶的超級戰艦級入口產品,這一點相比其他阿里系、網易系的音樂產品自然是極大的優勢。

如今這個時代,很顯然想要單純靠用戶口碑、已經產品本身已經很難獲得決定性的勝利了,網易雲音樂就意識到了這點。推薦算法再好,沒有內容也只是一堆算法;社區做得再強大,沒有內容又有什麼作用呢?所以騰訊贏得勝利一靠版權、二靠用戶,這是內容付費時代兩大絕對優勢。


EmacserVimer


比起大多數人的生活常態,我們更加關注身邊一小部分人的行為。所謂“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你關心留在家鄉的小鎮青年聽什麼麼?你知道每個月給你理髮的Tony老師用什麼給店裡的音箱放音樂麼?你知道遊戲主播們聽歌1V5的歌都是在什麼平臺上找的?


你用網易雲音樂的推薦,以為電音慢搖爵士就是音樂的全部,可是你仔細想一想,這些年來的畢業晚會、公司年會、聚會KTV有哪次缺席了《海闊天空》?這又如何解釋呢。

同樣的道理,身邊懂手機的人都認為OPPO VIVO稀爛,可你看看出貨量,這兩兄弟加起來超過蘋果小米華為多少?同屬於步步高,主打“口碑”和“質量”的一加手機出貨量又是多少?

同樣,騰訊音樂三家加起來能打五六個網易了。

是,網易有文青,做LOFTER、做雲筆記、做雲音樂,丁磊自己就是個徹頭徹尾的文青。然而文青從來都是文化中非主流的一部分,他們自命清高,與眾不同。你不擁抱大眾,何來口碑?

因此,網易雲音樂的口碑是個偽命題,而騰訊音樂的高估值實際是眾望所歸,現在Spotify的消息只是個預熱,正式路演之後估值還會漲的。

順便提醒一下:購買騰訊股票最好的時機是昨天,其次是現在。


網友小張


這個問題提的不是很科學,我看到很多人費勁心思講快手如何如何,其實真的不用。這個問題核心在於提問的邏輯有問題。

看題幹,題主通過騰訊音樂估值很高,卻發現文青不喜歡的現象,推理出口碑失效了。這個邏輯推理看似沒問題,其實是選錯了用戶對象。

騰訊QQ音樂的主要或者核心用戶並不是文青,也就不會為這個群體提供全方位最深入的功能滿足,那自然文青也就不喜歡甚至排斥,但這並不體現口碑失效了。就像聽到住5星級酒店的顧客罵如家服務設施不好,就說明如家沒有口碑,因為如家的目標用戶並不是高端人群。


張知悅


你這是睜眼說瞎話。酷狗一直第一位啊,一直是主流。

而QQ音樂,由於和QQ深度綁定,用戶也很多。你在QQ上分享音樂,你就必須下載安裝QQ音樂,綠鑽設置QQ空間音樂,也必需用到QQ音樂的服務。

酷狗QQ音樂酷我音樂,三架馬車。

網易雲音樂是後起之秀,蝦米一直很小眾,跟騰訊音樂完全比不了。


GRIDMAN


口碑失效的這個說法,筆者並不認同。

並不能因為文青的不喜愛,就來否定騰訊音樂。畢竟文青只是整個社會大眾當中佔小部分比重的一群人,並且文青並不能代表主流的音樂市場。而作為騰訊旗下的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仍然有廣大的受眾群體。確實承擔的起123億美元的估值。

首先,作為騰訊旗下的產品,最不用擔心的就是用戶的滲透率和使用度。微信和QQ兩大社交軟件成為了天然的載體。微信擁有者9.8億的月活用戶,而QQ雖然較原先略有下降,但仍有8.4億的月活人數,這成為了騰訊音樂估值上的加分項。

同時騰訊音樂的盈利能力以不容置疑。曾經的QQ綠鑽、空間音樂裝扮等。在基於騰訊龐大的社交基因上,騰訊的付費項目都能取得不錯的收益。

其次,在於用戶的習慣選擇。以騰訊遊戲為例,如:QQ飛車、QQ炫舞,都是在用騰訊音樂來作為背景音樂,全程都充斥這QQ音樂的廣告。在讓用戶習慣使用了QQ、微信和騰訊遊戲之後,自然習慣性選擇了騰訊音樂。

並且對於廣大用戶來說,音樂產品僅僅是一個休閒的工具。可能只是在平時運動、開車等休閒時間才會打開的軟件。並且絕大對數用戶都在使用本地音樂在收聽歌曲,將歌曲下載下來,把APP當做是MP3來使用。這樣一來版權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而財大氣粗的騰訊音樂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音樂版權。想酷狗音樂開始的界面動畫顯示的就是“就是歌多”。體現出了騰訊在這一方面的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