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印材是指刻印章所用的材料。漢以前,印章均以銅質為主,偶有牙、角之質,亦顯希睹。漢以後則出現其他材質的材料,如:鉛、鐵、合金、寶石、翡翠、松石、瑪瑙、琥珀、蜜蠟、紫砂、石、瓷、牛角、珊瑚、貝殼、黃楊木、沉香木、紫檀木、竹根、緬茄、果核等。銅質印材使用歷史最久。自王冕以花乳石治印,開文人以石為印料之先河,而明人文彭、何震發現燈光凍石的推廣,遂使石質材料統領印壇至今,而石材中又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為最,得以舉世聞名。

1.

有青銅、黃銅之分,一般是銅合金,性較穩定,使用於春秋戰國期間,秦漢時期最為普遍,直到元末明初時才逐漸被石印材所取代,出土的古代銅印以鑄印法和鑿印法制作而成,由於銅印材的特殊質性,製作出的印文皆端凝穩厚,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2.玻璃

最早見於戰國,河南、湖北、湖南三省出土的玻璃製品中,即有玻璃印,其形制、紋飾都為戰國時期的典型式樣,鐫刻有當時的字,今亦有以玻璃製成仿水晶印材者。

3.

指印材中含有黃金者,秦以前以金為方寸之璽,秦以後則以印材來區別官職的高下,金印材級別最高,大多以塗金和鎏金的銅料製成,純金者極為少見。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4.

印材中含有銀者,秦以前亦以銀為方寸之璽,秦以後有以印材來區別官職大小的制度,其級別僅次於金印材,亦多以塗銀或鎏銀的銅料製成,銀軟而膩,刻制時澀刀難行,所制小印卻玲瓏可喜。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5.

質地堅實緻密,先秦時人皆喜用,取君子佩玉之意。秦漢始為皇家專用,分硬玉、軟玉兩種。硬玉俗稱“翡翠”,透明或不透明,性堅韌,片狀斷口,珍珠光澤,以翠綠者為佳。軟玉性韌,多尖片狀斷口,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光澤,有白、黃、灰白、菜青、墨綠等色。品種有“羊脂玉”、“黃玉”、“粉皮玉”、“菜玉”、“碧玉”等。玉材主要有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遼寧岫巖玉、陝西藍田玉、山東萊州玉、甘肅酒泉玉、湖北武山玉和河南密玉等。以玉材治印,印文挺拔剛健,別具韻味。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6.水晶

質地純淨,為透明晶體,具玻璃光澤,以不同色象分“茶晶”、“墨晶”、“紫晶”、“發晶”、“泡晶”等。其中“紫晶”和“發晶”為佳。因水晶質脆,施以錐鑿稍重則損裂,恰到好處者則清純雅潔,令人愛不釋手。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7.瑪瑙

多產於東北及江蘇、河南、江西等地。多呈圓形,中常有洞孔,伴生水晶,半透明,有玻璃光澤,以藍色、紅黃色為佳,主要品種有“錦犀瑪瑙”、“錦紅瑪瑙”、“合子瑪瑙”、“截子瑪瑙”、“纏絲瑪瑙”、“漿水瑪瑙”、“漿斑瑪瑙”、“柏枝瑪瑙”、“竹葉瑪瑙”、“鬼面青瑪瑙”、“夾胎瑪瑙”、“曲蟮瑪瑙”、“帶狀瑪瑙”、“碧玉瑪瑙”、“珊瑚瑪瑙”等。瑪瑙質地堅硬,刀不易攻,但刻之佳者往往玲瓏剔透,古趣綻凝。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8.琥珀

製成工藝飾品為佩,有修久的歷史,古代則是一種高貴和權力的象徵。琥珀亦作“虎珀”、“虎魄”、“獸魄”、“頓牟”、“江珠”。微透明或半透明,光澤如樹脂,有貝殼狀斷口,大如鵝卵,小如米粒,大者尤難得。主要品種有“血珀”、“靈珀”、“臘珀”、“石珀”、“花珀”、“水珀”、“紅松臘珀”、“金珀”、“明珀”、“香珀”等。性脆,易受刀,刻印時作小片狀剝落。若掌握其性能,效果甚佳,因其奇詭瑩澈,較之象牙等質,亦顯華貴。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9.貝殼

可作印材,但質地硬結,落刀時呈片狀剝落,所刻印章佳者少見,但外觀光潔美麗,有如珍珠閃光。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10.蜜臘

