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chain20年內,區塊鏈必將塑造出全新的社會形態

Blockchain20年內,區塊鏈必將塑造出全新的社會形態

區塊鏈技術誕生的10年間,價值互聯網正慢慢向我們走來,我們正處於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過渡的早期階段。區塊鏈技術有別於傳統互聯網技術,除了技術本身之外,還包含了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等諸多領域的知識,想要理解區塊鏈就需要對多個學科展開研究。

未來20年,以區塊鏈為基礎的價值互聯網逐漸流行,帶來的會是一個去中心化生態下的社會。相比中心化生態,去中心化生態中的成員關係發生了巨大改變,協作方式也會變得不同。為了保證成員間的有效協作,就需要探索出合理的治理機制。這一切會讓人類社會呈現出一種全新的形態。

本文將為你分析去中心化生態中的成員關係、協作方式、治理機制,以及未來去中心化生態下,會是怎樣一個社會形態。

1. 協作

在信息互聯網時代,我們常見的是中心化組織,例如政府、企業、協會,這些組織中的成員,通常有契約進行利益綁定,存在上下級關係,通過自上而下的管理完成協作。

在以區塊鏈為基礎的價值互聯網中,是全新的去中心化生態組織,組織中會有更多角色的成員,成員關係會變得更加複雜,協作方式也會大不相同。

1.1. 開發者

在信息互聯網時代,企業和開發者之間是僱傭關係,絕大多數開發者會在企業中工作,從而獲得收入。

在未來的價值互聯網時代,開源將會成為主流,會有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加入開源社區,貢獻代碼,賺取收入。

這會讓開發者之間的協作方式發生改變,以前是以面對面的團隊協作方式為主,未來將會是以分佈式的線上協作為主。一個開發者將會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開發者進行協作,完成開發任務。

加入開源社區的開發者會從企業中脫離出來,變得更加自由,相比任職於企業,開源社區的工作方式,會更有利於開發者創新。只要開發者擁有不錯的創意,就可以在社區中獲得幫助與支持,這可以將開發者的價值最大化。

從現有的區塊鏈社區來看,也的確如此。出生於1994年的開發者Vitalik Buterin通過區塊鏈世界的方式拿到資金,創造了百億美元市值的以太坊,備受開發者尊敬。

Blockchain20年內,區塊鏈必將塑造出全新的社會形態

圖源:https://blog.bitmex.com

並且在以太坊開發者社區中,還湧現了許多優秀的開發者,例如成功融資1.44億美元的Polkadot項目創始人Gavin Wood等,他們都通過區塊鏈實現了自我價值的最大化,並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和影響力。

Blockchain20年內,區塊鏈必將塑造出全新的社會形態

圖源:https://www.neweconomy.jp

區塊鏈通過開源的方式,將開發者變成了利益共同體。開發者越強大,社區就越強大,社區越強大,開發者就可以獲得更多創新的機會和回報。

1.2. 共識節點

在信息互聯網中,網絡都是由中心化機構在維護,但在區塊鏈中,網絡是去中心化的,由多個節點共同維護,這些節點並不屬於某個唯一的企業或者機構,它們可以由我們中的任何人來運行。

為了獲得收益,節點間需要爭奪記賬權,它們是競爭關係;整個網絡的穩定與安全,關係到所有節點的利益,所以它們也需要相互協作,它們是合作關係,更是利益共同體。

Blockchain20年內,區塊鏈必將塑造出全新的社會形態

圖源:https://www.huoxing24.com

2018年BCH硬分叉事件,在業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硬分叉事件分成BCHABC和BCHSV兩大陣營,BCHABC陣營由比特大陸旗下的BTC.com、AntPool,以及其投資的礦池ViaBTC、盟友BTC.TOP礦池組成,BCHSV陣營由nChain旗下擁有CoinGeek和SVPool兩大礦池等組成。BCH網絡中的礦工從最初的目標一致,到最後硬分叉成BCHABC和BCHSV兩條鏈,礦工從始至終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不僅僅是利益的爭奪,更是不同價值觀的選擇。

