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豬爸爸說,大家都愛剖腹產,以後還會有順產嗎?

劉世好


你好,我是Yugis揪揪媽媽。經歷過40小時開宮口,在生產3小時順轉剖保住性命。我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並不知道你從哪裡得知的現大多數孕婦都選擇剖腹產這個說法。據我所知,大部分孕婦在可能的情況下都會選擇順產,只有少部分孕婦由於胎位問題,瘢痕妊娠,或者妊娠綜合疾病導致必須選擇剖腹產,還有部分像我一樣選擇了順產,但是最後順產不順利所以轉到剖腹產的。

數據說明

我36歲高齡懷孕,孕期為了方便跟別的孕媽或者有經驗的孕媽交流,加入了幾個孕婦群(同一醫院建卡的),一共有差不多1000人。每個人生的時候都會在群裡報喜,我粗略統計了一下,最後大概有一半人是剖腹產生下孩子的,但是這一半剖腹產的裡面有100-200個是像我一樣順轉剖的,也就是當初選擇的是順產。還有幾十個是雙胞胎剖腹的。所以從選擇上來講,大多數孕婦應該還是希望自己能順產。我們這幾個群都是在我們在西南地區最好的這家醫院建卡的,醫院還收治了很大部分的高危孕婦,所以剖腹產率整體高些,如果去普通婦女兒童醫院產科,這個比列還會低一些。

也許你說我這個數據總人數太少了,不準確,不能代表大多數情況。那麼我們來看一組權威數據。

2000年以前,我國 每年剖腹產比例大概只有10%以下,90年代以前甚至不到5%。2000年以後,隨著剖腹產技術的成熟以及可能某些醫院的推崇(因為順產產程風險大,對助產士要求高,剖腹產出問題幾率低),我國剖腹產率一路爬升,到2016年已經達到大概接近50%。這確實是一個非常不正常的高比例。當然這也不是你說的大多數孕婦都選擇剖腹產,實際上很多孕婦仍然選擇的順產,只不過助產士水平和經驗都不如上世紀了,所以順轉剖的數量也變多,再加上晚婚晚育導致高危孕婦增多,還有很多孕婦輕信了順產痛剖腹產不痛的說法,以及各種明星都選擇剖腹產這種明星效應,所以到2015-2016年,中國剖腹產率才會這麼高。

國家已經出臺了政策,要求醫院醫生降低不必要剖腹產的比例,在孕婦能夠順產時儘量鼓勵孕婦順產。現在每個醫院都有指標,不是你想剖腹產就能剖腹產的。實際上我懷孕過程中也能體會到,在孕婦各方面指針都合適的情況下,醫生一定是鼓勵孕婦順產的,即便孕婦自己比較害怕,醫生也會鼓勵。成都市目前各大醫院平均算下來,剖腹產概率大概是35%左右,已經比前幾年降了不少。當然這個比例仍未達到世衛組織鼓勵的15%以下,不過已經有所進步了。

所以根本不存在大多數孕婦選擇剖腹產這種情況,將來也不會出現沒有順產的情況。順產仍然是人類最自然的生產方式。在產婦條件合適,胎兒條件適合的情況下,一定要選擇順產。哪怕像我一樣最後順轉剖了。

自己的故事

我雖然高齡36歲懷孕,但身體比較好,沒有妊娠糖尿病高血壓什麼的,骨盆也比較寬。所以當時選擇了順產。開宮口大概用了36小時開全了,送進產房生產了3小時,孩子胎頭太大且在生產過程中胎頭轉向了,所以沒有生下來,然後我血壓突然升高,孩子胎心驟降,為了保命轉為了剖腹產。

我知道順產很痛,我也明白即便我選擇順產還是有一定幾率順轉剖,到時候兩道罪都要受。我更知道順產需要等待孩子自己發作,那個不確定性以及慢慢開宮口的痛,內檢的痛但我不後悔,我覺得經歷過那黑暗的40小時,我更能明白作為一個母親的感覺。

