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土房子好,現在農村為什麼不建土房了呢?

農村一山貨


都說土房子好,土房子真的好嗎?其實土房子的缺點也如它的優點那般相差巨大。而要知道如今的農村為什麼不再建土房,還得從土房的優點和缺點上來分析。

農村土磚房的優點。

想在八十年代初,我國剛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當時的農村,人人是鼓足幹勁為屬於自己的土地耕種糧食。而房子的放寬,特別是人人可以自建房屋,更是讓農民看到了無限美好的希望。

就如我家,五口人,在以前大家都是統一擠住在村裡的一間間低矮的土磚房之中,當時我家只有兩間房,每間房的大小也只10平方米多一點。一間用作㕏房兼客廳,還架了一個床,另一間房則是當作臥室,放了兩張床。這兩間土磚房一直住到了86年,才搬進了新建的紅磚房。


要說土磚房住起來,如果不講究美觀等什麼的,還是很舒服的。至少住在裡面,夏季的時候雖然屋外是紅火大太陽,裡面還是很潮溼陰涼的。

這其中的原因,一是因為以前的房間地面直接就是土地面,就如我們常見的路面,凹凸不平是其最大的寫照,這樣的地面就很容易將地表的寒氣浸入屋內。再就是土磚還真有很好的隔熱性能,既便土磚的外表被夏季40度的高溫曬上10幾個小時,土磚的裡面還是清涼如玉。不得不為土磚的這種特殊的隔熱性能大為點贊!

而土磚房除了隔熱效果好,其保溫效果同樣的不輸於其隔熱。至於其原因其實還是如上,只是反轉了過來,到冬季時地表之內升上來的是相對比外面更溫暖的熱氣。特別是窗戶如果密封得比較好的時候,只要在廚房內一直有火,那其它房間的溫度就都會同時升溫。這也是因土磚房相對很低矮、房間面積不大引起的。

這就是土磚房最大的優點:保溫和隔熱。當然還有另外一點,成本極低。像以前,我們村建土磚房時,幾天就能將主體推上去,而在田裡放土磚時也很快速,一百平米所需的幾千個土磚,兩個人幾天就能用土磚模子全部放完。



土磚房最大的缺點。

1、外表粗糙。既便是有粉刷,也很容易引起脫落。

2、承壓不足。土磚房只能建一層,如想建兩層是根本不行的。

3、牆體不穩定。既便是基礎搞得很好,土磚房也是很容易開裂的,這是由土磚本身的性質是土壤所決定的。

4、裡面裝修困難。就如其外表一樣,如果想在土磚牆上貼瓷磚,那根本就是浪費,幾年之後就會全部掉落下來。

5、土磚房壽命短。土磚房因其天生具有的各種缺點,其能夠居住的時間是很短的。除非是建的土磚房很低矮,如不超過3米,可這就難以保障居住的舒適性了。


有了以上的各種缺點,農村為什麼不再建土磚房是不是很容易理解了!如果真要說以前的農村有哪一種房最好,那肯定非青磚房莫屬了,這才是真正能長久居住、又美觀大方的一種古老建築。至於土磚房,實在是以前的農民因貧困、不得不選擇的一個暫時居住之所!


湘村小之草


“都”說土房子好,這句話說的太絕對。只能說一部分人有這種觀點。


老胡最老的老家就是土房子。牆體由夯土堆砌,屋頂有檁條房梁,上蓋藍色小瓦片。冬暖夏涼。

說起土房子,有必要說道說道。

據說,要蓋成一座堅固耐用的土房子並不容易。

就說這夯土吧!

夯土的土質選擇就是一門科學。據說,過粘的土不能用,因為它們幹了以後會發生皸裂,不粘的土也不能用,因為它們自成一體的結構不好。需要選擇介於“粘與不粘”的“中性土”,我們這裡一般採用“白土”做夯土的材料。但是,“白土”的資源都是有限的,擁有“白土”的家庭只是個別的。因此,大部分蓋土房子的家庭都需要花錢買土,由此也打造出了那個年代為數不多的“賣土富豪”。



在打造夯土牆的時候也很麻煩。先要在地基上套上木製的夾板,然後將半乾不溼的白土裡摻合一定比例的砂石、碎麥秸,最後才進行夯制。整個“造牆”的過程不但繁瑣,而且還需要付出高強度的勞動。


其實,最關鍵也是最有技術性的環節就是“蓋瓦片”。

我見過南方部分地區屋頂的瓦片是怎麼蓋的。南方部分地區蓋瓦片的方式過於簡單,缺乏技術性,不能經久耐用。而我們這裡蓋瓦片的技術卻相當複雜,其工藝過程難以用語言描述。反正,瓦片是反的,瓦片與瓦片之間的縫隙需要特殊的工藝處理,可以做到經久耐用,五十年甚至一百年而不漏水。不過,這種技術已經失傳,現代的年輕人根本不會蓋瓦房了。