與琥珀相類,色較淡,質地韌膩,有斷口,猶如千層紙,不易奏刀,偶有所刻佳者,別具古韻。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11.象牙

產於南亞、南非等熱帶地區,其質地細密堅韌,具密格狀年齒紋。

漢代即有牙印,唐宋元更為普遍,因其易刻,又耐磨,墜地不易碎,鈕雕顯渾樸,故被文人雅士所喜,高手所制印,不遜於石。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12.牛角

分水牛角、黃牛角兩種,水牛角為灰白色,黃牛角為黑色。性如象牙,但日久易變形,易為蟲蛀蝕,刻印適於工穩之風格,若遇高手,亦精雅典麗。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13.犀角

即犀牛角,為最名貴的角材。灰褐色,質稍松,因其珍貴稀少,用以刻印者罕見。漢前偶用於制印者。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14.

指以樹木為作印章材料者,傳統木印材有黃楊木、紫檀木、紅木、烏木、棗木、銀杏木、沉香木、伽楠木等。此類木質輪紋細密,質地勻膩,不易變形、開裂。適於工穩印風,能者,不察為木。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15.竹根

漢代即有以竹刻印者。一般以較老的竹根,截取有粗根鬚和根眼的部分鐫刻印章。所治印形態自然,富有古趣,可供案頭欣賞。但竹紋粗松,有硬纖維,印文見油易膨脹變形,殘餘印泥易嵌入竹紋,難以持久使用。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16.

通常以瓷坯刻成印之後,再燒結成印。唐宋時用於刻私印,而瓷質密結,堅硬,但不易碎,也有以刀硬入成文者,極少見。所制瓷印,厚重蒼勁,朴茂可愛。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17.

質地堅硬,容易鏽蝕,故流傳較少,古時常用於刻制官印,明代御史用鐵印,傳以取鐵面無私之意。其形粗蝕,且易損印泥,後世多不採用。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18.珊瑚

質地鬆脆,容易受刀,常見者為“紅珊瑚”、“桃色珊瑚”、“白珊瑚”。其中“白珊瑚”較為普遍。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19.黃田石

產於壽山溪板,顏色為黃者,都可稱為黃田石或田黃石,有石皮微透明,肌理玲瓏清澈的特點。更有清晰細密的蘿蔔紋。其中黃金黃、桔皮黃為罕見之品,枇杷黃、桂花黃次之,桐油黃又次之。而其中黃凍者,為通靈澄澈的靈石,色如鮮蛋黃,產於壽山中坂,為稀世極品,古時列為貢品。故清人毛奇齡在《後觀石錄》中稱:“每得一田坑,輒轉相傳玩,顧視珍惜,雖盛勢強力不能奪。”此外,另有一種“銀裡金田黃”,外表包裹白色石皮,肌理為純黃色,酷似蛋白包裹著蛋黃的熱雞蛋,較前者更為珍希。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20.白田石

田石中為白色者,故稱,多產於上坂和中坂,除極少純白者外,多白中嫩黃或蛋清色,石皮溼潤如羊脂玉般,肌理從外至內漸淡化色地愈淡,而蘿蔔紋、紅筋、格紋卻愈明顯,似血縷飄於白色綾緞間。石品以通靈、紋細、少格者為佳。清高兆《觀石錄》中謂:“(白田石)潔則梁園之雪,雁蕩之雲,溫則飛燕之膚,玉環之體,入手使人心蕩。”

21.紅田石

田坑石的品種之一,為紅色者,生成紅田石有兩種原因:一是自然生成紅色,其如橘皮而偏紅,鮮豔通明,稱“橘皮紅田石”,極難得。一為農民焚燒稻田積草等人為原因,使深埋土中的田石受熱,而產生化學變化,表層逐漸轉紅,但肌理卻保留著原色,故稱“煨紅田石”。前者質地細嫩凝潤,為上品,後者石質變燥且易裂,佳品少見。

22.黑田石

田石中色純黑或黑中帶赭者,石質細嫩有光澤,蘿蔔紋多呈流水狀。有稱“烏鴉皮”或“蛤蟆皮”田石者,外有黑石皮,石多呈黃色,皮色濃淡多變,皮層厚薄不一,呈塊狀或條狀。另一種為黃色皮,肌理黑中黑赭,亦是黑田石中之上品。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23.花田石

