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上市公司高管年薪揭曉,最高748萬元

巴菲特有句名言,金錢和空氣一樣重要,擁有的時候覺得理所當然,缺了又會覺得窒息。相信大家都聽“悔創阿里”的馬雲說過“對錢不感興趣”,高處不勝寒的境界對普羅大眾來說可望而不可及。

近日,我省35家A股上市公司年報已全部披露,高管們(包括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榜單也隨之而來。雲南城投45歲副總經理鄭勇強以近748萬元高薪拔得頭籌,再次堅定了小編“打工也能發財”的信念。

昆藥集團監事胡劍年薪僅1700元,令人咋舌。但真相是他去年11月才兼任現職,其同時還擔任昆藥集團母公司華立集團監事、法務監察部部長,薪酬主要從華立集團領取。

據Wind數據,截至去年底,我省上市公司高管合計725人,較上年減少25人。其中,554位高管從上市公司領取報酬合計2.45億元(2017年2.44億元),人均薪酬近44.2萬元,同比增長1.1%。


年薪百萬高管59人

百萬年薪是很多人的夢想,並且無數次幻想著到來的那一天。

去年,我省上市公司年薪超百萬的高管共有59人,較上年增加13人,主要是今年登陸創業板的華致酒行、震安科技2家公司新貢獻了7位百萬年薪高管。

其中,太平洋證券年薪超過百萬的高管人數多達12位,其次雲南城投有9位,另一房地產公司美好置業有7位百萬年薪高管。

今年1月上市的華致酒行,是中國酒類流通領域第一股,其營收和利潤已持續三年雙增長,去年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7億元、2.3億元,增幅均超過10%。其高管人均年薪55.5萬元,居全省第9位。

今年3月上市的震安科技,主要從事建築隔震支座的生產研發,去年實現營收4.6億元,歸母淨利潤為1.1億元,分別增長70%、75%。其高管薪酬總額1243萬元,平均薪酬103.6萬,居全省第3位。

在2018年雲南上市公司高管年薪榜單前10名中,震安科技、華致酒行2家公司高管就佔了4個席位。震安科技實控人、董事長李濤年薪近456萬僅次於鄭勇強,居全省第2位,董秘龍雲剛和副總經理廖雲昆皆以年薪259萬上榜,華致酒行總經理彭宇清年薪近260萬居全省第6位。

去年,我省還有21位高管年薪增長後躋身百萬年薪“俱樂部”。他們分別來自於雲南城投、恩捷股份、華能水電和沃森生物等。除“打工皇帝”鄭勇強外,雲南城投董秘李映紅、監事劉興燦年薪分別為115萬元、101萬元,較上年都增長2倍以上。

太平洋證券總經理李長偉2017年年薪684萬,居全省高管年薪第一位。受累於去年太平洋業績大幅虧損,其年薪256萬較上年減少6成,其餘9位高管減幅均超過3成,董秘唐衛華年薪117萬,減幅最多達80%。去年還有8人退出百萬年薪榜單,其中昆藥集團原總裁戴曉暢、南天信息原董事長雷堅等6人離任。

恩捷股份董事長PAUL XIAOMING LEE(李曉明)、總經理李曉華兩兄弟年薪分別為182.9萬元、182.4萬元,均同比增長1.6倍。去年10月,創新股份通過發行股份收購了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90%股權,主營業務也由煙標印刷、特種紙等延伸至鋰電池隔離膜領域。其去年營收為24.6億元,同比擴大1倍還多,歸母淨利潤5.2億元,同比增長41%。該公司高管人均年薪也因此大漲95%,達到53萬元。不過,作為公司老闆,兩兄弟的身價並不是靠年薪賺來的。

“西電東送”“雲電外送”的核心企業華能水電,去年轉讓華電金中23%股權收益近37億元,加之苗尾、黃登、大華僑新增機組投產,省內交易電量增長等影響,其業績依然保持高速增長。華能水電去年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155億元、58億元,增幅為20%、165%。華能水電董事長袁湘華年薪約107萬元、總經理孫衛年薪約106萬元,雙雙突破百萬。

經歷了2017年業績“過山車”的沃森生物,去年歸母淨利潤近10.5億元,扭轉了近年來“小賺大虧”的盈利格局,但增長的主要原因還是其轉讓嘉和生物藥業有限公司46%股權收回12億元。由廳級幹部變身民營企業總裁的姜潤生年薪168萬,創造了沃森生物上市以來最高年薪記錄。


雲南上市公司高管年薪揭曉,最高748萬元

雲南2018年上市公司年薪百萬高管名單


美好置業高管人均年薪最高

房地產、金融、生物醫藥和IT等是高薪資的代表行業,我省上市公司也不例外。美好置業、雲南城投、震安科技、太平洋、雲南白藥、沃森生物、華能水電和南天信息8家企業,高管年薪總額均超過1000萬元,合計近1.2億元,佔全省上市公司高管年薪總額近一半。

從高管人均年薪來看,美好置業、雲南城投和震安科技3家超過100萬。其中,美好置業高管人均144萬元,同比下滑14.6%,但取代太平洋成為榜首。

美好置業雖然註冊地在雲南,但總部和主要營業地都在武漢,其前身是雲南華一投資。2002年名流集團兼併重組華一投資,成功借殼上市,公司此後更名為“美好置業”。 去年,美好置業共有7位高管年薪突破百萬。該公司總裁湯國強、副總裁雷莉年薪分別為374萬元、283萬元,居全省第3、4位,較上年分別減少12%、48%。

