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機器人問世,會計人該怎麼辦?會被取代嗎?

Amanda192088579


數字達爾文時代,人類與機器將共同進化。

數字化、智能化重新定義了未來商業和工作方式,也重塑了財務組織和關係。數字工具、機器人崛起和智能技術應用正改變著財務組織方式、工作流程和價值管理。CFOs開始思考如何推動財務轉型,並構建集“能力+資源”的共享平臺、“生態+網絡”的協同平臺、“數據+智能”的賦能平臺、“敏捷+生態”的開放平臺於一體的智能財務體系,和麵向未來財務的“人類+機器”的工作方式。

未來財務組織的形態更聚焦敏捷、賦能和開放。

數字技術重構財務組織的三個關係

隨著數據科學、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認知分析、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等機器智能技術不斷融入經營與財務管理,CFO必須用數字技術重構財務組織關係,通過重塑“三種關係”來推動財務升級與變革

一是重構財務與業務的關係,促使財務組織更敏捷地支持戰略決策和業務經營。

通過建立數字化財務平臺,重塑財務服務能力和員工隊伍結構,以便提供實時洞察、即時預測和全方位願景。財務需要以數據為中心,利用“前端+平臺+生態”式的敏捷運營,構建一個支持快速迭代創新的“數字內場”,促使財務以往傳統的職能也向業務部門(前端)融合,成為業務夥伴(BP),才能充分應對時代帶來的挑戰。

二是重構組織與員工的關係,促使財務人員更自主地服務於財務組織和業務單元。數字化轉型下,財務組織需要開放性平臺和微服務矩陣的技術支撐,充分發揮財務人的積極性和自組織。藉助數字技術讓能力標籤化、工作場景化、機會公開化、過程全記錄、風險可預警、價值量化可視,打造成高效的自驅組織和賦能組織。

三是重構人類與機器的關係,促使財務工作更智能賦能高效運營和價值創造。企業對數字員工和人機協同的強大需求將變成常態。這意味著未來工作將會發生結構性的轉變,重塑財務管理體系和模式,實現日常交易、運營管理和價值創造等職能分化,邁入人機協同的工作方式。

智能時代重塑人機協同的五個法則

CFOs開始思考如何藉助數字工具和智能技術來推動變革和財務轉型,並過重塑人機協同的“五大法則”,構建面向未來財務的“人機協同”的工作方式。

一是從“數據主義”到“機器智能”的數據價值法則。在智能時代,數據是必需的生產資料,未來的競爭也必然是數據主導型的競爭。如何對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通過“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正是財務管理部門發揮數據挖掘、分析能力的時機。財務管理者須將自己對數據的敏感性和數據分析的核心技能應用到企業的數據管理和分析中。同時,藉助大數據技術和機器智能,以及充沛的計算能力將全面釋放數據的價值,提升財務支持決策效能。

二是從“技能專家”到“複合人才”的技能綜合法則。數字技術對人才的素質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髮展,越專業分工、越技能型的將逐漸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由智能機器人代勞。未來,管理型財務專家、機器人訓練專家和既懂業務又懂財務還懂技術的複合型人才將成為財務組織的中流砥柱。

三是從“線性管理”到“網絡協同”的生態思維法則。企業財務管理將從企業或集團內部向外延伸,連接產業鏈上下游或生態經營網絡中的交易對手及其他利益相關方,形成跨越地理空間的、更加龐大而複雜的網狀體系。

四是從“場景服務”到“客戶旅程”的敏捷開放法則。數字化、網絡化和API經濟為場景入口的打開提供隨時隨地、無縫銜接的可能性,財務管理核心能力和服務,將以組件、模塊的方式為服務對象調用。這就需要財務需要搭建敏捷開放的數字化平臺,將財務核心服務通過API/SDK以及ISV開發者生態無縫嵌入到各個場景和生態中。未來的財務將圍繞客戶旅程,構建開放式的生態服務平臺,精準和定製的提供服務,成為財務領域的亞馬遜、蘋果。