紅、黃、青等雜色相間的田石稱“五彩田黃石”俗稱花田石。它同樣有石皮和蘿蔔紋,色彩斑斕。

24.溪管田石

因產於壽山溪中坂溪之管屋附近的溪底而得名,此處溪水湍急,石因水波衝擊滌盪,濁汙盡除,倍加晶瑩通透,色有微黃、濃黃、黝黃等。

25.溪蛋田石

又稱溪蛋石,溪坂獨石,溪中凍,溪管田。產於月洋溪,系溪水經山洪衝蕩而流入溪底的零散獨石,又或前人在月洋山開採石材時遺下的殘塊,經暴雨、山洪衝匯,流入月洋溪,受水、石長年衝擊,泥沙滌盡,稜角磨平,遂成圓渾、滾溜的溪蛋石。其石久蘊水中,外表泛淡黃或暗赭色,其質瑩流溫潤,外黃內白,肌理偶有紅筋,為藏者所珍惜。

26.掘性坑頭石

是一種石質與田石較相似的塊狀獨石,故又稱坑頭田石,產於壽山溪流經坑頭一帶的山中砂土裡。與田石相比,通靈有餘,溫潤不足。雖有蘿蔔紋和紅筋,但格紋比田石密得多,且肌理時起白暈,為田石所無。

27.水晶凍石

又稱“晶石”,產於坑頭佔山水晶洞及山坑高山洞,其透明靈澈處可“隔石觀物”、“若玻璃無有障礙”,色有四種,分別為“白水晶凍”、“黃水晶凍”、“紅水晶凍”、“藍水晶凍”。以白水晶凍最為常見。白水晶凍又名“晶玉”。肌理有棉花紋,偶有小粒點者夾雜其間,俗稱“蝨姆卵”。山坑所產水晶凍,質地不及水坑凍純淨,且易變色,識者每浸油使之恬潤。高兆的《觀石錄》和毛奇齡《後觀石錄》均這樣稱道它:“晶瑩玉色,勝莫愁湖中新藕”,“殷於菜玉而白於蕨粉然。”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28.牛角凍

因質感如牛角而得名,肌理通透而隱存水流紋,黑中帶赭,濃淡交錯,較黑田石通靈,溫雅可愛。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29.魚腦凍

因狀如煮熟的魚腦而得名,石質溫潤瑩淨,半透明狀,肌理隱含棉花紋,產量少,故為水坑石中珍品。

30.黃凍

質地凝膩,又稱“蜜臘”。色如枇杷,純淨無瑕,肌理間有紅筋,似田黃凍,唯無石皮。陳子奮稱其“儼如宣都枇杷,令人食指欲動”。

31.鱔魚凍

石性通靈,半透明,灰色中含黃,隱約細黑,如鱔魚脊,因此得名。石體中或含水草紋,故又稱其為“仙草凍”。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32.天藍凍

毛氏稱其為蔚藍天,青天散彩,更讚歎它是“初露蔚藍三分鐘,漸如晚霞蒸都……而垂似黃雲接日之氣,真異觀也”。其奇色蔚藍中帶白或黃,肌理偶有黑點,有棉花紋,如雲霞朵朵散滿天,天然出壯觀。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33.環凍

產於坑頭洞,有灰白色或深灰色水珠水泡,環紋的凍石,或零星分散,或單環,雙環及至環環相連,蔚為奇觀。若經油浸,顏色會變淡或增濃,常見者為水晶環凍和牛角環凍,但其價卻在水晶凍、牛角凍之上。

34.紅高山石

產於高山峰各洞礦,是紅色高山石的統稱,按照顏色的濃淡深淺,分為桃花紅高山、荔枝紅高山、美人紅高山、硃砂紅高山、晚霞紅高山、瓜瓤紅高山、瑪瑙紅高山、酒糟紅高山等。其中硃砂紅高山石,又名高山鴿眼砂石。質地微脆略堅,通體半透明,在似冰凍的肌理上,佈滿色澤各異,大小不同的紅色斑點,點中偶現金砂,閃閃發光,奇特無比。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35.白高山石

通體純白的高山石,產量極高,以色、相、質的不同,分為藕尖白、豬油白、象牙白和磁白高山石,其中以藕尖白及豬油白高山石為最佳,其嫩潤恬淨,具均密堅實之質,每使識者不忍離手。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36.桃花凍

