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城市建設“海綿+”4.6萬居民受益

西宁城市建设“海绵+”4.6万居民受益

圖為西寧市冰河溼地公園一角。 李雋 攝

圖為西寧市冰河溼地公園一角。 李雋 攝

中新網西寧5月10日電 (李雋)地處中國西北的青海省西寧市屬資源型重度缺水城市。記者10日從西寧市政府獲悉,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西寧市以問題為導向,採用“海綿+”理念,對51個老舊小區進行了全面改造,小區環境改善顯著,4.6萬餘名居民直接受益。

魚鱗坑、水平階、截流溝、透水磚、雨水花園……在西寧市的大街小巷、小區學校、廣場公園內,這樣的“海綿體”設施不斷亮相,在全域範圍內逐漸多起來的“海綿體”為美化城市增添新的氣息。截至目前,西寧市通過“治山、理水、潤城”的共治模式,已完成建設項目197項。

西宁城市建设“海绵+”4.6万居民受益

圖為市民在城市綠道散步。 李雋 攝

2016年,青海西寧市入選全國第二批14個海綿城市試點,西寧市累計投入約26億元,持續推進海綿城市建設。2019年,青海省財政下達2.5億元支持西寧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項目持續推進,主要用於實施管道溝渠治理、試點區內海綿化改造、增加綠地面積等項目,系統化打造西北半乾旱高原地區獨具特色的海綿城市。

西宁城市建设“海绵+”4.6万居民受益

圖為西寧市湟水河畔的城市綠道。 李雋 攝

目前,西寧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內70.37%的面積已“植入海綿”,這些區域內年徑流控制率達到85.8%,生態岸線恢復率達到44%,生態品質顯著提升,特別是通過湟水河濱河溼地海綿提升等三大水系的生態綜合治理,河道生態功能顯著提升。同時,水環境指標不斷優化,河道生態水環境質量明顯得到提升,內澇積水得到消除,城市人居環境得以改善。

據悉,今年西寧市將繼續因地制宜開展海綿城市建設,以“滲先蓄後、淨滯結合、多用少排”的西寧海綿模式,引導全市域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