總之,想蓋一座瓦房,並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應該說比現代磚混結構或混凝土結構的房屋的工藝要複雜的多。


那麼,現在為什麼不蓋土房子了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

一是太麻煩。就像我上邊描述的一樣,需要一道道複雜的工序。

二是綜合成本並不低。選擇土壤、人工夯制、蓋瓦等都需要材料和人工,而且工期很長,綜合算下來花費並不少。

三是耐久性比較差。雖然說有的屋頂可以做到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不漏水。但土牆很難耐久到一百年。我們村就有這樣一座土房子。已經歷經了90年風雨了,屋頂不漏水,但牆體早已開裂,搖搖欲墜。這樣的房子誰也不敢住。

四是衛生條件不好,不美觀。土的結構畢竟是疏鬆的,牆體會時不時的有灰塵掉落,汙染居住環境。另外,房屋看上去也不美觀。

主要是基於以上原因,農村才不建土房子了。


綜上所述,儘管土房子有冬暖夏涼的優點,但蓋房的工藝要求非常高,也不能經久耐用,還不美觀。所以,土房子退出了歷史舞臺。


老胡說三農


每一類建築都是特殊時代、特殊地區的產物,沿用了數千年的土木房也不例外。但時代在變遷,社會在發展,建築類型也在變化。建築類型改變的根本原因在於它的優越性不再顯現。

土木房類型及其利弊

廣義來說,土木房包括土窯洞、土夯房、土基房等,都是先民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產物。

土木房的優越性是:就地取材,建材、建造相對簡單,成本低,冬暖夏涼,經久耐用。

其缺點是:牆體厚、使用面積受限,建高、建大受到材料(木料)和技術的限制,配套裝修不方便,清潔衛生狀況差,防水性能較差,土質要求高、用土量較大,美觀上不如新式房屋等,難以實現規模化、商業化的建設。

其它替代房屋的優越性

繼土木房之後,出現了牆體更加結實的磚牆房、以及現代的輕型鋼架-複合牆房等。這些房屋的最大優越性,一是建材的標準化、規模化和商品化的生產,因而使房屋建造更為簡捷;二是房屋的層高、面積、式樣等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三是配套設施、裝修工程更為容易;四是美觀、大方、簡潔;五是清潔衛生方便。

其中,磚牆房由於牆體硬度高,房屋結實耐用;而新型的輕型鋼架-複合牆體房則建築安裝簡潔。(圖片源自網絡,侵權告知必刪)







WILLSON39


房子是人類生存的寄託,能為我們遮風避雨,禦寒保暖,所以建造合適的房子是尤為重要。

土房子是內外材料均採用泥土,內外各刷一層水泥漿,在保溫保溼方面,土房子有著良好的表現,但是因為與橫樑不交接,兩三年需要檢測是否漏瓦。在歷年的地震中,土坯房的結構在地震中容易受損,因為它的構建強度不足,節點連接弱,結構體系穩定差。自然災害中,土房子更容易受損失。

隨著經濟的發展,房子的演變過程為土房,瓦房,磚房,樓房,時代是檢驗一切事物的真理,這是人類創造不斷前進的結果。

現在是20世紀,輕鋼住宅的性能更強大,它本身的特點輕,抗震性能好,安全性高,它具有良好的粘接力,增加建築物的牢固性,經過長時間的使用也不會出現問題,出現了高樓大廈,無論從結構還是外觀,都超過了古代的房屋。壽命可達百年,也符合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所以鋼結構是推廣的方向。



河南小紅妞


以現在的年輕人結婚的房子來看,土房是根本就想不到的,如果你的土房在一線城市的附近郊區,而且牆上恰巧有個 拆 字,那麼這個土房就是個好土房,若是子普通農村有個土房,也就是個土房子,這個土房能夠說明你是一個懶惰了一輩子的人。說土房好的,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主,用土房跟他換磚房他才不幹呢,土房的好壞大家一目瞭然。歡迎大家補充。


滄海一笑8674


在以前老人們認為土房好是因為,土房矮小保曖,這是在氣溫沒有變暖之前的。現在我們西北也開始氣溫回升熱起來了,人們的思想也改變了,農村大家都把房子建成小二層了,而且也按裝了大的門窗,以方便採光取曖。有的把房子建成了城裡的小別墅,即保曖又美觀。順應時代步伐。


風影283


如果用三合土夯牆結實?


天行健道長


都說土房子好,那是在以前的年代說法,冬暖夏涼,土房子現在跟不上時代了,而且又不是太乾淨,現在農村土房子都拆遷掉了,只是偶爾會懷念以前的土房子。


山農飛哥


農村土也沒有了,


手機用戶63367204453


土房子好這在當時年代的評價,冬暖夏涼。現在物質生活提高了,對美觀要求高了,有空調可解決冬暖夏涼,土房子逐步走出我們的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