五是從“數字員工”到“數字倫理”的算法治理法則。隨著機器人不斷應用到財務管理的各個領域,財務組織和治理結構,包括建立整合人力和虛擬資源(例如機器人/數字員工)的生態系統,形成“人工+機器”的新工作方式。機器和智能軟件將成為企業的新員工,以新的技能輔助人們完成新的工作,重塑無限可能。作為人類,我們的大腦是通過對雙手的利用而不斷進化和發展的。而數字員工通過對算法的升級而不斷進化,如何讓數字員工在學習企業價值觀、行業特性的過程中更具“人性”,從而倫理化,也是CFOs在組建“人機協同”組織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問題。

數字化、智能化改變了財務管理的運營模式,並推動財務職能發揮更加靈活、敏捷和智能。對於CFO來說,通過將機器智能、智能財務機器人引入財務工作中,使財務管理邁入了一個全新的智能時代,並呈現基於數據智能與網絡協同下的平臺化、分佈式發展趨勢。

瞭解更多內容,關財資一家(TreasuryChina);加財資君(treasury-westlake),進群與大咖交流更多內容~


財資一家


會,但是取代範圍很有限。

目前人工智能說是智能,但其實還比較蠢,智力方面大概相當於五歲小孩的水平。其強在能夠快速解決一些重複性強、複雜性低的底層工作,比如入賬、報稅、出納、憑證管理等。但事實上,這些工作近年來一直就有被各種財務軟件取代的趨勢,只不過目前這些軟件還需要人來操作,而人工智能普及以後,這些軟件就相當於能夠自己跑起來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會計的工作範圍難道就只有這些重複活兒嗎?

答案當然不是。社長認為,會計師存在的本質,就是解決商業社會的信息不對稱,給出儘可能客觀公正的財務報表。為了保證這個目的達到,還相對應地誕生了審計師這個職業。但人都有利己的天性,只要隱藏商業信息是對自己有利的,就會近乎本能地這麼做,而且隱藏信息的成本永遠比把信息挖出來要低。人工智能再怎麼厲害,也只能處理已經錄入的數據。對待口頭約定和現金交易一點辦法也沒有。

更何況,“客觀公正”這個要求本身就是就是極端理想化的,它本身並不能被達到,只能被無限接近。會計準則中有“可靠性”和“有效性”這兩個互相沖突的原則,兩者不可能被同時滿足,只能做出權衡。“可靠性”強調的是報表中所披露信息的真實無偏,想要滿足這一原則,就只能使用已經發生並且完結,且有憑證支持的交易數字。但由於現在的交易賬期普遍都很長,等到所有的數字都有完整的憑證支持的時候,都已經過了不知道多久了。這就和“有效性”原則發生了衝突。因為財務報表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給潛在的投資者提供有效信息,而動輒過時一年多的信息顯然毫無參考價值。於是會計師只能在兩者之間作出權衡,導致其中誕生了一個狹長的灰色空間,而審計師和會計師就在這空間裡互相鬥法,永不停歇。人工智能的誕生,並不會讓這種鬥法消失,只是會讓其看起來更加高級一點而已。

這些概念說起來有些繞,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就明白了:審計師去廠裡盤點庫存,而老闆其實快破產了,倉庫裡什麼也沒有,為了糊弄過去,提前從隔壁廠子借了一批貨來裝點門面,入庫單什麼全是偽造的。這時候有經驗的審計師就能從庫存包裝、單據核對、甚至倉庫外面隔夜的車轍印來判斷是怎麼回事,而小白就只能乾瞪眼。至於人工智能?不存在的。做假賬這種事,人類永遠是AI的爸爸。

除此之外,會計的基本準則目前還存在爭議,學界和業界一直在rule-based和principle-based之間取捨與融合。前者的主要代表是GAAP,是美國的準則。後者的代表是IFRS,英聯邦國家一般都採用。區別在於,rule-based傾向於用細緻的字面規則涵蓋一切可能的交易,而principle-based更加原則化,自由裁量的範圍大點,對於相似的交易有時可以用不同的準則去解釋。

同法律做一下類比,大概就相當於成文法和判例法之間的區別。隨著全球化的發展,現有的趨勢就是把GAAP和IFRS融合,搞一個國際通用的會計準則出來,以降低交易成本。但這很不容易,是一項浩繁的工程,因為兩套準則衝突的地方不少。

商業社會的基礎是人,市場經濟也是為人服務的,一個連基本原則都沒有統一的職業,人工智能怎麼能搞行業洗牌呢?難道讓人工智能給人類定準則嗎?真到那個時候,人工智能恐怕就不叫人工智能,得改叫上帝了。

社長敢下結論說,只要商業社會還存在,會計這個職業就不會消亡。會計越老越值錢,值錢在哪裡?就在對敵經驗豐富。剛入行的審計師只能被按在地上摩擦。

舉一反三,最瞭解人的,永遠都是人類本身。任何職業做精了,都免不了要和人打交道。而人工智能再厲害,也不能陪你喝酒啊!