從以上分析和BCH硬分叉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共識節點間有競爭,也有合作。想要保證整個網絡的穩定和安全,不僅需要探尋出適合共識節點的合作共贏的協作方式,還需要保持一致的價值觀和目標。

1.3. 社區成員

區塊鏈生態中的社區成員,除了是用戶,通常也是生態中Token的持有者,無論是項目的生態發展,還是社區建設,都影響著Token的價值,這關係著社區成員的切身利益。所以在區塊鏈生態中,社區成員不再只是用戶,也是整個生態的利益共同體。

同樣,社區成員、開發者、共識節點也是利益共同體。當社區的開發者貢獻更優質的代碼,做出更有價值的創新時,社區成員和共識節點才會得到更多的回報,如果開發者需要資源,進行創新時,社區成員和共識節點也需要提供相應的幫助與支持。共識節點需要保證網絡的安全與穩定,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同時也保證開發者與社區成員的利益。

區塊鏈通過Token的方式,將社區成員、開發者、共識節點都變成了整個生態的利益共同體,但是他們之間也存在相互競爭和利益衝突,這就需要為所有角色的成員,找到更好的協作方式,才能將整個生態建設好,做到合作共贏。

2. 治理

在區塊鏈的生態中,成員間是利益共同體,但是相互之間也存在競爭和利益衝突,想要讓不同角色的成員發揮各自的力量,共同建設好生態,就需要進行有效的治理,保證他們能進行高效地協作。

在目前的區塊鏈社區治理中,可以將治理分成兩類:鏈上治理和鏈下治理。

2.1. 鏈上治理

鏈上治理是區塊鏈生態中特有的形式,也是人類嘗試使用技術規範協作方式,保證多方利益的偉大探索。

2.1.1. 比特股

2014年,天才程序員BM主導開發了區塊鏈項目比特股(BitShares),比特股是一個建立在區塊鏈技術上的開源商業系統,也是基於石墨烯技術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它是最早在鏈上探索區塊鏈治理的項目。比特股利用其代幣BTS,在鏈上通過投票的方式,可以進行見證人(比特股中的共識節點)的選舉。社區成員也可以通過BTS選舉理事會成員,委託理事會成員進行系統的維護。推選出來的理事會成員總共有11名。

Blockchain20年內,區塊鏈必將塑造出全新的社會形態

比特股見證人投票

2.1.2. 納世鏈(NULS)

NULS是一個全球開源的社區項目,是一個提供可定製化服務的區塊鏈基礎設施,採用了模塊化思想,微服務的架構設計。其主網在2018年完成上線之後,也在鏈上治理中做了很多探索。

Blockchain20年內,區塊鏈必將塑造出全新的社會形態

NULS社區提案投票

NULS的社區成員可以通過NULS網頁錢包,進行多種提案的投票。這些提案包含了各種類型,其中包括社區建設、社區大使選舉、生態建設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所有社區成員都能參與到社區和生態建設中來。

NULS核心團隊和技術社區在NULS2.0中,還將開發社區治理模塊,將更多的社區治理放到鏈上,希望實現社區治理的自運轉,最大限度的規避人性在社區治理中的干擾。

2.1.3. 鏈上治理:協作方式的全新探索

除了比特股、NULS在鏈上治理中做了許多探索之外,以太坊、星雲、Cosmos等許多區塊鏈項目,也在進行鏈上治理的探索。

通過技術的方式,實現生態中所有成員的協作,可以保證所有利益相關者,都能參與進來,同時也可以保持治理的透明性和公正性。區塊鏈的出現,讓人類通過技術實現協作的道路上,開始了全新的探索。人們的協作將有可能實現完全脫離人為干擾,通過技術實現的流程和機制,做到自運轉。