另一家房地產企業雲南城投,高管年薪總額高達2152萬元,為全省最高,人均薪酬127萬元位列第二,同比翻番,9位高管年薪突破百萬。雲南城投稱,去年完善了薪酬福利制度,提高個人績效工資與公司業績的關聯度。去年其歸母淨利潤雖然為4.9億元,同比增長86%,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虧損超8億元。

雲南城投副總經理鄭勇強更是以年薪近748萬元的絕對優勢位列我省上市公司高管第一位,同比增長近14倍,高出雲南城投總經理杜勝近520萬元。資料顯示,鄭勇強目前就讀於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此前曾擔任中國銀泰副總裁、銀泰置地總裁等職位。2017年10月,雲南城投以近26億元收購了中國銀泰投資等3家交易對方旗下8家項目公司股權,並由鄭勇強出任雲南城投銀泰事業部總經理。

馳宏鋅鍺、雲南旅遊等9家公司高管人均薪酬介於50-90萬元之間。其中,雲南旅遊去年因轉讓控股子公司雲南世博興雲房地產有限公司55%股權獲利5.6億元,其高管人均薪酬55萬元,同比增長40%。

雲南IT行業領頭羊南天信息去年表現可圈可點,軟件業務、集成業務、智慧城市等幾大主營業務均實現增長,歸母淨利潤7500萬元,較上年增長2.4倍,但增幅主要來源於轉讓雲南醫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41%回籠資金近3.4億元。高管薪酬同樣也水漲船高,人均59萬元,較上年增長27%。

雲南銅業、昆藥集團等22家高管人均薪酬在10-50元之間。其中,雲鋁股份去年第四季度集中計提大額資產減值損失6.3億元,致使歸公司虧損約14億元,為雲南去年虧損最多的上市公司。因此,其高管人均薪酬為29萬元,較上年下滑近3成。

羅平鋅電去年因鋅價走低和環保整改影響而虧損2.5億元,高管人均薪酬為12.4萬元,較上年減少近一半,居全省倒數第二位。

高管人均薪酬最低的是殼公司ST景谷,僅為9.8萬元,但較上年增長6%。去年,ST景谷實現營收1.2億元,同比增長80%;歸母淨利潤為600萬元,實現扭虧,而扭虧主要的原因是其處置林地和車間所得。


雲南上市公司高管年薪揭曉,最高748萬元

雲南省2018年上市公司高管人均薪酬排行榜

11家上市公司董事長未領取薪酬

2018年,8家上市公司董事長年薪超過百萬。其中,美好置業的董事長劉道明年薪263萬元,僅次於震安科技李濤居全省董事長榜單第二位。此前連續兩年,劉道明都是我省薪酬最高的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

11家上市公司董事長年薪未超過百萬。雲南前首富、一心堂董事長阮鴻獻近5年從上市公司領取的薪酬都只有30萬左右,去年其高管人均年薪僅20萬元,居全省倒數第8位,較上年減少7%。其業績和高管年薪好像是南轅北轍,讓人唏噓不已。

一心堂去年實現營收92億元,歸母淨利潤5.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23%,已連續5年營收利潤雙增長,但高管年薪似乎沒有任何起色。但除獨立董事和監事外,其餘高管均持有一心堂的股票。截至去年底,即使是持股比例最低的董事、董秘田俊,其持股市值都超過3000萬元。

ST景谷董事長藍來富同時擔任著總經理和董秘,可以說是我省最“勤奮”董事長。“三座大山”壓在肩上,然而其年薪僅為16.4萬元,且其未在關聯公司領取薪酬,和我省上市公司董事長整體平均薪酬91萬元相差甚遠,排名全部董事長第22位。

除藍來富外,還有兩家上市公司董事長年薪不足20萬,分別是太平洋董事長鄭亞楠9.6萬元、雲南白藥董事長王明輝2.76萬元。王明輝薪酬主要從他擔任總經理的母公司白藥控股處獲得,白藥控股披露其2016年薪酬達95.8萬元。而鄭亞南也擔任大華大陸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其薪酬主要從大華大陸處獲得。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這正是“靠天吃飯”太平洋的真實寫照。2017年,太平洋高管人均薪酬高達225萬元,包攬高管薪酬排行榜前十名中6個席位。但太平洋去年營收大幅下滑7成至3.9億元,歸母淨利潤鉅虧約13億元。

2018年A股市場整體下行,導致太平洋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多隻股票價格跌破平倉線,僅此一項業務計提資產減值就接近10億元。其高管人均薪酬也縮水61%,公司總經理李長偉的薪酬也暴跌,年薪從2017年的684萬元下降至256萬元。

此外,我省還有11家上市公司董事長未在上市公司領取薪酬。如雲南城投、雲南旅遊、雲天化的董事長許雷、張睿、張文學,三人分別擔任雲南城投集團、世博旅遊集團、雲天化集團的董事長,2016年年薪分別為93萬元、62萬元、44.8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