AI財經社


首先,什麼是財務機器人?

目前所討論的財務機器人,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是RPA,暨Robotic Processing Automation,也就是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是一種計算機控制軟件,能夠代替人執行基於一定規則的重複性指令,可跨軟件、跨平臺、多窗口操作。

科幻片裡常見的能夠行走、說話、以實體形式存在的機器人不是目前業內討論的財務機器人;並且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RPA也尚不具備機器自我學習的能力。

有位專家說:我們預計到2025年,基礎會計都會被機器人替代。



雖說機器人工作效率高,不會像人類容易犯錯,巴拉巴拉巴拉……但是,也有它機器人幹不了的事,會計人做好這些事就不會被機器人替代。

<strong>

1、分析能力

機器人處理完的一堆數據和報表,只有通過人的思考分析,解讀出數據背後的信息,才能轉化為對企業經營有用的決策,這些決策包括計劃預測、內部控制、投資分析等等。多維度、多層面的思考能力,是機器人沒有的。

2、跨領域複合知識

如今財務圈反覆強調業財融合是大勢所趨,財務人不止要懂財務知識,更要懂業務、瞭解行業。只有成為優秀的業務夥伴,才能有的放矢地幫助企業經營決策。同時,為了在未來能和財務機器人“並肩作戰”,IT知識、程序算法化的思維也成了財務人的一項必修課。

3、全局觀

財務早已不是賬房先生的角色,作為企業中相對獨立的部門,財務必須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客觀公正地看待一切經營問題。不拘泥於報表數據,財務要結合宏觀經濟、行業情況,站在更高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去分析決策,做到資源的最合理配置。

4、學習能力

活到老學到老,財務尤其如此。財務領域繼續教育的內容非常多,財務人必須時刻保持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熱情,通過學習不斷提高,才能擺脫基礎財務的淘汰危機,初級,中級,注會等證書類的學習大家已非常熟悉,其他如投資併購、IPO等實務技能也可以通過繼續教育來獲得。



(評論員:周婷婷)


首席投資官


繼“四大”相繼上市財務機器人以及財務機器人解決方案後,“會計機器人”亮相長沙的消息再度刷屏。

據長沙晚報報道,8月11日下午,在長沙智能製造研究總院,沒有任何會計基礎的湖南默默雲物聯技術有限公司經理王曉輝,經過20分鐘操作流程培訓後,將公司上月的發票、工資發放等流水錄入會計機器人系統,15分鐘後錄入完畢,王曉輝驚訝地發現,會計機器人已把記賬憑證、會計賬簿、利潤表、國地稅申報表等全自動生成。

經過逐一核對,會計機器人所生成的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報稅報表準確率達到100%。

“5年時間裡幾十名會計師統計了上萬家企業的財務、稅務特點,在機器人的大腦裡建好了上萬種模型。”會計機器人項目創始人譚中東介紹,會計機器人不需要專業會計操作,可自動完成記賬、報稅工作。目前長沙已經有50多家企業在使用。

一“會計機器人”可以完成基本的會計工作

“會計機器人相當於給公司配備了一個全職會計秘書。”王曉輝告訴記者,作為初創企業,傳統的財務處理是交給代理記賬公司,如今他們自己就能完成基本的會計及報稅工作。長沙智能製造研究總院雙創服務部部長曾偉表示,人工智能目前並不會完全替代傳統會計人員的工作,企業所需的預算、成本控制、合理避稅等更高級別的工作仍需專業財會人員。

都說人工智能化的發展非常迅速,遲早會代替大量人工操作。 當我們還在討論“四大”輪流推出財務機器人,央企、銀行接連購入財務機器人的消息離我們還有點距離的時候,但沒想到“會計機器人” 就這樣迅速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裡,50多家企業已經接受了這個新夥伴,相信“會計機器人”的普及將成為烽火燎原之勢!也許已經有許多會計人在擔憂自己的工作未來會不會被機器人取代了。