我當時的孕媽群裡,還有不少頭胎剖腹,二胎順產的。只要隔的時間2-3年以上,瘢痕長得比較好,孕婦和胎兒各方面都不錯,頭胎剖二胎順都不是不可能的。有個頭胎剖,二胎嘗試順產,但痛了30多個小時宮口沒開又剖了的媽媽,說過一句“至少我給了孩子這麼一個機會自己出來,我盡力了”。我想絕大多數媽媽都是這樣。我們雖然順轉剖,但我至少讓孩子在他自己想要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來到了這個世界。

每個媽媽跟孩子都是生死之交。所以你千萬不要說大多數孕婦選擇剖腹產,根本沒有這回事。


我的孕期

我家揪揪2個月

我是Yugis揪揪媽媽,80後,同時擁有理工和教育學背景。曾在5個國家居住過,深度旅遊40國。年輕時一個人跨國長途旅行多次,給爸媽和其他老人定製過國外深度旅行。現在開始實踐帶寶寶旅行。Yugis揪揪媽媽是國家曾經晚婚晚育政策的深度踐行者,高齡生下孩子,家裡一孩一貓,生活愉快。想跟我討論孕產育兒,教育,情感以及旅遊方面的問題,或者想跟我聊聊旅行的都關注我哦。

Yugis揪揪媽媽


雖然我本人經歷了兩次剖腹產,但是身邊的表妹或者同事生產我還是會極力建議他們能順則順,我第一次生孩子是羊水破了36小時,而本人對催產藥物不敏感導致宮口一直未開,最終剖出來才發現臍帶繞頸兩圈。

很多沒有經驗的準媽媽選擇剖腹而不願意順產的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順產太痛。其實剖腹產也很痛的,麻藥一過,畢竟肚子上從子宮到肚子都開了刀,哪怕吃了止痛片或者背了麻藥包,還是痛的我直呻吟。還得忍著痛在床上翻身,長期不動內臟容易黏連,還要努力放屁,放出屁來才能吃東西。這個時候隔壁順產回來的媽媽已經能下床自如活動了,還能抱著寶寶餵奶了,我2天后拔完導尿管去噓噓,站起來的那一剎那以為自己失明瞭,真的是兩眼漆黑,面如死灰,畢竟是個手術,還是太傷元氣了,不如順產是符合自然規律的。更何況現在開放二胎了,第二次想順也沒有機會了,只能同一個刀疤再度割開。

2. 順產導致陰道鬆弛。其實整個懷孕過程中骨盆已經在慢慢變大為生產準備了,剖腹產也會有這個問題,我現在有時候打個噴嚏都得把腿夾緊了,真的怕把尿噴出來。。。所以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都需要去做產後修復,現在很多省市的三甲婦產醫院都開了相關的科室了,無論為了性福還是健康都應該重視起來。


K12教育關注者


陪女兒生孩子,我在一箇中等城市的婦產醫院住了十天,在產房門口呆了十三個小時,真正感受到生孩子是個性命攸關的大事,產婦和家人一定要慎重,當醫生讓產婦自己選擇時,保大人保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剖腹產,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剖腹產。



1.具備條件的產婦會選擇順產。臨床的產婦是二生了,因血糖高婆婆陪著來住院。經檢查預測胎兒在6.5-6.8斤,血糖控制的很穩定,當她自己走進產房三小時後,婆婆就抱上了個6.6斤的孫子,母子平安。小王由愛人和月嫂陪著來的,她22歲活潑愛動,身體條件很好,選擇了順產。

2.胎兒過大的產婦不要冒險。小張個子不高,體型偏胖,醫生預測她的寶寶在7.8-8.2斤,骨盆檢測具備自然分娩的條件。小張說她的朋友都是自己生的,順產的寶寶經過產道身體更健康,她告訴醫生要自己生。當她破水被送進產房10小時過去了還沒有消息,產房門外的走廊裡家屬們都在焦急的等待著。一個小時會有醫生出來在牆上的小黑板上公佈產婦宮口開的情況。安靜並緊張的氣氛中突然傳來醫生的呼喚:*號床的家屬去拿止血藥,她愛人飛奔而去。沒一會醫生又出來了,告訴小張家屬說胎兒大,撕裂大出血需要補血,告知輸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同意就簽字。天亮了,躺在擔架床上出來的小張臉色蒼白,看著真讓人心疼。如果讓她重新選擇她還會堅持順產嗎?