高山凍石,質微透明,色多白、黃中帶細密的紅點,深淺大小不同,似三月桃花散落水中,凝而視之,似動非動,質地瑩潤,普通者已是難得。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37.瑪瑙凍

居於大洞的尾部,相傳為明代壽山古禪寺的僧侶所開。因石質純淨光潔似瑪瑙而得名,常見者為紅瑪瑙石、黃瑪瑙石,偶然有黑中透紅者,極佳。亦有二色相間或雜灰、白色塊,更有石中隱現紅、黃、黑、白各色條紋和圈點者。均屬難得之品。

38.水洞高山

高山石的一種,在和尚洞後側下方,因礦洞深入地下水層,故名。其石質通透,色白、紅、黃或白中帶紅、黃,經油浸後,可與水坑凍石相媲美。

39.太極頭

洞位於高山峰北之小山崗上。因小山形如太極。故稱。始採於20世紀30年代,曾出現一批晶凍石,可與水坑石媲美。質地極其晶澈,遠勝高山各洞所出。石性靈潔,紅色者如晚霞,白色者如水晶,黃色者如蜂蜜,是高山石中的優質石種,今已絕產。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40.荔枝凍

又名“荔枝萃”、“荔枝咀”。位於高山北面中部。與太極洞毗鄰,因洞口有棵野荔枝樹,石材又具白色,極似新剝出之荔枝肉,故以荔枝凍作為石名,從1987年首次開鑿起,又有老人洞、青年洞、立冬洞先後出石,為近40年來壽山石中罕見的石種,其中的首鑿者張家祥,黃琪友等合股開發的老人洞石為佳,有白、紅、黃灰等色,或各色相間混雜,肌理多隱現粗蘿蔔絲紋,偶隱小黑點,晶瑩通靈,堅結,富光澤,半透明質地,而性堅者兩石相碰鏘鏘作響,清脆悅耳。可與都陵坑石比肩,近年石源可能枯竭矣!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41.都成坑石

又稱杜陵石,杜陵坑,都靈坑,都丞坑,皆因音近所致。產於高山東北兩千米都成山澗中,礦床以脈狀為主,也有小量塊狀礦石,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開始大量開採,石質堅硬通靈,光彩奪目,遇質純者,可與田石媲美。石色表裡如一,永不變色。其嫵媚嬌柔,絕非他坑之石所能比擬,故名列山坑之首,坑礦圍巖堅硬,礦層稀薄,大料不易得,且開採艱難,常有石英細砂摻雜,解石亦難。與圍巖緊粘之礦石,質地晶瑩,俗稱“粘巖都成”。諺雲:“都成坑,砂成山,有水色(福州方言,指光澤),人人貪。”以色澤分,有黃都成、紅都成、白都成和五彩都成等數種。以坑洞分,有琪源洞都成、坤銀洞都成、元和洞都成等三種,以礦狀分,有掘性都成等。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42.善伯洞

相傳清咸豐、同治年間,石農善伯在採石時洞塌身亡,後人將此礦洞取名“善伯洞”或“仙人洞”。洞位於都成坑山臨溪處,屬都成坑餘脈。1938年重新開採,其石質地溫膩脂潤,有黃、紅、白、灰、紫等色;半透明,性微堅,肌理多含金砂點和粉白點(如花生糕),極似“尼姑樓”、“迷翠寮”,但靈透度往往過之。而質地純粹明潔者,可與都成坑最佳之品媲美,更有酷似“田黃”者。故陳子奮贊曰:“紅如桃花,黃如蜜臘,灰如秋梨,白如水晶,赤如雞冠,紫如茄皮種種具備。”1989年以來,屢出佳石,為石界所重。

43.月尾

產于都成坑北部的月尾溪旁。又名“牛尾石”,為不透明和微透明質地,其中月尾紫石,以色濃如鮮豬肝為佳,又月尾綠石以通明翠綠者為貴,石質嫩潔,偶見兩色相間或隱白色小點者。該洞亦出晶石、凍石,稱月尾晶、月尾凍。偶獲小塊,亦屬名貴。

44.艾葉綠

產於距壽山5公里的五花石坑,色如老艾之葉,故名。其中淡綠豔白者稱“艾背綠”,質地晶瑩者,又稱“艾葉晶”。南宋梁克家《三山志》雲:“壽山石,潔淨如玉……紅者、紺者、紫者、髹者,唯綠者難得。”明人謝在杭評:“艾葉綠為壽山石第一”,並說:“產自五花石坑”。時至今日,尚未見五花石坑出產此石。故此成為壽山石開採史上的疑案。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45.