二“會計機器人”從不抱怨,十八般武藝讓會計人惴惴不安

據權威媒體統計,國內企業超過85%的財務人士擔任財務會計(核算會計)職位,他們80%以上的時間用於記錄與核算,充當著"賬房先生"的角色,這些簡單重複性工作完全可以被“會計機器人”代替,而且機器人任勞任怨,不會發牢騷,不用給它發工資,而且不會出錯,跟人工相比,它們具備了以下幾大功能:

1、可替代財務流程中的手工操作(特別是高重複的);

2、管理和監控各自動化財務流程;

3、錄入信息,合併數據,彙總統計;

4、根據既定業務邏輯進行判斷;

5、識別財務流程中優化點;

6、部分合規和審計工作將有可能實現“全查”而非“抽查”;

7、機器人精準度高於人工,7*24小時不間斷工作;

8、機器人完成任務的每個步驟可被監控和記錄,從而可作為審計證據以滿足合規要求;

9、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的投資回收期短,可在現有系統基礎上進行低成本集成。

是不是看了嚇了一跳 ?這很多就是我們會計人員平日所做的工作啊!而且機器人的操作既節省了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一個沒有任何會計基礎的人都可以駕輕就熟,如此巨大的優勢怎能不讓我們靠財務吃飯的人感到不安呢?

三“會計機器人”來搶飯碗,對會計來說不僅是挑戰,更是一種機遇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祁懷錦曾大膽預測,信息化、智能化、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整合後,財務工作思路大調整,我們85%的會計人員可能失業。

財務行業顛覆式的發展是大勢所趨,但並不意味著財務人員就是死路一條了。“會計機器人”的出現是順應時代的產物,對於我們廣大會計人員來說更是意味著一種新的機遇。

毫無疑問,“會計機器人”走進企業對整個行業的衝擊非常大,我國2000多萬的會計持證人員中,有1700多萬人處於最底層,另外,我國中高端財務人才缺口達到了300萬以上。《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也明確指出,在“十三五”期間大力發展中高級人才數量,完善會計人才結構。

上面這個圖形象的展示了未來財務行業的變革,小夥伴們,快來找找你處於哪個層次吧。

對於基層財務來說,“會計機器人”是競爭者,但是對於高級財務人才來說,財務機器人反而可以成為我們的好幫手。利用財務機器人分析得到的數據結果,我們可以更好地進行規劃、預算以及管理控制,進而做出決策,簡直就是如虎添翼。

因此,加快財會人員的升級轉型,是一個職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不想被時代淘汰的財務人士更應該從現在起轉變思想,抓緊學習。作為順應時代的財務人,我們要告別賬房式的財務先生,努力成為戰略性的財務人才。不僅僅是企業發展的見證者,更要成為企業價值的創造者。未來的財務行業,將是“互聯網+人工智能+財務管理”的時代,我們要適應變革、擁抱變革、參與變革:

1)要學會使用新的會計工具,它將會解放我們的大腦,工作將更加輕鬆;

2)企業只需要幾個“門外漢”就可以完成記賬、報稅的工作,專業財務人員比例會大幅度降低;

3)財務管理的界限會更寬泛,戰略財務和業務財務數量將超過基礎核算人數,核算人員會面臨大量的淘汰;

4)財務分析和預測,財務戰略規劃,資本市場運作,風險控制和績效管理等都形成現代化管理體系,未來將有助於會計核算向價值管理的轉型;

5)高端財務人員會越來越吃香,會計的含金量也會越來越高。

過去的榮耀已經過去,將來的輝煌才屬於自己。如果你想把握未來,現在必須提升自己,趕上時代的腳步!


個人所得稅App


繼德勤財務機器人橫空出世後,其他三大會計事務所也相續發佈了機器人。人工智能技術引入會計、稅務、審計等工作中,“財務機器人”可以快速“閱讀”數千份複雜文件,從中攫取和構建文本信息以更好地做出分析……財會人的朋友圈瞬間被刷爆。一時間,財務人都在討論德勤機器人所帶來的改變和衝擊,自己會不會失業。

財務人的不淡定可以理解,財務機器人功能如此強大,傳統的財務人出路又在哪裡?