3.不願吃苦的產婦選好日子就刨了吧。一個產婦從產房突然跑了出來,後面緊跟著制止的醫生。產婦的愛人和媽媽迎上去,母女抱頭大哭。產婦捶打著母親說,你們為什麼不同意給我打止疼針啊?我疼死了疼死了。他愛人勸著說止疼針有副作用,我再問問當醫生的同學,忙拿出手機到一邊去打。可是經不住女兒大哭大鬧的母親做決定了,打!又三小時過去了,產婦被推著出來去做剖腹產手術了。其實,這樣折騰還不如直接去刨了。

4.身體不正常的產婦還是刨了好。現在很多孕婦在孕期有血糖血壓高,或者胎位不正等等異常情況。臨床一位產婦42歲了,頭生,血壓高。做了剖腹產,恢復的有點慢,母子平安就好。另一個產婦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保胎多日進產房後,家屬被告知胎兒沒有保住,一家人哭的死去活來。



我女兒是順產,如果時光倒流重新選擇,我也會選擇剖腹產,因為生死就在一念之間,想想都後怕。現在醫患矛盾讓醫生幾乎失去了應該的判斷,讓產婦和家人自己選擇,自然剖腹產的就多了。


蘭阿姨育兒故事


作為一個剛剛生完寶寶馬上要出月子的寶媽,我只是想結合我的經歷簡單的說一下。我是順產,寶寶生下來不大不小,6斤2兩,無側切,輕微撕裂。整個過程我算是比較順利的,沒有遭太多的罪(因為開指比較快,連無痛都沒來得及打)。1月18號晚上8點多開始不規律的宮縮,19號上午9:38分我家小公主出生🐣。回到病房後,親戚朋友來看望都說我不像剛生完寶寶的人,精神頭什麼的都好得很,三天出院回家就活蹦亂跳了。順產最大的好處就是恢復快,如果以後要生二胎的話,我依然會堅持順產。畢竟剖腹產在肚子上開了一刀,還是很傷元氣的。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不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首先要根據自身和寶寶的情況來定,不要盲目地堅持順產,如果胎位不合適,羊水不好的話,剖腹產還是最好,最安全的選擇。我身邊好多寶媽都是順產,我想說的是能順就不要剖。最後,附我家小公主沐浴照一張,願所有的小仙女要男得男,要女得女。



Crystal130203143


第一胎的時候自己沒有研究過順產剖腹產的利弊,因為回老家生,那個婦產科的主任是熟人,就覺得到時候聽她建議就好,誰知道提前一個月破羊水了,流得止不住,我就怕孩子缺氧,說要不就剖吧,她也沒阻止也沒提出其他意見參考,那時候就我和我家婆在家,老公還在城裡聽到消息馬上連夜坐六個小時大巴趕回來。時隔六年的二胎,想順產,醫生不同意,只好又剖了,這二胎真的比一胎疼,一胎的時候腹腔粘連很嚴重,術後幾天還是疼得不行。可以重來的話我會選擇順產。


包包喵喵媽媽


剖腹產不是大部分人可以選擇的。需要剖腹產的寶寶,肯定都是存在著小問題,所以不適合順產。

我自己的孩子也是剖腹產,快生產時檢測出孩子頭圍過大,再加上缺氧,不適合順產。所以我當時就選擇了剖腹產。

在產前我也曾向醫生的同學和親人諮詢過順產和剖腹產總分娩方式。



順產

陣痛時子宮下段拉長變薄,子宮體變厚,宮口擴張,有利於產後惡露的排出以及子宮的復原,減少產後出血和產褥熱的發生,而且順產創傷小,只是會陰部位有小傷口,更容易恢復體形。

