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黑科技:济南网红光伏高速所剩无几;谷歌的能源风筝前景存疑

被誉为全球首条的光伏高速公路试验路段,如今已所剩无几。

这条路是否会重装升级还是问号,但目前来看,这条黑科技高速路并不像预想的那般成功。

趣谈黑科技:济南网红光伏高速所剩无几;谷歌的能源风筝前景存疑

现如今,行车道上的光伏面板大部分被沥青路面取代,仅有很少部分还在使用黑科技光伏材料。

趣谈黑科技:济南网红光伏高速所剩无几;谷歌的能源风筝前景存疑

光伏路面太脆弱,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往货车太多,伤痕累累的路面行车体验也渐渐变得差起来。

趣谈黑科技:济南网红光伏高速所剩无几;谷歌的能源风筝前景存疑

应急车道的光伏面板虽没有拆除,但看上去和刚通车时整洁、鲜亮的“毛玻璃路面”相差甚远。

道路上的重型货车常有掉落物损坏路面,多灾多难的路面如今似乎在此路段被“放弃”了。

正常运转电费收入难支日常更新养护

虽经历风霜,这条路段的发电量还算达到预期。但遭遇到大量损坏,养护成本太高了,业内专家表示,发电收益完全不足以支撑日常路面的人工养护及更新修缮。

这条路还是有突破性成功的:

相比国外同类技术每平米高达1.5万元的成本,我们这条路面仅用了3000元的成本!这条路首要意义在于科研,不能用金钱衡量。

趣谈黑科技:济南网红光伏高速所剩无几;谷歌的能源风筝前景存疑

科技从“黑科技”到“实用型科技”都需要过程的。

虽然国内的光伏高速没有预想的成功,但也算一次大胆的尝试。

再一起看看国外的风电黑科技吧。

近日,谷歌研发的能源风筝(Energy Kite)将在海上起飞。

能源风筝用“轻型电子设备和智能软件”来代替传统钢材。这将比类似额定功率的涡轮机轻约90%,他们想利用风筝技术开发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

趣谈黑科技:济南网红光伏高速所剩无几;谷歌的能源风筝前景存疑

它由一根长达半公里的绳索系在地面站。当风筝盘旋飞行时,工程师使用飞行控制系统旋转风筝的八个转子,并将其垂直提升。

一旦风筝达到约300米的高度,它就开始在垂直环路中滑行,旋转转子并驱动发电机,产生的电量沿着导电系绳向下移动,并转移到电网上。

Makani最新研发的能源风筝M600原型机重约2吨,运行时可向电网输送600KW的电能。

能源风筝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到达很多风机没办法建设的海域去开发能源!

地球上的碳排放量日益增长,目前大多数石油和天然气巨头都在考虑绿色用电问题。

能源风筝此前在陆地上测试的结果还不错,下一步将在挪威的海域上进行测试。

吃瓜的小编看来,尽管这个风电项目的理想看起来很丰满,但和济南光伏高速的情况类似,海上的天气难测、飓风很多,这种轻型新材料能不能扛得住海上气候的折腾还是个未知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