2.2. 鏈下治理

區塊鏈項目的社區和生態建設是至關重要的,但由於其治理的難度和複雜性,

加上現有區塊鏈技術的不成熟,目前許多治理工作還依然需要在鏈下完成。

2.2.1. 設立管理組織

目前大多數區塊鏈社區都有自己的管理組織,幫助管理相應的事務,執行相應的決策。在區塊鏈社區中通常會包含基金會、理事會、開發者管理組織三個管理組織。

基金會通常會負責管理社區基金,社區基金是支持社區和生態建設的重要資金來源。理事會通常需要幫助基金會執行相關決策,管理社區事務等。開發者是區塊鏈生態發展的基石,所以區塊鏈社區通常都會設立開發者管理組織,幫助進行開發者工作的協調和管理,有效的推進開發任務,並且保障開發者在社區中的利益,從而吸引更多開發者加入技術社區。

2.2.2. 生態和社區建設

通常生態和社區建設的執行,都需要進行一定的規範,明確需要遵守的條件和邊界,對執行過程進行流程化,方便社區成員相互協作。所以許多社區都會制定自己的社區章程。社區章程通常會包含社區成員的權力與義務、社區基金使用規則、社區提案執行流程等。

為了更好的進行生態建設,加強社區成員間的互動,傳遞社區願景和理念,每個社區都會進行社區文化建設。在社區文化建設當中,包含很多內容,例如社區活動、文創產品、社區節日等。

Blockchain20年內,區塊鏈必將塑造出全新的社會形態

2019年4月5日,幣安發起了MyBinance比賽,激發社區成員的創造力,製作各式各樣的幣安標誌。

Blockchain20年內,區塊鏈必將塑造出全新的社會形態

NULS社區成員Nalex為NULS社區設計了各式各樣的文創產品。

Blockchain20年內,區塊鏈必將塑造出全新的社會形態

幣辣辣的首席主編Hayden Otto在比特幣現金(BCH)之城Townsville使用BCH體驗生活。在2019以太坊EDCON會議中,V神親自上陣,獻唱的開場RAP,以太坊2.0主題神曲。

Blockchain20年內,區塊鏈必將塑造出全新的社會形態

在2019以太坊EDCON會議中,V神親自上陣,獻唱的開場RAP,以太坊2.0主題神曲。

豐富的社區文化建設,不僅可以加強社區內部成員的互動,也能夠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吸引更多價值觀相同的人加入社區。

隨著區塊鏈的不斷髮展,會有越來越多的去中心化社區出現,社區文化會逐漸的走入大眾的視野中,成為流行,以後每個人都會發現自己可能同時參與了多個社區,享受社區文化帶來的豐富多彩的生活和樂趣。

3. 發展

Blockchain20年內,區塊鏈必將塑造出全新的社會形態

圖源: StatusIM

區塊鏈的出現,將去中心化生態組織帶到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這讓生態組織中,不同角色的成員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不再是以契約為基礎的強制關係,而是以利益為基礎的共同體。這會激發所有社區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再是被動付出,而是主動協作,並可以享受到更多回報和成就感。

同樣,這也導致協作方式不再是單純的自上而下的管理,而是平等互利的去中心化協作。成員之間既有利益競爭,但又相互依存,這會讓我們在不斷的磨合中,探索出更加公平有效的協作方式,實現多方利益的最大化。

為了實現高效協作和利益最大化,就必須進行社區治理。社區治理是一個不斷探索更優治理機制的過程。隨著社區治理的不斷改進,將會出現越來越合理和有效的治理機制。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成熟,這些沉澱下來的治理機制,將會逐漸實現向鏈上轉移,最終實現社區治理的全部上鍊。未來區塊鏈社區的所有協作,將會實現最大化地擺脫人為因素的干擾,實現透明、公平的自運轉。

最終在以區塊鏈為基礎的價值互聯網時代,我們將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去中心化生態組織,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不同的生態組織中去,去中心化生態組織將成為大眾生活的一部分,每個人都可能是其中的一員,併兼具多重身份,整個社會將進化成另外一種全新的自治形態。

冉小波

NULS聯合發起人&社區負責人 長期從事區塊鏈技術和項目前景研究;區塊鏈早期的參與和佈道者,擁有豐富的社區建設運營經驗,負責NULS社區治理研究和運營。

向文波

Java軟件工程師,Cryptotech-Writer,NULS Core Team成員。專注於區塊鏈技術研究和區塊鏈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