順產的時候,產婦體內分泌的摧殘數,不但能促進產程的進展,還能促進產後乳汁的分泌,而且產後馬上就能進食,有助於乳汁的分泌。

順產的寶貝們經過主動參與一系列適應性轉動,他們的皮膚以及默寫神經的敏感性比較強,為日後身心協調發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日後不易發生感覺統合失調。



剖宮產(剖腹產)

由於某種原因認定孕媽媽很難進行順產時切開小腹,通過手術取出胎兒的方式稱為剖宮產,因為分娩中存在的意外因素,任何孕媽媽都有可能剖宮產。剖宮產是為了保護媽媽和嬰兒安全而選擇的一種分娩方式。只有情非得已時。才能考慮這種分娩方式。

剖宮產畢竟是一個手術。常常會恢復慢,而且剖腹產後,新媽媽不能很快恢復進食,可能會影響泌乳減少哺乳的時間推遲,不能夠及時給寶寶餵奶。



為什麼從前的人沒有剖腹產呢?古時候技術落後,遇上寶寶窒息的情況由於未能及時把孩子產出,寶寶可能產出就夭折了。甚至於一屍兩命。

我是暖心秋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


暖心秋媽


分娩方式有兩種,一是順產,又叫自然分娩,另一種是剖宮產,叫做人工分娩。

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和優劣呢?

1,舒適度。順產屬於自然分娩,要經歷全程的陣痛才可以娩出胎兒。剖宮產是麻醉後手術取胎,相對來說沒有疼痛的體驗。

2,胎兒影響。順產是胎兒經過軟產道的擠壓出來的,對於胎兒的心肺功能更符合生理需求。剖宮產是直接把胎兒從母體的睡夢中拽出來的,對於胎兒來說沒有擠壓的過程,可能更不符合生理需求。

3,恢復情況,順產以後產婦很快就可以下床活動,母乳也來的更快。剖宮產以後至少要一兩個禮拜才能恢復,而且要第二胎也至少間隔一年以上。

現在很多產婦因為懼怕疼痛,家裡迷信良辰吉日娩出胎兒,還有產婦或者胎兒情況不允許順產等諸多原因,導致我們國家的剖宮產率一直居高不下,明顯高於世界衛生組織的界定的百分之15的紅線,我們國家的剖宮產率一度接近百分之五十。現在我們國家也在呼籲和倡議降低剖宮產率,不管怎樣,剖宮產畢竟屬於病理產科,不是正常分娩的常規方式,請大家能夠在醫生評估允許順產情況下儘量選擇順產。

降低剖宮產率,讓自然分娩成為主旋律,需要產科知識的普及,所以我們每一個醫務工作者都一直在努力。



疼痛診療劉醫生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現在大部分的人並沒有選擇剖宮產,而是順產。原因如下:

1.順產才是順應自然規律的一種生產方式,是對小孩對母親最好的一種生產方式,小孩經過產道的擠壓,肺泡功能等各方面會比剖宮產出來的小孩好很多。而且剖宮產的出現不是為了緩解疼痛,而是解決難產的一種手段,大大降低了難產死亡率。

2.醫院裡有剖宮產率,上面的領導會嚴格控制指標,一般來說,剖宮產率是不能超過40%的,不過這個數值不是絕對的,也會根據醫院來制定,比如大型的婦幼保健院,難產率高一些,這個剖宮產率也會相對高一些,但從這個指標我們能知道,剖宮產,不是你想剖就能剖的。

3.如果是因為害怕痛而選擇剖宮產,那更是對自己不負責任,剖宮產爽那一時,但之後可能會造成腸粘連盆腔粘連等術後併發症,對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害,而且,目前已全面開展鎮痛分娩,可以緩解分娩時百分之八十左右的疼痛。

以上,希望有所幫助,謝謝!



夏日蘇荷先生


什麼觀念?

該更新了。

你確定你的數據沒問題?

我接觸的都是能順則順的產婦。


麻醉醫生走鋼絲


能順就順,剖腹產恢復太慢。我這都兩年了,傷口還疼呢。而且留下了大疤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