芙蓉石

產於壽山東南月洋加良山,清乾隆後更為著名,光緒間被譽為“印石三寶”之一。清郭柏蒼《閩產錄異》稱其“似玉而純粹,玉不受刀,遜於芙蓉矣。”而龔綸《壽山石譜》稱:“溫潤凝膩,山坑之石無其比,名曰芙蓉,豈以類初曉之木芙蓉花耶!”陳子奮《壽山印石小志》稱:“芙蓉之質與色,直可與田黃凍石雄峙壽山。”石質極其溫潤,凝脂、細膩、石色豐富,其中以紅芙蓉、黃芙蓉、芙蓉青、白芙蓉、紅花凍芙蓉、五彩芙蓉最為著名。極通靈者稍遜“白水晶”,肌理中隱白色塊者,俗稱“芙蓉屎”或“臥虎屎”。外觀特徵與壽山各坑礦洞所產有明顯區別。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46.將軍洞芙蓉

據傳清乾隆年間,位於加良山頂的天峰洞被一將軍獨霸,採得大量佳石流傳於世,遂為人所重而名聲大振,故名。此洞所出之石,質地極純,柔潔通靈,為芙蓉石中上上品,肌理中偶含褐黃色斑塊,如漢玉土中受沁之色斑,此將軍洞芙蓉所獨具的特徵,後洞塌絕產。當今世上藏品,多為白色,均是百年前的舊物了,價值不在田黃石之下。

47.旗降石

又稱奇艮石,奇崗石,產於壽山村北之旗降山。主要以色相來細分其石,品種較多,是壽山石中的大家族。石質結實、溫潤、堅細、凝脂、微透明。其中色黃者稱黃旗降、秋葵蜜臘,柑黃蜜臘,蜜楊梅等。色紅者稱紅旗降、李紅旗降、桔紅旗降、瑪瑙紅旗降、珊瑚紅旗降、赭紅旗降。色白者稱白旗降,白中泛青,泛綠、微黃,佳者凝脂如玉,極似白芙蓉,若有微透明者,又稱“羊脂玉旗降”。色紫者,肌理含小白點為紫旗降,又稱紫降石。若有紫中帶紅、黑花紋者,則更富韻味。二色以上相間者稱花旗降,色層作流紋狀者稱彩虹旗降,黃皮白心者為金裡銀旗降,白皮黃心者為銀裡金旗降;但無金裡者,色層較清晰可辨。此礦體有脈狀和塊狀兩種,脈狀石質堅細,溫潤,極富光彩,雕刻時石屑易成卷狀。塊狀獨石,採掘於砂土中,名“掘性旗降”,石質勝於礦洞中所產。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48.魚凍

產於封門各礦洞。青色微黃,半透明。石質細膩、溫潤,稍堅。明沈野《印談》載:“燈光之有瑕者即魚凍,魚凍之無瑕者即燈光,最是易辨。”又“餘刻印章,每得魚凍石有筋瑕人所不能刻者,殊以為喜,因用力隨其險易深淺作之,鏽澀糜爛,大有古色。”故魚凍肌理隱有淺色斑點或雜質、格紋,與燈光凍的區別即在此。是青田石中的珍品,極難求得。

49.燈光凍

又名“燈明石”、“燈光石”,封門石的一種。明郎瑛《七修類稿》雲:“今天下盡崇處州燈明石,溫潤可愛。”明屠隆《考簄餘事》雲:“青田石中有瑩潔如玉,照之燦若燈輝,謂之燈光石。今頓踴貴,價重於玉,蓋取其質雅、易刻而筆意盡也。今亦難得。”明甘暘《印章集說》雲:“石有數種,燈光凍石為最。其文俱潤澤之光,別有一種筆意丰神,即金玉難優劣之也。”鄧散木《篆刻學》雲:“燈光石微黃,純潔,半透明,堅緻細密,價等黃金,為青田最上品。”據山口《林氏宗譜》記載:“田麻坑到對面轉過一山,曰西山莊為西山洞,此係嘉慶初年始開,故名新坑。自官洪洞至此,皆連頭巖壁中,鑿出上者映燭透亮,統稱為燈光凍。”可見燈光凍並非產於封門洞一處,古時在封門、旦洪、白蜶、西山一帶皆有出產,但比較少見。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50.封門青