首先,我們歸納一下通常財務機器人可以完成哪些工作。

1.可替代財務流程中的手工操作(特別是高重複的);

2.管理和監控各自動化財務流程;

3.錄入信息,合併數據,彙總統計;

4.根據既定業務邏輯進行判斷;

5.識別財務流程中優化點;

6.部分合規和審計工作將有可能實現“全查”而非“抽查”;

7.機器人精準度高於人工,7*24小時不間斷工作;

8.機器人完成任務的每個步驟可被監控和記錄,從而可作為審計證據以滿足合規要求;

9.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的投資回收期短,可在現有系統基礎上進行低成本集成。

其次,財會人的地位是否會被撼動,要看自身的發展。

從德勤財務機器人和普華永道機器人的功能上我們發現,基礎財務工作都是機械化、重複性的,機器人就可以高效完成。那麼也就意味著從事這些工作的會計人可能會面臨著出局的危險。

與其坐等出局,不如現在就開始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註冊會計師考試雖被譽為天下第一大考,難度極大,但每年仍有為數不少的會計人拿證。學習註冊會計師從專業層面來說,會計人將不再拘泥於重複性的做賬、貼憑證、貼發票等會計核算工作,通過CPA六科(會計、審計、稅法、經濟法、戰略、財管)的學習不僅能夠提升專業實操技能,更能跳出傳統財務思維的框架,還能培養戰略全局觀。而且註冊會計師在業內的認可度極高,不論是在會計師事務所、大型外企還是國內企業,都是不可多得且爭相競聘的高級人才。

最後,傳統財會人要看清自己的優勢。

人工智能技術終究不可能超越人類本身智能的發展,即使機器人可以取代會計職業,也僅能取代一些簡單、機械和重複的工作,永遠無法取代人類本身的思維、智慧和創造,不可能超越人類為其設置的智能範圍。

聰明的財會人以此為契機學習提高,因為不斷學習是財會人的優勢,這種優勢會加大其在激烈競爭中的籌碼。所以說一直以來威脅財會人的不是智能人工也不是財務共享,而是滿足現狀的惰性。財會人要想在行業中站得更穩走得更遠,那麼學習將是唯一的出路。


北京東奧會計在線


機器人的操作既節省了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人類與人工智能多產生的巨大差距,怎能不讓人心感惴惴?

對於廣大財務人來說,隨著信息化的愈發成熟,科技的飛速發展,就連幾年前無法想象的人工智能(AI)也已經走近財務的日常應用。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先生在接受國外某媒體採訪時提到:“目前中國政策環境對於人工智能相對開放,相較美國或其他政策嚴謹透明的國家,反而可能產生更快速井噴式的發展。”

未來五秒以下的工作將全面被人工智能替代!同時,未來十年翻譯、簡單的新聞報道、保安、銷售、客服等領域的人,將約有90%的工作會被人工智能全部或部分取代。

面臨這樣的局面,財務人員以人力充當“賬房先生”的日子不會剩下幾日了。財務轉型可以說是箭在弦上、迫在眉睫。

真正改變這一情況的方法就是使財務人員向真正的決策人轉化,而擺在財務人員面前的現實則是,我國會計持證者已經超過2000萬(也有1900萬的說法),其中300萬已經主動轉行,300萬過剩,而這已經不僅是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遇到的尷尬,而是整個行業所面臨的窘境:低端人員(只會基本的傳統會計做賬技能)過剩,中高端管理會計人才嚴重缺少。

財務人員何去何從

2014年10月27日,財政部根據《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制定發佈了《關於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為管理會計體系建設做好了頂層設計。2016年6月22日,財政部印發了《管理會計基本指引》

以上一切都清晰表明,管理會計才是財務人未來之所在。

管理會計師證書是由中國總會計師協會(中總協)頒發,是中國財經領域唯一的管理會計人才鉑金級證書,為全面培養明於道,精於術的複合型管理人才,而推出的管理會計專業能力培訓項目。主要面向公共事業單位、各行業企業管理人員及高校經管類專業師生。

該證書有別於目前社會上的其他財經類證書,它更專注於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既兼顧了英、美國家在管理會計上的理論與實踐成果,又充分考慮了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的獨特性,以及中國管理會計所處的階段特徵。學員經過管理會計師專業能力培訓後,參加並通過由中國總會計師協會主持的管理會計師能力考試則可取得由中國總會計師協會頒發的管理會計師證書。

搜【初級管理會計師辦公室】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