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下消融,是如何治療肝癌的?

藍冰天雪


肝癌是我國的高發惡性腫瘤,原發性肝癌在在我國男性惡性腫瘤中佔第三位。那麼,肝癌的根治性治療也是廣大醫學界和病人共同關心的的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有更多的方法用於肝癌的治療。而肝癌的射頻消融治療,也是很多肝癌治療方式中常用的一種治療,那麼,肝癌的射頻消融治療又經歷了什麼樣的歷史,又有哪些優勢?

我們先看看肝癌的射頻消融技術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的,又有什麼樣的療效?

以射頻消融( RFA)為代表的肝癌局部消融治療在過去20年發展迅速,已經成為繼手術切除、介入治療後的第3大肝癌治療手段,在肝癌治療領域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993年Rossi等首先報道採用射頻消融治療肝臟腫瘤,但是療效有限,僅是作為肝癌姑息治療的手段。到90年代中期,第二代射頻消融電極針的出現,消融範圍增大了,使射頻消融治療肝癌的效果明顯提高,並開始得到重視,開始廣泛應用,據相關報道顯示,射頻消融可以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期,肝癌患者射頻消融術後的1、2、3、4和5年生存率分別達到94.7%、86.1%、77.7%、67.4%和54.3%;病灶直徑≤2.0 cm的患者,其術後5年生存率達到83.8%。

哪些患者適合進行肝癌的射頻消融技術呢?

首先需要腫瘤的範圍射頻消融的範圍要超過腫瘤邊緣1cm,才能達到腫瘤完全壞死的目地。當腫瘤在3cm以下,電極針的射頻消融的範圍直徑在5cm左右的情況下,電極針可以達到一次性插入後完全覆蓋並開始治療腫瘤。據相關報道,當3cm以下的肝臟腫瘤有射頻消融後腫瘤完全壞死的有效率可以達到67%。

而當腫瘤為3-4cm左右的時候,需要需要頻繁調整電極針,從而造成腫瘤殘留和復發的幾率明顯升高。所以,射頻消融的的適合病人還是需要腫瘤小於3cm左右,並且肝臟的腫瘤數目在3個以下,如果腫瘤較大,則需要首先考慮外科手術治療,而對於存在嚴重的肝硬化或者身體情況較差,不能進行手術的患者,也可以請醫生評估患者的情況後酌情考慮進行肝癌的視頻消融治療,因視頻消融也存在一定的優缺點,一定請醫生評估後在決定治療。

以上就是肝癌的射頻消融治療的介紹和哪些患者適合進行消融治療,肝癌雖說是惡性程度較大的腫瘤,但是隨著科學的進步,醫療技術也越來越成熟,相信不久的將來,人類一定可以戰勝腫瘤,腫瘤患者也不應自暴自棄,積極和腫瘤做鬥爭!


美中嘉和腫瘤科普


首先讓我們清楚,什麼是腹腔鏡射頻消融術。腹腔鏡射頻消融術就是在超聲引導下,通過腹腔鏡下進行消融治療的操作。

治療肝癌,微創消融手術主要包括兩種手術方式:經皮和經腹腔鏡射頻消融術。由於肝癌發病位置的特殊性(鄰近膽囊、膈肌、胃腸道),經皮射頻消融時易損傷周圍器官,尤其在肝癌侵襲包裹嚴重時,腹腔鏡射頻消融術能在直視下操作更能體現出其優勢。

腹腔鏡下消融手術方法:

(一)進腹探查:常規腹腔鏡手術準備後,分別於臍下緣和劍突下置入兩個10mm Trocar,導入腹腔鏡和腹腔鏡超聲設備。手術第一步探查肝周及腹腔有無積液,鄰近器官及組織有無轉移,重點檢查腫瘤所在的部位、於周圍邊界是否清晰、腫瘤的數量、大小以及腫瘤與重要血管之間的位置關係。

(二)視情況不同選擇手術方式:

(1)查看腫瘤位置:鄰近或侵襲膽囊較重的,則先行膽囊切除術。鄰近膈肌且侵犯粘連較多的,則需先遊離冠狀韌帶。有肝切除手術史的,可能會有粘連帶,若妨礙手術進行,則需充分遊離粘連帶後再行射頻消融操作。

(2)根據位置選擇進針方式:膈頂部腫瘤,進針位置選擇在右側腋前線8、9 肋間。位於左肝邊緣,則在劍突下進針。

根據腫瘤直徑大小選擇消融方式:^3 cm 單針單點或多點消融。^3 cm 多針多點、立體消融,為安全起見,消融範圍為腫瘤外圍0.5~1.0 cm 的正常肝組織。

消融手術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1)術中腫瘤周圍應墊紗布,防止因熱傳導作用導致周圍正常組織和器官受到損傷。

(2)消較淺表的腫瘤時,應邊消邊吸,防止腫瘤種植轉移。

(3)肝癌患者凝血因子減少、肝功能減退,毛細血管的脆性增加,所以在消融結束後,一定要檢查有無活動性出血,必要時應用止血材料。

術後要注意什麼問題?

(2)定期複查(包括血常規、肝功能、AFP 、增強CT等), 檢查腫瘤消融效果以及是否復發。

綜上所述,LRFA較經皮射頻消融術有其獨有優點:避免經皮射頻位置侷限性;減少皮膚、腹膜的針道轉移可能性;減少肝臟周邊臟器的損傷可能性;減少肝臟穿刺點的出血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