又名“風門青”、“風門凍”,封門石的一種。淡青色,不若燈光凍之青中偏黃。蘭花青田之青中偏綠,產於封門洞。傳說古時有石農在此打洞採石,得凍石,洞被泉水淹沒。復連開五洞,均被泉水淹沒。所產凍石溫潤如玉,後人稱為“五塘凍”。淡青色,微透明至半透明。肌理常隱有白色、淺黃色細紋。石質細膩、溫潤微結,不堅不燥,屬青田石之極品。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51.蘭花青田

青田石的一種。又名蘭花,蘭花凍。產於封門、堯土礦洞。青中泛綠,如蘭花之葉,嬌嫩豔美。石質明潤純淨,通靈微透,細膩微結,適於奏刀。多夾生於頑石中,大材難求。昔篆刻家方介堪贊其:“適於奏刀,縱橫屈曲舒捲自如,直可與澄心堂古紙相媲美。”是青田石中的珍稀品種。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52.竹葉青

又名“竹葉凍”、“周青凍”,產於季山礦區。青色泛綠,半透明。肌理隱含細小的白點。石質細膩、溫潤、堅結、略韌、爽脆、走刀極好。裹生於粗硬的紫巖中,大材難得。純淨而大塊者甚為珍稀。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53.黃金耀

產于山口鎮西封門洞,南光洞也偶有產出。黃色豔麗嫵媚,金光熠熠。石質細膩、溫潤,純淨微結,脆軟適中,是青田石中最佳黃色石料。據傳封門“老坑”巖壁原有題詩一首:“直巖下,橫巖腰,十萬兩黃金耀。誰人開得黃金耀,千貫銀債一時銷。”大材難求,偶得小料,亦彌足珍貴。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54.黃果青田

產於封門洞。稻黃色,略帶赤,色象如當地黃色糕果,故名。不透明。石質純淨,色彩勻稱單一、細膩、稍結,平滑光潔,少裂痕。走刀爽脆舒適,是黃色青田中的佳品。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55.封門黃

產於封門洞。純黃色,由淺至深,各色度均有。肌理常隱有白色、黃色的細絮紋,有時含水流凍紋。石質細膩、溫潤、稍結,不堅不燥,硬度適中,是封門石中的佳品。其中特佳者,也稱為“黃金耀”。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56.醬油凍

產於封門礦區一帶。深棕色至深褐色,各色度均有,如醬油湯色,故名。肌理偶隱有細絲紋,石質細膩、溫潤、堅結、平滑、微透明、走刀爽脆、舒適,外表深沉穩重,古樸典雅。是篆刻、收藏皆宜的上品印石。產出少,難以求得。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57.硃砂青田

產於封門礦區一帶。硃紅色俗稱青田雞血石,微透明。肌理均勻密佈,有點點補砂,如浮飄於清水之中聚散自然,色彩豔麗深厚,且常露出淺黃色的凍點、塊斑。石質細膩、純潔,富光澤,較堅脆,是青田紅色印材中的佳品。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58.黑青田

俗名“青田牛角凍”。封門石的一種,又名封門黑。黝黑色,純淨無雜質。肌理偶有少量淺黑色條紋或小白點。石質溫潤,細膩、稍堅、爽脆、富光澤,因夾生於其他色材之中,礦脈薄,大材極難得。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59.封門三彩

石色以黑青田為主,上有赭色醬油凍,兩色間往往夾有一層青色凍層。有時亦有黑、青、黃、棕、藍等多色,或僅有兩色。色層之間平直,色界清晰,如不同石料合而成。石質細膩,溫潤,爽脆,富光澤,可謂集封門青、黃金耀、封門黑、醬油凍等名石於一體,石中珍品。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60.旦洪石

青田石的品類之一。又名官洪凍,石質青色微黃,溫嫩細潤,瑩潔通靈,性近蘭花青田。產於浙江省青田縣山口鎮之南靈溪之左旦洪礦區。據山口《林氏宗譜》記載:“上自鯉魚奇崖壁中為先期官府所開,為官洪洞,其石最美。前面溪旁從白泥中按氣而求,開成新洞,新舊相錯,採出白石,質不甚堅頑,除鋸為印章外,可以雕琢雜物者在此。”官洪洞的開採,最早當在元代之前。長期開採,得佳石不少,故名聲大振。其礦區範圍很大,包括官洪洞、禁豬洪、大塘、嫩蟀灣、風箱洞、羊欄坑等坑、洞、山。產量巨大,品種豐富,著名的有“官洪凍”、“蜜臘凍”、“五彩凍”等。旦洪石色彩豐富鮮豔,石質優良,是青田石中的優質品種。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61.金玉凍

堯土石的一種,產於堯土礦區南光洞。青黃兩色,過渡自然,石質細膩、溫潤,稍堅、略韌。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62.堯士石

青田石的品類之一。產於浙江省青田縣山口鎮東1.5公里堯士礦區。旦洪、封門、白蜶礦區均在靈溪之左,惟堯士礦位於靈溪之右。其開採歷史悠久,1957年山口鎮出土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墓誌銘石碑一塊,其石料即用堯士石,故其開採應可推溯到明代。民國時,堯士山一帶稱“巖壟”。據1931年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叢刊記載:“山口巖壟近年白石最多,紫巖次之。白石色微黃,紫巖暗紫,皆細潔純滑。尚有色紅而兼微黃,內含藍釘,質粗不適刀者。巖壟系近來產印章石最多之地。”當時已初具規模,產量可觀。新中國成立後在此成立堯士礦區。堯士石佳品,著名的有藍花青田、南光青、金玉凍、豬油凍、紫檀凍等。

63.豬油凍

堯士石的一種。白而微黃,如熟豬油色,微透明,石質細膩、溫潤,富光澤,有油脂感。但夾生於頑石中,大材難求。為青田石中的珍貴品種。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64.白蜶石

青田石的品種之一。產於浙江省青田縣山口鎮南6公里方山鄉白於礦區。冒廣生《青田石考》記載:“進方山水門,口有白羊洞,所產石多青白,間有紅紋,性細軟。舊有土人採石耗資無算,禱於神,假夢白羊,而得此坑,故以白羊名。”20世紀50年代初在此建蠟石礦,稱白蜶礦區,故名“白蜶石”。其主要礦洞,西南山崗杉木成林,名“杉樹降”;南面巨大礦洞開採已久,洞底積水,稱“水洞”或“大洞”;北面傍依小坑,名“坑兒洞”。此外,白蜶山之南有茅乾灣,大小礦洞不下十幾處,如主要出產凍石的凍洞,出產頭繩縷石的頭繩縷洞,處於半山腰的半腰洞,巨石之下的大巖下洞等。白蜶石以青白色為主,帶微黃,肌理多黑紋、棕紅紋。尚多紫岩石,質稍堅者常含藍釘、藍星、藍帶等。以“白蜶夾板凍”和“芥菜綠”最為有名。

65.芥菜綠

以水洞出產者為佳。青綠色,色彩純淨,由淺入深,各色度均有。其中深者,色如老艾葉之色,又稱為“青田艾葉綠”。石質細膩、溫潤,稍結,略軟,瑩淨如玉,石性穩定。光澤極好。肌理偶見淺色紋理,色調清新文雅,仍為收藏者青睞。但產量少,難覓。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66.松花凍

產於旦洪礦區的官洪各礦洞。青色,半透明,肌理分佈黃、竭、灰、白、黑等色花紋、花斑。花斑如松花和花生殼等。石質細膩、溫潤、稍堅、略軟,以自然色彩取勝。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67.雲彩凍

黃、棕、青等多色,產於堯士礦區。石質呈片狀,或平行而生,或彎曲流動,色界清晰,有互不相融的感覺,如雨晴後的彩霞。另有產於嶺頭者,為紅、黑、白三色相間,自然流暢。質地細膩、溫潤、柔嫩、光潔。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68.紅木凍

產於季山礦區季山岩山尖。紫紅,如紅木色,色調深沉典雅。石質細膩、溫潤、稍堅、富光澤,石料中偶夾生青白色凍條、凍層、極具特色、為稀少名貴之品。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69.北山晶

白色或黃色,為最透明之青田石,若壽山之“水晶凍”。肌理常含有淺色絮紋。石質細膩、溫潤,純淨性軟,偶含有灰白色硬釘。夾生於頑石之中,呈層胍狀,礦層甚薄,做成小印材、極可愛。

篆刻印材大全,篆刻印章材料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